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教師不能讓學生罰站,抄寫課文也屬於變相體罰,那麼教師應該怎麼做?

z七月z


這就不知道做了麼?年輕教師還是經驗少啊。鑑於現在社會的風氣和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以及專家們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建議教師遇事不要急燥,耐心進行教育引導,語氣要保持平和,用詞不能太尖銳,更不能處罰學生。具體做法我列舉幾點。

對於作業不認真、不及時,或不完成作業的學生

首先要說明作業的功能(注意是功能,而不是重要性)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如果已經掌握也能起到很好地鞏固作用。其次,作業的題型多變,也是所學知識的拓展應用,畢竟學知識就是為了應用的,作業中的習題就是應用的第一步。第三,通過作業中的練習,也能發現學習中的不足,可以有針對性加強。最後,作業也是學習的組成部分,缺少了這一部分,學習是不完整的,已經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何不做到完美呢?此外,不可急燥,讓學生一點點改進,一有進步就加以表揚,同時鼓勵學生還有進步的空間。同時,加強家校聯繫也是一種方法,但要視家長反應把握尺度,儘量做到告知,但不要提要求。

對於上課不遵守紀律的學生。

最好不要直接批評學生,用例舉法說一些遵守紀律的正面案例,讓學生逐步瞭解遵守紀律的好處,傳播正能量。還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不遵守紀律給他人帶來的困擾。最後,讓學生自己辨別,達到教育的效果。

對於屢教不改,嚴重影響教學的學生。

最好的辦法是整理學生的情況上報校領導,讓校領導來處理,千萬不要私自處理,因為這類學生的家長非常難纏,完全不講道理,教師個人沒有處理的能力。如果學校不處理(學校一般會及時處理,但也有極少數不管的),則上報教體局,一般教體局會責令學校處理。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本份,具體實施起來是講究方法的。最恰當的做法是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傳播正能量,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而不是單獨拎一個學生出來批評。簡單來說,就是在教書的過程中通過情感體驗達到育人的目的。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保護自己,嚴格按規章制度去做,做到有理有據有節,教師個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一人之力無力迴天,可以抱有希望,但不能奢望。記住一點——教師不要處罰學生,切記切記。




Wind972561


其實以前說老師這個職業有多麼好多麼幸福安穩。可是這幾年教師這個職業越來越難做了,為什麼現在好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各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說不得打不得。而且家長的思想也改變了就是不讓老師管不讓老師去管教你的孩子。我上學的時候爸媽巴不得讓老師天天揍我還讓我成才,可是現在就不行了。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很微妙的。

我一個朋友就是當小學老師的,班裡的孩子太皮了,他要想辦法去整治一下,可是一直想不到任何辦法,上次讓孩子罰站了,家長找上學校就是一頓亂鬧結果怎麼了我的朋友在全校老師大會上,檢討扣績效。就是簡簡單單的罰站了一節課家長就不依不饒的天天來鬧騰,學校頂不住社會輿論的壓力,只能讓我朋友來扛著。那麼抄單詞幹其他的也統統不行家長說的頭頭是道你就是在體罰孩子,你就是在讓我的孩子吃苦。結果班裡班風上不去,成績不好領導找朋友談話,他也很無奈就是沒有解決的辦法。


其實怎麼說了,我們好多人其實思維一直是禁錮的為什麼了因為拿著我們以前的一些犯錯受到懲罰的辦法用到現在,可是時代在進步,家長的思想也在進步,學生對於自己的權利越來越重視稍微有點不對面臨的問題就很多,所以我們的辦法也要改進怎麼改進我有一個辦法。


我們在一個班行成監督委員會,讓學生去管學生。這個過程也是在鍛鍊孩子們的管理能力,我們所有人都是監督員,我們不監督什麼就是監督學生的生活。我們不監督錯的只監督好的,發揮榜樣的力量,給予孩子們一定的獎勵,那麼孩子都會向著好的發展。因為孩子的心理還是很單純的不能監督壞的,只能監督好的。好的有獎勵所以都會向好的發展。

