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人們對假酒的認知,往往還停留在“三精一水”(酒精、香精、色素、水)勾兌的階段。加上自身對紅酒也沒有多少研究,只是覺得,這酒怎麼喝起來味道怪怪的。

但是如果你覺得造假者就這點本事,那就錯了!勾兌酒在假酒大家庭中只能算是“小學生“。假酒家族中的那些“扛把子”能讓你蒙得找不著北!別說普通消費者了,就算是酒類行家、權威機構也被耍得團團轉。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銷燬假酒

TOP3:公海拉菲

在大多數國內消費者眼裡,拉菲不僅是法國紅酒的代表,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紅酒。然而有一種拉菲的卻產於海上,嚴格來說,是各國法律都管不著的公海。

2012年,溫州龍灣區工商局在一棟別墅裡查獲了1800多瓶假拉菲,案值700多萬元。比鉅額案值更令人吃驚的是,嫌疑人交代這批假酒是他兩年前買的公海灌裝拉菲。這無疑刷新了公眾的認知,假酒不都是在地下作坊偷偷生產的嗎?咋還冒著大風大浪,跑到海上去造假呢?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遠洋集裝箱船

亞太城市發展研究會房地產分會副會長劉智慧曾爆料,在一次飯局上。北京一家號稱拉菲最大代理商的公司老總,喝多了酒後吐真言。他說自己有兩艘遠洋貨輪,船艙裡安裝了紅酒灌裝設備。從法國採購了便宜的酒液,等船一開到公海,就開動設備,開始灌裝各個年份的假拉菲,利潤是你們搞房地產的幾倍!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怒砸假拉菲

為什麼要在公海灌裝呢?這裡面可大有講究!首先,不法分子在法國註冊個貿易公司,以法國公司的名義為這批假拉菲開具出口單據。等到這批酒到達國內口岸,即向海關申報進口,由於手續齊全、酒也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交稅後海關就會放行。這樣一來,公海灌裝的假拉菲就變成了貨真價實的進口酒。和國內灌裝的假拉菲相比,多了一套進口檢驗合格,允許銷售證明(也就是報關單和檢疫證書),而且是真實有效的!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海關查驗

這種造假方式,別說普通消費者了,就是紅酒經銷商都措手不及。在他們眼裡擁有真實的報關單、檢疫證書,那這批酒就是原瓶進口的,既然是原瓶進口,那就不會是假酒。誰曾想到,這些貨真價實的原瓶進口酒,居然是假的!實在令人唏噓!公海拉菲之所以能矇蔽眾人,在於國內消費者紅酒知識薄弱。很多人不僅沒喝過拉菲,甚至在購買之前都沒見過拉菲的“廬山真面目”,加上造假者能提供正規手續,也就不再懷疑了。

TOP2:“康帝博士”的“傑作”

1998年,一個叫魯迪-古尼旺(Rudy Kurniawan)的印尼華裔青年來到美國加州留學。這位印尼小夥有著深不見底的錢袋子,不僅夜夜笙歌,泡吧把妹,還經常請朋友喝他珍藏的酒王---羅曼尼-康帝(美人魚中鄧超請徐克喝的號稱百萬的紅酒)。加上在紅酒領域天賦異稟,被美國紅酒界人士譽為“康帝博士”。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魯迪

從他這霸氣的外號就可以看出,此人確實有兩把刷子。味覺之靈敏,令人驚歎!盲品猜葡萄品種、年份對他來說簡直小菜一碟,他還能說出是哪個產區、哪家酒莊釀造的,以及關於酒的來龍去脈。在美國酒圈裡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紅酒收藏家、各大拍賣行沒有不知道他的。

也行真是體會到了“無敵是多麼寂寞”,這哥們兒想換種玩法:誰說釀酒是你們酒莊的專利,我也可以做到!每次喝完酒,他都會特意把空瓶帶回家,然後在他“小實驗室”裡忙活一通。他的做法是這樣的:比如他要做一批1964年的羅曼尼-康帝,他會買回一些相近年份的勃艮第特級園酒,憑他的敏銳的味覺進行調配,別人很難喝得出來。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魯迪在拍賣會上舉牌

