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嬴政、劉邦、劉徹、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和康熙,如果放到一個時代會怎麼樣?

蝸牛271326981


我之前答過類似的問題:假如把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能丞武將都集中在同一個時期,讓他們去爭天下,誰的贏面大一些?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也可以關注我來看看這個問題。

言歸正傳,回到這個問題,題主無非是想知道,當這些皇帝都存在的時候會存在一個怎麼樣的局面,誰的贏面會大一些。現在,我就來跟題主簡單的分析一下。


第一梯隊

首先,如果以上皇帝在同一個時代的話,我覺得這幾個人的贏面最大,現在暫且把他們歸為第一梯隊的皇帝。

第一梯隊的標準是沒有先祖根基的開國皇帝,沒有先祖根基的開國皇帝,是靠著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打拼下來的,開宗立業,能力逆天。按照這個標準的話,這幾位皇帝可以入選第一梯隊:

劉邦——楚漢相爭勝利,建立漢朝,綿延四百年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

朱元璋——推翻元朝,將漢人江山重新奪回來

由於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他當時面對的局面相當的複雜,但是卻只用10年就一統六國,建立第一個大統一的封建王朝,所以儘管秦始皇是有先祖根基的,但是還是把他升級為第一梯隊。


第二梯隊

剩下的四個人,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元世祖忽必烈,清聖祖康熙,我在此把他們歸為第二梯隊。

為什麼把他們歸為第二梯隊呢?因為他們四個人都有著先祖的根基,幹起事情來比沒有根基的皇帝要容易得多。而且這四個人所面臨的局勢,相對於前面四個而言,是要好很多的,並不算非常複雜,因此將他們排入第二梯隊。


綜合比較

如果把這八個皇帝放在同一起跑線上,第一梯隊的皇帝肯定是要比第二梯隊的皇帝厲害一些,贏面大一些的。現在,就是要決勝出第一梯隊裡面,哪個皇帝能夠最終笑到最後。

第一梯隊裡面的皇帝,首先可以擠掉宋太祖趙匡胤,他雖然建立了北宋,但是當時的局勢並不複雜,而且宋朝面積很小,常常被民族政權欺負,其餘的就剩嬴政,劉邦和朱元璋了。

首先分析劉邦,秦朝末年局勢不算非常複雜,劉邦主要的競爭對手是項羽,鑑於項羽沒有什麼謀略,其實他統一天下的難度不算很大。但是劉邦是從一個泗水亭亭長爬上來的,算是比較牛逼的了。

其次分析朱元璋,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歷代開國皇帝中,身份最為低賤的了,他是社會最底層,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可是他憑藉自己的能力,在元朝紛繁複雜的局面上一統天下,我覺得比劉邦厲害一些。

最後分析嬴政,嬴政雖然有著先輩的基礎,秦國當時是第一強國,但是當時的局面應該算得上是所有開國皇帝中最複雜的了。六國之中人才濟濟,每個國家自成體系,老百姓都有著強烈的國家情懷,短時間內統一的難度極大。但是秦始皇卻只用了短短十年,就殲滅了六國,一統天下,可謂實至名歸的“千古一帝”。

因此,我覺得贏面最大的還是秦始皇嬴政,在這八個皇帝當中,最終一統天下還是嬴政,劉邦和朱元璋有能力和秦始皇一搏,其他人就差一個檔次了。


我的結語

當然,我的分析中還忽略了很多因素,不過沒辦法,題主的問題就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各位網友如果有什麼補充或者指教,也希望大家踴躍留言交流哦。


史話漫漫


很明顯,如果贏政、劉邦、劉徹、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康熙都在一個時代的話,那這個時代就是戰國時代,戰國時代是被誰統一的?秦始皇贏政。

所以最終贏政會統一天下,建立一個大一統的朝代--秦朝。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是贏政統一天下,而不是其它人。先分析下這些皇帝的情況:

1、秦始皇--贏政

贏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朝代的開創者,建立大秦帝國,第一個建立了皇帝稱號,贏政就是秦始皇,開創了多項第一,眼光之獨到,戰略之深遠,無人可及。



贏政的童年是在趙國流浪,13歲即位為秦王,21歲親政,滅嫪毐、廢呂不韋,執掌秦國大權,用了十年時間,統一天下,文治武功甚稱千古第一。

2、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劉邦是西漢王朝的建立者,以47歲的高齡起兵反秦,只用了七年,就收復兵仙韓信,幹掉兵神項羽,統一天下,建立了大漢王朝,開啟了兩漢四百餘年的輝煌,劉邦的長處在於重人,依靠漢初三傑蕭何、韓信、張良謀劃並打下江山。



