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937年至1949年100元錢購買能力有什麼變化?

於曉西


民國時代,國家四分五裂,政權迅速更迭,那時候中華大地上出現過的貨幣多達三百多種,發行過的紙幣多達一百多種,從1937年到1949年,不但是中國的交通銀行、農民銀行、中央銀行、鐵路銀行、共產黨根據地的蘇維埃銀行和邊區銀行可以發行紙幣,就連美國的花旗銀行、日本的正金銀行以及北京和山西的一部分票號都在發行紙幣。

1935年起,南京國民政府控制下的中央銀行正式發行“法幣”,希望用這種紙幣來取代當時市面上流通的幾十種銀元和百餘種紙幣。結果呢?法幣確實通行於大江南北,確實成了中國境內流通最廣和使用頻率最多的紙幣。

可是到了抗戰期間,日軍佔領區開始流通正金銀行發行的“日金”和偽政府中央儲備銀行發行的“中儲劵”。到了解放戰爭期間,解放區的邊幣和人民幣也漸漸佔領市場,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所接受。

“法幣”剛發行時,購買力非常堅挺,基本上可以跟銀元當中的“袁大頭”和“孫小頭”基本持平。以1936年1月的上海為例,一塊袁大頭可買25磅越南大米,一元法幣可買22磅越南大米。

法幣最初購買力堅挺,這一點從魯迅寄給母親的生活費上也可以看出來:1935年以前,魯迅每月寄給母親100塊袁大頭;法幣流通後,每月改寄150元法幣。因為魯迅知道,當時北京150元法幣與100塊袁大頭的購買力相當。

全面抗戰爆發的前夕,由於發行太多太快,法幣已經明顯貶值,還是在上海,1937年7月一元法幣只能買15磅越南大米。

1938年,四川成為抗戰後方,大批軍人、公務員、教師、學生和江浙難民湧入,物價飛漲,法幣繼續貶值。按成都市政府1938年9月公佈的物價表,此時一元法幣在成都的購買力相當於今天人民幣15元。

1942年,為了籌措軍餉,國民黨發行了更多的法幣,法幣購買力又貶值了許多。據賦閒在成都老家的清華教授趙似桐日記,在1942年5月6日,一元法幣只能買一斤豬油,而抗戰剛爆發時同樣的錢可以買七十斤豬油。

抗戰時期,沈從文夫婦在昆明躲避戰亂,日記中一再寫到法幣貶值。1942年8月9日,10元法幣才能買一盒煙。1942年9月8日,“米賣500元一石,約80公斤,豬油30元一斤,白糖30多元一斤,炭1.8元一斤,金子0.65萬元一兩,鞋子好的近1000元一雙,西裝3000-5000元一套,房子平均約100元一小間(開周注:此處指月租)。拉車理髮月可收入二三千,銀行小職員收入約1400元,大學校長月入不過1300元,教授月收入1000元左右,中學教員卻又有1200元一月的,總之一切都有點兒不正常。”

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黨收復上海,上海市民手中的日偽貨幣必須兌換成法幣,兌換率是這樣的:1元法幣=100元中儲劵。這說明什麼?說明日偽貨幣在淪陷區的貶值速度恐怕比法幣還要快。

1948年,全中國正在不斷解放的時候,法幣已經走向了歷史的盡頭,一萬元法幣不夠買一隻燒餅,一百萬法幣不夠買一斗米。這年冬天,國民黨政府被迫發行金圓券。但金圓券的購買力堅挺了不到一個月,就迅速往下掉,1949年3月1800元金圓券可以換一塊大洋,1949年4月20萬金圓券都不能換一塊大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