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為什麼不打伊朗?

刺蝟七七


美國不敢打,也不準備打伊朗

美國和以色列幾乎打遍了中東地區不服氣的小國: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等,但是對於最不服氣的伊朗卻一直“手下留情”。那是因為美國首先不敢打。

不同於伊拉克,伊朗國民衛隊看到美軍不會逃跑,反而衝上去就抓。德黑蘭大使館人質、為了拯救大使館人質最後名喪大漠的美軍特種兵、在伊朗邊境被抓的整船美國大兵、被高科技俘獲的美軍無人機,這麼些年美國沒有怎麼著伊朗,但是自己小股部隊被伊朗打得落花流水的事件時有發生。美國知道,你要打伊朗,這個民族肯定不會忍氣吞聲,肯定會打回來,不好惹。因此,伊朗就和俄國相類似,已經用自己的血性先壓了美國人一頭。

其次,伊朗內陸遼闊,但是山地此起彼伏,不利於進攻,美軍沒有可能像玩伊拉克直播戰一樣一馬平川殺到德黑蘭。不能一招致命,就會惹上一身腥。這也讓美國駐足不前。

除此之外,不要以為穿著長袍,挺著大肚子,伊朗人辦事效率就會打折。伊朗情報部門其實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效率最高的機構之一。凡是“伊奸”,幾乎都逃不過該部門的獵殺。因此,伊朗國內民心團結,沒有美國CIA可以插入的裂縫。這也是美國一直以來對伊朗兩眼一抹黑,在處理伊朗問題時屢屢失手的重要原因。

最後,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深遠。動了一個伊朗,就是動了一大片敵人。

因此,在伊朗問題上,美國一直採用的策略就是能夠坐下來談還是坐下來比較好,能不打就別打。


梅絲露


美國人算賬是很精明的,虧本的買賣和難啃的骨頭他們通常都不會去碰:

美國剛建國時,華盛頓和富蘭克林等人確實帶領美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前無古人、為人民著想的三權分立國家。可惜的是,雖然前幾屆總統浴血拼殺,抵抗貪婪的銀行家,但現在美國已經被財團控制,徹底淪為財團賺錢的工具。


在財團巨頭們看來,虧本的買賣他們是不做的。伊拉克和利比亞不以美元進行國際結算,傷害了美元體系動了財團們的奶酪,他們固然要出兵狠打,但是面對擁有50多萬兵力,內部團結,擁有遠程導彈等多種先進武器,控制著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美國就算啃下來,不止耗時費力頗深,中東石油運輸的停擺也會讓財團元氣大傷。

而且,伊朗已經和敘利亞阿拉維派、黎巴嫩真主黨甚至阿富汗結成什葉派聯盟,也跟俄羅斯和新興大國之間關係密切,打起來簡直是半個世界大戰,很可能會重蹈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覆轍,得不償失。



另外,當今美國的戰略中心,是抑制俄羅斯等新興大國,在缺乏代理人的情況下,連敘利亞都不再親自攻打,更別說已經羽翼豐滿的伊朗了。


數說社會


這個問題要回答清楚,真相君認為,要明白以下幾點:第一,美國很想打伊朗。對於美國來說,從伊朗伊斯蘭革命開始,伊朗已經成為美國在中東的最大威脅,而且伊朗支持恐怖主義,處處跟美國作對,經常發表反美言論,威脅美國。而且,現在伊朗還打通了什葉派之弧。將伊拉克,敘利亞什葉派政權連成一片,對於美國的威脅來說更大。所以,按照美國人的尿性,估計做夢都想掐死伊朗,都想把伊朗打成利比亞或者阿富汗。



第二,那為什麼不打呢?這就說到問題的關鍵點了,美國這麼想打伊朗,之所以一直不打,最為關鍵的點是,伊朗不是軟柿子。美國人建國200年,對外戰爭從無敗績,很大的一點就是對外戰爭一定要是絕對把握。尤其是二戰後,即使美國強大,攻打其他國家,也基本上捏軟柿子。如打打拉丁美洲的格林納達,哥斯達黎加,巴拿馬等,推翻阿富汗,利比亞,伊拉克等,都是撿軟柿子捏。尤其是伊拉克戰爭可以看出來,美國人在伊拉克強大的時候,不直接進攻,而在伊拉克被制裁10多年後

,最虛弱的時候一擊而中,可見其軟柿子的基本策略。而伊朗不是軟柿子,其國內很少動盪,民族成分穩定,而且軍事力量龐大,國土廣袤,山地眾多,整個戰略縱深很大。而且更為關鍵的是,伊朗扼守霍爾木茲海峽,控制中東最繁華的石油出口,而且背後站著俄羅斯這個大國。因此,美國面對伊朗沒有快速,完全的勝算。因此,遲遲不動手。

