05.22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篇幅有點長,請耐心閱讀。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當處理器,顯卡,甚至內存都能直觀反映出性能的強弱時,主板的選擇更能決定什麼能用在你的電腦上。因為硬件的兼容性集中在主板上,它是PC的主體,所有其他部件都必須安裝在其中。

在十多年前,一些要求很高的軟件,無論是商業軟件還是遊戲,很多時候需要所有組件才能滿足最低的要求,才可以正常運行。所以一般都是先選好一些部件之後,然後嘗試去找一塊與所有部件都兼容的主板,這種情況在如今已經看不到了。無論你選擇什麼程序,或任何一個軟件,不管它們對配置有什麼要求,所有的主板都幾乎都可以通過升級一些足夠快或者足夠大的部件以滿足程序的運行條件。

主板選擇大概可以分為四大因素:大小、成本、壽命和未來可擴展性。例如便宜的英特爾h81或AMD 760G主板,配備適當的cpu、顯卡和內存,基本可以運行任何遊戲。Intel Z370或AMD X470主板配上一個頂級的顯卡和相應的CPU,體驗那就更加完美了,儘管它們之間肯定會有每秒幾幀的性能差異。

而最大的區別是兩三年後會發生什麼。如果你想要升級更高端的顯卡,像H81和760G,這類主板基本是不可能的,如果想更換一個可以超頻的CPU,H81會問“超頻?”那是什麼?能吃麼?“而760G就更加不可能了。

如果你能清楚你未來的需求以及你當前的需求,你就可以選擇正確的主板。檢查擴展槽的數量和類型。有多少USB端口可用?板載聲卡的聲音是否足夠好,如果不行,是否有地方添加一個像樣的聲卡?我能插上所有的硬盤嗎?我能讓CPU安全的超頻嗎?

其中的一些問題以通過查看主板的的大小來得到答案。

「主板的類型/尺寸」

每一臺電腦都需要一個“住所”。也許是放在地板上,或者在一張大桌子上,也有可能是一個架子上甚至是辦公桌上,或者放在一個對尺寸有限制的地方。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上面是最常見的主板類型。如您所見,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不同數量的擴展槽,其中可以插入諸如顯卡、無線NIC和調諧器卡等。EATX的距離比ATX更大,但沒有添加額外的插槽。如果你需要一個顯卡,專業質量的聲卡,並且打算重複使用無線網卡,那麼Mini-ITX和DTX就不適合你了。如果它需要放在桌子的壁櫥裡,那麼ATX(或EATX)可能不是合適的選擇。

「佈局考慮」

讓我們以一個典型的高級主板為例子,來了解一些連接器(插槽)和端口類型。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這裡我們看到一些常見的端口和插槽類型。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主板都會配備這麼齊全接口(插槽)。 而且某些接口的位置可能會有所不同。正如某些PCIe插槽的通道數會比標準的少,或者因為其他接口占用而禁用了一些通道。上圖中位於(6)處的M.2接口最多可以佔用4條PCIe 3.0或2.0通道,也有可能佔用一個或兩個sata通道,或者是兩者的組合。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上圖是一些常見的PCIe插槽。自上而下,它們(最常用的佈局)是X16(用於顯卡)、X8(在使用多個顯卡時)和X4(RAID卡、PCIe SSD)。此外,更短的X1插槽更常見,用於無線NIC和端口擴展卡,包括USB、SATA和一些“過時”端口類型的擴展卡。

在上面的例子中,注意較短插槽的前向(右)端沒有被封閉。大多數PCIe接口的“卡”可以工作在這種開放的PCIe插槽中,但由於插槽提供的PCIe通道數不足會造成嚴重的性能損失。此外,除了最先進的芯片組外,只有最接近(直通)CPU的初級PCIe x16才會擁有完整的16條通道。二級和三級插槽可以連接為x8或x4。NVIDIA將不允許將X4插槽用於SLI中的第二個顯卡,並且多個AMD顯卡的交火性能可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如果插槽是舊的PCIe 2.0而不是當前的3.0。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一些主板可能會提供一個或多個PCI插槽,這些插槽的長度與PCIe X16插槽相似,但設置得更靠近後緣,而且在前端也沒有固定夾。

