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是怎么回事?

Dawn-远


明成祖朱棣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皇帝,在他上位后也做出了很不错的政绩,历史上有人评价其为贤君,但是有部分人对此并不认可,反而称其为暴君。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做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那就是活剐三千宫女。

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真的是残暴至极,那么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君王,为何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 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晚年患了疾病,作为帝王,他本身就有易怒的毛病,一旦疾病发作,便无法控制自己,便残杀无辜。

年轻时候的明成祖朱棣是没有这毛病的,不过因为他喜爱的王妃徐氏因病去世后,才让明成祖朱棣变得暴虐易怒。这位王妃徐氏非常贤惠,并且有颜值有才华,所以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宠爱,但是好景不长,徐氏就撒手人寰,这让明成祖朱棣难以接受,便患上了心理疾病,曾因为有宫女举报徐氏是因其它妃子勾结太监下毒而死,便不分青红皂白将这太监直接处死,另外还将害死徐氏的妃子折磨而死。

  • 王贵妃的死去再次加重了明成祖的病情

好不容易走出悲痛的明成祖,终于再次遇到心爱之人王贵妃,甚至还准备立王贵妃为皇后,但是这段幸福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这位王贵妃也死去了,这无疑再次加重了明成祖的病情。

  • 宫女与太监“偷情”被明成祖知道

恰逢此时,之前向明成祖举报的宫女与太监“偷情”被明成祖知道,让明成祖暴怒异常,而这两人也非常的惧怕朱棣,最终双双上吊自杀。经过这件事后,明成祖认为后宫混乱,所以决定清洗后宫,并且开始彻查后宫的丑闻。

在这期间,明成祖手段极其残忍,对这些宫女进行严刑逼供,因此有很多的宫女都经受不住,为了停止这一切的遭遇,便一口咬定说是谋害皇帝。显然这样的借口,让明成祖朱棣更加愤怒,便下令严查后宫,到最后,受牵连的宫女竟然有三千多个,这些宫女最终都受不了残酷的刑罚,被屈打成招。而明成祖朱棣对于这些“谋害”他的宫女都处于极刑,竟活剐了她们!


品史知兴


明成祖朱棣的狠是有目共睹的,他不光有活剐三千宫女这回事,还把建文帝宫里的人都杀了。

我们今天说的是活剐三千宫女这件事。

那他为什么要活剐三千宫女呢?这就要从朱棣宠爱的妃子说起了。

这个妃子就是权氏,当初和朱棣一起北征,恰巧死在了途中,朱棣非常伤心。

而且权氏死因蹊跷,于是就有人来告密,说权氏是被吕妃害死的。

朱棣正处于伤心状态呢,心情极其不好,查都没查,就把和吕妃相关的人都处死了,吕妃还受了严酷的刑法,最终也死了。

这里说一下,告密的人就是“贾吕”,因为也姓吕,同时是商贾的女儿,所以就叫“贾吕"。

过了好多年,朱棣的宠妃王氏也死了。而这时,有人举报”通奸“,谁通奸呢,就是贾吕、鱼氏和宦者。

朱棣又暴怒,结果鱼氏和贾吕被吓得自杀了。

这事还没完,还没解朱棣的心头之恨。他下令把贾吕身边的人都抓起来审问,结果查出来后宫有人要杀朱棣。

朱棣这听了,原来的暴怒,变成了爆怒,非常的刚烈。后宫接二连三有人被抓起来,抓起来后就酷刑审问。谁都不想被打,只能承认,或者随便说出一个人。

就这样,被抓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居然有三千多人了。

等待着这些人的命运肯定就是死。朱棣下令将这些人用剐刑处死。一般剐刑是用来对付那些政治犯的。

所以就有了三千宫女被活剐的事件。

欢迎各位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理科男读历史



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是怎么回事?

话说,朱棣和徐皇后的感情非常好。

永乐五年,也就是1407年,徐氏病逝。

徐氏死后,朱棣一直未立皇后。此时后宫中有一位从朝鲜选来的权淑妃,权淑妃长得非常美丽动人,又能歌善舞,聪慧过人,是最受朱棣喜爱的妃子。

永乐八年,权氏随朱棣北征,不料死于归途,朱棣正为失去宠妃而悲伤之际,就有宫女揭发说权淑妃是被吕妃串通太监和银匠用砒霜毒死的。朱棣听闻后大怒,也不细查,直接就把被告下毒的太监和银匠给杀了。

对于吕氏,朱棣则采用酷刑折磨,据说是用烙铁直烙了一个多月才死去,因吕氏受牵连被杀者有数百人之多。揭发吕氏毒死权淑妃的宫女也姓吕,她是一位朝鲜商贾的女儿,史书称其为贾吕。