3、漢武帝--劉徹

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是西漢的最重要的中興皇帝,16歲登基做了皇帝,在位54位,劉徹在位的54年是漢民族開創輝煌的54年,開始大舉對匈奴作戰,對外開疆拓土,遠揚國威,漢朝的威風一半是劉徹打出來的,劉徹的長處和他祖先劉邦差不多,也是很會用人,有戰略頭腦,但也犯了不少錯誤,到了晚年,劉徹就不行了,與匈奴作戰老是輸,還有國內也因為連年征戰而疲憊。



4、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雖然唐朝的開國之君是李淵,但完全不能否認李世民在唐朝建國上的作用,遠遠超過他老爹李淵。從起兵開始,到四方征戰,大半個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無論是文治武功,李世民都遠超李淵,可以算是唐代的實際開創者。

李世民還是這些皇帝中心最狠毒的人,玄武門之變,殺死兄弟,逼迫李淵讓位,通過權利鬥爭成為皇帝,不過以他的功績來說,完全掩蓋了這些黑歷史。



5、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是北宋王朝的開創者,出生軍人世家,以軍功崛起,為後周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成為後周掌握軍權的重臣,但是趙匡胤突出的還是武功,而且他奪取的是柴榮留下的孤兒寡母的江山,北宋的建立基本上就是和平演變。



6、元世祖--忽必烈

鐵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也是元朝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大蒙古國在忽必烈時代分裂為四大汗國,而忽必烈仿造漢制,建立了元朝,定都北京,因此元朝被視為中國歷史上的正統王朝。

忽必烈是蒙古人中少有的既有武功,又有文治的君主,比起其它蒙古統治者,忽必烈算是最重視漢民族的蒙古統治者了,雖然他滅亡了南宋,但是建立了元朝,結束了戰亂,但由於蒙古人的侷限性,元朝只存在了97年就滅亡了。



7、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創者,是從平民到天子的典範,他的起步幾乎是一無所有,家裡吃不飽飯,去當和尚,後來參加起義軍,一步一步擊敗所有對手,當上明朝開國皇帝,實屬不易,朱玩璋靠的是極強的個人能力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正確策略,最終一統江山。

但朱元璋這個人心狠手辣,薄情寡義,並且過河就拆橋,明朝建立後,大肆屠殺功臣,打擊貪官,建立特務機構監察百官,開創一個較惡劣的政治生態。



8、清聖祖仁皇帝--康熙

康熙就是清聖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16歲登基,在位61年,十幾歲就挫敗權臣鰲拜,收回大權,親政後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親征噶爾丹、保衛雅克薩,為清朝及現代中國領土奠定了基礎。

康熙文治武功均有不錯表面,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並且開創了康乾盛世,為清朝實現了中興。



現在有八位皇帝,就是戰國八雄,這仗怎麼打?

這就和戰國晚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不同的是,各個國家的當家人不同,我們打個比方,按各個皇帝的發家之地先分下地盤:贏政居關中、劉邦在漢中、劉徹在洛陽、李世民在太原、趙匡胤在開封、忽必烈在蒙古、朱元璋在南京、康熙在遼寧。

反正是戰國八雄,也就是混亂了,誰的實力強大,誰的戰略得當,誰就能勝利了,但是地理位置也有一定的影響。



劉邦在漢中,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劉邦出川的路被贏政堵死,根本出不來,劉邦靠用人,這個時候也沒有韓信,大家都是一樣的實力,所以劉邦沒有發展,被困死在漢中,保存實力。

