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上週,高考落幕,各地學校都有一批人高呼著“解放”、“萬歲”,不少學生都完成了從背書到撕書的壯舉,等身習題冊被收廢品的用數十元低價帶走!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LAB君朋友圈也開始陸續出現一些或許算是雞湯的文章,出現頻率最高的幾篇分別是跟拍三個階層的孩子、寒門難出貴子、高考不能改變命運這種老生常談的話題。只是這些轉發大都集中在家長的生活中,而學生們都在策劃自己後面的時間到底該怎麼狂歡。

也在網上詢問了幾位剛剛結束高考的同學,他們的回答各有不同。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我不知道要做什麼,其實高二就開始厭學了,高考只是為了考個分數給家裡一個交代,我的文綜試卷後面基本是空白,我一個字都寫不出來,腦子很疼。你問我後面做什麼,其實我沒有任何想法,因為以後對我來說都是假期。

@厭學阿拉魯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睡覺,我想把高中這些年欠的覺全部補回來!

@NIcoseeee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暑假基本上安排完了,先去迪士尼、蘇州杭州玩一圈,然後去日本或者香港,再去學校熟悉一下環境,說不定開學就要過去了。

@松鼠姑娘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聽說大學課本比較難,打算先看看微積分,而且英語聽力也很重要,想在大一就過了四級,這樣以後可能會好找工作。

@boyuan博苑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學駕照,我爸說開學就給我買輛車,到時候就方便追女孩子,而且回家出去玩都很方便。

@帕尼是小葉的菜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回去幫家裡幹活,這幾天考試家裡地上的活沒人幹,我得趕緊去幫忙,不然過了日子收成就跟不上了。

@匿名用戶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估計沒考上,書已經準備好了,打算先去找個補習班上課,開學再回來報名復讀,明年一定要上一本,以後出來掙大錢。

@菜鳥飛不高

……

1998年的《新華字典》上有一句例句: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這個句子在當時確實如此,但是放在現在可能有些難以言說。因為時代對“前途”的定義發上了很大改變。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尤其是許多家長把自己未曾完成的夢想壓在孩子身上。

“你表姐是211,你必須上清華!你堂哥在985,你至少也得是斯坦福!隔壁劉叔叔家的兒子是個研究生,你不讀個博士後別喊我爹……”

這種讓下一代繼續攀爬祖輩們希冀的高臺的重擔,確實讓許多人通過高考實現了自身階層的跨越,從普通的寒門晉升小康甚至中產,從中產晉升小富豪。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但是後遺症就是學生聽到“高考”這兩個字後深惡痛絕,因為高考,這些學生每天披星戴月挑燈夜讀不說,還要被家長千百遍責罵。

如果有一個學生最反感東西排行榜,那麼高考絕對可以排名第一。而且在現在的情況下,高考已經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更像是人山人海走鋼絲。

鋼絲上每一步顫顫巍巍,河道里烏泱泱人頭攢動。勝者為王名震小區,敗者無顏隨波逐流。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這種壓力更讓家長和學生受到折磨,按照彈簧法則來說,受到的壓迫越大,釋放壓力後反彈也也越大

這也就是為什麼考試結束後,學生會瘋狂發洩情緒的原因。因為在大讀書學校和家長這裡都會傳遞一個觀念:高考結束,你就自由了!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於是高考結束後,徹夜的狂歡遊戲成為了主流。很少有人在考試結束後,還能安心下來,想一想自己通過考試後的生活該怎麼辦?