「CPU接口與芯片組」

CPU接口

Intel CPU使用Land Grid Array(柵格陣列),或又叫LGA插槽;引腳在插座上,觸點在CPU的底部。雖然製作lga插座的引腳難度很大,但這種方法是非常穩健的。如果不是操作失誤或者人為的原因,CPU的觸點基本不會損壞。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AMD的插座上有孔,在CPU上安裝針腳。雖說針腳不易彎曲,但一旦彎曲,則有可能折斷。要把AMD的CPU的針腳完美的對正CPU插座,是有點難度的,如果不小心可能會損壞CPU(弄彎CPU針腳)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英特爾的散熱器安裝方法是使用四個推杆把它們固定好(你可以在上面的第一張圖片中看到它們);但並不是所有的英特爾插座都使用相同的孔距,這是選擇第三方散熱器時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AMD的大多采用同一個安裝方法,用扣具(夾子)固定在底座上,如果一個AMD平臺散熱器的散熱能力夠強時,你完全可以把他用到其他的AMD主板上(AM1除外,AM4則需要看扣具)。

現有主流CPU使用的插座包括AMD的AM4、AM3+、FM2+和AM1;英特爾的1150、1151和2011[-v3]、2066(X299)。Intel的命名方式直觀的反映了針腳數目。

一般來說,建議選擇最新的一代,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壽命和便於以後升級,除非你有特定的理由不這樣做(比如手頭現有一個CPU和內存)。lga 2011和2011-V3通常是針對高端工作站的。可能也適用於一些高價的個人遊戲電腦。但不太適用於普通玩家,因為投入與產出不匹配(洋垃圾另說)。

以前,在相反的極端,AMD的AM1平臺是為那些對性能和擴展要求非常低的人準備的,以及那些更關心成本的用戶。主流用戶不太可能對此平臺提供的性能和擴展選項感到滿意。但現在不同,因為AMD最新的銳龍(ryzen)處理器已經能提供不弱於Intel的性能,而且性價比更高。

「芯片組」

每個CPU接口類型都由相應的芯片組支持。芯片組和相關組件,負責CPU與外圍組件(設備)的連接。由於芯片組定義了CPU和外圍設備之間大多數連接的類型和限制,所以它可能是主板中最重要的因素。芯片組基本上由北橋和南橋組成,儘管最近幾代Intel和AMD在CPU芯片中集成了北橋功能。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 要求最高性能的接口集成到北橋中,較慢的接口通過南橋連接。由於帶有北橋芯片的都是比較老的芯片組,我們將從AMD的產品開始。

「AMD AM3+ 芯片組」

AMD的700和900系列芯片組,分為無集成顯卡和有集成顯卡兩類供客戶選擇。北橋產品包括:

990FX

42條PCIE 2.0通道和2600 MHz(最大)HT總線將這些通道連接到CPU上,這是多個顯卡的最佳選擇。與890FX相同,990FX支持AMD的交火多達四張卡,而NVIDIA顯卡,允許三路SLI支持。