永乐十八年,朱棣准备立为皇后的王氏暴死,恰逢此时,又有人告发说贾吕、鱼氏与太监们通奸——就是宫女和太监结为夫妻像一样的伴侣,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的性行为,仅仅是相互照顾、相互安慰而已,宫里人则称其为“菜户”或者“对食”。

朱棣知晓后勃然大怒。

贾吕、鱼氏因害怕,选择上吊自杀。

朱棣并不罢休,又用了株连之法,把和贾吕亲近的宫女全给抓起来拷问,有些宫婢受不了酷刑,就诬服称后宫中有人要谋害皇帝。

这一口供直接就激起朱棣的嗜杀之心。于是越来越多的宫女被抓入牢中拷问,百连千扯下,因谋逆被抓的宫女有近三千人之多。

之后,朱棣下令,将这些抓来的宫女全部处以剐刑,所谓剐刑,也就是凌迟。

那么,这事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事实上,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毫无可信度。

为什么这么说的呢?

首先,朱棣活剐三千宫女这么大的事情,不管是明朝官方的正史还是民间文人的野史笔记全都没有记载,记载这件事的是朝鲜的《李朝实录》,里面写道:“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明成祖)亲临剐之。”

记载这则消息来源的是靠一个被明仁宗放回老家、名为金黑奶妈的口述。而据《英宗实录》记载,这名宫女是宣德(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的年号)进的宫,明英宗(明朝第六、第八位皇帝)时才放“金黑等宫女,回朝鲜”,这前后的时间压根对不上。

第二,当时京城有波斯使团,如果真的发生活剐三千宫女这么大的事情,波斯使团不可能什么都没有记载。


第三,凌迟是门技术活。凌迟虽然可怕,可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犯了什么罪大恶极的罪行,连凌迟处死的资格都没有,像明朝被凌迟处死的有刘瑾、袁崇焕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普通的宫女哪有资格受此刑?

凌迟真的是门技术活,真正实施起来很麻烦、也很有讲究,凌迟有主刀、副刀之分,行刑时要避开动脉,要避开神经,既不能让犯人流血太多,也不能让犯人一下子疼晕过去。剐得好的,那真的是“艺术”,几天几夜,数百上千刀下去,人都没死,神智依旧保持清醒,饿了还能喝碗粥。

可以说,整个大明王朝,真正合格的凌迟行刑者屈指可数,而凌迟处死三千宫女可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即便日夜不息,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根本完成不了。


对于朱棣活剐三千宫女,你怎么看?

1.合格的凌迟行刑者:活剐三千宫女(要加班的)?我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2.朱棣:不要当我是傻子好不好?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要遗臭万年的,而且我要是真的想威慑宫女、朝野,杀几个带头的,杀鸡儆猴就好了,没有必要大费周章。

总的来说,朱棣活剐三千宫女毫无可信度。


金兔历史


这件事和朱棣的一个宠妃有关。

权妃

明朝开国后,老农民朱元璋觉得中原都放不下他了,竟然把他称帝的消息传给了周围的许多国家,其中就包括朝鲜,关键是朝鲜还认同了,后来还效忠大明。

到了朱棣头上也是如此,朝鲜在收到消息后,还派出了大量的美女进入北京,供朱棣使用。这些美女里面让他满意就做了妃子,不满意的就成了普通的宫女,被人随便差遣。

而朱棣最喜欢最信任的,就是自己的发妻,也就是徐达的女儿。但是皇后早早就死了,于是乎她就填补了感情的空缺。这位妃子极受喜爱,皇后死后,就由她来全权统帅后宫。不但是她,就连她的家人也受到照顾。

皇帝征战的时候,还经常带着他们一家人。这样受宠,按说应该没人敢招惹权妃,但是明面上没人敢惹她,暗地里有一些女子却嫉妒得要疯了,于是有一个姓吕的妃子在北归路上偷偷下毒,将其害死。

贾吕

但是事实上,上面的死法,其实是被一个叫贾吕的人诬陷的,权妃的死,和人家吕氏没关系。原来这个吕氏也是个朝鲜女子,早年进宫前受到贾吕的追求,但是吕氏很高傲:我的男人是皇帝,你不行!不料这贾吕也受到朱棣的信任,权妃死后这个贾吕因为得不到吕氏而诬陷她:就是这家伙下的药!

