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一些专家学者对岳飞的评价不像民间所说的那么高?

兔哥42928


岳飞作为一个抗金的民族大英雄,理应受到人民的拥护,就算是亲手制造了岳飞千古冤案的宋高宗赵构也在禅位后不久就替岳飞平了反。


岳飞(1103年-1142年),生而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

1127年北宋灭亡,五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年仅25岁的岳飞上书宋高宗数千言,力求与金兵一站,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金兵南下,赵构逃到杭州,为了在南方政权中树立威望,巩固自己的帝位,赵构开始启用了一直主战的岳飞。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乱,岳飞被升任神武后军统制。宋高宗赵构赐御书“精忠岳飞”锦旗给飞,后又将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拨归岳家军,岳家军兵力得到扩充。

不久岳家军又重返民族战场,出师大捷,迅速收复襄阳六郡。岳飞因功除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



1136年以襄阳为基,挥师北伐。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攻克汝城,生擒伪齐守将薛亨,紧接着又乘胜攻克颍昌府。另一路向西北方向进军,在攻克卢氏县后,又西取虢略(河南灵宝),东下伊阳(河南嵩县),一路缴获粮食十五万石,降众数万。在收复虢州后,又率军向西,力拔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等五县,席卷了商州全境。

1138年岳飞还军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赵构为“屈己求和”,进一步重用秦桧,并令其与金接通关系。韩世忠、岳飞对和议一事都表示坚决反对。

1140年,发动政变掌权的完颜兀术废除对宋和议,亲统大军,挥师南下,赵构原不同意岳飞出兵,后恐顺昌有失,便命岳飞发兵出战,岳飞随即挥师北上,然而在大军连战连捷,完颜兀术已逃出开封之时,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1141年,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韩世忠二人。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赵构下达命令:“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 岳飞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冒险将岳飞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



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隗顺之子告以前情,乃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1178年,为岳飞追赠谥号“武穆”,宋宁宗时追封为鄂王,宋理宗时改谥忠武。


激情理智的KOP


历史上对岳飞的评价是不断变化的。造成变化的就是历代史学家。也就是各个时代的专家们。元朝修宋史时,依椐当然是宋代的官方史料。南宋在岳飞被害前后很长一段时间,史料的记录与修撰秦桧父子,对岳飞的事迹记录歪曲篡位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到岳飞平反时,时间己过去二十五年。很多的史实己无法察实纠正了。


岳飞

明朝赶走蒙古人后,岳飞被尊为武圣,与孔夫子齐名。清人入关后,对岳飞的态度十分矛盾,岳飞对抗的正是他们自认的先人女真人,但岳飞又得到了汉人广泛的崇敬和认可。所以关羽被奉为武圣,但也不能过分贬底岳飞。因为从骨子里讲满人或者说女真人也是崇拜英雄的。



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国难思英雄,有多少仁人志士唱着《满江红》走向抗击外侮的战场。抛头颅,洒热血。


东北抗日义勇军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夕日的敌人成为了兄弟,一起享受着美好时光。也许有些人就忘记了那些为和平奋斗的人们。这也包括一些专家。

专家之所以是专家,是因为他们与普通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评价历史人物,要靠历史记载,先人的论述等等文字上写的东西。百姓则不同,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靠的是良心的判断,附合人们内心中英雄标准的就是英雄,管不了那么多。

但是,做为专家更应知道,一个民族是需要英雄的,因为英雄是民族的魂魄。想要摧毁一个民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毁掉这个民族心目中的英雄,使他们的信仰找不到方向。没有信仰的民族注定是一片滩沙。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像爱护眼睛那样爱护我们的英雄。


12345条


对岳飞的评价应为中兴四将之一,对他所作的贡献应该认可,只是人为的不切实际的造神遭人诟病。至于众多人肯定岳飞,是肯定真实的岳飞,当然也有很多因为资讯无法及时准确认证,现经多方考证,确系人为添加 及神化,而当事人因为客观原因盲目从众,并不知晓实情,误下结论肯定是有的。

