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我是幼兒園教師

我是幼兒園教師

為了兌現一個“愛"的承諾 園長李

幼兒園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人生從這裡起步,人生從這裡邁向輝煌。建好這個第一站,為“旅客”提供溫馨的環境、優質的服務,是這個站“站長”義不容辭的職責。

2000年李玉俠做了朱莊中心幼兒園園長。

“愛"的承諾

2000年,城市發展還較緩慢,朱莊地處城鄉結合部,歷史的原因導致設施陳舊,教職工觀念落後,生源不足,教學質量較弱。忘不了——那時的17雙疑問的目光,17張無助的臉龐,17種無望的神情,還有17顆期待的心。更忘不了——破舊斑駁的牆,無法修繕的床,總是蒸不熟的饅頭,還有帶班不在崗、家長的整天嚷嚷……

幼兒園要生存下去,就得走發展改革之路。朱莊幼兒園不發展就會落後,就會被時代發展節奏所休止,甚至被人遺忘,優勝劣汰永遠都是市場經濟最殘酷的現實與寫照。

信念的確立,就是行動的開始。開弓沒有回頭箭。天生好強,不甘人後的天性使李玉俠註定要橫刀立馬。於是,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她宣佈: 如果你們相信我,我將恪守“勤、苦、清、廉”的準則,我保證讓朱幼“一年走出困境,兩年初見成效,三年創造輝煌”。

言出,全場掌聲雷動。李玉俠現在回想起來都有些後怕:“萬一我做不到呢?我憑什麼許下如此的諾言?”現在回想起來,李玉俠知道:是“愛”!“愛”,可以使人忘掉一切,“愛”,可以使人擁有一切!“愛”的力量世間萬物不可比!

“愛"的傾注

李玉俠就像一個外出探險的探險家,理好行裝,備好行囊,定好線路,安頓好家人,出發了。

李玉俠知道,她註定要歷盡艱辛。於是,她把困難、憂患壓在心底、埋怨裝進肚裡;剛毅、頑強寫在臉上;事必躬親注人--她的行動中。李玉俠知道,承諾是莊嚴的,更是責任,為了實現“愛”的承諾,她無怨無悔!

李玉俠還知道,三年三大步目標的實現絕不是唾手可得的。 第一步,搞基建,抓生源。萬事開頭難,從“朱幼”當時的現狀看,這第一步是難上加難。桌椅吱吱呀呀,破爛不堪;童床圍欄晃晃悠悠,兒童隨時都有掉床的危險;外面下雨了,操場上汪洋一片,教室裡滴滴答答,甚至要打雨傘;大雨過後,陳舊的大型玩具在水中佇立……圖書、電腦、鋼琴,多麼美好的事物,可那時它們都在商場裡,和我們無緣。

怎麼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上級不給錢,地方無撥款,本園沒有錢——還欠債。但困難再大,這一步也得走。小平同志說“大困難大發展”。幹!幹好!幹出模樣來!這是朱幼全體教職工的共識。沒錢能搞基建嗎?能!她們開源節流,節衣縮食,勒緊褲帶過苦日子。領導給朱幼找來了工程隊墊資搞建設,三天時間就把破舊的桌椅、床圍,連夜加班修好,圍牆加固、粉刷好,保證先開學。為了節約資金,她們自己為玩具打磨、上漆;為了美化校園,她們找來樣本,踩桌子蹬梯子自己畫壁畫;為了裝飾教室,大家從家裡找來了閒置的物品裝點了裡裡外外……時間呢?擠!無論是休息日還是下班後,都能看見操場上、室內外,李玉俠帶領老師們在設計、在塗抹……為了油漆好玩具,有人皮膚過敏,咳嗽不斷,呼吸困難;為了完成一幅室外壁畫,加班到夜裡八九點鐘是常事,晚上光線弱,一位女老師站在三層桌子疊桌子的高空,別說在上面走來走去繪畫了,就是站在下面看,手裡都捏一把冷汗!