即便是妃嫔,皇帝要处死她也就一句话的事情。朱棣非常宠信这个权氏,所以她的死让自己的失去了理智,他几乎没审理就直接名人将吕氏给处死了。于是贾吕报了仇,心中快意,竟然和皇帝宠信的另外一个妃嫔鱼氏暗中往来,还拉着宫中的宦官一起淫乱。

吕、鱼自尽

但是朱棣身边都是锦衣卫之类的机构,他们二人的事情就算是短时间内不知道,时间稍长当然会被查到、举报,于是没过多久朱棣就知道了三人的丑事,但是他宠信吕、鱼二人,就一直假装不知道。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朱棣这个人,身体上确实是有问题的,这我们暂且不说。不久,这俩人忽然知道自己的丑事败露了,于是心中感觉到害怕,为了不被大明酷刑惩办,竟然双双自尽!

他们的自尽让朱棣感到极为愤怒,于是以此展开了调查,彻查二人的事情,然后就知道了前面的吕氏是被冤枉的。后来朱棣感觉到这二人欺骗了自己,竟然下令将他们的家人 、有关联的人全部抓来,共计有近3000人,然后朱棣亲自把这些人活剐了。

这便是他处置这些宫女的前因后果,事实上,除了这次一次性杀了近3000宫女外,前面吕氏被杀的时候,他也杀了好几百人,于是围绕这件事,超过3000宫人被杀,明朝皇帝的暴躁由此可见。

然而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在他审理宫女的时候,竟然有人当面嘲笑他:要不是你的身体有问题,又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于是朱棣为了掩盖自己身体有问题的事实,竟然让人画了贾吕和官宦通奸的画,只是后来因为追思鱼氏,没有将画公开罢了。


小小嬴政


按照《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朱棣下令处决的宫女和太监多达三千人这件事的出处来源于《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说是朱棣因为宫内两个来自朝鲜的宫女与太监“对食”被发现举报之后因此事慢慢扩大牵连而被朱棣下令处决的宫女和太监多达三千人,而且不是杀头,是活刚!并且根据记载还说朱棣不但自己监督行刑,甚至还不顾自己六十二岁的高龄,亲自提起长刀,一下一下地刚掉那些雪白肌肤上的细皮嫩肉以惩罚这些女人背叛自己。有些宫女眼看活不成,就豁出去了,当场大骂朱楼是阳痿。

朝鲜人的这种说法实在过于儿戏,《明史》《明通鉴》《国榷》等权威著作都不予收录,当然也是明智的。要知道这些作品的编者,基本上都同情朱允炆,而对朱棣没什么好感,如果活剐事件为真,他们根本没有不收录的道理 也就是说,《朝鲜李朝实录》的说法实在离谱,严重挑战读书人最基本的智商。有很大程度是因为当时朝鲜不满本国的美女纷纷要求到大明宫内当差,以进宫当宫女为荣,《朝鲜李朝实录》的编纂官们,可能是出于对朱棣常年在朝鲜不花钱征美女的愤怒,就将这位宗主国皇帝狠狠黑了一道。杜撰一些事情来吓唬本国的这些想到大明去的女人。

要知道朱棣十六岁结婚,与皇后徐仪华一共生了四子五女,可以说是他三十多年共患难的人生唯一真爱过的知己,所以徐仪华不幸去世,朱棣自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但是两年之后,朱棣将来自朝鲜的权氏封为贤妃,当成皇后的替身,次年在朱棣北征鞑靼之时,要把贤妃带在身边。可就在胜利班师回京的途中,贤妃居然不幸去世,这给已经年过半百的朱棣,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而对朱棣的另一重大打击,更是令人难以启齿。我们知道,朱棣的九个孩子全是跟徐皇后生的,自从进入南京,即便佳丽无数,他也始终无法搞大任何个妃子的肚子。即便是普通男人,都会为这样的事情感到耻辱,何况是皇帝本人。一开始不能让妃子怀孕,还可以说是因为工作忙碌,你说这己经当了十来年皇帝了,京城都由南京迁到北京了,朱棣还没法再多留下一个后代,怎能不让别人怀疑,让宫女寒心,更让无良文人编段子笑话?

这件事情其实应该是自贤妃死后,两个来自朝鲜的宫女因为一些小事吵架,结果越吵越凶,不但互相动手还在嘴里胡说,一个说贤妃是你害死的,一个说贤妃是因为你死的,其实贤妃死的时候是跟着朱棣御驾亲征的时候死的,这两个宫女既没有跟着贤妃,又没有资格在朱棣面前,纯粹就是胡说犯了忌讳,结果因为说话里牵连皇帝唯二喜欢的女人,那么对不起了,因为这件事情,二人被打得没有人形,于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虽说她们根本就没有跟随朱棣北征,但也并非没有污点 她们都有各自的相好,都给供出来了。为了保命,她们甚至把自己知道的对食组合,也揭发了出来 朱棣这一年整整六十岁,应该已经进入更年期了。不过用今天的话说,他 对“对食”可是零容忍,因此下令,将查出来的这些男女,通通处斩。