岳飞被神化主要是他的诸多战例,(当然像朱仙镇这一神化战争,经北京大学邓广铭教授反复考证证明子无虚有,纯粹岳珂人造,就没有采信)加直捣黄龙及岳飞被赐死,因时间关系只说说后者,让我们看看具体情况如何。

说岳飞能灭金是痴人说梦,我相信岳飞也没有这个想法,是岳飞的孙子岳珂这一南宋有名的大贪官的杰作。

很奇怪,只要搜岳珂界面,百度直接有岳珂人渣的选项。

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三徐鹿卿传原文岳珂自诡兴利,横敛百出。

宋史袁甫传岳珂贪赎无检,总饷二十年,焚林竭泽!

详见最下面摘录。

那种把南宋看得一钱不值的极端人士不知怎么看,岳珂却有钱有办法大肆不顾百姓死活贪腐。岳珂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将岳飞的英明作为敛财资本,太侮辱岳飞了。实在对不起我心中的英雄。

确实岳珂贪腐有道,当然大贪官的东西就更不值一看,没有信誉。比如金陀粹编系列,比如抄袭金陀粹编的宋史岳飞传。

当然还有一个现代大家的标准,文章里面的人物是一个绝对的好人或绝对的坏人,是不可信的,这样的文章大学教授通常叫它通俗文学,是加工产品。伟大的作品人物是有血有肉的,加工作品里的人是绝对的好或坏,当然加工的作品就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品,不是一个真实的作品。

古时打仗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文明决定性的因素是后勤补给。直捣黄龙是可笑的,仅凭传说中的十万之师战场绵延数千公里,战场需要巨大的后勤补给下,即使粮草够,后勤运输所需要的押运粮草人员,运送人员送数千公里,宋根本无力支持。古今多少战争,比如赵括的纸上谈兵,比如年羹尧西北用兵都是疲于粮草,又如日本侵华因战线过长被拖死,粮草是真功夫,不是血一涌就行的。当然直捣黄龙是岳珂标准的空想谈兵。

宋当时为抗金入不敷出,财政80%用于军费,南宋的宫殿不过十多间房子,比不过一个大户人家,钟相杨幺起义因为抗金民不聊生,江淮多流民,如果硬着头皮,南宋面临灭国。

很多人不懂粮草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做过大中型企业的当家人,不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重要性。所谓文人多空谈误国。

岳飞是一个被神化了的爱国将领,很多时过犹不及。抗金通常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韩世忠黄天荡抗金,其二吴玠稳定川陕,其三张俊、韩世忠、岳飞、刘琦均有建树,不是岳飞一己之力。

宋孝宗即位,按惯例大赦天下,将岳飞赦免,并不是平反。孝宗为提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用北伐来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治需要,赦免岳飞。岳飞没有经岳飞孙子岳珂加工过的形象肯定是好的。岳飞忠心能战,为平反记过多的采用民间传闻,民间普遍同情、寄望死者导致神化严重,比如关羽、项羽都已经神化。如同现在的抗日神剧,有一定事实,却能手雷炸飞机,适得其反。明清政治需要,需要忠心的战将为皇帝服务,加剧神化。

赵构收兵后处死岳飞,是岳飞没有处理好实实在在交出军权事宜,造成留恋军权的事实。中兴其他将领都交出军权后,岳飞将张宪岳云留下执掌军权,皇帝要收权,自己要主动将自己的亲信调离军队,否则还是自己的人掌握军队,等于告诉皇帝留恋军权,何况是将军权交给向来不听朝廷的张宪,是张宪骄兵悍将害了岳飞。中兴其他将领在交出军队后,加上独自在外的吴玠为何得以善终不得不令人反思。

那种不加思索,胡乱结论者或被教科书蒙蔽,或借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以弥补自己在社会上的缺失感,有点文化诈骗的味道,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自己,否则即使是岳飞的后人也只能谈到岳飞很自豪,提到自己可能感觉有辱先人,只能贻笑大方。