優點:可以支持多個顯卡;多通道用於額外的端口;有利於超頻。

缺點:對應的CPU性能一般。

990X

可以看作閹割版的990FX PCIe通道縮減為26條,支持1x16模式(單張顯卡)或2x8模式(兩張顯卡),同樣支持AMD的交火以及NVIDIA的SLI。

優點:幾乎和990 FX一樣強勁,但更便宜。

缺點:對應的CPU性能一般

970

2400 MHz的HT總線,支持真正x16模式下的單顯卡。通過使用芯片組的提供的4 條PCIe通道,可以在減少帶寬的情況下使用額外的顯卡。

優點:價格便宜,支持大多數功能。

缺點:性能稍低;支持組件可能不利於超頻,特別是125 W CPU;多GPU選項有限或不支持。

770

一個早期的,現在已經過時的芯片組,非常類似於970,但缺乏現代接口,如SATA 6GB/s,除非提供額外的第三方(基於PCIE)控制器。

優點:便宜。

缺點:性能全面;可能無法正確支持125W CPU。不能選擇

760G

擁有集成顯卡,也缺少現代接口,而且HT總線是2200 MHz。

優點:非常便宜;非遊戲應用不需要顯卡

缺點:底層性能;可能根本不能處理125 W CPU、缺乏現代的接口;不能選擇。

「AMD FM2+芯片組」

這三代芯片組都支持最新一代的APU(CPU裡集成了顯卡)。這可能會導致一些A55主板的插座比較混亂(FM1,FM2,或FM2+),所以需要密切關注規格。

A88X

除了託管在APU上的20條之外,還支持4條PCIe 2.0通道、4個USB3.0、10個USB2.0和8個SATA 6GB/s端口,以及將APU的PCIe控制器從x16-x4拆分到x8-x4的能力。與競爭對手的產品不同,AMD除了支持更新的接口外,還支持傳統的PCI(最多三個插槽)。增加了USB3.0的調試。

優點:最強悍的FM2/FM2+平臺;功能完備。

缺點:不是一個高性能的平臺;死衚衕;幾乎不能升級。

A78

A88X的簡化版,減少到6個SATA 6GB/s端口,並且沒有APU將其集成PCIe控制器從x16-x4拆分為x8-x4的能力。A78是A75的一個新的步進,與AMD從Socket FM2到Socket FM2+的切換相吻合,再次添加了USB3.0調試。

優點:滿足許多主流用途。

缺點:完全沒有升級的可能

A55

是A58的原版,現在仍然可以使用。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品牌的重新命名,但是從HudsonD2到BoltonD2的工程代碼名稱的改變似乎是,,,,,,。

優點:便宜

缺點:缺乏更高級的芯片組的特性。

「AMD AM4芯片組」

AM4為AMD推出的最新平臺,配套銳龍CPU性能強勁。

主要包括 X470、X370、B350、A320。其中A320不支持超頻。詳細見圖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

X470 可以看作X370的升級版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Intel 芯片組」

lga 1150

所有北橋功能都已轉移到基於LGA 1150的處理器上.主板的特點只有一個南橋,英特爾已經重新命名平臺控制器樞紐(PCH)。

Z97

它有8個PCIe 2.0通道、6個USB3.0端口和6個SATA 6GB/s端口。與上一款Z87 Express相比,英特爾將其改名為Haswell,並對基本固件進行了修改,稱其為新產品。

優點:強大的連接和擴展;有利於超頻和調整;處理多個顯卡。

缺點:升級可能性小;昂貴。

Z87

CPU的PCIe 3.0控制器與Z97/Z87 Express搭配時 可以拆分為,1x16、2x8或者 8+4+4模式,最多支持3張顯卡(AMD)看主板是否支持,而Nvidia的SLI技術只對兩張卡起作用。RAID模式0、1、5和10也被啟用。

優點:因為它有兩代的歷史,所以可能更便宜;支持多種顯卡。

缺點:基本上已經過時;可能缺少M.2和USB3.1這樣的最新接口。

H97 / H87

這兩個單元目前都支持相同的處理器和功能集。

通過將CPU的集成PCIe 3.0控制器限制在一個設備(一個插槽)上,與Z97相比,不能支持K系列CPU超頻。有些非官方的H97/H87主板有提供快捷鍵可以解鎖超頻,但大多數製造商不公開超頻選項。此外,英特爾還在H97或H87主板上啟用了其小型商業優勢軟件,並配有兼容的固件。

優點:幾乎擁有Z的所有功能,除了多顯卡支持選項和超頻。

缺點:官方不支持超頻“K”系列CPU;落後一代。

Q87/Q85

Q87基本和H87相同,功能集中添加一些特性(VT-d、TXT、vPro)。

Q85 從H87 的功能集中移除兩個SATA端口,以及RAID功能。支持的SATA 6GB/s端口總數為4個。

B85

與Q85 相比,移除四個USB2.0和兩個USB3.0端口。USB2.0和3.0端口的總數分別為8個和4個。

優點:價格低廉,功能齊全,適用於大多數主流用戶。

缺點:不支持RAID、多張顯卡。

H81

與B85 Express相比,移除兩個額外的SATA和兩個額外的USB3.0端口。它還關閉了兩條PCIe 2.0通道,剩下6條來自PCH的控制器。作為英特爾LGA 1150產品中最便宜的產品,它為我們的超鍾解鎖產品提供了概念證明.