参考资料:《明史》《明通鉴》《国榷》《朝鲜李朝实录》


公子小可


明成祖朱棣是继朱元璋之后大明另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传奇帝王,因为篡位夺天下,朱棣的帝王面孔上始终笼罩了一层权谋暴力的阴影,而这层可怕的阴影也始终笼罩着他的后宫。

在通俗的认知里,作为大明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始终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雄主,在他君临天下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他的帝王生涯几乎都是在统兵征伐中度过的,就连死也是在回师的路上。

但这并不等于朱棣就是个清心寡欲的帝王,事实上,创造了“永乐盛世”的朱棣在广招天下佳丽上同样霸道,或许他将之视成了彰显帝王权威荣耀的一种手段。

朱棣刚即位时,便下令“求民间识字妇女入内职”。

永乐元年(1403年),他又命礼部访求在京官员军民之家女子,年十五至二十容止端正、性情娴淑者备王妃之选。

京城的美女,朱棣要广招,江南的美女,朱棣同样不放过。

他曾命女官蔡氏到杭州选识字妇女入宫,一度闹得民间异常骚动。

为此,当时有人作诗曰:

“已云玉闰归马足,更妆金屋贮娥眉。”

“临别亲邻莫惆怅,从来生女作门楣。”

后世联想到朱棣的帝王形象,多是一身铠甲、统兵征伐的形象,其实身在后宫的朱棣却是另一番模样,平时吃饭他都要宫女在一旁伴唱,晚年身体有病后,连朝参都要宫女陪伴搀扶,这在整个明朝都是很特殊的。

作为一个要让四方臣服的帝王,朱棣对番邦佳丽同样兴趣浓厚。

自元朝起,朝鲜每年都要向朝廷进献美女。大明开国后,相沿不改,洪武时期,朱元璋的后宫中就有不少高丽嫔妃。朱棣即位后,曾多次明目张胆地向已归顺大明的朝鲜国王索要高丽美女,以充实后宫春色,供自己享乐。

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派内使黄俨等人到朝鲜广求美女,最后选中五位淑女入宫,五女之中,朱棣对权妃极为宠爱。

这权妃长得如花似玉,却又不同于中原美女,别有一种异国情调,而且还极善吹箫。

《明宫词》中称赞她:“琼花移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

然而,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八年,权妃随朱棣北伐,却是天妒红颜,年纪轻轻就猝死在了途中。朱棣极为伤心,将她葬在峄山,打算将来把她迁葬在徐皇后陵中。

权妃因何猝死,起初无人猜疑,可怎奈宫斗阴暗如深海。

有一次,权妃和吕美人两家奴婢在吵骂中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不寻常的信息。

权妃入宫时,徐皇后已死,朱棣因为宠信她,便让她接替徐皇后,掌管六宫之事。

吕美人因此心生忌恨,曾面责权妃:“有子孙的皇后也死了,你管得几个月,这般无礼。”

之后,吕美人便串通宦官金得、金良,从一户银匠家借来砒霜,研成粉末,放进胡桃茶中送给权妃吃,权妃因而毙命。

朱棣得知此情后,大怒之下,将内官、银匠一并处死。吕美人罹刑最惨,朱棣用烙铁烙了她一个月,最后才将她杀死。随后,吕美人在宫的从人也一并被杀,朱棣还逼迫朝鲜王廷将吕美人的母亲也抓起来杀了,以致牵连被诛杀者达到数百人。

可怕的是,这一场让数百人丧命的血雨腥风并没有就此结束,不久,深宫中又爆出了新的内情。

原来,权妃、吕美人等人被选入宫后,又有商人之女吕氏被选入宫。吕氏因与吕美人同姓,欲相交好,但吕美人不理睬,吕氏因而怀恨在心。

权妃猝死让吕氏看到了报复的机会,她乘机诬告吕美人毒死了权妃,以致造成了上述冤案。

而吕氏阴毒报复得逞之后,并没有得意太久,很快就有人揭发她跟宫人鱼氏私通宦官,吕氏丑行暴露后,无颜又恐惧,最后自缢了。

朱棣得知内情后,狂怒之下终于“兽性大发”,一场刑杀的大祸就此在后宫上演,连坐被杀者竟然达到了两千八百人。

据说,行刑之日,朱棣亲临刑场监督,要亲眼看着这些女人被一一剐死。

后世有人评说,权妃之死,其实难有真相,因为深宫的嫉恨无处不在,以致谁是无辜者,谁是诬告者,根本无从辨认。

朱棣的兽性大发大概也在于此,扰乱他后宫的不是哪个女人,而是深宫中女人的嫉恨。

他唯有将能杀的全部杀掉,才能根除这一些女人的嫉恨。

然而,深宫似海,君王如虎,又怎么可能呢?