李玉俠把家搬來了,在幼兒園一住就是三個月。常常,站在複印機旁幾分鐘她就睡著了;胃疼、頭暈了,趴在沙發壁上、辦公桌上忍一會就過去了;女兒常常蓬亂著頭髮、穿著髒兮兮的衣服就去上學了;女兒的書包李玉俠從未打開過,女兒的作業李玉俠從未輔導過。由於過度勞累,李玉俠“失聲”住進了醫院,診斷為聲帶小結,術後無法說話,每天用筆寫著佈置工作……想到因學習成績不好怪罪她的女兒、風裡雨裡接送女兒上學、做家務滿臉怨氣的丈夫、生病住院無人照顧只能自理的婆婆,李玉俠不由得落下了只有她自己才能品嚐到的苦澀中帶著甜味的淚水——沒有丈夫的支持,這一切她很難做到!

“梅花香自苦寒來”。“苦”、“勤”讓李玉俠走出了艱難的第一步,她嗅到了“苦”、“勤”散發出的芬芳——校園裡,操場平整了,玩具變新了,室內外牆壁會“說話”了;辦公室裡,老師們在互聯網上遨遊,教室裡,鋼琴聲悠揚,花園裡,奼紫嫣紅——校園變樣了!

辦園條件改善了,巢已築好,怎樣才能引來鳳凰?要想生存、發展,僅100多名在園幼兒是難以為繼的。“朱幼”地處城鄉結合部,調研後得知,幼兒園周圍的居民很少有人知道他們附近有一所幼兒園。“心急如焚”這個詞道出了當時的心情。大家出謀劃策,群策群力,走出朱幼、宣傳朱幼,如街頭賣藝、擺地攤似的展示朱幼。要宣傳必須有場地,要場地就得要錢,朱幼的老師們像游擊隊那樣與城管隊員周璇;無奈中,李玉俠又急中生智把朱幼周圍社區適齡幼兒的家庭住址,通過關係從派出所裡調出來。拿著簡易的宣傳單,冒著酷暑與嚴寒,一家一家的走訪,有時都到了孩子家門口,家長不讓進,像防賊似的,朱幼的老師們就一一地向他們解釋、承諾。

第二步,抓常規,變觀念。幹,一切都在變,苦幹,一切都在大變。教職員工的觀念逐漸在轉變,改變了“干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與幹壞一個樣”的陳舊觀念,改變了“幼兒園是公家的,我們是公辦老師,工資是共產黨給的,誰能拿我們怎麼樣”的滯後幼稚的言行。李玉俠把“幼兒園常規一日活動管理質量”的優與劣,作為朱莊幼兒園質量好壞的標尺。

幼兒年齡小,特別是3歲以下的幼兒,保育工作尤為重要。無論幼兒的飲水、睡眠、入廁還是脫衣服,表面看上去是一些瑣事,但其實件件都是大事。記得有人這樣說過,你把最小最小的事做好了,最平凡的事完成了,其實你就是在做著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幼兒教育更是如此,幼兒期是人生起點的階段,如果幼兒期的教育錯過了,那麼這個損失是難以彌補的,既使能彌補,也要付出很大的力氣。幼兒的生活、學習、遊戲的常規工作,事事、時時都要有教師、保育員的身影。

李玉俠制定了“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各項規定、要求細緻人數,各環都有一個小目標,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匯成了大目標的兌現。第二年朱幼就招進了近500名幼兒,這些變化歸功於“勤”、“苦”,歸功於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關愛每個孩子成長的工作理念,賞罰分明的剛性條款與關愛誠摯的軟性措施。“服務第一、教學第一、家長第一”三個“第一”的誕生;“微笑多一點、嘴巴甜一點、手腳勤一點、理由少一點”四個“一點”的實施;“不準體罰幼兒、不準收受家長禮物、不準曠職曠崗”三個“不準”制度的保障,使孩子們樂了、家長們信了、教職工們笑了。李玉俠上任第二年,朱幼首次提高了伙食的標準,增收了贊助費,即使收費高了,進人該園的幼兒也是與日俱增!