劉徹在洛陽,因為長安那裡還有贏政在那了,所以劉徹只能委屈下到洛陽了,看看洛陽的地理位置,處於四戰之地,第一個被贏政幹掉。



接著是趙匡胤與朱元璋打起來,趙匡胤戰敗,被朱元璋滅掉,他的地盤被贏政和朱元璋分了。

接著李世民和忽必烈打起來了,李世民戰敗,於是聯合贏政,抵擋忽必烈,忽必烈被趕出草原。



然後是贏政南下漢中滅了劉邦,朱元璋北進與康熙打起來了,朱元璋戰敗被康熙滅亡。

這時贏政與李世民鬧翻,贏政攻打李世民,同時李世民又受到康熙的攻擊,李世民腹背受敵,滅亡。

接下來只剩下三個了:贏政、康熙、忽必烈。



由於中原政權只有贏政了,所以全體華夏族都支持贏政攻打外族,首先是贏政與康熙對戰 ,康熙被滅,最後贏政與忽必烈交戰,忽必烈被趕走七百多里,最後在草原上待不下去了,被贏政派大軍趕往歐洲,從此忽必烈就去禍害歐洲了,而中原大地上,只剩下一個贏政,贏政再次統一天下,建立秦王朝。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八位皇帝都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但是因為時間的差異,沒有交集,也沒法比較。

現在做出一個假設,將他們放在一個時代,確實會發生不一樣的精彩。

一、忽必烈、康熙慘遭淘汰,首先出局

在這裡,有些人就不服了?憑什麼將忽必烈、康熙先淘汰?

八位皇帝中,只有忽必烈、康熙是北方遊牧民族,這是他們身份上的劣勢。其他六位皇帝中,除了劉邦和趙匡胤外,都對北方遊牧民族具有碾壓式優勢,至於劉邦和趙匡胤,也許進攻不行,但是防守上還是具有很大的優勢的。所以忽必烈、康熙慘遭淘汰,首先出局。

二、劉徹、趙匡胤弱點突出,依次出局

劉徹的戰績其實還可以,但是面對老祖宗劉邦,卻是處處受制,處於全面劣勢。作為禮儀之邦,從禮法上,劉徹就處於劣勢,“老祖宗的命令你敢不聽?”一下子就斷絕了劉徹崛起的可能。

至於趙匡胤,作為一個將軍,從黃袍加身到建國稱帝,可以說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有一點,趙匡胤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就更不要說草原了。而且從他“杯酒釋兵權”的舉動可以看出,也不是一個具有雄心壯志的皇帝。

三、嬴政、劉邦軍事素養過低,再次出局

在歷史上的名臣武將不在身邊的情況下,只能靠這些皇帝的軍事才能領軍作戰。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但是沒有聽說過嬴政有什麼戰績。通俗一點說,嬴政的政治屬性點滿了,但是在軍事方面卻幾乎等於零。六國也是手下的將領打下來的。內奸騰,滅亡韓國;王翦,滅亡趙國、楚國;王賁,滅亡魏國、燕國、齊國。王翦、王賁父子才是秦始皇掃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劉邦呢?劉邦最大的才能就是識人,用人。但是在他手底下的將軍啦謀士啦,都被殺光的時候,面對匈奴人只能無奈地逃跑。可以說,沒有手下的幫助,劉邦是不可能打下天下的。所以對於劉邦的軍事指揮才能,表示嚴重懷疑。

四、李世民完勝朱元璋,登榜稱雄

朱元璋堪稱是草根的代表人物,在開局只有一個破碗的情況下,能夠橫掃天下,登基稱帝,值得敬佩。對於朱元璋的軍事才能表示懷疑。因為朱元璋從來沒有什麼顯赫的戰績,朱元璋驅逐了蒙古人,建立了漢王朝的統治。但是面對少數民族,他想到的首先就是守,特意分封諸王守護邊疆。可見不足之處。

再看看我們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在雁門關救過隋煬帝楊廣,之後更是說服李淵起兵反隋,在起兵後帶兵南征北戰,可以說唐朝的大半領土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淵因此被迫答應封他為太子,這也是玄武門之變的緣由。登基稱帝之後更是多次對外用兵,打下了大片領土。被各族尊為“天可汗”,打造了“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盛世。

我是春秋百曉生,與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敬請期待!


歷史公元


嬴政說:“寡人一統六國,天下歸一,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你們這些小崽子誰敢吱聲,誰不服,寡人把你們做成兵馬俑!”

劉邦說:“夫運籌策於帷幄之中, 決勝於千里之外 !連楚霸王我都不怕,我怕你們?你們都給我聽好了,誰不服,讓我老婆把你們做成“人彘”!”

劉徹說:“犯我者,雖遠必誅。 亂臣賊子,不可窺測神器。劉邦是我先人,我不打,你們誰敢惹我試試。誰不服,我讓劉邦教訓你們!”