一切只不过是血海下的片刻宁静。


黑句本


明成祖杀害三千宫女及宦官的事情,记载在《朝鲜王朝实录》(又称《李朝实录》)里。这是朝鲜的使臣回国以后,通过使臣的叙述,记录下来的事情。“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 皆亲临剐之”。加上之前“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馀人”,算起来,朱棣在这一个事件中,前后杀掉了三千多人。

不过,这件事在中国的正史中并没有任何记载。野史也几乎没有提及。要知道,这件事涉及到一个“谋大逆”的问题。在王朝社会里,从古至今,对谋大逆的问题都绝对不会轻描淡写。何况还是涉及到三千多人的谋大逆的案子,绝对不会一句话也不提。

(明成祖剧照)

再说了,《明史》是清朝人写的。清朝人在写《明史》的时候,有黑明朝人的习惯,对这件本来可以大做文章的事情,为什么清朝人却不记载呢?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清朝人有黑明朝人的习惯,但是,清朝人也不会随便乱写,如果明朝留下来的史料(比如《明实录》之类)没有,清朝人也不敢随便乱写。这话也有道理。但是,《明史》也有采信明朝野史的习惯。何况是记载在《李朝实录》里面的,实际上也并不算野史。既然不算野史,为什么《明史》并不予采信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明史》的作者认为这件事不是真的,不予采信。

那么,《明史》的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李朝实录》记载的事情不是真的。如果确实不是真的,为什么《李朝实录》还会记载这件事呢?

咱们先来看看,所谓朱棣用剐刑处理宫女太监们是怎么回事。

明朝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的徐皇后去世。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从朝鲜选了五个妃子充实后宫。这五个妃子进宫后,有一个叫权氏的妃子,“姿质穠粹,善吹玉箫”,深得朱棣喜爱。朱棣于永乐七年(1409年)封她为权贤妃,并让她统摄六宫。但是,在永乐八年(1410年)的时候,权贤妃在随朱棣北伐归来的时候,不幸去世了。

(权妃剧照)

朱棣对权贤妃很宠爱,甚至哭着说,要把她和徐皇后葬在一起(意思是将来他要和这两个妃子合葬)。当然了,不管有多不舍,最终还是死了。但是,这时候,有个“贾人子吕氏”,也就是说有个姓吕的商人的女儿也在宫中。和权贤妃一起进宫的朝鲜女中,也有个姓吕的妃子。于是,贾吕就想和朝鲜吕妃攀同姓交情。但是朝鲜吕妃瞧不上贾吕,因此贾吕怀恨在心,权贤妃去世后,贾吕就诬告说,权贤妃是朝鲜吕妃毒死的。由此,朱棣“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馀人”。

本来这事也就完了。但是后来,传出贾吕与宦官鱼氏有奸情(大概也就是“结对食”之类)。此事败露后,两人害怕了,双双自缢。这件事让朱棣生气了,于是把贾吕的丫鬟抓起来拷问,结果说出贾吕等人“欲行弑逆”之类的话。于是,朱棣更加生气,因此“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 皆亲临剐之”。

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这件事真实性是存疑的。那么,既然存疑,为什么《李朝实录》会煞有介事地记录下来呢?

答案我们还得在这一段文字记载中去寻找。

(受到刑罚的宫女,图取其意)

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段记载是,当贾吕想结交朝鲜吕妃的时候,朝鲜吕妃为什么不搭理她呢?原因就在于她是“贾人子”,也就是商人的女儿。古代对商人向来瞧不上,这里所要体现的,就是朝鲜吕妃的傲气。

除此外,后来还写到另一个朝鲜后妃李氏。当时有很多后妃互相诬告,因此朱棣才杀了那么多人。但是李氏却不愿意诬告他人。她说:“等死耳,何引他人为? 我当独死。”这里所体现的,又是朝鲜妃子的正直和良善。

除了表现朝鲜妃子的气节外,还对朱棣这个大国皇帝给予了很多批评。比如说,本来是“诬告”事件,他竟然杀了三千多人,而且还用“剐刑”,而且还亲自前往。还有,有个妃子被剐的时候,说:“自家阳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这显然就是直接打朱棣的脸。此外,后面还写到,朱棣死的时候,实施残忍的殉葬制度,朝鲜的妃子(因为朱棣没有生育能力),却无辜被殉葬。最后,那个使者总结说:“朝鲜几为中华, 以一小故, 不得为中华。”

