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故乡的野菜6:我们叫它水白菜,承载了太多国人的记忆

在老家,有一种植物我们一直叫她“水白菜”,一直到后来上学学习了那篇课文《挖荠菜》才知道,这植物叫荠菜。

故乡的野菜6:我们叫它水白菜,承载了太多国人的记忆

每年三月草长莺飞的时候,也是荠菜茂盛生长的时期,满地的荠菜铺满麦田的缝隙。在温暖的春风里,我飞快地完成作业,约上小伙伴,跨上小竹篮,带上小铲子,一股脑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我急切麦畦上寻找那刚刚返青或是跟泥土一样颜色的荠菜叶。挖出一棵,就是心中欢喜,我赶紧用手把荠菜小心地从土里拉出来,抖抖带出来的土,轻轻地放在竹篮里,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惊喜。

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荠菜都是熟悉的,这不仅源于它的常见,更源于它的美味。在我的家乡荠菜的做法繁多,可以做汤、凉拌、炒着吃也可以做馅。荠菜馅的饺子再放点五花肉,别提多美味了,现在也一直是我的最爱,每年春天都会为了这口吃的去,田里挖荠菜。

故乡的野菜6:我们叫它水白菜,承载了太多国人的记忆

荠菜还是一位中药,它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名医别录》记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本草纲目》记载“明目,益胃。”中医实践证明,其对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有一定疗效。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我想这大体也是全国人民从古至今都喜爱它的原因之一吧。

故乡的野菜6:我们叫它水白菜,承载了太多国人的记忆

我们来看看祖辈们对它的评价吧。

其实早在《诗经》里就有人们对荠菜的评价啦。《诗经·谷风》: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意思是说:迈步出门慢腾腾,脚儿移动心不忍。不求送远求送近,哪知仅送到房门。谁说苦菜味最苦,在我看来甜如荠。你们新婚多快乐,亲兄亲妹不能比。

美食家苏东坡对荠菜也很是亲睐,亲自采摘、烹调,有道荠菜羹就叫“东坡羹”。范仲淹的《荠赋》很短,有四句排比:“陶家瓮内,淹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征。” 分明写自己自己咀嚼荠菜,竟然嚼出了宫商角徵音乐般的感觉的感觉。荠菜粥又叫“百岁粥”,《本草纲目》载“荠菜煮粥,明目利肝”。

在你的家乡,荠菜都有哪些经典的做法?欢迎大家来交流!

我是尚菌堂小梦,关注三农,关注家乡,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