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山東人有哪些飲食文化?

納蘭談史


齊魯大地,古為姜太公和周公旦的封地,在上古時期就積累了豐富的飲食文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的飲食文化就已經為天下人所歡迎,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更是記載了上百種山東風味的菜餚和小吃,體現了山東濃濃的地域特色。

一、山東菜系的流派

山東菜系也叫魯菜,是我國的傳統菜系之一。主要分為三大流派,一是膠東菜、二是孔府菜、三是濟南菜。膠東菜素來擅長炸、扒、熘、蒸,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膠東菜的主要食材多以海鮮為主。孔府菜更講究菜餚與儒家文化的融合,從名稱、烹飪到造型,孔府菜都彰顯出了濃郁的儒家文化底蘊。老濟南的菜餚在繼承了傳統烹飪技藝的同時,廣泛吸收其它流派的精華。

二、山東飲食的構成

很多人對於北方都有一種誤解,以為北方人主食都是麵食。其實不然,山東也有不少地方主食是大米,有一些地方則是麵食為主。山東既東臨大海,又有黃河穿流而過,有著豐富的海鮮和河鮮資源,各種魚肉自是不會少的。除此之外,還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蔬菜四季各不同,冬天主要是蘿蔔、白菜為主,其他的季節有韭菜、菠菜、番茄、蓮藕、黃瓜等,種類豐富。因為山東瓜果種類較多,所以各種瓜果類餚饌,在山東也是廣受歡迎。

三、山東飲食的口味

很多人提起山東,第一印象是煎餅卷大蔥,生吃大蔥那個味道的確是很多南方人不能接受的。但是大蒜、蔥在山東人的生活中的確是必不可少的。實際上山東的菜餚口味多變,既有濃厚鹹鮮的餚饌,也有清淡的美食。比如孔府菜就選料嚴謹,製作精細,無論是火候的掌握還是調料的搭配,都掌握得恰到好處。


亞洲食學論壇


山東人的口味是喜愛鹹辣,青島、煙臺等沿海地區人口味較鹹,日常飲食中愛吃湯麵、高壓饃、包子、發麵餅、鍋餅等。泰安地區夏季吃麻醬涼麵,冬季愛好湯麵,普遍多喜歡大蔥、生大蔥、豆腐、小豆腐和粉皮,還喜歡萌豆芽、綠豆芽、黃瓜等小菜。臨海的青島、煙臺、蓬萊喜歡海味,有吃魚肉餡餃子和用京醬做魚的習慣山東人素善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