在这里,朝鲜使者认为,明朝为“中华”,却没有一个“中华”的样子。朝鲜虽然小,其实却很有“中华”的气节。

《明史》的作者不采信这个,除了觉得不够真实外,显然也是因为受不了这种观点。

(参考资料:《朝鲜王朝实录》《明史》)


张生全精彩历史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位后,听从了大臣的建议,实行削番,激起了朱棣的愤怒。于是,朱棣就起兵造反了,经过三年的互相拚杀,最后朱棣取得了胜利,夺取了皇位。


据《李朝实录》记载,朱棣也是一位很残暴的君主,他曾活剐(即凌迟)了三千宫女。具有超高智慧和治国之才的明成祖朱棣,为何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而抹黑自己的贤君形像呢? 实际上,朱棣做的这种愚蠢之事,是缘于朱棣的后宫。朱棣的后宫有很多的女人,而他最宠爱的女人是王妃徐氏,徐氏不但姿色过人,还有亲临战场杀敌的本领,性格也很体贴温柔,还知书达理,深得朱棣的宠爱。朱棣当上皇帝四个月后,就把她封为了皇后。但是不幸的是,这位得宠的徐皇后,在永乐五年的时候,突然病重去世了,朱棣很伤心,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想立皇后了。


后来,又有两位服侍朱棣的妃子,王氏和权氏都得到了朱棣的宠爱,并且这两位妃子都是贤得仁厚之人,尤其是王贵妃,不但才貌双全,做人还很谦卑,朱棣很喜欢她。而权妃是从朝鲜选送过来的女子,不但美丽聪慧,还能歌善舞,善于吹箫,并且权妃的温柔个性,也改变了朱棣的个性,朱棣还经常带她外出打仗,可就在一次征战返回的途中,权妃病重去世了,朱棣又一次痛失爱妻,再一次处于深深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

权妃去世后,朱棣因伤心过度,犯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整天精神恍惚,思维混乱,当时朱棣听到一位宫女举报,说权妃是被吕妃串通太监下毒死的,朱棣听后,龙颜大怒,也没有调查取证,就下令处死了那位太监,并且对吕妃也严刑拷打,一个月以后,就用烙铁将吕妃烙死了。而告发吕妃的这位宫女,在史书上被称为“贾吕”。因为此时的朱棣,性情异常暴烈,动不动就狂怒杀人。

永乐十八年,常常为朱棣弹琴解闷,精心服侍朱棣的王贵妃也不幸去世了,并且朱棣还想立她为皇后的。朱棣再一次失去了心爱之人,此时的他精神完全崩溃。刚好此时,宫中有人揭发那位曾经诬告吕妃的贾吕与太监“偷情”,朱棣听后,勃然大怒,贾吕吓得上吊自尽了。朱棣还不罢休,还将宫中与贾吕关系好的宫女处以酷刑,怀疑她们也有阴谋。

有一位宫女经不起这种折磨,就诬陷说后宫有人要谋害朱棣。这让朱棣更加气愤,于是就下令彻查后
宫,最后被牵连的宫女多达3000人,这些宫女在严刑拷打之下,都屈打成招了,都承认自己要谋害皇上,恼羞成怒的朱棣就下令,活剐了三千宫女。就因此事,朱棣也成了历史上的暴君。


迷萌乐


永乐大帝朱棣为了一个女人,将3000宫女活剐(凌迟)!

这种事情放在任何朝代,都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究竟是哪个女人,能够“享受”永乐大帝的这种待遇?

须知,朱棣并非一位清心寡欲的皇帝。他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得帝位之后,就下令:让礼部官员在京城(南京)访求官员家里的女子,只要年龄在15-20岁之间,样貌端庄性格贤淑,都要被征召入后宫。

没过多久,朱棣又扩大了征召范围,不仅官员家的女孩要被征召,就连平民女子也入了征召范围。《明实录》记载:

“求民间识字妇女入内职。”

翻译过来就是,凡是民间识字的女子,都得入宫当差。

永乐六年,国内美女已经无法满足朱棣的口味,他派出使者黄俨等人到朝鲜半岛,在这里征集美女,并将她们之中最优秀的5人带回南京。

朱棣拥有三千后宫佳丽,最宠爱的女子,恰是这5位来自朝鲜的女子之一——权妃。朱棣有多宠爱权妃呢?《明宫词》称赞她:

“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

换言之,朱棣不论去哪里,都必定会带上权妃;即便是月上高枝人初静,朱棣依旧不顾龙体,陪着权妃寻欢作乐。除此,朱棣还将后宫的管理权交给她,让她当了名义上的皇后(正宫皇后已死)。

不过,权妃享受这种恩宠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永乐八年,即,权妃入宫的第三年,年纪轻轻的她,在陪着朱棣北伐途中猝死。死前,完全没有任何征兆。

前几天还在“留步辇、嘹玉箫”活蹦乱跳,怎么突然就没了呢?