第三,美國在尋找機會。從美國的角度來說,時刻在準備著攻打伊朗,只是說,美國需要一個先搞亂伊朗的機會。如伊朗國內混亂,遊行示威,或者伊朗的庫爾德人搞獨立等。也就是說,美國不能直接攻打伊朗,但是可以一步一步來,先設法牽制,搞亂伊朗,等伊朗亂到當年伊拉克的程度,國內反對聲音很大的時候。美國趁機帶領中東遜尼派盟友,來個伊朗戰爭,迅速徹底解決問題。對此,伊朗也是心知肚明,知道美國人肚子裡沒有好意,所以也一直在防範。

探究問題真相,揭秘背後故事,歡迎關注頭條號〔歷史真相背後〕,給您不一樣的精彩


歷史真相背後


美國和伊朗是死敵,可是美國為什麼不敢軍事打擊伊朗呢?因為伊朗手裡有一張王牌,就是伊朗控制的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就是伊朗天然的守護神。

如果美國對伊朗悍然發動軍事攻擊,必然是在中東地面上對伊朗的戰爭,受到軍事攻擊的伊朗會把戰爭引到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經濟的生命線,在霍爾木茲海峽發生戰爭是不可想象的,是對全球經濟毀滅性的打擊,是摧毀全球經濟的海灣戰爭。

一旦發生霍爾木茲海峽的戰爭,美國的政治軍事聯盟就會解體,美國就成了孤家寡人了,美國發動的戰爭不但斷了世界各國經濟的財路,也斷了世界各國經濟的生路。斷人家財路,別人會和你拼命,你既斷了人家的財路,又斷了人家的生路,那各國必會同仇敵愾,群起而攻之,美國是惹了眾怒了,犯了天下之大不違。

美國要維護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就要遏制伊朗勢力的擴張,但美國不敢直接和伊朗發生戰爭,美國會利用什葉派和遜尼派衝突的死結,來消弱,顛覆伊朗政權。美國攪亂中東,輸出恐怖主義,支持恐怖分子,就是要消滅伊朗政權。


松間山水畫


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大國,而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有打敗伊朗的軍事能力,不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道理誰都懂。如果伊朗被美國打敗,那麼沙特、土耳其就會崛起,這會損害美國控制中東地區的利益,因此美國不想攻打伊朗。



1.伊朗從1945年開始就是美國的親密盟友,美國對伊朗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幫助伊朗建設了非常完整的工業體系,使伊朗成為中東地區的強國。可是讓美國萬萬沒有想到,經濟富裕的伊朗卻在1979年推翻了反美政權,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朗新政府上臺後奉行反美政策,伊朗政府沒收了美國在伊朗的石油公司,趕走了美國在伊朗的駐軍。因此美國對伊朗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經濟制裁、政治孤立和軍事封鎖。1980年美國支持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對伊朗發動了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導致伊朗和伊拉克死傷超過400萬人,給伊朗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如果美國此時趁伊朗國力虛弱之際攻打伊朗,那麼美國推翻伊朗現政權簡直就是易如反掌,不費吹灰之力。



2.可是美國是玩戰略平衡的高手,美國不想推翻伊朗政權。因為美國知道中東地區盛產石油,中東很多國家非常富裕,這些國家有了錢就會購買大量的軍事武器在中東稱霸,這不符合美國控制中東地區的利益。因此美國希望保留伊朗這個反美政權,讓伊朗對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中東強國進行牽制,使中東各國的軍事勢力達到一種平衡狀態。美國還可以利用伊朗威脅論,向中東其他國家推銷美國的武器,為美國軍火商賺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此外美國在中東各國有很多的石油公司,而波斯灣地區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通道;伊朗正好扼守著霍爾木茲海峽,伊朗有軍事能力封鎖波斯灣,阻止波斯灣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這會給美國的石油公司造成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美國也不願意對伊朗發動戰爭,損害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經濟利益。



3.伊朗擁有16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8000萬人口,2017年GDP是4276億美元。伊朗擁有50萬軍隊、500架各種軍用飛機、2000坦克、3500輛裝甲車、80艘主力作戰艦艇。由於美國對伊朗進行了幾十年的經濟制裁,美國還曾經支持伊拉克對伊朗發動了兩伊戰爭,因此伊朗人民非常反美。如果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美國肯定能夠佔領伊朗全境,但是美國一定得不到伊朗的民心,這會導致美國陷入伊朗的戰爭泥潭,所以美國並不願意攻打伊朗。


