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聚焦」網貸備案再度延期,P2P還能投嗎?

2017年12月8日,由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的《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規定,2018年4月底大部分網貸平臺需完成備案登記,個別難度大情況複雜的網貸機構,備案限期則是6月底。

「聚焦」網貸備案再度延期,P2P還能投嗎?

而自4月以來,有媒體稱監管部門通知地方金融局、金融辦,要求各地暫停發佈P2P備案登記細則,據網貸備案最新消息,原本計劃在6月底結束的P2P網貸驗收備案,延期已基本確定。

強監管下,P2P行業目前依然熱度不減。

業內數據顯示,2018年5月,網貸行業成交量為1826.6億元,環比上升5.53%,從貸款餘額TOP 100平臺看,超過70家平臺的貸款餘額環比出現上升,近70家平臺的成交量環比出現上升。

業內人士認為,P2P在中國發展壯大原因有兩點,一是中國的高儲蓄率,使得老百姓有錢外借,保證了資金的提供;二是傳統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成本和效率不足,類似於美國富國銀行這樣專注於個人和小微企業貸款的金融機構規模還不大。

「聚焦」網貸備案再度延期,P2P還能投嗎?

網貸備案為何會延期?

1. 全國備案進度慢,各地監管政策不一

對監管層來說,由於各地金融辦對網貸行業出具的監管政策不完全一致,部分地區至今沒有相關備案細則,行業監管難以有效落地執行。

2. 備案細則多,期限較短

對網貸平臺來說,備案期限較短整改任務繁重。平臺不僅要調整自身業務模式,同時也要準備各類備案材料。而想要在緊迫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備案要求,幾乎不太可能。

據悉,網貸備案延期是配合全國正在佈局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整體工作做出的適時調整,並不意味著監管政策的任何改變與放鬆,之後的監管將更趨於嚴厲。

「聚焦」網貸備案再度延期,P2P還能投嗎?

在備案還沒正式落地之前,P2P還能投嗎?

P2P還能不能投這個問題從這個行業誕生之初就有人在問了。其實,P2P的安全性跟備案沒有必然的關聯,不是說以後備案成功的平臺就絕對安全。

合規備案主要還是政府對行業的規範行為,制定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以後備案成功的平臺只能說經營模式符合了監管標準,至於背後資產的安全性如何監管機構也是無從考證的。

就好比你去開餐飲店,只要符合相關的食品安全及衛生標準等,你就有開店資格了,但是你店裡的東西好不好吃,監管機構是不會知道的。往後如果因為東西不好吃店鋪倒閉關門了,這跟當初給你發營業許可證的機構可沒有一點關係。

所以,P2P能不能投,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平臺資產的安全性,看平臺的風控做的如何。

「聚焦」網貸備案再度延期,P2P還能投嗎?

備案延期期間,投資人該如何選擇優質靠譜的P2P平臺?

對於投資者來說,無論備案是否延期,選擇網貸平臺的邏輯不會變。合規性高、資產穩定、風控實力強的平臺,始終是投資者首選。

首先,關注平臺股東背景或高管背景,總的來說,平臺背景為上市公司系、銀行系、國資系、風投系、民營系,風險相對較低。

其次,平臺信息披露是否全面、業務是否合規。據銀監辦發[2017]113號《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中明確要求,網貸平臺應該在其官網披露各類信息,信披程度的高低是平臺合規程度及合規意願的集中體現。

「聚焦」網貸備案再度延期,P2P還能投嗎?

再者,平臺風控體系是否成熟。一般來說,平臺的風控體系分為貸前、貸中、貸後三個階段。每個環節嚴格把關,能降低平臺逾期、壞賬發生的概率。

最後,關注平臺投資年化收益範圍,目前P2P網貸行業的綜合收益率區間在7%-15%之間,年化收益超過15%以上,投資風險越大。

說到底,一千個P2P投資人有一千種心思,對風險的預判和偏好也完全不同。不管怎樣,在P2P理財上,收益重要,資金安全也很重要,說到底選擇穩健的優質平臺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