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在農村願意騎摩托的人越來越少,喜歡開車的人越來越多?

老農民說事


我覺得這有一部分人們主觀意願的原因,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的是生活條件和社會環境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人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我覺得這兩種原因都有,而且是相互作用的。



1、摩托車屬於機動車,應該上牌照,但是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農村很多摩托車都沒有牌照,或者雖然有牌照但是已經脫審。騎出去容易被處罰。

2、不光在農村,在城市也一樣,騎摩托車最多的應該就數60後和70後的那一代人了,他們絕對是國家90年代摩托車的主力消費人群,在摩托車流行的那些年,他們有經濟實力去購買,而如今這些人群年輕點的也都40多了,差不多都買車了,也不太願意騎摩托車了。


3、電動車發展太迅猛,而且價格一般只有摩托車一半,還不需要駕照也不需要上牌。還有大量的三輪代步車,四輪電動汽車。

4、我國大部分農村都有人口外出打工的現象,就在老家的大多數是一些老年人,他們一般出行不會太遠,電動三輪車,電動四輪車靈活又比摩托車穩,速度適中,所以這部分人都不會騎摩托車。


5、摩托車需要保養,需要加油,農村有些家庭的摩托車都用了好幾十年了,有時候疏於保養車況會變差,特別是冬天,拉著風門都難啟動,而電動車只要有電,擰開油門就能走。

對於第二點我覺得更好理解了:

1、汽車確實舒適性和安全性比摩托車要好太了,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以前買車幾乎是奢望,但是現在經濟發展太厲害了,汽車也便宜了,既然有汽車了出門誰還會騎摩托呢。

2、人都有虛榮心,不光農村人,城市人也一樣。只是城市裡雖說住在一個小區,但很多門對門的鄰居都不是太熟,而農村不一樣,一個村子裡的都是熟人,而且有些家庭有孩子要娶媳婦,買個車也算是經濟實力的展現。

3、農村道路條件好,雖說路不寬,但是不堵車,而且停車方便。所以沒有堵車和停車的後顧之憂。不過現在農村車也多了,特別是春節,也是堵的一塌糊塗。

4、其實大部分人還是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出行交通工具的,人多跑遠路那就肯定開車去,一個人買個菜什麼的人們更喜歡電動車。


愛車大家說


我是農村人,過年回家確實汽車越來越多,我總結了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農村基礎設施完善,道路村村通

受益於國家實施的道路村村通工程,現在基本上水泥路都修到了各家各戶。像我所在的村子,不光修建了水泥路還安裝了路燈。水泥路的修建為開車出行提供了便利和從基礎條件。

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有錢了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人民也在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老百姓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買個車也不是什麼難事了

科技在進步,汽車越來越便宜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各類汽車廠家生產的汽車越來越好,也越來越便宜,無論是合資車還是國產車價格都出現走低的形勢,降低了購車的門檻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相對於騎摩托車,開汽車是一種進步,無論是在速度上還是乘用體驗上,開汽車筆騎摩托要舒服很多,尤其是颳風下雨的天氣。我在買車之前在颳風下雨的天氣就特別羨慕那些開車的人。一旦開了汽車就再也不願意騎摩托車了。

滿足虛榮心

大部分的農村人都選擇外出務工,過年回來開著汽車能極大的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反正別人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賺到錢,開個車回來最起碼混的不會差。


點點啊哦


其實這個問題跟時代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與人與人之間攀比有著脫不開的責任。改革開放的初期,人均收入都是很有限的所以好多僅僅能維持溫飽就已經很不錯了。後來漸漸的人們開始從溫飽走向了外在的追求。而這個主要的體現在了結婚彩禮與嫁妝上面。

從剛開始的縫紉機,自行車,到後面的三金和洗衣機冰箱等,再到有房,到有房有車,是一路攀升。這也說明了人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掙得錢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隨著生活的變好,人的物慾也越來越強,攀比和膨脹的拜金想法也越來越厲害。

就拿農村買摩托車的越開越少來說吧!我老公家是江西贛州某個村子裡的。現在結婚彩禮最少在十三萬以上,要房要車的也不少見,而這個車就是小汽車,摩托車是看不上眼的。這邊很多父母在孩子大學剛畢業沒多久,就想著讓兒子掙很多錢,看著身邊那些沒有上學的晚輩各個都買了車,心裡是及其的不平衡。甚至感覺自己送兒子上學時錯誤的,因為沒上學的買車的很多。而上了學的還在苦苦掙扎,讓父母看不到眼前的利益。自己會覺得在農村抬不起頭來。

這一點也說明了在農村攀比心非常嚴重,只要別人家有的,哪怕是砸鍋賣鐵,自己也要去弄。借錢買車的比比皆是。所以說不是現在農村買摩托車的少了,而是摩托車已經滿足不了人的慾望啦!買車的自然而然就多了起來。但是具體是有錢沒錢,有能力沒能力,有需求沒需求那就不得而知啦!


唔覺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說的現在農村的實際情況,的確如此。至於說為什麼?你可以想一下,為什麼你住過樓房之後在住平房,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

農村,發展的還是比較慢。從最初的牛車、馬車這些主要的交通工具發展到自行車,然後是公交車,之後是摩托車、汽車。

摩托車固然方便,但是安全性想對差一些,畢竟是肉包鐵的東西。而且農村的路面想對較窄,農用車、汽車都很多,路面情況複雜,摩托車的交通事故不少見。而且天冷或者有風雨的時候騎摩托車也的確是遭罪的。

汽車不同了,除了舒服之外還是身份的象徵。雖然說現在農村的汽車也不少,但是有車終歸是有車。還是比較有面子的。我現在也比較納悶農村的經濟收入還是相對於城市低的,貸款買車值嗎?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農村的發展已經步入小康生活,過去是因為貧窮,人們最多的是考慮溫飽,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步好轉,八十年代的農村人開始出現自行車,當時閨女找婆家的彩禮標準就是三轉一響,即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和錄音機。再後來,到了九十年代,人們對生活條件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標準,拖拉機和小轎車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如今的農村,尤其是到了春節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鄉過年,只要看看村頭停滿的各種小車你就會知道,小車在農村除了做為代步工具,更多的還有一種攀高比低的炫富現象。



主編中原


為什麼在農村願意騎摩托的人越來越少,喜歡開車的人越來越多?