智聯校園 齊堯回答

智聯校園是智聯招聘旗下校園人才交流與大學生職業發展招聘中心,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成長,如果想加入我們結識更多優秀大學生,可以私信留言,智聯校園期待你的到來


智聯校園


對於現在的教師來說,教書卻實不容易,對於學生。有很多嬌生慣養,學生做了錯事。輕微體罰一下是應該的,罰站,抄作業,都是不重的體罰,是非常正確,給學生一點教育,那個都想把學生培養好,所以不是說要重打和打傷打殘,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老師。罰站是常事。用教棍打。打屁鼓,我們都承受,當然揪耳,我們都不敢做聲,犯了錯誤還不敢告訴家長,告訴家長的話,家長也是一頓打。所以我們那一代。真的是被父母和老師教出來的。適當體罰學生,都是為了你家孩子好,請家長理解。


唐蔬菜


我是一名家長,送孩子上學第一天我就對老師說:“我的孩子,您儘可以可以責罰,但不能虐待!”

現在的孩子金貴,動不得、摸不得、罵不得!您的孩子是天才?從小就自覺、自律、價值觀正確?從小就行為規範、言語得體、道德無暇?愛孩子就要有正確的愛孩子的方式!

古時候,皇子皇孫太過分了,帝師還有權責罰呢!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教育、汲取知識、健全人格、陶冶情操、清培品德。那麼我們的孩子做錯了,走歪了,怎麼辦?總得有措施約束他們吧!

說實話,家長們這種無理取鬧的要求就是叫“委責不委權”。把孩子交給老師,一方面要求老師把孩子培養成人,一方面又要求老師“孩子是我的,不是你們的。”

但是,也有個別老師藉著“管束孩子”的幌子,發洩私憤、施行殘暴。這就是所謂的“過猶不及”。教育者,得忠於自己的使命和職業道德。

我想,作為家長和老師,焦點和樞紐都是孩子,一切從為了孩子好出發!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基礎,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是前提。不要把教育和委託教育純粹當作是一種經濟行為。“交了學費”就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要不得。


老易說事


學校應該有校警,還應該有詳細的規章制度和懲戒制度讓每位家長和學生都要認真閱讀並在開學的每個學期抄寫一遍,發生文中類似事件可嚴格按照懲罰制度由專業培訓的校警通知家長後進行相應懲戒。

老師只負責教書,扮演慈母角色,校警和校方有關部門扮演嚴父,分別負責處理不同等級的錯誤事件,讓孩子和家長在入學的第一天就要清楚的明白,自己可以享受的權利和應負的義務。

例如文中玩手機的孩子,老師可以先警告,如果不聽就第二次警告,第二次也不聽就通知校警將其帶走,按照約定好的校規進行處罰(例如沒收手機並打掃廁所三天),校警帶走後先通知家長並告知可能要執行的懲處辦法,如果家長有意見不同意懲罰,校方可根據之前約定好的校規讓家長帶孩子轉學。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學校不僅是教孩子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讓他們學習規矩的地方,也是讓家長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遵守規則的一個機會。

老師不能隨意實施體罰和變相體罰,杜絕老師假公濟私對孩子發洩個人情緒,讓專業的校警負責處理糾紛和矛盾,既能讓家長和孩子有敬畏感,也能讓老師安心教學~


wumengweian


現階段,整個社會對老師的要求實在是太多、太高了。

一個國家,出臺了數不清的法律法規,目的就是管理好國家和人民。各種法律都明確很多的可為不可以,約束人民的各種行為,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法規依靠國家意志成為了社會準則。遵守法律法規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相反,觸犯了法律法規,就要受到懲罰,這個是整個社會正常的認知和行為準則。

具體到學校,學校有學校的規章制度,其實就是學校的章程和“法律”,師生都應該共同遵守。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就應該得到表揚和獎勵,違反了規章制度,就要受到了批評和懲罰,這本來就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體罰學生肯定是不對的,但連抄一兩遍課文也稱作“變相體罰”的話,真不知道老師拿什麼來管教學生?僅僅依靠苦口婆心的語言教育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傳世的話語,難道錯了?

