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国有多少架直升飞机?

倔强的老虎1


中国总共有三架直升机,分别是直-8系列,直-9系列,直-20。为什么是这三型直升机?目前我国能够自主生产的就只有这三款机型。

直-8系列直升机是我国以法国“超黄蜂”重型多用途直升机为基础仿制而来的机型,目前最新改进型号为直-18直升机。该型号直升机已经在青藏高原进行了高原适应性试飞其取得了成功。

直-8直升机

直-9系列直升机是我国以法国“海豚”轻型直升机为基础仿制而来的机型,目前该型直升机改装型较多:警用型、武装直升机、反潜直升机。

直-9直升机

直-20是我国在吃透美国黑鹰民用型号基础上,自行设计的一款10吨级通用直升机,这款直升机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没有不能自主生产中型直升机的空白,为今后改装各种特种机型提供最优载机平台。

直-20直升机

当然我国还有从俄罗斯进口的米-17/171、米-26、卡-28反潜直升机等机型,这些直升机更过的是对我国直升机机型不足的一个补充,以直-9(轻型直升机)、直-20(中型直升机)、直-8/18(重型直升机)三款直升机构成了我国轻、中、重型直升机谱系,将为我国发展各种特种机型提供改装平台,今后进口直升机将会逐渐的推出历史舞台。

米-17直升机

以上介绍没有包含我国专用武装直升机:武直10、武直-19,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

以上观点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和个人。喜欢请加关注。


用户94354639694


说起来,可能问题挺大的,不过,在大数据时代,基本上瞒不住什么。我国直升机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块,民用又分为政府和私营,军用的1000架以上,民用的1017架(2017年底数字),其中政府经营的不足300架,就分布地区来讲,仅北上广深地区就占了40%还多。随着我国低空市场的开放,到2020年明确要建成500以上通航机场,民用数量增长很快,每年以180架的速度递增。说到型号,民用型70个型号,绝大多数为外国型号,其中轻型机又占了绝大多数,仅R44、AS350和R22三型就占了44%左右,国产直升机仅占6.4%左右。而在美国,民用直升机的数量为1.4万多架,俄罗斯也有3000多架,加拿大2000多架,如果比军用,仅美国陆军航空兵就有3300多架,型号大致分配是这样,通用型HU60“黑鹰”约1500多架,战斗直升机以AH-64D“阿帕奇”为主,约有750多架,重型直升机约500架,轻型多任务型如OH-6I,OH-58D/F,UH-72A等约500架。下面就详细来说说:

陆航雄鹰在壮大。由于数量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陆航兵种的发展,每万人陆军约有7架直升机,而美国陆军这一数字为67架,我国陆军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不过,随着我国直升机工业的增强,空缺的型号已发展起来,如通用型直-20差不多到了交付时间,重型直升机项目也已经上马,未来十年中国陆航直升机规模,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可得以改观。现有的直升机型号绝大多数已实现国产化,如直-8、直-9、直-10、直-11、直-18、直-19等,应该说初具规模,基本满足了训练要求,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为我军陆航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装备不仅仅在数量,而是打法与战术的转变。争夺第五空间,我军陆航部队自1988年成立以来,多具精神,出色完成了汶川救灾在内的多次重大任务,如今在电视画面中,常自看到陆航之鹰的精彩,值得为他们点个赞。

通航也精彩。抢险救灾,卫生救护,海上救生,公安执法,农林喷洒,工业吊运,电力巡线,驾校培训,旅游观光等,常能看到直升机的身影了,这是我国发育低空市场的结果,如有名气的通航公司中信海直(36架)、上海金汇、海直、飞龙等,从重中到轻,各种型号都有,如灭火的大型直升机米-26,现在拥有4架,先进的四代中型直升机,如S-92和EC-225也保有一定的数量,基本满足了民用任务需求,为未来市场成长打下了技术基础,这是国力提升的标志,观之2008年救灾时中国民用直升机不过300来架,而现在这一数字是当年3倍以上。世界直升机巨头预测中国直升机民用市场,到2020年,各型需求要在700架以上。2017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空客直升机公司第一大订单来源。魂舞大漠的看法,700架的数字那还是相当保守的,如现在活跃在各地用于公安执法的直升机数量不足50架,如每省自治区和自辖市10架计,那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现在国外直升机巨头纷纷采用与本地合作的方式,现在全国已经拥有18家制造商和217家运营企业,诸如贝尔、西科斯基、施瓦泽、空客、阿古斯特等已建起多家合作生产企业。

国产直升机在发展。巨大的市场,引来的不只外国直升机企业关注,如今分分钟都都数着小钱钱。国产当自强,长期落后于人的我国直升机工业正在发展成长,目前已拥有30多个型号的产品,涵盖了从1吨、2吨、4吨、6吨,到13吨等多个轻重品牌,发展喜人,可以说基本能满足民用和军用的需要,但在性能上有待提高,型号上还存在空白,还不能满足地域尤其高原使用,还不能满足工业吊运等特种领域需要等。引进的外国直升机虽有性能高,易维护的特点,但也存在价格较高,维护维修不便的诸多运营问题,如引进的费用通常要比其国内高出30%,甚至更多,增加了运营成本;在维护方面,外国厂商提供的技术支援能力极为有限,并且缺乏技术支持,存在坏了不能修,加大了购买技术风险。所以,中国民用直升机发展,关键还是要立足国产国造。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直升机不是飞机。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