魯迪的這些“作品”面世後,不僅沒受到質疑,而且往往能在拍賣會中拍出高價。即便在一次拍賣會上,他委託拍賣的一批勃艮第龐索酒莊的Clos St-Denis被該酒莊莊主勞倫特-龐索當場打臉,聲明為假酒。人們也並未懷疑到他身上來,而是普遍認為他也是買到假酒的受害者,可見此人的行業地位有多高。

百密難免一疏,億萬富翁比爾-科茨請人鑑定自己的藏品。結果在一瓶1858年份的酒標上發現了埃爾默膠水,而埃爾默膠水在12年後才面世。其他的400多瓶,也被鑑定是假的,而這些都是從魯迪拍賣會上拍來的。比爾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他專門花重金請私家偵探暗中調查魯迪,並秘密向FBI舉報。當FBI探員衝進魯迪的住所時,他正在小實驗室裡忙活著,人贓俱獲!於是,不可一世的“康帝博士”就這樣一臉懵逼的被警方帶走了。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魯迪的“實驗室”

警方在其家中查獲了5,128瓶葡萄酒,經鑑定4,711瓶是真酒(大部分是他買來“創做”用的)。此外,據交代市面上還有1萬多瓶他製作的各類假酒在流通,其中不乏羅曼尼-康帝、拉菲、拉圖、柏圖斯等頂級名莊。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假酒案,他的造假事件還被拍成了紀錄片---酸葡萄(sour grape)。

TOP1:萊昂-克魯澤的偷天換日

前面兩個案例即使影響面再大,也只是犯罪團伙性質。而接下來要說的克魯澤案,則是正兒八經的“正規軍”參與造假,這無疑擊潰了民眾的心理防線!

克魯澤酒業曾是法國波爾多最大的酒商。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爆發,許多莊園主擔心受到革命的波及,紛紛拋售酒莊裡的存酒,套現跑路。克魯澤酒業的首任掌門---赫爾曼-克魯澤眼光獨到,在動盪時期低價收購了大量名莊酒。結果,革命並未演變成內戰,不久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赫爾曼的豪賭收到了豐厚的回報,自此發家!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克魯澤旗下酒莊

100多年後,克魯澤酒業的另一個掌門,赫爾曼的後代----萊昂-克魯澤,在“影響力”(破壞力)上要遠遠超過了他的先人。製造了所謂的“酒門事件”,號稱“波爾多尼克松”。

事情還得從一家名為皮雷的公司說起。1973年波爾多稅務局在查賬的時候,發現皮雷公司的進項和銷項完全對不上。深入調查後發現,皮雷公司將購買的低價酒液,裝瓶後貼上名莊酒的標籤銷售,而克魯澤酒業就是他們的大客戶!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波爾多酒商聚集地---紗桐河畔

這在當時簡直就是爆炸性的新聞,百年曆史的當地最大酒商居然賣假酒!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萊昂在接受採訪時模仿美國總統尼克松在“水門事件”中的說辭,稱自己雖然是克魯澤酒業的掌門人,但對公司銷售假酒的事完全不知情。就像“水門事件”中 的尼克松一樣,被手下坑了!

1974年10月審理完成,萊昂被判1年監禁,事件也真相大白。原來,克魯澤酒業在1971年預定了大批名莊酒,準備在火熱的市場中大賺一筆。怎料,1973年爆發了石油危機,國際經濟大受影響,紅酒價格也應聲下跌。照現在的行情價賣,別說賺錢了,就連本都收不回來。於是,萊昂想了一個辦法。找皮雷公司買一批高仿貨,完成客戶的訂單。等行情回暖了,再把手裡的正品賣出去。

看看這些快要成精的假酒

葡萄酒裝瓶生產線

這批高仿貨還真對得起高仿二字,居然沒一個客戶發現酒有問題。要不是皮雷這個豬隊友在賬務上沒處理乾淨,克魯澤這次也許就真能瞞天過海了!

這次事件造成了嚴重的信任危機,大批酒商倒閉。波爾多紗桐河畔繁榮的交易景象一去不復返。大量的高端酒以幾法郎的跳樓價拋售,各大酒莊紛紛建立灌裝線,獨立裝瓶。(酒莊原本只負責釀酒,然後把桶裝的酒液賣給酒商,酒商負責裝瓶、貼標、銷售。)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還覺得國外的東西更靠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