听雨喜雨


首先说明,岳飞是抗金的民族英雄,我很尊敬他,不过南宋毕竟还是封建社会,以皇帝为尊,宋高宗也是因为岳飞的一些所作所为而动了杀心。

宋高宗赵构曾给过岳飞一支部队的兵权,后担心岳飞兵权太大就收回了,换做其他人也就心底暗骂几句就算了,岳飞呢,说要为母守孝,直接撂挑子不干走人了,这边宋金两国还在交战状态呢,皇帝立马就慌了,拉下脸皮写信派人的,求爷爷告奶奶才把这尊大神请回来。

岳飞的军队十几万,战斗力高,得民心,还叫岳家军,这本身就容易引起胆小的宋高宗猜忌了,偏偏岳飞这个领兵在外的大将,还干涉立太子的事,是何居心?要知道北宋的建立就是因为领兵大将被属下披上了黄袍,你岳飞要是玩上这么一手,我赵氏不是凉了?

另外要命的是岳飞成天嚷嚷着要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要知道赵构是逃到南面为数不多的皇室成员,这个皇帝其实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意思,迎回前面俩正儿八经的皇帝,我赵构该怎么办?这个皇位让不让出来?

还有就是虽然宋高宗也恨金国,但是南宋毕竟地方小,国力也有限,金国这边正好也不想打了,说大家和平发育吧。这也和宋高宗想法一致,而这边岳飞还没打过瘾,和谈?不存在的。于是岳飞就死了。


老陈2610142095868


很简单,不外乎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历史上档次最低的一批人。这帮人基本都是习惯了看他人脸色行事,不要说没有风骨,其实他们失去自我和人格之后连思维都退化了。用现在的版图、民族结构去看历史人物,这多么荒诞的一件事。你今天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为一千年之后负责,今天你是保家卫土,明天你就变成打内战了。这种逻辑是不是太有病。还有一类认为只要是帮助帝制做事就不值得肯定。那这样的话,历史上那些汉奸就是偶像了,因为帮着外族攻打统治者啊。

第二、由于知识分子档次太低,所以他们并没有总结历史的能力。更不可能在学术上获得成就。于是就开始把目光集中到具体人物身上,推翻固有说法就意味有成就,也就乐此不疲了。所以你发现,这帮人基本都只干这类事,到具体人物那里碰瓷。然而对大历史的总结却不敢怎么开腔,因为不懂,也没有体会,更没有建树。事实上中国历史有很多盲区是值得关注的,比如说秦制不好,那为什么秦制击败六国,最后获得胜利。很多很多。

第三、一帮以成功论去看待历史的人,自然对于有精神价值的人物会嗤之以鼻。因为坚守精神对于成功这件事来说就是缺点嘛。你以这种角度看待,那当然这些人物是有很大不足的。你让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去评判一个精神价值,他的答案自然是完全不可理喻。宋襄公的故事就是个试金石,凡是笑话他的,都是唯利是图之人。因为坚守精神价值对于成功这件事来说就是愚蠢。


國病


不知道何谓“专家学者”?来看看真正的专家是怎么说的:

邓广铭《岳飞传》:

四、岳飞是杰出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在南宋的这几支部队当中,只有岳家军曾连续对伪齐和金国的南侵军采取过主动的攻势;另外的那几支,只是当敌军攻入防区之内时,才被动地进行一些军事周旋,有时还必须岳家军前往支援,才可以招架得住。这说明,在南宋王朝的正规军当中,唯有岳家军的战斗力最为强大。岳家军的战斗实践,证实了它的战斗力之特别强大。至于其所以特别强大的原因所在,固与岳飞平素的操练和教阅分不开,而更加重要的,则是因为具备了下述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都具体反映出来,岳飞是如何地要把他的部队与人民大众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还具体反映出来,岳飞确实是一个卓荦不群的战略家和军事家。
第一,岳家军的风纪之好,不但为南宋诸军之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少有其比。……
第二,岳飞对于各地人民抗金的武装力量具有深切的认识,从而对它非常重视。……
从南宋政权建立以来,直到 1234年金政权的灭亡之日,在南宋政府军抗击金军的全部战争历史上,绍兴十年岳家军在颖昌所立功勋,乃是登峰造极的一次。而这次辉煌战果之取得,与岳飞“连接河朔”的战略方针是分不开的。