小汽車和摩托車的區別,不說大家也心知肚明。在農村為什麼願意騎摩托車的人越來越少,喜歡開車的人越來越多?我想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經濟實力。

經濟建設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實力決定消費方式。我們以著名的“三大件”的變遷史來說明經濟實力的變化對人們消耗習慣的改變。20世紀70年代,結婚時要求的“三大件”是:手錶、自行車、縫紉機;20世紀80年代的“三大件”是:冰箱、彩電、洗衣機;20世紀90年代要求的“三大件”是:空調、電腦、錄像機;到了現在,要求的“三大件”筆者說是房子、車子、票子我想不會有人反對吧?這說明,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人們追究的生活質量和物質享受也越來越高。

為什麼在農村願意騎摩托的人越來越少,喜歡開車的人越來越多?20世紀70、80年代,家裡有部自行車是結婚是的追求之一,因為自行車是當時最方便的出現方式,而到了90年代和21世紀初,有輛摩托車就能使家人“倍有面子”,現在大家的經濟條件更上一層樓了,買小汽車的人就越來越多了,有了小汽車,出行的時候不在日曬雨淋,有了小汽車自己一家人不僅出行方便而且出去也會讓人家更加看得起你,更為尊重你家。

但是,如果自己經濟條件不允許而盲目的與人攀比,追求所謂的“面子”為買小汽車欠下一屁股債,這卻是得不償失的,筆者認為大家還是要量力而行,不要過度消費。


西毛壩2


根據我處的小縣城,簡單說一下看到、知道和自身的情況。

1.消失。大概五、六年前,摩托車基本絕跡,賣摩托和修理摩托的門市全縣城就剩一家,還是勉強維持,那時候主要是交警查的太嚴,騎摩托的一般都沒牌沒證,查到基本都是拘留,很多人都不敢騎,我的踏板也賤賣了。

2.重現。近兩、三年,摩托車又漸漸多了起來,賣摩托的三家,修摩托的兩家,生意還不錯,路上交警基本不管,去年十一我騎個無牌無證的小摩托從河北出發摩旅了山東,一路暢通無阻,路上摩托壞了兩次,修的地方也好找,看來摩托確實是多了。

3.未來。現在的農村,車是剛需,沒車娶不上媳婦,所以車還是會越來越多,一到上下班、週末,小縣城也常常堵的心煩。相信政策放開些,騎摩托的人會越來越多,近些日子,我周邊幾個同事也買了小摩托,上下班比汽車還方便,等手續好辦點,補補手續,湊一起去摩旅。在汽車之上,還有摩托,那叫自由。


木蒙山


為什麼在農村願意騎摩托車的人越來越少,喜歡開車的人越來越多?

首先,要弄清楚在農村摩托車和小汽車的區別。在農村的摩托車,當然不是那種騎手的摩托車一樣的存在。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通工具,以前農村的村村通是有馬路,可是那是泥濘的,一下雨整個小腿都是泥的那種。即便是晴天,山村小路也是凹凸不平,汽車底盤低的話根本沒法兒走。

其次,如今的農村基本都是水泥路了,我老家重慶的一個小山村馬路已經修到山裡了,連電動車都可以爬坡了,更何況是汽車。

再者,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有錢了。比起以前,即便是摩托車也不會有很多的存在。我老家應運而生的以摩托車為媒介的拉人生意就存在了很久。可如今,面對越來越好的路,越來越多的汽車選擇和越來越便宜的價格,那自然會擇優選擇。



莫少顏


看見這個標題我只能說是農村的人腰包越來越鼓了,衣食住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礎設施有了更進一步的改善。

1、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政府在農村實施的通村公路、環境整治、勞務輸出、垃圾集中回收等項目的建設。農民有了好的生活環境、穩定的收入、完善的配套設施,使得城鄉差距逐步縮小。

2、隨著我國強大的互聯網信息傳播力度,使農村居民瞭解到更多的相關新聞、國家政策、等信息,開闊了眼界,消費觀念發生了轉變、如今經常聽農村裡的人說:錢是為人服務的,不是放在那裡看的。

現在農村的環境越來越好了,路也越來越寬了,鈔票越來越厚了,思想觀念也緊跟時代了、也不願騎摩托車了,大多數都開上能遮風避雨四輪小轎車了。


初心不變Z


農村的老人家和中年人還是以騎摩托車為交通工具的比較多。因為農村路比較小,且路途也比較短,幹活串門那些還是摩托車比較方便。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農村的很多也買了車,相對於摩托車來說,年輕人更喜歡開車,也是有道理的,車上夏天太陽曬不了,冬天凍不了,下雨淋不了,體驗更加舒適。加上現在的人比較愛面子。

另一方面,現在交通抓的嚴,我們這邊騎摩托車都需要考取摩托車證,但現在很多中老年人騎摩托車是沒有考取摩托車駕駛證的,抓的嚴了,鎮上那些都去不了,所以也就慢慢放棄了摩托車了。

祝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