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凿壁借光的匡衡,长大后当上了宰相,可结局却画风突变,难以想象

相信在大家小学的时候,都学习过不少的励志故事,“凿壁偷光”的匡衡,想必是无人不知的,这个人家里很贫穷又爱读书,一到了晚上,家里点不起灯,他们家邻居很有钱,晚上有蜡烛点,于是他就凿开了墙壁,借着一点光来看书。

凿壁借光的匡衡,长大后当上了宰相,可结局却画风突变,难以想象

当时这个故事,也是要告诉我们,现在条件这么好,一定要刻苦的学习。话说主人公匡衡小的时候,比较的爱读书,但古事实的书籍是很贵的,有钱人家才读的起,他买不书就去给大户人家打工,工钱就是借书给他看。

于是就这样经过努力的学习,他成为了文学家,被人当成是,好学的榜样,但长大了的匡衡,却画风突变。

那是在汉朝的时候,还没有科举的推行,他们也有自己选拔人才的标准,那就是参加考试,有六个科目,只要通过了,就能得到一个官职,甲等的考生能当郎中,乙等的,当太子舍人,丙等的,只能当个文学掌故。

凿壁借光的匡衡,长大后当上了宰相,可结局却画风突变,难以想象

当时匡衡就参加了这样的考试,考了整整九次,才考上个文学掌故,也是挺心累的了,不过他对诗经的理解,特别的超前,理解的特别到位,汉元帝知道有这么个人才之后,就很是欣赏他。

汉元帝也很喜欢诗经,当时国内讲诗经最好的人,那就是匡衡了,所以汉元帝没事,就把匡衡叫来讲个诗经听听,就这样因为自己的这一才能,匡衡的职位就像是坐了火箭,一路飙升啊。

凿壁借光的匡衡,长大后当上了宰相,可结局却画风突变,难以想象

先是从一个小小的掌故,当上了御史大夫,最后他当上了代理宰相,汉元帝看他在宰相的位置上,做的还不错,于是他就成为了当朝宰相,可以说是很辉煌了,仕途这么顺利的人,也没几个。

起初他在当宰相的时候,推崇经学,以礼治国,还帮助皇帝惩治贪官,他的同事们都很敬佩他,汉元帝也更加的仪仗他,于是就封他为安乐侯,赐地三万亩。

结果他到好,仗着自己的权利,利用法律的漏洞,把自己的土地扩成了四万多亩,后来汉成帝继位,他的这些事情,就被人举报了,最后又成为了一个平民,回家之后没多久,就病逝了。

凿壁借光的匡衡,长大后当上了宰相,可结局却画风突变,难以想象

不少人都知道,年少爱读书的那个他,却不知道老年贪污的他,一个爱读书的三好青年,就这么变成了一个,以权谋私的人,这件事值得大家去思考,到底怎么样,才对得起自己读过的书,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