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最好的兒童節禮物,是教孩子學會理財!

最好的兒童節禮物,是教孩子學會理財!

《媽媽是超人》裡,霍思燕帶著嗯哼擺攤做義賣,當小朋友問嗯哼多少錢的時候,嗯哼說都是一千塊,當霍思燕提醒嗯哼不能賣這麼貴的時候,嗯哼說賣一塊錢。過程中,在霍思燕的不斷提醒下,玩具都以合理的價格成交。嗯哼收穫了人生的第一筆收入,霍思燕還不忘告訴嗯哼,賣玩具賺來的錢可以怎麼用,最後,孩子親手把錢幫助了其他小朋友。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對金錢的概念是很不清晰的。

一次的提醒或教育,遠遠不夠。

央視播出了一檔《小鬼當家》的節目,一個小鬼請同學們吃飯,一頓就花了560元。他奶奶問他要這個月的買菜錢,他卻給了160元。

在他的世界裡,160元就足夠讓全家吃一個月。

一名8歲的小學生特愛看主播直播,最後他把在外打工的父母打給家裡的9萬元血汗錢打賞給了一個網絡主播。當記者問其原因時,孩子說“只是覺得這很好玩,打賞主播後,對方會不停地誇他,他覺得很開心。“

9萬,是一筆很多的錢嗎?

對於這個孩子來說,他根本沒有概念。

但對父母來說,卻是背井離鄉在外打工1年的收穫。

孩子們揮金如土,其實是家長教育的疏忽。其本質就是缺乏金錢概念、理財意識的教育。

之前都說成人如何理財投資,這個6.1兒童節,薛掌櫃也來說說孩子的理財觀。

先看看其他國家的家長們對孩子的理財觀教育是怎麼做的。

在美國,父母都希望孩子早早認識人生與錢的關係。

他們對理財教育的信條是“要花錢,自己打工去賺!”

最典型的莫屬股神巴菲特,這位知名的投資大師在4歲的時候,就開始做起人生第一筆生意。4歲那年,巴菲特從爺爺的雜貨店買了一批口香糖,批發價3美分一包,一次買上20包;晚上,他在家附近挨家挨戶推銷,賣5美分一包。每賣一包,小巴菲特就淨賺2美分。2008年,巴菲特聯手瑪氏公司收購了他4歲時賣的口香糖的生產廠家——箭牌口香糖公司,總收購價格是230億美元。

在日本,超過半數的父母會鼓勵孩子們建立自己的賬本,記錄每天的支出和收入,讓孩子從小學會賺錢、花錢、存錢和錢生錢的道理。即便是家長在給孩子買東西時,也會提前告訴孩子:“你看,今天只能買一個你喜歡的東西哦,如果想要第二個,必須要等到下個月的今天呢!”

在浪漫的法國,父母會建議孩子存“私房錢”,並且會和他們一起愉快地花掉這筆私房錢,

再交流花錢的感受,最終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判斷這筆消費是否合理。法國人更希望培養孩子“計劃用錢”的本領。

與國外的父母相比,中國父母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更為原始粗獷。古語有云,富不過三代。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6-12歲是兒童理財觀念培養的黃金時間,培養孩子們的理財觀念也是培養兒童的良好生活習慣。

“一個人要想過更幸福、更滿意的生活,就得對自身進行改變。這和錢無關,金錢本身既不會使人幸福也不會帶來不幸。金錢是中性的,既不好,也不壞。只有當錢屬於某一個人的時候,它才會對這個人產生好的或者壞的影響。然後,錢要麼被用於好的用途,要麼被用作壞的用途。一個幸福的人有了錢會更幸福;而一個悲觀憂慮的人,錢越多,煩惱就越多。”

——摘自《小狗錢錢》

薛掌櫃認為,孩子的理財教育,要趁早!那麼如何來引導孩子學習理財,怎樣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呢?

讓孩子形成認知:錢是什麼?

受到良好金錢觀教育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才能對金錢抱有正常的心態,處理好人與金錢的關係。 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金錢觀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3-6歲 銀行家尼爾·高德佛瑞建議家長對幼兒進行遊戲教育,讓孩子從小認識錢幣,瞭解找零錢。當孩子稍大一些後,可以帶他去購物,並和他討論所購物品的價格。

7-12歲 可以開始給孩子零用錢,目的是讓孩子學習如何使用與管理金錢

13-17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同齡的小夥伴之間此時產生了攀比之心,可能回問家長要更多的零用錢,家長應該對孩子說“不”,有助於當孩子獨立面對奢華誘惑時,理智地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2、告訴孩子錢從哪裡來?錢是掙來的。

中國很多中產家庭的家長會經常對孩子說:我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而猶太家庭家長會說: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自己努力奮鬥來的,你也可以通過勞動獲得金錢。所以,建議儘早要孩子學會自食其力,讓孩子直接參與到財富創造的過程,讓孩子學會自己去掙錢,比如讓孩子做家務賺零花錢,知道掙錢的辛苦和不易,孩子在生活中就不會大手大腳花錢了。

1、3、學會正確的花錢,改變孩子支出習慣。

很多人都認為會賺錢很重要,其實花錢更重要。如果一味無計劃、無限制的消費,最終也會導致入不敷出,財富赤字。常常你會看商場裡有孩子會因為物質沒有被滿足繼而撒潑吵鬧,中國式父母往往為了哄孩子當即也就滿足他買了。可我認為,面對這類孩子時,不應滿足或者馬上滿足,在心理學上稱為“延遲滿足”(Delay Gratification),它也不是一味地壓制他們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說到底,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有助於成人後,在理財投資時增加耐性,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可以剋制自己的慾望。

4、財富是靠積累的,讓孩子養成攢錢的好習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的人更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更加的成熟穩重,也更容易成功。對孩子而言,更多的是學會節儉。建議父母親以身作則,為孩子梳立好榜樣。

一、5、錢不是萬能的。

二、可以告訴孩子錢在生活中的確很重要,但它並不萬能的。美好的生活,有很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有錢可以買樓,但買不到家;有錢可以買表,但買不到時間;有錢可以買床,但買不了好的睡眠;有錢可以請人陪你吃飯,但買不到愛。對孩子們的理財教育萬萬不能矯枉過正,在這裡,不提倡孩子過早地對錢表現出“熱愛”。

三、

最後,薛掌櫃祝大小朋友,六一快樂,Happy Children's Da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