一向多疑的朱棣,面对心爱的女人的死,心中画了无数个问号。朱棣凭直觉认为:权妃的死对谁最有利,谁就最有可能是凶手!

无疑,权妃受宠,必定会引起后宫其他妃嫔的嫉妒。如果大明国有谁会对一名番邦女子如此痛恨,这些妃嫔一定排在最前面。

于是,朱棣下令在后宫严查此事。

果然不出朱棣所料,凶手还真的是嫔妃之中的一位——吕美人(朝鲜5名美女之一)。

原来,吕美人因妒忌权妃受宠、自己被冷落,心生愤恨,便串通身边的小太监,从宫内药方偷来一些砒霜,藏在权妃最喜欢吃的茶叶里。权妃随朱棣北伐,途中,误食含有砒霜的茶叶,因此毙命。

朱棣得知此消息,大怒,下令将吕美人严刑拷打之后,凌迟处死,以报权妃惨死之痛。

吕美人死后,朱棣仍不罢休,责令使者通报朝鲜国王,命令朝鲜国王将吕美人娘家人满门抄斩。

凶手伏法,凶手的家人也被牵连,案情应该结束了吧?然而并没有。

此后,朱棣一直没有立皇后。据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直放不下死去的权妃。每次想到权妃的惨死,他都会黯然伤神。

直到十年之后,朱棣终于从权妃之死的悲痛中走出,打算另立皇后之时,忽然有人告诉朱棣,说:“吕美人其实是冤枉的,真正的凶手,是另外一名吕姓的妃嫔。毒杀权妃的是她,栽赃吕美人的也是她。”

朱棣听了此消息,登时心中激起一股无明业火!要知道,朱棣作为马上天子,最不容许有人侵犯他的威严,吕氏此举,无疑触了他的逆鳞。

然而,朱棣还是怒早了。

派去调查吕氏的官员又查出:吕氏与太监通奸,欲谋害皇帝。本就怒不可恕的朱棣,先是爱妃蒙冤而死,现在又被一名太监带了绿帽,而且这个太监还想串通妃子谋害他!想到这里,朱棣一下子就暴走了!

人说,天子之怒,天下缟素,此话不虚。

朱棣得知内情后,一场残酷的屠杀在后宫上演,所有牵连此案的宫女太监,全都被处以极刑。这件案子彻底结束时,被牵连的人,竟然达到2800人!

因为一个番邦小国“进贡”的女人,前前后后近3000人被处死,对她来说,真真是“死得其所”。这件案子被记载于朝鲜史书《李朝实录》:

“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朱棣)皆亲临剐之。”

翻译:因为这件案子(吕氏案)受牵连的人,共有2800人,明成祖朱棣坐在旁边一个个监督着他们被一刀一刀活剐。

不过,除了这本书,在中国包括野史在内的任何史书,均无记载此案。因此,这件案子的真伪,不言而喻。


记者李满


明成祖朱棣算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文治武功皆算古代皇帝名列前茅者,可是人无完人,朱棣又是一位倔强执拗、刚愎自用、猜忌多疑、残暴嗜杀的皇帝,或者说如果朱棣没有这些性格特征,他也未必能发动兵变从而夺得天下。所谓活剐三千宫女实际上是发生在永乐末年,朱棣主导的大肆屠杀宫女、宦官的惨案,被杀的宫女接近三千人,是整个明朝后宫规模最大的一次杀戮。这次杀戮虽与后宫争斗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朱棣的性格,以及晚年的病症所致!

朱棣的后宫

众所周知,朱棣的正妻徐氏乃明朝开国名将徐达之女,是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钦点的燕王妃,虽然这场婚姻带有政治色彩,但徐氏确实是一位贤良淑德、知书达礼的美人。同时作为名将之女,当年朱棣起兵时,虽留着朱高炽守北平,但城中大部分布防还是受命于徐氏,李景隆攻城时,是徐氏激励并组织起民间力量参与的守城,于公于私她都为朱棣的事业提供了支撑。到朱棣称帝以后,徐皇后主持编撰了后宫制度《内训》,帮助朱棣管理后宫,朱棣对这位皇后也甚为感激。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去世,朱棣决定此生再不立后,以此祭慰徐皇后。