李世民說:“天下英雄入我轂中矣!今我中華強盛,徒兵一千可敵夷狄數萬,夷雖眾,有何懼哉!誰不服放馬過來,我連我兄弟都敢宰,我還不怕你們不成!”

趙匡胤說:“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我早就一隻眼睛盯著你們呢?想學我黃袍加身,沒門兒。誰不服,讓我弟弟拿小斧子砍了你們!”

忽必烈說:“你的心胸有多寬廣,你的戰馬就能馳騁多遠。誰不服,我就讓你們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包括沙漠,沙漠有了我,才會不寂寞,你們愣著幹什麼,跟著一起唱!”

朱元璋說:“大度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雖然我說出這樣話,但我絕不是一個慈眉善目的人,誰不服,我讓我的錦衣衛收拾你們!”

康熙說:“古人云:“心欲小而膽欲大。”遇事當如此處之。我很小的時候就殺了鰲拜,所以我不怕你們。誰不服,我讓我的五世兒媳婦慈禧去敗了誰的家!”


大獅


你在放屁時事造英雄,一物降一物滷水點豆腐。五百年必🈶賢傑出,孔子後五百年🈶了秦始皇,又經五百年岀了曹操諸葛亮,又約五百載出了唐太宗李世民,一般而言和平年代少🈶向漢武大帝劉徹,和成吉思汗,康熙那樣的偉大帝王千古一帝。







94310417小云


大家好,我是半知半解。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們先來分一下類,嬴政,劉邦,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是開國皇帝。劉徹,李世民,康熙是繼承皇位。

先說一下他們的功績或者過人之處吧!

  1. 嬴政:秦始皇,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統一中國的第一人,建長城抵匈奴,統一文字等等。重要的是,他一出生就是在趙國當一個質子,你要只要,雖然出身是王子,但是當質子的王子身份特別低。13歲當上了秦王之後,又受控於呂不韋,所以,之後他還要對付呂不韋,嫪毐,還有幫助外人對付他的,他的母親趙姬。個人認為,他是這八個人裡面最出色的一個,能力實力絕對是扛扛的。其實我是特別崇拜嬴政的,因為他收復鞏固權力,統一六國的這條路上,除了屬下,剩下的都是他自己去周旋,就連他母親都幫助外人去對付他的。一個沒有婦人之仁的成大事者。圖片來源於網絡



  2. 劉邦,漢太祖,漢朝的開國皇帝,農家出身,為人豁達大度,後來與項羽爭奪天下勝利。知人善任,注意納諫,手下有一幫能人賢士,例如韓信、彭越,英布,張良,蕭何。原配呂雉,別看她是婦道人家,但是作為第一個干政的後宮,你得知道她有多厲害。劉邦能當上皇帝,呂雉功不可沒。圖片來源於網絡


  3. 趙匡胤,宋太祖,宋朝的開國皇帝,結束了五代十國戰亂的局面,贖回燕雲十六州。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次子,出身名門世家。在陳橋兵變之中,被擁立成皇帝。圖片來源於網絡


  4. 忽必烈,元世祖,元朝的開國皇帝,成吉思汗之孫。消滅南宋大理,開大運可。文治天下,尊嵩儒學,早期管理有任用大批漢族儒士作為幕僚,後來更是重用漢臣。有評價說,忽必烈不亞於成吉思汗。圖片來源於網絡



  5. 朱元璋,明太祖,明朝的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曾經為地主放牛,後來入皇覺寺,25歲參加紅軍起義反元。1368年,在應天府(南京)稱帝,當年秋攻佔大都,結束元朝統治,恢復民族平等,開創洪武之治。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修水利,減賦稅。朱元璋雖然讀書不多,但是有軍事天賦,離開郭子興之後,帶著20多個人很快就在滁州自立門戶站穩了腳跟。圖片來源於網絡


  6. 劉徹,漢武帝。漢武帝採取擴張政策,除了與匈奴長期打仗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開絲綢之路。但是有自奉奢侈,兼以窮兵黷武,引發統治危機。有一句不是說“秦皇漢武”,很多網友就覺得漢武帝不輸秦始皇,甚至可以並列。圖片來源於網絡


  7. 李世民,唐太宗,唐朝的第二個皇帝,發動玄武門之變。開創了貞觀之治。接受大臣納諫。圖片來源於網絡



  8. 康熙,清朝的皇帝,就數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比較熟悉點的。但是這三個皇帝,康熙的壓力是比較大的。8歲登基,14歲親政。年少時要對付鰲拜。成年後取得三潘,殺俄的戰爭勝利,收復臺灣,親政準格爾。但是別忘了,清朝有個特別出名的賢惠太后,那就是輔佐了三代皇帝的大玉兒孝莊太后。康熙很成功,但是,孝莊太后也幫了不少忙。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這8個皇帝我都簡單說了一下,各位看官,你們覺得他們放到一個時代,誰最有能力勝出啊?成為老大!

