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發佈丨《浙江省打造“一帶一路”樞紐行動計劃》

發佈丨《浙江省打造“一帶一路”樞紐行動計劃》

本文共7501字,預計閱讀時間:19分鐘。

劃重點

❶ 加快形成以“一區、一港、一網、一站、一園、一橋”為框架的“一帶一路”建設總體格局。

❷ 到2035年,現代物流、國際科創產業合作、新型貿易、新興金融、國際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全球輻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一帶一路”樞紐地位更加凸顯,成為高水平開放高地。

❸ 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加快推進沿海港口一體化,合力建設世界級港口集群。支持寧波舟山港發起組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港口聯盟。

浙江省打造“一帶一路”樞紐行動計劃

(要點)

為主動參與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縱深推進我省“一帶一路”樞紐建設,爭當新時代全面擴大開放的排頭兵,特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及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精神,突出開放強省工作導向,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圍繞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總體部署,加快建設現代物流樞紐、國際科創產業合作高地、新型貿易中心、新興金融中心、國際人文交流基地,高水平打造“一帶一路”樞紐,增強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二)基本原則

——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揮浙江特色優勢,拓展國際合作領域,創新國際合作模式,提升合作交流水平。

——突出開放強省鮮明導向。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企業國際化、人才國際化,增強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構建新時代全面開放新格局。

——強化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加強內外統籌、陸海聯動,充分發揮多主體作用,有序推進重大平臺、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凸顯亮點,提高實效。

(三)總體格局

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省高水平建設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總體部署,充分發揮浙江綜合優勢,加快形成以“一區、一港、一網、一站、一園、一橋”為框架的“一帶一路”建設總體格局

建好“一區”,即自貿試驗區。以高水平建設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和積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為龍頭,加快推進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提升大都市區國際化和各類平臺開放水平,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築好“一港”,即國際樞紐港。以寧波舟山國際樞紐港為核心,加快推進海港、空港、陸港、信息港“四港”融合發展,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打造輻射全球的國際現代物流體系。

聯好“一網”,即數字貿易網。以電子世界貿易平臺(eWTP)為引領,發揮跨境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優勢,強化國際貿易創新,拓展國際新金融服務,打造“數字絲綢之路”門戶樞紐。

布好“一站”,即境外服務站。以先行建設捷克站為支點,謀劃佈局一批境外系列服務站,充分發揮系列服務站對班列、貿易、製造、物流、信息等方面的綜合支撐作用,打造具有浙江特色、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節點網絡。

造好“一園”,即國際合作園。以境外經貿合作區為載體,以重大合作項目為支點,加快推進國際產業合作。以省內國際產業合作園為平臺,大力集聚國際高端產業和創新要素,打造“一帶一路”國際科創產業合作高地。

架好“一橋”,即民心連通橋。以加強文化、教育、醫療、旅遊、國際友城、高端智庫等交流合作為橋樑紐帶,發揮全球浙商優勢,深化民間交往,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民心相通,打造國際人文交流基地。

(四)主要目標

到2022年,我省“一帶一路”樞紐功能有效發揮,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優勢明顯提升,

全面開放新格局基本形成。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和自由貿易港創建取得重大進展,輻射全球的國際港航樞紐和現代物流體系基本形成;電子世界貿易平臺(eWTP)快速推進,以數字貿易、服務貿易和金融科技為特色優勢的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基本形成,大宗商品交易、小商品貿易保持領先;國際產業和科技創新合作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優勢產能合作、海外資源開發、企業跨國併購等對外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方向與結構進一步優化;國際交往水平進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國際展會、合作交流平臺和特色文化品牌。貨物貿易出口保持全國份額12.5%以上,跨境電子商務網絡零售出口額達到1000億元;寧波舟山港貨物年吞吐量超過12.5億噸,全省集裝箱年吞吐量達到3400萬標箱,海上國際航線達到250條;國際旅客年吞吐量達到1000萬人次以上;對外投資力爭5年累計達到500億美元,實際引進外資累計1000億美元;省級以上境外經貿合作區力爭達到10家,省內國際產業合作園達到25家。

