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中國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中國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中國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中國芯”前行,有重亦有痛“中國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一個現代人的一天,可能需要接觸的手機、相機、電腦等電子設備,以及共享單車、汽車、飛機等交通設施,其實無不在映射我們的生活日漸便利與智能。但你可知道嗎?支撐著生活這一切大大小小事物能夠完美運轉的背後,其實離都不開一個小小“芯片”的作用。

我們的生活越智能,也就代表著我們對芯片所在的集成電路行業依賴得愈來愈重。近年來,全球在集成電路的領域上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據數據顯示,到2017年,全球芯片銷售額已高達3970億美元,較2010年增加了976億美元,同比2016年增長了15.57%。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我國在芯片製造的發展上與國際上的眾芯片製造大國相較而言,卻稍顯遜色。近日,“中興在美被禁”的消息引起了科技圈內的軒然大波,也讓人不得不把目光注視在中國“芯”之痛的問題之上。

比鄰港澳,坐落於廣深之間的東莞,在全國乃至於世界上都擁有著響噹噹的“製造大名”,所以理所當然要在向智能創新城市的轉型升級中激揚向前,匯聚新思想,找尋新出路。現在,它正在憑著對集成電路的發展,擦亮著自身的製造新名片。

“中国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中國芯的重與痛

毫無疑問,在當下的信息化時代中,集成電路行業不僅是時代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基礎,而其產出的集成電路也是各類軟件產品的重要載體。換而言之,沒有集成電路那一塊小小的芯片,如今社會中所能為我們的便捷所用的各類生活和辦公的電子設備就不能運作,而我們以高效能著稱的智能家居生活也無從談起。

用切切實實的真實數據來印證集成電路芯片的“重中之重”。 依據數據顯示,到2017年,全球芯片銷售額已高達3970億美元,與七年之前的2010年僅有的2994億美元相較,這一個數字已經上升了976億美元,同比2016年增長15.57%。

“中国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中国芯”前行,有重亦有痛“中国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不難發現,集成電路的芯片在全球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對於作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而言,同樣具有相應的效力。在半導體市場在全球持續擴張的背景下,中國已然成為了正在崛起的半導體產業大國。根據2017年的調查報告所稱,上半年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產值在年增率高達19.39%的增速下,已經將近5176億元,並且行業估計,這個數值將會持續攀升,在2018年有望挑戰6200億元的新高峰。

但不得不說的是,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雖然市場大,產值高,同樣它所存在的問題也極其嚴重,因而不容忽視。2018年4月,在“中美貿易戰”激戰正酣的同時,一則“美國商務部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期限直到2025年”的消息掀起各方熱議的波瀾。美方利用芯片為武器,對中國悍然動手的事件顯然遭到了民間的諸多質疑與反對,但我們在質疑美方做法的同時,更應該思考的是中興事件背後所折射出的中國“缺芯”問題。

“中国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中国芯”前行,有重亦有痛“中国芯”前行,有重亦有痛

換個角度來看,中興在元器件上強烈依賴美國的事件,其實也不過是中國千萬家企業的縮影而已。據最新的報道稱,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每年的芯片進口量已經遠超石油進口,上升到了約2000億美元的鉅額數值。由於基礎能力的欠缺以及依賴第三方的先進IP、先進工藝和外包裝設計服務,導致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打造能力,所以當前中國核心集成電路的國產芯片佔有率幾近為零,形成了貿易利差高達1657億美元的“驚險”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