天天講文旅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將嬴政,劉邦,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康熙放到一個時代會怎麼樣呢?這些人都是歷史上比較有作為的君主,其中不乏開國皇帝,比如劉邦,趙匡胤等人。如果這些人齊聚一堂,公平競爭,最後大家鹿死誰手呢?誰又可以作為勝利者登上王者之位呢?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亂世給了英雄施展才華的機遇,這些英雄之所以成為一代雄主,與他們身處的具體歷史環境有關係,不同的歷史環境,給了他們不同的機遇。假設嬴政到了明朝末年,也未必可以蕩平群雄,康熙穿越到秦末,可能會死的很慘。此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可以成功,也離不開家世的積累,或者有人賞識,比如康熙一出生就在帝王之家,假設他出生在朱元璋的家庭,恐怕做不了"聖祖",而很可能做一輩子乞丐,而朱元璋如果沒有遇見賞識他的郭子興,可能到頭他就是一個小兵。家世,個人素養,機遇,歷史社會環境,都是決定個人成功的因素之一,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具備這些條件。

我們可以做假設,假設有一個類似明朝末年的混亂局面,而嬴政,劉邦,劉徹,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康熙,他們都是出生於非帝王家庭,且看他們能不能扯上一支隊伍,最後匡定天下。忽必烈首先最可能邁進成功的第一步,他是黃金家族,在部族之中有一定的威望,但是當時蒙古各部已經分裂,能不能凝聚它們,這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康熙的整體素養也不如努爾哈赤,多爾袞這些先輩。趙匡胤的軍事才能有限,與柴榮比都遠遠不如。劉邦沒有特殊的才幹,但他有駕馭人才之術,但整體還是欠缺。嬴政更多的沾了秦國先輩的光,嬴政繼位的時候,秦國的國土面積已經佔據天下的1/2。這樣看,李世民和朱元璋是真正的才俊。李世民也是"官二代",但他並不紈絝,在成就上遠遠超過了他的爹。朱元璋做過乞丐,最後可以一統天下,也是一個奇人。我個人認為李世民要比朱元璋棋高一籌。


懷疑探索者


國際象棋有八皇后難題,中國歷史上也有九皇帝猜想。

這九個皇帝是: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清太宗皇太極。模擬一個相對公平的戰局,讓這八個皇帝同時穿越過來,每人帶十員大將和謀士,每人帶兵10萬,來一場中原逐鹿,看鹿死誰手!

時間設定在貞觀末年。這是天時,但民都被洗腦了,不知道李世民。

全部使用冷兵器,兵器裝備類似,但根據民特色設置略有不同。不使用火藥,否則朱元璋和皇太極會佔很多武器的便宜。

初始地盤設置:每個皇帝佔據出生地的一個省(今天的省)。也裡面會有一個小衝突,嬴政和楊堅都是陝西,我們讓楊堅委屈一下調到甘肅。

嬴政佔陝西,劉邦佔江蘇,劉秀佔湖北,楊堅佔甘肅,李世民佔山西,趙匡胤佔河南,忽必烈佔內蒙,朱元璋佔安徽,皇太極佔遼寧。

看過《飢餓的遊戲》的人都知道,要在殘酷鬥爭的遊戲中倖存下來,首先要結盟。

即使一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可能一個人打天下。

一,第一步,我們看看這九個人怎麼結盟。這個是人和!

1,首先結盟的是劉邦和劉秀。劉秀是劉邦的親後代,兩人一拍即合,劉邦說:我是你老祖宗,你得擁護我當皇帝,等我死了,位子讓給你!劉秀是個忠厚人,二話沒說:喏!

2,然後結盟的是楊堅和李世民。他們是親戚關係,結盟總比單打獨鬥好。

其他人要結盟都很困難。

二,第二步是,各個皇帝搶奪無主的省。這個是地利!