LAB君覺得有一句話說的很有道理:不要把高考的一次成績當做一生輝煌。

的確,高考只是選擇你去哪個城市哪所學校學習,而且這個選擇也只有4年的時間,後面還有研究生,博士。或者工作,出國,選擇很多,只不過大家聽多了高考至上論,所以才覺得考試完就是一切。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說到這裡,LAB君想說說前面提到的一篇文章《6年跟拍三個階層的孩子,這部紀錄片紮了高考一刀》,還有一部紀錄片《出·路》。

作為一個高考的紀錄片,《出·路》講的故事其實很簡單,作者跟蹤報道了三個不同家庭的學生在面對高考時的表現,以及高考後的發展,在這其中整個社會對他們造成的影響。

兩個女孩,一個出身農村家境貧寒,一個出身城市家境優渥;一個男生,小鎮普通家庭,和大多數的普通人一般。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三個學生,背後其實是三種家庭,甚至可以放大到三種社會地位對教育的看法。

高考,像一道選擇題,

有人連卷子的密封袋都摸不到,

有人發誓要在ABCD裡挑出正確的那個答案,

而有人覺得,它為什麼不能成為一道多選題?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農村出身的女孩,在經濟壓力面前,甚至提不起一絲反抗的餘地,縱然學習很好,一心求學,也抵不過一句輕飄飄的:“就是不想念了……”

小鎮青年日復一日埋頭題海,只是為了成績能夠提升幾分,換取一張錄取通知書,“我復讀了三次,不想再復讀了!”

而城市女孩自己放棄高考,在南鑼鼓巷開酒吧,去杜塞爾多夫學藝術,說到未來,“不會餓死就行了!”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作為旁觀人,其實沒有理由來評價什麼,因為他們的選擇都是自己在所處的環境中所做的正確的結果。

而這種選擇,直接影響到了幾年之後,她們的人生:有在家結婚生子,繼續祖輩們生活一輩子的;有自己創辦工作室開始投資藝術品的;還有在二線城市紮根晉升為都市新中產的。

這些改變,和高考息息相關,而這種選擇變,在這片土地上每年都發生著無數次。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央視曾經出品過一部紀錄片,片名很直接,就叫做《高考》。

影片選擇的幾個方面和《出·路》基本一致,都是選擇了高考制度下典型的幾個方面。

毛坦廠 / 走出大山 / 留學潮

對毛坦廠不夠了解的讀者可以先百度一下,看看這個所謂的全國最大的高考工廠是何等驚人,LAB君只記得當年第一次看視頻時,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數以萬計的學生像是沙丁魚一樣被塞進教室,上百人的大教室,老師用擴音器講課,流水化的生產線,生產著整齊劃一的工業化的應試教育產物。許多人在這裡被緊張的學習壓力逼到流淚。

會寧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農業匱乏卻只能靠天吃飯,這裡的學生唯一發愁的,就是經濟。全家甚至全村供養一個大學生的情況屢見不鮮,不少家庭年收入甚至只有數千元,拋卻生活必備,幾年才能攢出一個學生的學費。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很多家庭從孩子上小學就開始攢錢,高考結束才能擁有一筆學子都揹著助學貸款,省吃儉用,不少狀元都是靠著當地政府和企業的資助完成學業。不過在《高考》中講的還不夠徹底,還有一部更加紮根會寧大地的紀錄片叫做《脊樑》,如果有機會看過這部,大概會真的明白什麼叫做“知識改變命運”。

而留學潮中的幾個學生,也都是出身高知或中產家庭,人生從出生就被規劃好,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停地堆積,等到高考時已經算是佼佼者,而他們看中的也不是高考可以獲得的資源,而是國外的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常青藤、歐洲留學。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他們在父輩的基礎上獲得成長,藉著父輩的見識與資產進一步成為新的階層,然後推動整個人生前進。

高考結束,這個詞現在被賦予了太多含義。

對一些人來說,這意味著求學之路走到了盡頭,如果沒有意外,他們的人生軌跡會同父輩們一樣,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或者在城市的某個檔口探出腦袋,融入新的生活。

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對一些人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將在三個月後站在新一條起跑線,再開始拼搏,為改變人生繼續努力。

高考結束,長假如約。

無數的學生走出考場,臉上或悲或喜,未來似真似夢。雖然他們現在還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度過,但是總有一天,他們會想起自己今天走出考場的樣子,然後告訴自己的孩子:“想當年高考的那些日子……”

本期互動

還記得你高考後做過什麼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