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产区小麦收割已过半 夏粮收购政策有调整农民卖粮需注意

时至6月上旬,主产区小麦收割工作已经大范围展开,很多地区的麦收已经结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卖粮时。根据农业农村部的信息,截至6月6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94亿亩,麦收进度过五成,机收比例达94.3%。其中,四川、湖北已收获完毕;河南已收获7516万亩,进度过九成;安徽已收获3491万亩,进度过九成;江苏已收获1605万亩,进度过四成;山东已收获1788万亩,进度过3成;陕西收获进度过五成,山西过一成,河北近一成。

产区小麦收割已过半 夏粮收购政策有调整农民卖粮需注意

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8-9日,河南中部、山东南部以晴为主,利于小麦收晒和夏种;河南北部、安徽大部、河北南部、江苏大部、山西中南部等地有较强降水。

面对今年小麦复杂的生产形势,国家对夏粮的收购政策也进行了调整,相比往年有不少新变化,需要农民朋友在卖粮之前搞清楚政策变化,择机、择时售粮。

一是托市收购的质量等级提高。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动稻谷和小麦收储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六部门对最低收购执行预案进行了重新修订。今年的小麦托市收购预案中,最为直观、也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收购价格水平下调、而收购质量等级上调。其中,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为1.15元/斤,比去年下调了3分/斤;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的质量标准为当年生产且符合国家三等及以上的小麦,四等及以下的粮食由地方政府组织引导实行市场化收购。

产区小麦收割已过半 夏粮收购政策有调整农民卖粮需注意

从部分地区收获的小麦质量情况下,由于受前期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包括豫南部分地区在内的部分主产区小麦品质下降,对新粮上市价格形成了下压态势;而此次对收购标准的提高,也减少了收购的主力队伍,农民卖粮的难度会增大。再加上近两年来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农民增收面临较大压力。

二、呕吐毒素超标的小麦需封存,不得流入口粮市场或相关饲料粮市场。根据最新修订的托市收购预案,对重金属和真菌毒素超标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小麦,各级政府要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的要求进行处置。

三、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产区小麦收割已过半 夏粮收购政策有调整农民卖粮需注意

近日,几个小麦主产省也都召开了相关的夏粮收购工作会议,对小麦收购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中,安徽省粮食局要求,一是要严格执行收购政策,准确把握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质量标准,严格质量检验操作规程,防止操作过严损害农民利益。要敞开收购农民交售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做到不限收、不拒收。要严格执行粮食收购质价标准,坚持依质定等、以等定价,既不得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也不得抬级抬价,损害国家利益。要督促中储粮直属企业及时将粮款直接支付给售粮者,决不允许“打白条”。二是组织收购超标小麦,各地要把妥善解决超标小麦收购处置问题,帮助农民减少损失,作为当前夏粮收购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并没有相关的收购政策出台,从会议精神来看,组织收购超标小麦主要是采取引导市场化收购、政府补贴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收购和组织临时收储等措施。

河南省同样要求,对小麦托市收购要科学布点保证应收尽收,严格执行收购质价政策。引导支持小麦市场收购,组织引导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和其他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小麦,努力拓宽市场化收购渠道。落实超标粮食处置监管责任。督促辖区内的收储企业和相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坚决杜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坚决杜绝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饲料市场。

另外,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布的信息,自2018年6月18日起暂停2014-2016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重启销售时间另行通知。夏收期间停止政策性小麦拍卖近年可谓少有,意在为新小麦市场化收购让路。从本周小麦拍卖情况看,竞价积极性更加低迷。6月6日,最低收购价小麦计划销售200.58万吨,实际成交10.87万吨,成交率5.41%,成交均价2430元/吨。上周(5月30日)最低收购价小麦计划销售206.65万吨,实际成交15.8万吨,成交率7.64%,成交均价2404元/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