歡迎關注“藍天教育視角”,共同探討教育問題。


藍天教育視角


老師多看你一眼也是體罰

對於教育,有獎勵就會有懲罰,這種狀態持續了很久。古代自私塾教育產生以來,就有老師對學生的懲罰手段,不僅有戒尺打手心,還有罰抄課文,罰跪甚至責令退學,這些在古代都是非常合理的。然而,現在的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懲罰方式越來越受到限制,老師被束縛。學生上學遲到罰站一下都不行,學生上課搗亂或者學習上不認真,罰抄課文都會被說成體罰,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不敢也亂說,甚至多看學生一眼都可能被說成變相體罰,會被說成給學生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

老師要講究方法,懲罰學生確實是一個技術活

現在罰站、罰抄都屬於變相體罰了,法律也已經明確規定了,那老師的是不是對問題學生就沒有辦法了呢?其實辦法還是有很多,只是需要老師們學習,多思考,怎麼樣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不被說成體罰學生,這就相當於一個技術活了。例如:帶班之前約法三章,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斷不能太隨意;再如對考試沒及格的學生,做錯了不應該錯的題目,那就重複再考一遍。除上上述的做好這些,更重要的是平時要多與家長們溝通,將獎懲的方法發到班級家長群,徵得家長們的同意,這樣就不會出現太多的誤解了。例如學生遲到的懲罰、不按時完成作業的懲罰、上課搗亂紀律的懲罰等,這些都是可以光明正大的發給家長們的,讓家長們參考,這樣家長們也好歹有一個心理準備,而不是事情發生後家長找老師麻煩。我想這樣的方式總比啥都不管強吧,作為老師,教育學生的方式確實需要科學化,不選擇做佛系老師,勇於承擔老師的責任和義務。


學霸數學


中國無論是教育還是社會管理等各個方面歷來就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經常是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把學生當做公子、小姐伺候的教育,會最終培養出什麼人才?看看日本,拋開歷史恩怨不談,看看他們怎樣從幼兒園三四歲起怎麼塑造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完全是狼式,這樣的孩子將來的適應能力是我們國家這些少爺、公主難以匹敵的。八幾年的中國青年報就有一篇報道,好像叫夏令營中的較量,記述了中日兩國兒童在夏令營中的種種表現,其反差之大令人痛心,更令人後怕,正如文章末尾所說的那樣,如果中日之間再來一次戰爭,我們拿什麼去戰勝它?少年強則國強!各位家長,不能因為我們的溺愛,讓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沒有了未來!嚴管厚愛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有的人845


教師怎管理學生?不讓體罰學生是對的,但要有個度,打罵肯定不行,罰站、抄作業也算體罰的話,教師就剩下說服教育學生了。問題是說服教育也不管用時,教師又應該怎麼辦?去拿學校的規章制度和中學生守則去約束學生嗎?學生根本不管這一套,教師又怎麼辦?去找學生家長勾通嗎?學生家長水平參差不齊,認知不同,有的主張嚴管,有的以為教育人是學校的事,反正把孩子交給學校了,有的家長溺愛孩子,他的孩子受不了一點委屈,為此甚至會動手打別人(包括教師)。以上這些讓教師很無奈,因為出現矛盾後,上級領導部門只會處分教師,因為怕告狀上訪影響官帽子戴的穩不穩!

所以,教師只能退避三舍,管不了不管,免得惹火燒身!可人們不知道有在社會犯規會受處罰,犯法會去進監獄守法,殺人就得償命。不然的話社會就亂套!要知道教育不是萬能的!給老師點教育管理學生的權利吧,要不學校的教育也會亂的,同時也影響學生整體文化知識思想意識的提高!


金王72609729


有句俗話,嬌兒不上學!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上學不是輕鬆的事。即想才高八斗,又不願意付出艱辛的勞動,這種事不好辦。說到這兒,我想起了有個老師的笑話,現在科學發達,如果有哪位科學家發明一種芯片植入學生腦海,那孩子何必要受上學之罪?是的,我也很希望這樣!可惜,而今尚未有此發明。因此,想學習好,還得老老實實的下功夫,罰站、打手,或罰作業,這已經是很輕得了!常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足以說明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