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晋国为什么要对郤氏和栾氏灭族?

笪骏


郤氏,也称郄氏,源於晋公室别支。晋献公时期,在一次伐翟的战役中,公族子弟叔虎(名豹,字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军营垒。战后,叔虎被封於郤邑,因以郤为氏。郤氏在晋文公继位之前,就繁衍成一支极为庞大的宗族。叔虎死后,嫡子郤芮继其位,但郤芮与郤称却在晋献公晚年的公子之争中,选择了公子夷吾(晋惠公,晋文公之弟)。郤芮多智,其与吕省两人算是公子夷吾的左右手。在晋惠公、怀公在位期间,郤芮、呂省共政,郤芮又被封於冀邑,因又以冀为氏,也称冀芮。


前636年,晋公子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之下回国继位。郤芮、呂省迫於内外的压力,接纳了公子重耳,但此二人自知得罪晋文公已深,恐遭诛杀,便密谋烧毁晋文公的寝宫以谋杀晋文公。不料,事泄,郤芮、呂省最终被秦国诱杀。

但郤氏的庶出一脉,郤榖、郤溱却与晋文公的关系亲善,屡屡为其内应。晋文公始作三军,谋元帅(中军将),郤榖受赵衰举荐而得以为中军将,郤溱为中军佐。就这样,郤榖成了晋国的第一任中军将。然而,不到一年,郤榖便去世,先轸被擢升为中军将。按理说,如果不是郤榖过早地离世,就轮不到先氏的表现了,而郤氏庶出一脉也会成为郤氏的宗主。

而胥臣在路过冀地时,见“罪臣”郤芮之子郤缺在耕地,其妻送饭,夫妻俩相敬如宾。胥臣认为郤缺乃贤德之人,便劝晋文公放下仇怨重用郤缺。而后,郤缺以其才能与赵氏的提携,得以继赵盾之后,成为晋国执政正卿。郤芮这一支系,便又昌盛了起来。郤缺为执政之时,却废黜了胥臣之孙胥克的卿位,而以赵盾之子赵朔替代。据《左传·宣公八年》记载:晋胥克有蛊疾(精神病),郤缺为政。秋,废胥克。使赵朔佐下军。

这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於赵氏势大,赵盾又於自己有提携之恩。故郤缺踢开没有什么根基的胥克,而提拔了赵朔,这也是胥氏与郤氏的怨结所在(史载:胥童以胥克之废也,怨郤氏)。

郤缺死后,其子郤克,在日后也成为了晋国的执政正卿。郤克在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事件,是出使齐国被羞辱事件。郤克有驼背,其与鲁、卫两国的使臣共同出使齐国,鲁国的使臣是跛脚,卫国的使臣又是独眼龙。齐国的国君齐顷公不爱正经,给晋、鲁、卫三国使臣找得导客也分别是驼背、跛脚、独眼龙。起初,郤克并未发觉,只待齐顷公的母亲从帷幕后面笑出声来。郤克才知道被嘲弄,便留下副使,立即回了国,并发誓必报此辱。

郤克回国之后,便要求晋景公讨伐齐国。晋景公却说道:你怎么能让我们晋国为了你私人的羞辱而出兵呢?郤克又请求以其家兵而讨伐齐国,也未获得准许。郤克欲以其家兵而伐齐,可见郤氏之势力强盛。但当年年底,士会告老让政(士会对其子说道:“吾闻之,千人之怒,必获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快心以逞于齐,必发怒于晋国内。不得政,何以逞怒;余将致仕焉,以成其怒,冀其无以内易外也..)。郤克得以执政,齐国使者至晋,被郤克执杀了四人。

四年之后,郤克终於等到了复仇的机会。齐顷公攻打鲁、卫两国,鲁、卫向晋国求救。郤克率晋军车八百乘讨伐齐国,此即“鞌之战”。齐国战败,被迫将和,郤克要求齐国以萧同叔子(齐顷公之母)为质,便将齐国的田垄全改为东西向(便於晋国兵出齐国)。最终,为鲁、卫两国所劝,也便放弃了。齐国归还侵占鲁、卫的土地,并承认了晋国的霸权。