香堂風子


美國不打伊朗的主要原因,是美伊矛盾還不足以引發戰爭。伊朗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強國,擁有數千萬人口,龐大的軍隊,相對完善的武器,雄厚的軍事工業基礎,是一塊硬骨頭。美國如果真的對伊朗出手,需要動員的軍事力量要比2003年伊拉克戰爭多得多。

至於小規模的摩擦和試探,美國和伊朗一直在進行。6月21日法新社的報道,伊朗進行海上軍演發射了火箭彈,其中三枚火箭彈失控,飛向了美軍航母方向,讓美軍擔驚受怕了一場。根據法新社的報道,這個事情在兩個月內連續發生國,5月28日也發生過一起火箭彈突然偏離飛向美軍航母的事件,這兩件事後,伊朗都鄭重其事的進行了道歉並且聲明是技術故障。

伊朗彈道導彈部隊以及炮兵部隊在近兩個月,開始逐漸向波斯灣沿岸靠攏,並且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有軍事專家認為這是伊朗在美軍的步步緊逼之下,一種強硬態度:決不讓步。這是為了應對美軍航母航母編隊可能帶來的威脅,對美國做出的軍事試探。

目前為止,伊朗和美國只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海上衝突。1988年4月,兩伊戰爭期間,海灣局勢緊張,美軍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與伊朗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海軍摧毀伊朗2座石油鑽井平臺,擊沉擊傷伊朗艦艇6艘。

近兩年來,伊朗也多次與美軍發生摩擦,但伊朗將摩擦控制的很好,並沒有引發軍事衝突。2016年1月,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扣押了兩艘美國海軍小型特種作戰快艇和10名海軍作戰人員。讓美國當場丟臉。2017年末,伊朗空軍的F-4E戰鬥機還在波斯灣上空攔截過美軍的F/A-18E/F戰鬥機。然後就是多次向美國航母的“誤射”火箭彈。

很顯然,這是伊朗在以小搏大,刺探美國的底線,通過小規模的摩擦行動展示伊朗的強硬態度。一般情況出現,美國遇到此類輕度挑釁,多會選擇忍氣吞聲,息事寧人。原因很簡單,美國並沒有做好大打出手的準備。


科羅廖夫


紙老虎的嘴臉就是美國的最好描述。


縱觀近代歷史,多場戰爭皆由美國挑起,但是我們可以仔細的看看,有哪一個國家是擁有核武器的,也正是如此,才成了美國這位超級警察大棒下的受害者。


伊朗憑藉其戰略位置,本身就是一個令美帝不敢小覷的國家,再加上這些年伊朗依靠國際夥伴幫助和自身經濟優勢,以及技術的儲備,其武器裝備早已不是當年兩伊戰爭時期的那個伊朗。

另一方面,伊朗也在不斷的展示其武器裝備的力量,具報道,伊朗應該已經擁有了核武器,而且具備了搭載核武器進行遠程攻擊的戰略火箭,就這些也是美國心理的陰影。


此外,美國已在中東地區樹敵太多,再去招惹一個地區強國真的是非常的不划算,而且和伊拉克相比,伊朗的實力絕不會不經一擊,相反,美國真的用武力去解決和伊朗的問題,換來的可能會是慘重的代價。

綜合,特朗普是生意人,這筆賬他算的很清楚,所以,和伊朗的關係不會太過親密,但也絕對不會發展成為使用武力解決爭端的地步。


冰雹藍天


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讓美國吃盡了苦頭

在冷戰期間,伊朗與蘇聯是盟友,美國沒有冒著蘇聯干預的勇氣攻打伊朗。蘇聯解體後,美國的精力在於發展經濟,美國總統克林頓將美國經濟再現輝煌,卻並不是一個喜歡動武的領導人。到了鷹派總統小布什上任之後,發生“911事件”,美國只能先打阿富汗。打完阿富汗,小布什又發動伊拉克戰爭,收拾了薩達姆政權。這時候,美國人發現,發動兩次戰爭得不償失。據不完全統計,阿富汗戰爭的直接成本是6000億美元以上,伊拉克戰爭直接成本是8000億美元以上,除此之外每年美國要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耗費1000億美元以上,兩場戰爭發生至今,已經有超過萬民美軍士兵傷亡!所以,到了奧巴馬時期,極力主張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撤軍。即使俄羅斯直接出兵格魯吉亞、克里米亞、敘利亞,美國也沒有出兵。精明的美國人已經知道,發動滅國戰爭的成本太大,是虧本的買賣。

