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這3類水果食用不當容易食物中毒,一定要小心

近日,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消費警示,夏季來臨不少市民外出踏青。都忍不住採摘嚐鮮,但需要格外注意不要誤採誤食有毒野果,以免引起中毒。比如

馬桑果,與桑葚特別相似容易引起誤食。馬桑果味甜略澀,有劇毒,誤食會中毒甚至引發死亡。

眼下正是各類新鮮水果輪番上市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的變質水果不能吃,其實有很多容易忽視的水果會引發食物中毒。

今天味來智庫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你可要仔細看哦。

這3類水果食用不當容易食物中毒,一定要小心

果核中的有毒氰化物

有人吃水果時習慣連果核一起吃,其實是容易引發食物中毒的。果核裡含有氰苷,氰苷本身並沒有毒性,但當其水解時會產生劇毒的氰化物

有新聞報道,某市民把蘋果整個榨汁,結果鮮果汁反成了“毒果汁”,原因就是蘋果核中的氰化物。

除了苦杏仁與苦桃仁含有氰苷,常見的水果比如櫻桃、蘋果、桃子、李子、枇杷、沙果、梨、杏等的果核裡也有,一旦不小心被誤食,就有產生氰化物中毒的危險。

這3類水果食用不當容易食物中毒,一定要小心

食用果核中毒產生的氰化物為氫氰酸,經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中毒後表現為輕頭暈、噁心、口苦、流口水、指甲出現紫紺等症狀,重者會導致昏迷併發生痙攣,呼吸麻痺等。

萬物皆有毒,關鍵在劑量

在2009年版的《食物與營養毒物學》中,氰化物的致死劑量為0.5~3.5mg/kg體重,劑量範圍較寬。

一般果仁中氰苷的平均含量為0.4~0.9%,含量很小,但在苦杏仁中含量較高,兒童多誤食容易造成中毒,家長們需要特別注意。

如何預防此類中毒呢?惹不起,躲得起嘛。

第一是不吃櫻桃、桃、蘋果等水果的籽或核,榨汁需注意剔除果仁。如果非要吃,加熱可去除有毒的氰化物,經過沸水烹煮,可降低90%以上的氰化物含量。其次,將果仁進行浸泡,再用流動水沖洗也可以去除。

空腹吃鞣質類水果易得胃

這3類水果食用不當容易食物中毒,一定要小心

各地有胃柿石的中毒案列,原因多是一次性空腹食用大量柿子,產生噁心嘔吐,胃部疼痛的症狀。柿子中含有鞣質(tannins)及果膠等物質,鞣質是植物體內的一類結構比較複雜的多元酚類化合物。

在人體空腹時,胃部處於高酸環境,

鞣質與蛋白質結合成鞣酸蛋白,再與果膠、纖維素等黏合在一起形成胃柿石。除了柿子鞣質含量較高以外,山楂、冬棗鞣質含量也不少,它們都不適合空腹或者大量食用。

貪吃荔枝易誘發低血糖

這3類水果食用不當容易食物中毒,一定要小心

荔枝美味多汁,是很多人喜愛吃的水果。近來研究表明,荔枝具有降血糖功效,但一次性大量食用容易引發低血糖,尤其是

兒童,俗稱荔枝病

它的一般症狀為頭暈疲乏、腹痛腹瀉等,重者可能出現嗜睡昏迷、血壓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其原因在於短時間大量食用荔枝,過多的果糖給肝臟帶來負擔,機體胰島素分泌過多引發低血糖反應。

食用荔枝時建議不要空腹食用或者一次性貪食過多,如果不小心出現低血糖症狀時,儘快口服葡萄糖水或食糖,以減緩症狀,然後及時送醫治療。

這3類水果食用不當容易食物中毒,一定要小心

除此之外,不用的人群在食用水果時也應多加註意,比如

1.糖尿病人不僅要少吃點心甜食,同時也要少吃含升糖指數高的梨、蘋果、香蕉等水果。

2.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吃李子、檸檬、山楂等含有機酸較多的水果,容易引起胃不適。

3.心臟病及水腫的人不宜吃含水量較多水果,如西瓜、水梨等水果,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4.高血壓人群不宜多食香蕉,因為香蕉的含鉀量較高。


新聞來源:蘭州日報2018/05/21

goodiesbank整理發佈,轉載須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