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富晓红专栏】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据6月8日《今日头条》报道,6月8日为止,2018年的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全省尚有744个职业无人报名,1643个职业未达到开考比例,1546个职位资审为零,515个职位资审合格只有1人,2228个职位无人缴费,3318个职位竞争比小于3,其中244个职位竞争比为2:1,另103个职位刚好达到比列3:1,曾经炙手可热的教师职位如今门口罗雀,这是谁之过?从另一层面折射出了当今教师的地位简直低微卑贱。教师的权威若是荡然无存,哪里来好的教育?

最近的“严书记”事件,河南省西平县王老师的辞职事件以及网上流传的文章《一个大学教授的典型悲催经历,太扎心......》无不诉说着当今社会做老师的尴尬地位,前不久网络上流传的一则笑话《困在厕所里的老师》道出了如今的老师被套上太多的枷锁,老师戴着镣铐舞蹈,教育的舞姿只会越来越丑,我们的孩子只会越来越差,老师“跪着”教育是教不出“直立”的学生的。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惶惶不可终日的其实不仅仅是被家长威胁上告的王老师,当今制度下,大部分老师都惶恐。做体育老师的不敢安排剧烈运动或稍稍带有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万一摔伤或跑步过程中出了问题,责任重大,无法承担,如此导致我们中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15年直线下降;做语数英老师的不敢逼着学生订正作业,万一学生想不开跳楼背上一辈子“杀人犯”的罪名,犹如王老师所说的“育人尚无功,怎可害人命?”如此导致班级学生更加两极分化;做班主任的更是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步步惊心,一不小心得罪了学生或家长,道歉认错算是轻的,重者随时可能饭碗不保,如此导致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失去了重点教育的机会。

如今的教师不仅仅是弱势群体的问题,简直有点像“落水狗”,人人可以痛打。这是因为媒体的片面报道以及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为了息事宁人或推卸责任或不作为,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手无寸铁、因日日守于三尺讲台而不见世面甚至有些“井底之蛙”的教师。(面对家长的无理取闹或上告威胁或领导的威逼只知道伤心难过、只知道愤慨悲哀,却不知道寻求帮助,或据理力争,或者说没有地方和政策保护老师。这是当今老师最大的无助和悲哀。)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如果把学校比作教师的家,领导就是“父母”,教师就是“孩子”。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里,不但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安慰,反而为了息事宁人或推卸“监护人”的责任让他独自承担责任,甚至为了“大局”让教师做些有辱士节的事情,如让教师登门道歉,全校念检讨书等,甚至把他赶出家门(开除)。这样的伤害和屈辱相信一辈子都难以磨灭和修复。而其他的老师面对这样的不公会心寒: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其实兔死狐悲的老师是正常心理,别有用心的老师却利用这利器伤害同类,教唆学生投诉老师,以达到自己因嫉生恨的报复或打压目的,这是最可悲的,是老师中的败类。但相信是极少数。老师也是普通人,总会有个别人渣或败类,正常。)

如此不得不让大部分老师在私底下想的都是如何不步后尘,如何保护自己?怀着这样的心态中国的教育将会走向何方?而我们的教师究竟何去何从?是违背良心只为了生存而保饭碗?还是依然满怀热情站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最终为教育事业献出毕生的力量,点燃中国少年的心智之火,让知识的力量燎原?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热爱教育要的,保护自己也要的。

《摆渡人》里迪伦问催斯坦:“护送所有这些人,带着他们长途跋涉,穿过荒原,然后看着他们消失,穿越过去等等,这趟下来一定很辛苦,我相信他们中间有些人并不值得你去这么做。”

“开始我真的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是我的工作,我做就是了,保护每个灵魂平安无恙,似乎这就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过了很长时间,开始看清一些人的真面目,我不再对他们同情,我不再对他们和颜悦色,因为他们不配。”