優點:價格便宜,可以滿足任何主流用戶的需求。

缺點:內存僅限於兩個DIMM;只有基本的端口/擴展選項。

Intel LGA2011-v3 (X99)

X99取代了LGA 2011主板中的X79 ,是英特爾支持DDR4內存的LGA 2011-v3 (Haswell-E)處理器。X99有10個SATA 6Gb/s端口,6個USB 3.0端口,並保留其8個PCIe 2.0通道以支持低帶寬設備。憑藉英特爾的5900系列core i7處理器(core i7- 5960x和5930K),CPU提供40條PCIe 3.0通道,最多可達5個槽(5x8),當與一個5800系列(核心i7- 5820k)處理器搭配時,PCIe通道將下降到28條。雖然這個平臺最常見的配置是使用一到兩個高帶寬的“卡”(顯卡、RAID卡或兩者),但是那些希望用三張或更多的“卡”和一個core i7-5820K的搭配的玩家,應該仔細閱讀我們的帖子,瞭解它對每個主板插槽配置的影響。某些型號在使用Core i7-5820K時甚至會失去3路的SLI能力。

優點:英特爾芯片組高端的系列,支持更多的擴展(例如,可用的PCIe通道數)。

缺點:價格昂貴;一些額外的連接(PCIe通道)根本用不上。

Intel LGA2011 (X79)

儘管已經過時,但那些想要大量PCIe通道數的玩家,可能會選擇將英特爾早期的高端平臺與該公司最便宜的lga 2011處理器之一結合起來。相關的X79 芯片組除了4個SATA 3 GB/s端口外,只有兩個SATA 6 GB/s端口,儘管一些主板製造商決定將該平臺的四個隱藏的SAS端口改為SATA。X79平臺也缺乏USB 3.0控制器,儘管大多數主板製造商在芯片組的PCIe 2.0通道中增加了一個第三方的USB 3.0控制器。

優點:比LGA 2011-v3便宜。

缺點:已經停產,依舊比較昂貴。

LGA 2066 (X299)

X299芯片組是目前最高端的消費級芯片組,是前輩X99的代替者,支持最新的core X處理器,最高支持18核心,支持多顯卡,磁盤陣列,傲騰內存,四通道DDR4內存,24條PCIe通道,以及超頻。是目前桌面平臺的最高產品了,當然價格也貴的離譜,一般都是發燒友才選擇。

LGA 1151 (100系列)

英特爾的LGA 1151芯片組(100系列)可歸納在以下兩個表中: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如何 正確的選購 一款主板 全面分析

根據形狀因素和特點,最大數量的高速IO通道可能是一個大問題。除非在主板上增加一個昂貴的Plex開關(在前幾代英特爾主板上更常見),否則這將大大限制可同時使用的設備的數量和類型。

例如,如果您使用M.2插槽,6個SATA 6GB/s端口中可能只有4或5個可用(見最初的H 170彙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4就足夠了,但是如果您計劃使用RAID 5,您可能需要添加一個擴展卡。如果使用多個顯卡,可能導致PCIe x1插槽不能用。優缺點與上一代相似。雖然配備較完整的功能接口,比如M.2(SATA和/或PCIe版本)和USB3.1,但不保證這些接口能同時使用。

編者按:每個USB3.0、SATA和以太網端口都會消耗一個高速IO通道,任何通過PCH連接的PCIe設備都會消耗高速IO通道,而不是直接連接到CPU上。這意味著典型的Z170配置-6個USB3.0端口、6個SATA端口、4個M.2 PCIe通道和1個千兆以太網端口-在任何插槽被添加之前,都遠遠超過H1 10M的高速IO分配。這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H 110甚至B 150主板只有4個USB3.0和4個SATA 6GB/s端口,以及為什麼這些降低成本的PCHs往往針對更小類型的主板,因為這些主板的擴展插槽較少。

雖然有舊芯片組(和舊插座)的主板仍然可用,但沒有什麼理由購買它們。硬件和軟件趨於同步,較新的軟件可能不能與較舊的驅動兼容,即使舊的硬件能正常工作。有時購買一些舊的二手硬件確實具有性價比,但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與精力去尋找。