郤克死后,其子郤锜继承其卿位。郤锜参与了赵庄姬(赵朔之妻)构陷赵同、赵括谋反之事(史载: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赵同)、屏(赵括)将为乱。"栾、郤为征)。赵氏因“下宫之难”而元气大伤,郤氏得以一支独大。郤锜先安排堂弟郤至(其祖别封於步,也称步氏,后又封於温,也称温氏)为新军佐。数年之后,郤锜、郤至又联手将叔父郤犨拉入八卿(其时扩充为八卿)之列。而郤氏就占据了三个卿位,被称之为“三郤”。

郤氏之灭,与赵氏“下宫之难”是同样的原因,族大多怨。卿族一枝独大,不但是对公室的最直接威胁,更会引起其他世卿家族的痛恨。最终,晋厉公任命胥童、长鱼娇等亲信,杀死了三郤,郤氏家族退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而郤氏还有一旁支因遭到三郤的迫害,先逃到了楚国,其后又逃到了吴国,这便是吴国太宰伯嚭这一支系。

栾氏为晋公室的别支,晋靖侯之庶孙---宾,被封于栾邑,其后世子孙便以栾为氏。栾宾为曲沃桓叔之傅,而曲沃这一支系历经三世近七十年,最终取代了晋国的大宗,史称“曲沃代晋”,栾氏因辅佐之功,世为显赫。

晋文公之后,栾氏在栾枝、栾盾时期,虽也说位列六卿之列。却远不如狐、赵、先、郤那么显耀,也无杰出的贡献,时时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栾氏的再兴,是在栾书时期,栾书可堪称是一代权谋大师,为重振家门、提升家门地位,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栾书也是“赵氏孤儿”中的大奸臣“屠岸贾”的原型,赵婴齐因与侄媳赵庄姬(赵朔之妻)私通,而遭哥哥赵同、赵括驱逐时,便说道:“我在,故栾氏不作(发难),我亡(流放),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

栾书勾结赵庄姬构陷赵同、赵括谋反,致使赵氏因“下宫之难”而元气大伤。然而,栾书此举虽使栾氏的地位得到稳固与提升。但获利最大的显然是郤氏,狐、赵、先、郤是晋文晋襄时期形成了四大卿族,狐、先,早已被淘汰出局,而今赵氏元气大伤,郤氏的势力便得以一支独大,郤氏占据了三席卿位(其时,共设八卿),时称“三郤”。

郤氏一枝独大,引起了晋厉公及其他卿族的不满与痛恨,栾书又使毒计,伪造了一些“三郤”欲废掉晋厉公的证据,终使得晋厉公下定决心除掉了郤氏。而后,晋厉公所依靠除掉郤氏的力量(胥氏等)却与栾书等人的矛盾很大。胥童在朝堂之上劫持了栾书、荀偃(中行氏,中军佐),想趁机除掉两人。晋厉公恐动摇晋国的根基,而犹豫不决,最终令胥童释放了栾书、荀偃。

而栾书、荀偃却趁晋厉公出游之际,弑杀了晋厉公,也灭了胥氏。栾书拥立了晋周为君,是为晋悼公。晋悼公虽是一代贤君,但也不敢追究栾书等人的弑君之罪,在其君位稳定之后,提拔荀氏、韩氏、魏氏等卿族。

栾书虽机关算尽、阴狠毒辣,却有德政於民(《左传·襄公十四年》:....秦伯问於士(范)鞅曰:晋大夫其谁先亡?对曰:其栾氏乎!秦伯曰:以其汰乎?对曰:然。栾黡汰虐已甚,犹可以免。其在盈(栾书之孙)乎!秦伯曰:何故?对曰:武子(栾书)之德在民,如周人之思召公焉,爱其甘棠,况其子乎?栾黡死,盈之善未能及人,武子所施没矣,而(栾)黡之怨实章,将于是乎在)。