到2035年現代物流、國際科創產業合作、新型貿易、新興金融、國際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全球輻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一帶一路”樞紐地位更加凸顯,成為高水平開放高地。

二、主要任務

(一)建好自貿試驗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1.高水平建設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形成集儲運、加工、交易為一體的油品全產業鏈,加快推動港口建設、國際中轉、油品交易、離岸經濟創新,建設世界級油品交易中心和大宗商品人民幣國際化結算示範區,積極爭取自由貿易港在浙江落地。加快複製全國自貿試驗區成熟經驗,提升海關特殊監管區綜合服務水平,探索實行“海關特殊監管區+開發區”建設和管理模式。推進中澳現代產業園建設,建立浙江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心。

2.建設中國—中東歐“16+1”經貿合作示範區。全面深化與中東歐國家寬領域雙向經貿合作,辦好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深入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貿易便利化國檢試驗區建設,推動中國—中東歐貿易指數研發。

3.建設寧波“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推進港航物流、金融服務、科技產業、投資貿易、教育旅遊等領域的雙向開放合作,強化民營企業“走出去”服務創新,加快中意寧波生態園等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探索“一帶一路”建設新模式、新路徑、新機制。

4.建設義烏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推進《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三年(2017—2020年)實施計劃》,落實國家相關部委改革工作舉措,加快推動義烏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

(二)築好國際樞紐港,打造國際現代物流體系

5.建設世界級港口集群。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加快推進沿海港口一體化,合力建設世界級港口集群。完善港口設施、集疏運體系和多式聯運網絡,增強國際大宗商品儲運中轉和集裝箱運輸服務優勢,提升“海絲指數”國際影響力。積極參與港航國際合作項目,探索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港口基礎設施等投資運營合作。支持寧波舟山港發起

組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港口聯盟

6.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港。支持杭州建設國際門戶樞紐機場,提高寧波、溫州兩地機場國際化水平,構建通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航空運輸網絡。加快杭州、寧波、溫州三地機場高鐵引入,推進省內主要城市便捷接軌國際空港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

7.建設義烏國際陸港。加強義烏陸港與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運行,構築東西雙向互聯互通物流大通道。加快義烏陸港物流園區、義烏保稅物流中心二期等項目建設,完善口岸平臺功能,全面提升義烏陸港國際化綜合服務水平。

8.打造“一帶一路”信息港。完善杭州、寧波國際通信專用通道,增加與國家骨幹網的互聯帶寬,加快部署基於第五代移動通信(5G)、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等技術的下一代互聯網,儘快建成新型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積極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信息走廊建設,加強雲計算、大數據、“城市大腦”等方面國際合作。

9.大力發展陸海空多式聯運。高水平打造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積極發展江海、海鐵、公鐵、空鐵等多式聯運。擴大重點口岸開放,加快寧波國家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和杭州、寧波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推進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和應用,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智慧物流平臺。

(三)聯好數字貿易網,打造“數字絲綢之路”門戶樞紐

10.共同推進電子世界貿易平臺(eWTP)建設。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電子商務貿易合作,積極探索全球電子商務新模式新規則新標準。以中國(杭州)、中國(寧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主體,爭取設立中國(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合力建設以數字貿易為特色的新型貿易中心,打造“數字絲綢之路"門戶樞紐。全力辦好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等重要活動,支持杭州申辦“數字絲綢之路”國際峰會。

11.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著力培育浙江服務貿易特色優勢,重點推進杭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加快形成並複製推廣試點經驗。優化服務貿易結構,積極開拓文化、教育、中醫藥等新興服務貿易。創新貿易方式,推動構建“互聯網+服務貿易”新體系,促進服務貿易提質增效。建設一批省級服務貿易發展基地,培育一批服務貿易領軍企業,打造“浙江服務、服務全球”品牌。

12.打造金融科技新優勢。加強金融服務與數字貿易聯動創新,擴大金融服務跨境合作,全面構建國際新金融產業鏈和生態圈。依託新金融服務龍頭企業,建設金融大數據服務中心、跨境電子商務金融結算平臺,開拓移動支付等金融服務市場。支持杭州創建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金融特色小鎮、中英“一帶一路”金融服務平臺等建設。