第三步,重德育,抓質量。艱苦創業,頑強拼搏,李玉俠帶領著朱幼走出了困境,教職工們從懷疑,到認可,直到信賴。大家的信賴是李玉俠更加努力向上的動力。“厚德”方能“載物”,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都要成為朋友。正直、誠信才能交到好朋友、知心朋友。教職工們明瞭與家長、幼兒、同事、上級領導間都要用一顆率直之心去對待、去生活、去工作、去交流。幼兒德育教育更應該是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率真為基本內容的教育。“一日活動”中,教師們在萌發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上想方設法寓教於樂。通過“你扔我撿”、“我愛我的祖國”、“我來認領這棵樹”、“我是家中小能手”等系列主題德育活動,培養了幼兒誠實、自信、好問、友愛、勇敢、講禮貌、克服困難等幼兒期應有的良好品質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孩子、家長、教職工在積極、誠實、勇敢、活潑、健康向上的寬鬆的環境中進步著、快樂著、成長著。

隨著幼兒園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生源爆滿,擺在朱幼人面前的新問題是如何辦出精品幼兒園。園務會經過縝密論證,“用質量樹精品”的工作思路逐漸形成。教職員工決心從“管理過程、保教質量、保教水平”三個方面齊抓共管,共同努力。漸漸的“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生活即教育”、“我是生活小主人”、“幼兒教育不能一刀切,而應切一刀”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行為油然而生。教師崗位技能大練兵;提升學歷;下鄉送課等活動生動有趣。班級管理;課件製作、教科研活動初見端倪。幼兒個案研究、剪紙、幼兒舞蹈、繪畫等辦學特色大大彰顯。同時,市、區級骨幹教師屈指可數;百餘篇國家級、省級、市級優秀論文不斷髮表;優秀課、專題活動不斷閃現在書籍中。《利用農村自然環境資源對幼兒自主性探究的研究》國家級課題也於近日順利開題。教科研工作人人參與,每位教職工都在各項教科研活動中不斷成長、進步,每位孩子都在做著、玩著、遊戲著並快樂著……

“愛”的收穫

2000年至今,在李玉俠領導下,朱幼先後獲得了江蘇省示範性實驗幼兒園、江蘇省綠色幼兒園、徐州市先進幼兒園、江蘇省先進幼兒園、江蘇省三星級幼兒園、徐州市模範幼兒園、市級文明單位等多項殊榮。同時,李玉俠個人也受到鼓樓區政府嘉獎、被評為學科帶頭人、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多項市先進個人,有十多篇論文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並獲獎。現在,朱莊幼兒園無論是辦園條件、園務管理、教育質量都位居全市幼教的前列。

“愛”的“代價”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愛”消得人憔悴”。幾年來的曲折、艱辛、淚水、還有快樂,這句李玉俠篡改了的古詩是最好的詮釋。為了朱幼的改革與發展,李玉俠黑了,瘦了,還落下了低血糖、低血壓、腦供養不足等病疾;為了工作,為了幼兒園的各項工作更上新臺階,為了兌現一個“愛”字的承諾,李玉俠承受了多少白眼,多少怪責?嚥下了多少怨氣?多少冤屈積壓在心底?沒人知道!但李玉俠從不後悔,從不推卸,從不給自己找開脫的理由!雖然這樣做是多麼難啊,但李玉俠還是經歷著、接受著,像一首詩說的:“雁——天空有我劃過痕跡。(那是一道美妙的弧線。)”

今年,李玉俠已邁人了不惑的門檻。些許白髮裝點了她的斑鬢,耳鳴、耳聾常來試探她的聽力,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歲月,不知不覺,就在她的幼兒教育生涯中如凋零的花瓣隨波逝去……失去了,多少次聚會,多少次訪友的機會;放棄了,多少個假期,多少個遊覽的時機;錯過了,多少回茶餘飯後家人漫步斜陽的黃昏……是啊,人生如歌,歲月如詩,李玉俠知道,她的青春歲月因了這些許的付出而如夏花般燦爛,李玉俠的艱辛淚水因她無私的贈予而手有餘香。

回想自己走過的幼教心路歷程,李玉俠無限感慨:怎一個“愛”字了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