1,忽必烈兵下河北北部,皇太極只能東取吉林。

2,李世民取河北南部,趙匡胤取山東。

3,楊堅取寧夏,嬴政取四川。

4,劉秀取湖南,朱元璋取江西,劉邦取浙江。

三,第三步是混戰。

1,忽必烈在山海關阻擊皇太極,雙方持平。

2,楊堅和李世民在陝西夾擊嬴政,嬴政大敗,秦軍撤入四川。

3,趙匡胤在觀望。

4,劉秀和劉邦沿長江一線夾擊朱元璋,朱元璋大敗。朱元璋撤入長江以南,襲擊劉邦的浙江。

四,第四步,分行成三大集團。

1,忽必烈在遼寧擊敗皇太極,統一東北。這是第一集團。

2,楊堅與李世民集團東進在洛陽擊潰趙匡胤,趙匡胤請降。楊堅與李世民接受趙匡胤。同時出兵四川,擊敗嬴政。這是第二集團。

3,劉邦和劉秀在南京再次擊敗朱元璋,統一中國南方。

現在是新三國演義。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這些人是獲得了機會,坐上了位子之後你才覺得他似乎有本事。如果沒有機會,跟普通人並沒有差別。

與這些人同時代的能人也會很多,之所以沒有成,那是因為命運沒有把你推到那個風口浪尖。與其說這些人有本事,不如說這些人有天命。李自成不也浪了一把,但是這麼看他都像一個草包。

如果放在同一個時代,也許也都默默無聞了。甚至混得還不如你呢。而且除了朱元璋,劉邦其他都是生出來的嘛。朱元璋和劉邦若不是生逢亂世,能有什麼機會。如果一個不是身為漢人,元末遇到驅逐韃虜時代。如果另一個不是生在楚地,楚人有復國願望。那就沒有卵用了。現在就把你放在高位,你也差不到哪去。

這個問題只能設定為他們都已經盤踞一方,那結果會如何?但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沒法回答。比如說鄭和下西洋,真的是缺了鄭和就不可以嗎?並不是嘛。他只是作為皇帝委派的主官而已,真正不可或缺的能人並沒有被記錄在案。任何一個帝王並不是憑藉他一己之力,一個能君很可能是遇到了眾多能人協助,更重要的是時代潮流允許。所謂能君其實也就是做了一系列不太錯誤的判斷,其實就這點本事。古代看不清,那看近代不就是如此。很多人的威望都是被底下人架起來的。你要非比個體才能,那項羽可能比很多人都強。至少歷史記錄上形容其是獨斷專行,這說明此人有真本事,但太誇大,把他的手下視若無物也是不客觀的。

天將降大任於你,你只想過點普通日子都不可得。李自成就是如此,他是被命運推著前進的。人海茫茫,不知有多少能人異士默默無聞,每個人的同時代都有這類人,只不過缺了一個機會。


國病


把這些皇帝放在一個時代,會產生一個千載難逢的極盛局面。

一種情況是春秋無義戰,戰國無尊王,秦末大亂,楚漢相爭,五匈相爭,三國紛爭,五胡亂華,五代十國,城頭變換大王旗,你唱罷來我登臺。一種情況治世人才輩出,千古英雄聚首,和睦相處、各司其職、各顯其長,各盡其能,各守本份。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充分發揮各自長處,共建中華民族發展大業。

具體說,用劉邦作邦主,組成強大集團。發揮好劉邦會戰略會決策會用人天生是主公的優勢。打敗秦始皇,以秦始秦為軍事統帥,用秦始皇統一天下,保證中央集權。用劉邦子孫漢武帝開疆拓土,推恩削藩,鞏固中央集權,建設漢武盛世。用漢將李廣子孫唐太宗掃滅群雄,打擊四夷,開拓絲綢之路,建立貞觀之治。用趙匡胤為太尉宰相,實行杯酒釋兵權,避免殺功臣,重文輕武,重農務商,發展世界最富國家。

用忽必烈鐵軍統一蒙元,趕走蘇俄,恢復欽察汗國,第三次充分準備攻佔日本,開拓中華歐亞大陸版圖。用朱元璋開拓東北,恢復奴爾幹司和庫頁島,打服東南亞,實現中華亞歐一統,萬國繁榮。用康熙和親,蒙滿聯姻,收回外蒙和唐努烏梁海,鞏固漢與藏、疆、回、壯、蒙的兄弟關係。實現胡漢一家,漢夷同親,五族共和,優勢互補,各展所長,共享富貴,共同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