王曾瑜《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

“岳飞的治军成就在古代军事史上占有辉煌的篇章,他的治军思想也在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陈振《宋史》:

再来一个,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所著的《中国历代军事家》:

“总之,岳飞虽然壮志未酬即中年遇害,但他在一生戎马中所创建的辉煌战绩和他表现出的英勇战斗精神以及卓越军事才能,都永远为后世所景仰,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出类拔萃的军事将领。”

这评价似乎并非不高。反倒是属于民间传说的《说岳》,某种意义上把岳飞黑得稀里哗啦……


北门猿


历史是一个小姑娘,可以随意打扮,但是专家学者有很多的机会和更多的理智去了解和还原历史,去听不同的声音,而普通大众,更会被各种理由忽悠罢了。前不久,农业部不是说了一句,转基因的危害需要听科学家的,这说明大众辨别能力不强。


邦本邦宁


岳飞,作为民族英雄,已成千古定论,其光辉形象早在人民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不论民间还是中国正史对岳飞的评价,都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公认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民族英雄!



可偏偏就有一些跳梁小丑,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屡屡出现的电视的屏幕上。对岳飞的评价岂止是不高,简直就是肆意抹黑和污蔑。

有的为了吸引眼球,蹭热度。语不惊人死不休。把岳飞说的文钱不值,甚至还不如卖国贼秦桧这个汉奸。

有的领了西方势力的狗粮,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甘当文化汉奸。企图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搞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搞乱,让人民没有是非观念,分不清敌我,分不清英雄和汉奸!

他们虽然面孔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论调,那就是岳飞抵抗的女真族就是现在的满族,满族是现在是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岳飞抵抗他们就等于反对民族融合,是开历史倒车,岳飞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按照他们的逻辑,秦桧是支持民族融合,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当然是功臣。如此说来,汪精卫也支持民族融合,共建东亚大荣圈,……

他们的目的就是宣扬汉奸文化,提倡投降主义,如果再有外敌入侵别抵抗,欢迎他们搞民族大融合。真是岂有此理!


鲁南观点


现在咱们国家好多所谓的专家学者教授等等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基本上被国外的敌对势力所收买,专门摧毁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信仰,从而彻底搞垮我们国家。所以,有那些败类不足为奇,我们只需要擦亮眼睛,有正确的三观,明辨是非就可以了。当然,如果有机会逮住这些汉奸,请记得一定要以人民的名义,干他丫的!


小琴琴165802505


历史的问题就要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时势造英雄,英雄创时事,都离不开当时的国情民情,是必然产生和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古以来,我们对各历史时期涌现的正面和反面人物的评价定论,都是基于官方史书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作考证的。虽然有可能掺杂作者的个人恩怨和好恶或迎合当权者的意愿,但是几千年来,我们宁愿相信它就是如此。终究它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也被人民接受的。

然而,现如今被一些专家学者搞得史学界出现了一股“怀疑一切,推翻一切”的潮头,影视界也随意篡改史实,虚构情节,演绎人物,误导大批年轻人脱离历史环境,用现代人的观念,用西方人的价值观,去曲解否定我们的灿烂文化和辉煌历史。

这些人的做法,彻底颠覆了人们心中的中国道德传统和价值观。于是,关于古代岳飞与秦桧的评价,甲午战争邓世昌与刘步蟾的形象……这些本来是史学界的正常的学术之争,都被媒体拿出来作为历史来讨论了,而近代的雷锋精神,邱少云的献身,都不被现代人理解并当做怀疑和嘲笑对象了。

改革开放了,学界思想解放,史家百家争鸣,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当中存在鱼目混杂不可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哗众取宠,也可以理解的,但是故意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甚至靠胡编乱造吸人眼球就不可取了,就是别有用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