13.推進國際貿易優出優進。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開拓力度,加強高新技術產品、名優特產品和服務貿易出口,鞏固擴大全球市場份額,支持溫州申報鹿城區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擴大重要資源、先進技術裝備和優質消費品進口,支持建設進口商品展銷中心和特色街區。提升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等重大展會平臺國際化、專業化水平。

14.強化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為“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支持浙江絲路產業投資基金等“一帶一路”基金髮展,創新和強化出口信用、海外投資、工程建設、企業財產、航運、巨災等各類保險合作,放大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輻射效應。健全完善金融服務綠色項目機制,加強綠色金融的對外交流合作。深化創業投資領域雙向開放,探索建設創業投資綜合改革試驗區。

15.深化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加強與世界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合作,吸引“一帶一路”相關國際開發性金融機構等到浙江設立機構並開展業務。辦好Money20/20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

(四)布好境外服務站,打造“一帶一路”節點網絡

16.大力提升義新歐班列運營質量和效益。以“義新歐”為主品牌,堅持運營主體民營化,加強跨國協調合作,推動班列增點擴線和雙向常態化運行,提升班列跨境物流運營效率。加強全程物流服務、技術標準修訂等方面國際合作,提升班列貿易便利化水平。

17.先行建設捷克站。在統一合作協商、統一規劃設計前提下,鼓勵多方參與共建共享。2018年啟動建設捷克站貨運場和物流園區,2020年貨運場、物流園、商貿園初具規模,力爭2022年全面建成貨運場、物流園、商貿園、工業園和綜合服務園“一場多園”多功能服務站。

18.謀劃建設境外系列服務站。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溝通協商,依託重要海港、航空港、鐵路樞紐以及自由經濟區,佈局建設一批立足當地、輻射周邊並具有班列中轉、物流集散、加工製造、展示展銷等多功能的系列服務站。

重點加快迪拜站等一批站點的謀劃對接和合作共建

19.強化國際經貿合作網絡建設。提升浙江駐德國(歐洲)、新加坡(東南亞)商務代表處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設駐美國(北美)及非洲商務代表處。加強與使(領)館、國際經貿合作機構、國際商會、國際友城、僑團組織、海外浙商等多方位聯繫,建立順暢高效的貿易投資促進和溝通協調機制。支持浙商總會建設“一帶一路”浙商站。

(五)造好國際合作園,打造科創產業合作發展先行區

20.高水平建設國際合作園區。鞏固提升泰國泰中羅勇工業園、烏茲別克斯坦鵬盛工業園、越南龍江工業園、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工業園、塞爾維亞貝爾麥克商貿物流園、墨西哥華富山工業園等境外經貿合作區,進一步拓展拉美、中東歐、非洲等地區域佈局。加強國際聯合創新,建設一批科技研發型境外經貿合作區。省內以各類開發園區為依託,加強資源整合,打造一批功能突出、特色鮮明的國際產業合作園、科技合作園、重大境外併購項目迴歸產業園。

21.打造創新合作平臺。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共建創新孵化中心、聯合實驗室或技術研究中心、技術轉移中心和科技園區,打造一批高水平國際研究機構和海外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推動國際聯合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支持杭州、寧波等城市在美國、以色列等國家設立創業投資孵化機構。加快建設西湖大學,支持高校院所加強與國際名校名院合作,大力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浙創新創業。推動浙江科技大市場國際合作,共建國際技術交易數據庫。

22.提升國際產能合作水平。引導建材、石化、汽車、輕紡、船舶和海洋工程、工程機械、電力等優勢產能海外佈局,形成一批境外產能合作基地,拓展農業和海洋等多領域國際合作。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鼓勵建築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23.加強海外資源合作開發。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東盟國家、俄羅斯和中亞、西亞地區等的油氣資源合作開發,助推國家亞太油氣生產基地建設。擴大與東南亞、澳洲、拉美、非洲等地區在鐵、鉻、鈷、鉀鹽、鋁礬土等礦產資源方面的合作開發,建立一批重要資源開發供應基地。