200系列

200系列與100系列大致相同,增加了對Intel傲騰內存的支持,PCIe通道也相應有所增加。

Z270的功能最齊全,PCIe通道增加到了24條,支持超頻、多顯卡、raid磁盤陣列(PCIe* 0,1,5 / SATA 0,1,5,10),10*USB03.0、14*USB 20、6*sata3。

H270的相對於Z270,除了不支持多顯卡和超頻外基本相同,PCIe通道為20條,8*USB03.0、14*USB 20、6*sata3。

B250不支持超頻、多顯卡和raid,PCIe通道為12條,6*USB03.0、12*USB 20、6*sata3。

300系列

300系列芯片組基本與200系列的相對應,Z370 基本與Z270相同,同樣的PCIe通道數、同樣的USB接口、同樣的sata接口。

B360跟B250基本也是一樣,H310比B360支持的功能更少,USB、sata、PCIe通道數都有所縮減。

雖然 三代都採用1151接口,100與200系列可以通用,但300系列就不行了,雖然網上有大神通過破解可以在100過200系列中使用八代CPU,但只限於低端的CPU。

「內存、擴展槽和固件」

內存

迷你ITX主板的內存槽通常被限制在兩個,因為沒有更多的空間。英特爾的H81芯片組同樣被限制為兩個插槽,每個通道只支持一個DIMM;AMD的AM1只有一個通道,最多有兩個DIMM,所以這些板也只有兩個內存槽。兩個內存槽的DDR3最大支持16GB,而DDR4則是32GB,如果您需要更多,則需要確保有四個DIMM插槽可用(通常這類的主板尺寸也更大)。

「擴展卡插槽」

同樣,您選擇的板的大小將決定它可能擁有的擴展槽的數量,但是實際的數量和類型會有所不同。特別要注意插槽的位置。如果您需要一個PCIe x1插槽,請確保它不會被被顯卡所遮擋。與PCIe x1不同,M.2 SSD通常會安裝在兩個顯卡插槽之間。如果您要安裝PCIex4 RAID卡,請了解清楚是否會禁用其他插槽,還是限制它們的帶寬?

「固件 BIOS 特性」

你有特定的任務在你的電腦上運行,你安裝的組件將會比常規的有所不同。然而,如果你喜歡在電腦上工作(或玩遊戲或折騰),或者你期望通過超頻來提高電腦的性能,那麼你需要注意主板上的BIOS在這種調整中提供了什麼,並且你需要確保電壓調節(供電:相數越多越好)模塊(VRMS)有足夠的規格來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是否可以支持RAID將由您選擇的芯片組來決定,但是要在固件中設置。您定義的任何RAID都可以由一個軟件程序來管理,但是得先在BIOS開啟。

「最後的提議」

選擇購買主板並不一定很難。只要保證與所選的部件能有良好的兼容性就好,即使最便宜的低端主板也不例外,最終也能滿足大多數愛好者的需求。

看看一些品牌機的設計就能知道,但是那些機器在設計之初往往不會考慮日後是否需要升級,或者過時之類的因數,一般都是用最基礎的配件組成一個能滿足(基本)需求的系統。所以很多在想升級一種或者某種配件時,往往需要連刷配件也要升級,以至於所花費的成本往往比換一臺新的還要多。

所以我們在裝機時,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有一點遠見的,如果今天的系統在明年證明是不夠的,那麼簡單地升級一下單一性能不足的配件就可以了,我們可以對此進行規劃。此外,即使我們選擇一個較便宜的主板,也要儘可能選那些使用固態電容以及一些耐用零件的產品。所以你應該保證你所選的主板能延長一個升級週期或者更多。

主板的功能越多價格就更貴,例如允許一系列性能調整的BIOS,以及能夠可靠地維持超頻的VRM。能夠支持兩個或多個顯卡,特別是對SLI。

然而,底線是,除了一些極端的(AMD的AM1和Intel的2011[v3] 2066)之外,許多主板都能滿足很多的需求,支持不同頻率的CPU(或APU),支持大容量的硬盤,並有空間根據需要增加更多的內存或磁盤空間。最後,初學者可以利用專業人士使用的所有資源來確定他們的需求,通過一些專業的網站去了解一些有意義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