“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永乐时,朝鲜贡女充掖庭,妃与焉。姿质穠粹,善吹玉箫。帝爱怜之。”——《明史.列传一》

徐皇后去世后,朱棣最宠爱的妃子是王贵妃与权贤妃,这个权贤妃是永乐六年(1408年)由大明藩邦朝鲜所甄选,于永乐七年进贡给明朝廷充掖庭,由于姿容貌美,善吹玉萧,进宫数月便被封为贤妃,甚得朱棣喜爱。永乐八年十月,朱棣北征,令权氏随行侍奉,也就是这次随征凯旋途中,权氏病亡,朱棣悲痛万分。他的后宫里最受宠爱的便剩下了王贵妃,这位王贵妃刚进宫时就一直伺候着徐皇后,为人温文尔雅,到了永乐十八年时,朱棣甚至有了重新立王贵妃为后的想法,但天遂人愿,正是这一年王贵妃病逝,至此,朱棣最喜欢的三个女人都离他而去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

徐皇后去世以后,朱棣以权氏掌管六宫,这是莫大的荣誉,也是莫大的宠爱,当然也会引起某些人的嫉妒,其中最为嫉妒的就是同由朝鲜进贡来的吕美人。这个吕美人的命没有权氏那么好,没有受到朱棣青睐,权氏随征期间,朱棣还安排这个吕美人伺候权氏,嫣然是当作了下人奴婢使唤,这更激发了吕美人的不满。这种不满可能表现的过于明显,以至于后来被人利用。



利用吕美人的同是一名来自朝鲜的宫人,更凑巧的是她也姓吕,是朝鲜一位商贾的女儿,史称贾吕。要说这二吕还有些相似之处,那就是没什么地位,也未受到恩宠,故而做出同样的选择——对食!也就是与宫中宦官搭伙凑成一对假夫妻,这在明朝还是比较常见的,虽说明初并未形成官方认可的行为,但只要相安无事,也不会引起太大麻烦,由此看来,二吕也算是同命相怜,颇有缘分,故而贾吕便有心结交吕美人。但吕美人毕竟是册封的美人,哪能随便结交这种无名无份的小宫女,故而拒绝了贾吕的请求,这就使贾吕对吕美人怀恨在心。



“及权妃卒,诬告吕氏点毒药于茶进之,帝怒,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馀人。”——《李朝实录》

当权氏死于朱棣的随征途中时,贾吕看到了报仇的机会,因为侍奉权氏的正是吕美人,于是贾吕诬告说是吕美人由于嫉妒心强,下毒害死了权贤妃。当时的的朱棣正在悲痛之中,听闻此消息,也未做详查,直接下令处死了吕氏宫人、宦官几百人,这是朱棣的第一次杀戮后宫之人。这一次杀戮同时引发了朱棣对于后宫对食现象的痛恨,为之后的杀戮也埋下伏笔。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王贵妃的去世再次使朱棣经历了悲痛,在他的内心里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而就在这个时候,贾吕与另外一位鱼氏宫人的对食事件被揭露出来,这让悲痛中的朱棣再一次大发雷霆,但朱棣还未做出任何处罚时,贾吕和鱼氏皆因惧祸,自行上吊了结了。朱棣觉得事有蹊跷,于是亲自刑审贾吕的侍婢,欲弄清楚为何还没降罪就自杀,毕竟宫里尚未对这种对食现象严厉处罚过,罪不至死啊!

帝怒,事起贾吕,鞫贾吕侍婢,皆诬服云: “欲行弑逆。” 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皆亲临剐之,或有面诟帝曰:“自家阳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李朝实录》

可不料这一查便有了新发现,那就是这些后宫宫女要谋划杀害皇帝。朱棣本就多疑,这么一查就更为恼怒,于是亲自下手对宫女们动用酷刑,并株连出近两千八百名宫女受死。在朱棣亲临施刑时,这些宫人还说出了让朱棣极没面子的话,说朱棣性无能,怪不得宫人与宦官对食。朱棣气得也不管君王气度了,令画工画了一副贾吕与小宦官相抱的图,羞辱宫人,这便是朱棣第二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屠戮后宫宫人。

综上,朱棣的两次屠杀宫人事件,是由后宫斗争引起,而斗争者皆是端不上台面的小人物,吕美人、贾吕、鱼氏这三个女人将朱棣的后宫搅翻了天。这是表层原因,而近代学者多数认为朱棣的第二次屠杀宫人可能与其晚年所患疾病有关,据史料记载,朱棣晚年患病,易发怒狂暴,这样的疾病加上相继痛失爱人,宫中的一些问题就被无限放大,以至于惨案发生!


参考史料:《彤史拾遗》、《李朝实录》、《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