灵魂摆渡人尚且如此,何况教师,教师也是人,不是神。受了委屈会哭,流血过多会死。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本着职业道德爱每一位学生,但如果在这过程中,家长不尊重,以“家长”的身份对你指手画脚,甚至以“专家”的口吻“教训”你该怎么做?连最基本的分寸、礼貌都没有,更甚者还以“上告”来威胁你,面对这样无知又野蛮的家长个人以23年教师职涯的经历得出结论:还是需要自保的。

在这过程中需要把整个情况书面整理记录,以备后患,甚至有些谈话需要录音,以备在被“上告”的过程中当作自保的手段和证据。(这是多么痛的领悟,也是个人的亲身经历)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辞职与留下跟随内心而不是情绪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讲到人有五大需求:第一需求是生存,第二需求是安全感,第三需求是社交,第四需求是尊重和爱,第五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是最高需求。

作为教师,如果当初的选择是为了生存,为了稳定,为了地位;那么在当今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下,老师的稳定没有了,随时可能被投诉而下岗,地位更没有,老师已经被比喻成了“戴眼睛的眼镜蛇,”人人可以指责老师教导老师,人人可以长篇大论地大谈教育观点,不管有没有文化,不管ta自己懂不懂教育,只要是个人都能指责发声。在国外只有教育专家可以在教育方面发声,而我们中国好像人人都是“教育专家”,高谈阔论,头头是道。这是我们当今社会教育界的悲哀。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今的人恰恰相反,也应了一句话,无知者勇猛。

如此恶劣的环境跟最初的想法已经完全背道而驰、南辕北辙,那么可以果断辞职了。

如果是真真切切地喜欢教育事业,看到学生进步而雀跃,得到家长的信任为珍宝,觉得从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个人认为不管环境多么恶劣,现实多么骨感而残酷,一样可以义无反顾地留下,站在三尺神台上,直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因为那是你热爱的,喜欢的,体现你人生价值的,尽管心有戚戚,但终究满怀希望;尽管伤痕累累,但终究情深意切。

我是!那位本想写请假条最后情绪失控写成辞职信的王老师也是,最终在6月4日重返她热爱的讲台。相信大部分老师是这样的,我们常常眼里含着委屈的泪水,内心却依然燃烧着热爱教育的赤诚,在教育的道路上蹒跚而坚定地行走着。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大部分家长还是尊重老师的,体会老师的不易。

前不久人民日报曾发文:《孩子,妈妈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其中有几段话特别感人:

“孩子,当你再读一些书,再阅读一些人,再经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眼中有光、灵魂有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的公平与善良、真挚与光芒,会在你清澄的眼睛中映照出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的人生第一个梦想。”

“孩子,你要知道,一味地迁就和让步,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无法教育出参天的大树。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现在,我们的教育处处弥漫着‘在家中,父母舍不得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的气息。这是时代教育的悲哀,是‘鼓励教育’的误解,是师生关系的错位,也是对教育本质的偏离和亵渎。”

“孩子,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所以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反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顶着种种压力和风险,去苦口婆心或大动干戈地管教你。他期待你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这是传道授业的悖论,也是为人师道的深情。”

这位母亲已经把我们教师如今尴尬的处境,教育的迷茫沼泽,教师的深情厚意描写的淋漓尽致了,相比教师本身来诉说更具效能和说服力,也相信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所以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希望的,尽管感觉有些渺茫,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结尾

让我们的教师队伍更强大更优质,以爱传爱,以心换心,把教育事业进行到底。从最近的“严书及”事件,和“河南王老师的辞职”事件来看,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也开始有所行动,这对我们教师来说也许是一个好形势的开始。教育事业不仅能实现教师个人的价值,而且前途光明,使命光荣,但任道重远。

当今制度下的教师何去何从?

富晓红,少儿心理咨询师、《校长传媒》专栏撰稿人、国家级形体教练、瑜伽教练、高级形体礼仪指导师,从事教学23年来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实践,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说话,选择什么时机说话,都成了不断研究的课题。终极目标就是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