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悄悄告訴你1個新投資品種

理財市場近期又出了一檔新鮮事兒:

幫助普通百姓打理手頭積蓄,專門以養老為目標的——養老目標基金正式推出,大A股市場又多了一個投資品種。

今天來詳細說說養老目標基金的幾個問題。

悄悄告訴你1個新投資品種

1.養老目標基金有什麼好處?

對咱老百姓來說,投資理財首要的就是放心、踏實,留著養老的錢,就更得萬無一失。

而養老目標基金就是多種基金組合在一起,還可以根據退休時間進行動態調整,在各類組合中進行權衡,因此更穩健。

養老資金的特點是投資期限較長,長期投資可有效規避短期市場波動風險。根據期限不同,養老目標基金大多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方向的資產。所以在各類養老投資工具中,它是一種好的符合養老需求的投資品種。

比如,

目標日期型基金:以投資者退休(養老)的日期為時間節點,如“目標日期2030基金”,就主要是為將在2030年之後退休的人群設置的。隨著這個日期臨近,基金的權益資產比重將逐步降低,滿足養老時期風險降低、穩定收益的需求。

目標策略型基金:採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使組合的收益和風險相對穩定,有高、中、低不同的風險收益產品,風險偏好不同的人可以選擇相適應的產品進行投資。

2.養老目標年金 vs 商業養老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是一種特殊的年金保險。所謂年金保險,是以被保險人生存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即只要被保險人活著,保險公司就要定期給付保險金。

年金保險想要成為養老保險需滿足兩個額外的條件:一是法定退休年齡前不能支付保險金,二是每兩次支付間隔不能超過1年。

商業養老保險:較為保守的養老產品,多為固定收益或有保底的浮動收益類產品。收益率一般不高,風險較低,但具有較為明確的未來收益。

適合厭惡風險、追求穩定的人。

部分產品可以承諾終身支付,即只要被保險人活著,保險公司就會一直支付養老金,因此可以較好地規避長壽風險(長壽風險指隨著預期壽命的增長,養老金可能會提前花完)。

隨著年齡增長,領到的等額退休金能夠買到的東西可能越來越少,在保險人退休後每期領取的養老金通常是固定的,所以抗通脹能力較弱。

養老目標基金:為投資者提供養老資產的投資管理服務,風險和收益自擔。投資較靈活,根據不同的人生階段,有多種風險等級的產品,適合各類人群。

由於不承諾收益,也就不承諾定期支付,對於投資者而言,此時的養老金就是基金份額對應的財產,可以贖回任意份額。因此需要規劃好使用速度,避免過早花完。

長期看來,投入的養老資金大概率能夠實現不斷增值,有效對抗通脹。

雖然養老目標基金和商業養老產品有差異,但還是有非常好的互補性。對於個人而言,單純地只選擇某一類產品並不是聰明的做法,更明智的選擇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實際養老需求,對照不同產品提供的風險保障,構建最合適的產品組合。

3.怎樣才能更好地投資,賺取更多養老金呢?

答案是——長期定投。

假設一個人60歲退休最終活到85歲,退休後每個月需要3000元生活費,那麼25年的退休生活總共需要90萬元的退休金。如果再考慮旅遊、看護、醫療等其他需求,實際的資金需求可能會超過百萬元。

看下圖,從不同年齡段開始定投所需要的資金投入是不一樣的,堅持長期定投,能讓我們積累養老金的壓力大大減小,所以,為什麼不早點開始呢?

悄悄告訴你1個新投資品種

圖片整理自網絡

從投資收益率方面來看,養老金包含本金和投資收益兩部分。如果從30歲開始定投,在不同的長期複合收益率下,當年化收益率接近10%時,本金投入大概只佔20%,而投資收益部分將佔到約80%!

截至2017年年底,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6.5%,高出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10.5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7.2%,超出現行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4.4個百分點。

公募基金在投資回報上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不過更重要的是,你更需要找到一種能大概率提供長期、穩定複合年化收益率的養老目標投資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