24.培育本土跨國公司。推動本土優勢企業跨國經營,建立境外分支機構,開展投資併購、境外上市,積極鼓勵境外併購重大項目迴歸省內落戶。力爭培育形成20家以上本土跨國公司,引領浙江企業提升國際競爭能力。

(六)架好民心連通橋,打造國際人文交流基地。

25.擴大文化交流與合作。舉辦好世界互聯網大會、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世界油商大會、世界浙商大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中國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會、中國國際動漫節等重大國際會議和展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舉辦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推動浙江優秀傳統文化、文學作品、影視產品等“走出去”。辦好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支持溫州創建世界華商綜合發展試驗區、金華創建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示範區、衢州推進與南南合作促進會合作項目建設、義烏建設捷克小鎮、青田創建華僑經濟文化合作交流試驗區,打造一批“一帶一路”特色窗口。

26.大力開展教育國際合作。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和城市國際化、企業國際化、人才國際化,全面開展教育國際合作。大力引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優質教育資源。廣泛開展與國際知名院校合作辦學,提升浙江大學國際校區、寧波諾丁漢大學、溫州肯恩大學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辦學水平,支持開展境外合作辦學。積極創建國際教育培訓中心,為“走出去”企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專門人才。推動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產業科教聯盟。

27.加強醫療衛生領域合作。支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經營醫院,開辦特色醫療診所。推動省內醫院加大國際合作辦醫力度,推進國際化醫院試點,積極開展國際養老合作。積極推廣中醫藥產品和技術標準,支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設一批中醫藥海外中心。

28.深化國際旅遊合作。提升杭州國際旅遊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全省旅遊國際化進程。繼續辦好世界休閒博覽會,支持寧波、溫州、舟山等地建設國際遊輪母港,支持台州等地建設國際郵輪停泊港。發揮世界旅遊聯盟總部落戶杭州的帶動作用,辦好國際海島旅遊大會、國際鄉村旅遊大會、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交流會等重大旅遊主題活動。

29.提升國際友城合作水平。擴大和深化國際友城合作,深化民間交往,舉辦富有地方特色的友城交流活動,豐富內涵、提升水平。至2022年,各市、縣(市、區)基本實現國際友城結對覆蓋。

30.加強高端智庫合作交流。發揮國家和省高端智庫試點單位及各類研究機構作用,開展決策諮詢、投資貿易促進等研究。深化智庫國際合作交流,增進政策溝通和人文交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省委、省政府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的對外開放“1+X”領導體制作用,加強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問題的統籌部署和統一協調。切實發揮各專項小組職能作用,推動重大事項、重大項目和各項工作落實。進一步加強與國家層面各方面的溝通對接,全面落實國家部署的各項任務。

(二)增強推進合力。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總體部署,充分發揮多主體共推共建積極性和創造力。進一步加強省市縣之間、部門之間、政府與企業、省內與境外等的協調溝通,凝聚合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重要事項和重大工程的統籌協調,建立重大事項定期會商、信息通報制度,及時協調解決合作建設中的重大問題。

(三)加大政策支持。進一步完善各領域深化和擴大對外開放政策措施,形成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1+X”政策體系。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化人才培養專項計劃,大力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培養各類國際化專門人才。進一步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對接,爭取更大政策支持。

(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創新大通關機制,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加強各類中介服務、信息數據、重大項目庫等平臺體系建設,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發展規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投資項目、知識產權、信用評級、仲裁調解等多方面服務支撐。支持杭州設立國際商事仲裁管理機構。

(五)強化風險防範。建立健全“一帶一路”境外安全保障體系,加強標準聯通共建,指導企業強化風險防範和行為規範,進一步提高風險評估、預警預報、矛盾調解、應急處置、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等綜合能力。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以及國際機構、僑團組織等信息溝通和協調聯動,共同保障“走出去”企業、赴境外人員合法權益和人身財產安全。

(六)加強督查評價。制訂“一帶一路”建設年度任務書,落實重點任務分工。加強指導和督促檢查,及時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和完善科學評價考核體系,加強行動計劃實施和重大事項推進的績效評價。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進一步擴大對外宣傳。

发布丨《浙江省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