栾书之子栾黡娶范匄之女为妻(称栾祁,范源於祁姓),生有栾盈。栾黡虽与范氏结姻,却与范氏关系不睦。在晋秦的迁延之役中,栾黡之弟栾针与范鞅(范匄之子,栾黡之妻弟)擅自率部攻击秦军,结果栾针死於战阵、范鞅却得以逃回。栾黡便认为是范鞅怂恿其弟私入秦阵,致其弟枉死,故而欲杀范鞅为其弟报仇。最终,在范匄的劝导之下,采取了折中的方法,驱逐了范鞅,范鞅便逃到秦国。后秦晋修好,秦景公替范鞅言好於晋悼公,而使得范鞅又得以归国,栾黡因此深恨范氏。

栾黡为人骄横,而与其他卿族结怨很多,为栾氏的败亡最直接原因。栾黡死后,其妻栾祁正值壮年却守了寡,也耐不住寂寞而与家臣州宾私通,并侵吞栾氏的家产。致使栾黡之子栾盈的不快,栾祁也害怕儿子栾盈的征讨,便向其父范匄(时为晋国执政)诬告栾盈企图作乱,欲去诸大夫,而立私党,而范鞅也为姐姐作证。于是,范匄便下令驱逐自己的外孙栾盈,大肆捕杀栾氏党羽,并通晓各诸侯,勿接纳栾盈,此即历史上的“禁锢栾氏”。

其后,齐庄公出於自身的目的,接纳了栾盈,并将栾盈偷送回晋国。栾盈依靠栾氏残余力量杀进晋都绛城,而在晋国的各大卿族中,唯有魏氏与栾盈的关系较好。当魏氏宗主魏舒起兵欲相助栾盈之际,却遭范鞅劫持,被强拉到范氏的阵营。最终,栾盈寡不敌众,兵败被杀,栾氏悉遭屠戮,只逃了栾鲂,至此,栾氏退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

参考史籍:《左传》等等


有知社


晋厉公时期,郤氏家族有三名成员在当时晋国的四军(中军、上军、下军、新军)中担任将军或将佐,他们分别是中军将佐郤锜、下军将佐郤犨、新军将军郤至。按照晋国的体制,担任将军或将佐即为卿,因此,当时的晋国四军将佐共八人,就是八卿,郤氏占了三卿,故称“三郤”。郤锜是郤芮的曾孙,郤至是郤芮之弟郤义的曾孙,郤犨是郤至的亲叔,郤锜的堂叔。三郤势力的膨胀,引起了晋国其他贵族集团的警觉。

晋厉公对于晋国八卿干政之事介怀很久,他一直在找机会,试图消灭八卿,建立晋国国君可以直接掌控的军队。而晋国的执政卿栾书知道晋厉公的心思,但为了防止自己成为首先被攻击的对象,于是想方设法让晋厉公把矛头先对准三郤。三郤自认为自己是晋国公室的顶梁柱,对于栾书的各种小动作保持中立,维护晋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但最终晋厉公还是出手了。他于公元前574年命令胥童、长鱼矫带着800人,其中可能包括一些牢狱的囚徒,向三郤的住所发起围攻。三郤经过商议决定,用家族的集体自杀来表明对君命的服从,于是三郤未作抵抗,集体自杀。

三郤灭亡后,晋厉公试图消灭栾书,但最终被栾书反攻而亡,于是栾氏又在晋国坚持了一段时间,直到栾书的孙子栾盈的时代,遇到了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栾盈的母亲栾祁居然与家臣通奸,栾盈本来想内部严肃处理此事。不想母亲竟不顾母子之情,向自己的父兄范氏求助,构陷儿子。栾盈被迫逃亡齐国,试图借齐国之力杀回晋国。经过一番混战,最终失败,栾氏正式被灭。

郤氏和栾氏的灭亡,主要还是晋国内部权力斗争激化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