奧巴馬任內在伊拉克與阿富汗大規模削減兵力

伊朗實力遠超伊拉克與阿富汗

1.政治上:美國發動戰爭之前,伊拉克處於薩達姆獨裁統治、阿富汗處於塔利班獨裁統治,不得民心。美國能夠在兩國尋找盟友,在戰爭中取得幫助,在戰後也能夠迅速組建政府穩定形勢。不同的是,伊朗屬於宗教式民主國家,什葉派宗教領袖哈梅內伊實際上掌握國家權力。所以,在政治上美國很難在伊朗國內尋找盟友,也很難獲得伊朗民眾的支持。

2.軍事上,伊朗國土面積160多萬平方公里,是伊拉克的近4倍,人口8000多萬,是伊拉克的2.5倍,有50多萬的國防軍,近20萬的革命衛隊,高達100多萬的青年志願軍。再加上伊朗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打伊朗要比打伊拉克難得多。

3.外交上,伊朗上已經成為中東最後一個非美國盟友的大國。如果伊朗被美國佔領,意味著美國完全控制了中東,控制了石油,這是俄羅斯不能接受的,甚至是英國、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也不能接受的。

伊朗什葉派宗教領袖哈梅內伊

美國不在軍事上攻打伊朗卻不意味著放過伊朗

美國不用軍事手段對付伊朗,從來沒有放棄用外交手段與經濟手段制裁伊朗。

下圖是美國及歐盟對伊朗制裁措施的統計


美國觀察室


美國現在打伊朗就是自找麻煩,只要美國敢打伊朗必定會陷入戰爭的泥潭。

美國打了阿富汗,又打伊拉克,打完伊拉克又搞敘利亞,如果美國再打伊朗的話,那後果是什麼?

如果美國打伊朗,那麼後果將會很嚴重,伊朗處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中心,無論阿富汗後伊拉克都有反美武裝的存在,至今美國都無法消滅,假如美國打伊朗,那麼伊朗作為阿富汗和伊拉克之間的反美武裝通道就會打通。在中亞和中東地區,連成一塊整體的反美區域。

美國將會陷入漫長的戰線之中。

從地圖中就可以看出來,如果美國打伊朗,那麼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就會徹底的形成反美戰線。這麼龐大的戰場,美國要派多少兵力才能管的過來?

如此巨大的戰場,如果打起游擊戰來,美國如何應對,這是一個比越戰還要深的戰爭泥潭。

更要命的是,美國打伊朗,那麼以伊朗為反美武裝力量為中心,形成一個反美聯盟,這麼好的機會俄羅斯肯定暗中和明面上都都會扶持在這片區域上的反美力量。

美國雖然有實力打贏伊朗明面上的軍隊,但是沒有能力打贏這片地方的所有反美武裝,美國打一百年都不一定打的贏。單單在阿富汗這個這麼狹小的戰場,花了十幾年了塔利班都依然無法消滅,更別說正片區的反美武裝。

美國直接出兵打伊朗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美國可以在不推翻伊朗政府的情況削弱伊朗政府的軍事力量,依然培養伊朗的反政府武裝,讓伊朗人打伊朗人,暗中扶持伊朗反政府武裝,不會直接介入伊朗內戰。

美國一旦派地面部隊介入伊朗內戰,那麼就要承受巨大的損失,和嚴重的軍事消耗,這足以拖垮美國。

而且還會把整個中東拖入戰爭之中,這是非常威脅的,世界石油供應將會受到挑戰,看不慣美國的人都會出錢出力幫助這些武裝抗擊美國。


一號風手


美國對一個國家動不動武,首先要看這個國家哪裡得罪了它,其次動武的代價,最後是戰爭會是什麼後果?

首先我們說伊朗哪裡得罪了美國,簡單地說就是因為巴列維之後,伊朗開始反美了,在1980年德黑蘭人質事件讓兩國開始水火不容,新的領導人霍梅尼稱美國為伊斯蘭的敵人,這也就為美國定了性,也為幾十年來美伊關係定了性。而伊朗發展核武器更是成為了美國製裁伊朗的藉口,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也為美國給伊朗的定性畫上了句號,那就是:沒完!

其次我們說動武的代價,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後來的伊拉克戰爭,美國付出了慘重代價。如果要軍事打擊一個擁有武器自產能力的伊朗,擁有諸多彈道導彈、反艦導彈的伊朗,美國打贏肯定沒問題,但是要打多長時間是否需要控制住局勢這就是問題了。簡單推測,美國打伊朗至少需要10-20年的時間才能迴歸區域和平,這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部署明顯不契合,美國沒必要去大動干戈對付伊朗,成本太高了。

美國打贏了能得到什麼?實際上美國人都不清楚到底能得到什麼,現在的伊拉克政權都對美國不太感冒,美國怎麼保證推翻了現政權以後的伊朗政府就和美國友好?所以美國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也不能推算出最終的結果會是怎麼樣,所以美國不會打伊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