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挨個扒一扒網購醫美產品,這些真相美容機構才不會告訴你

挨個扒一扒網購醫美產品,這些真相美容機構才不會告訴你

“醫學美容”到底有多火?

挨个扒一扒网购医美产品,这些真相美容机构才不会告诉你

無論打開朋友圈還是搜索引擎,隨處可見瘦臉針、美白針、祛痘霜……每種都聲稱能“一次搞定”;

還有一部分人熱衷網購醫美護膚品,相關產品五花八門,功效更是吹得天花亂墜。

對此,多位專家潑了冷水:不少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建議理性消費。《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為你揭開醫美產品背後的真相。

受訪專家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 李錦

中國消費者協會前消費指導委員會主任 王前虎

瘦臉針,別亂打

某購物網站上,不少醫療美容機構都在主推“瘦臉針”,成分是“A型肉毒素”,宣稱“10分鐘塑造精緻小V臉”“隨做隨走,無恢復期”。

挨个扒一扒网购医美产品,这些真相美容机构才不会告诉你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科副主任醫師韓雪峰對此表示擔憂,他告訴記者,在我國,A型肉毒素不僅屬於處方藥,還被納入毒性藥品管理,儲藏、使用都有嚴格要求

醫療機構使用的A型肉毒素,只從生產企業指定的經銷商採購,還需登記造冊、專人負責,醫師開的處方要保存兩年。

而網上一些機構使用的肉毒素進貨渠道難以保證,可能引起全身無力、吞嚥和言語障礙、呼吸肌麻痺等中毒症狀,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前段時間,蘇州一名25歲的女孩花1.5萬打了瘦臉針,結果臉部腫脹、潰爛,求助無果後跳河自殺了。這樣的悲劇就是教訓和警醒。”

韓雪峰說,瘦臉針注射看似簡單,但要做到安全、效果好,沒有紮實的醫學背景和3~5年的專業訓練是做不到的。在網上購買廉價產品或服務,以此求得美麗,非常不明智。

美白背後隱患大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網絡上,美白產品很受歡迎,宣稱“長久美白”“一用即白”的面霜、乳液、面膜比比皆是。

挨个扒一扒网购医美产品,这些真相美容机构才不会告诉你

一些機構還推出了注射產品,標價1499元,主要成分是谷胱甘肽、傳明酸等,宣稱“通過輸液的方式,達到快速分解體內黑色素、黃色素的目的,讓全身肌膚由內而外的白嫩”。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李錦提醒,儘量別打美白針:

美白針中的傳明酸,在醫學中的最大用途是凝血,如長期使用,可能會造成血栓

另一個主要成分谷胱甘肽,在臨床上主要用於輔助腫瘤化療,使用不當可能影響腎功能

目前為止,我國尚未批准美白針進入臨床,做醫療美容的正規醫院不會使用。

至於美白護膚品,為了讓皮膚在短時間內變得白嫩,有些產品中添加了激素,長期使用會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

這些產品中還可能含鉛、汞、熒光劑等有毒有害物,鉛傷害腦細胞,汞危害中樞神經系統,熒光劑很難被皮膚代謝,長期接觸這些物質會誘發過敏、皮膚病,甚至致癌

祛痘不成,反長膿包

長痘是很多年輕男女的煩惱,因此網上祛痘、祛痘印痘坑的產品賣得很火,往往宣稱“一招解除煩惱”。

一款名為“三九王妃祛痘霜”的產品,甚至聲稱可以“三天強效祛痘”。

挨个扒一扒网购医美产品,这些真相美容机构才不会告诉你

“曾有一位患者,在網上買了含糖皮質激素的祛痘產品,使用時控痘效果不錯,一停用,整個面部情況變得非常糟糕。”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黃青稱,青春痘(痤瘡)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需要正規治療。

很多聲稱能快速祛痘的產品,往往違法添加了糖皮質激素和甲硝唑、氯黴素、氧氟沙星等抗菌藥,雖能在短期內消除痤瘡、毛囊炎等,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灼熱、長膿包,影響身體健康。

當面部出現大面積痤瘡,或痤瘡反覆發作時,要及時就醫,請醫生分析長痘原因和對策,千萬不要亂用祛痘產品

至於痘印和痘坑,是皮膚真皮層受損留下的色素和瘢痕,護膚品作用有限,比較有效的處理方法是光子嫩膚等激光手段。

別讓美容變毀容

中國消費者協會前消費指導委員會主任王前虎說,近年來,中國醫學美容市場一直“高燒不退”,出現了一系列違法違規行為。

“我曾遇到過一位維權者,在商家花言巧語的誘騙下,她前後花了30多萬元‘美容’,最終卻毀了容。

雖然要回20萬元賠償,但面部的損傷是不可挽回的。”

王前虎強調,選擇醫美產品和服務時,要有辨別力。消費者可從三方面避免美容變毀容:

1. 學習醫療美容常識

知識是戳穿假象最有力的武器。消費者要對醫學美容有所瞭解,尤其要對醫美產品的作用原理有個大致認識,仔細辨別。

2. 樹立理性的審美觀

人在每個年齡段都會出現與之相對應的生理現象,比如年輕人的臉肌肉豐盈,看起來圓圓的,還容易長痤瘡;中年人保養得多好,也會有皺紋。

這些都是生理規律,不應過分處理。真正的美麗是由內而外的自信和高雅,外表會隨時間慢慢衰老,但豐富的靈魂會歷久彌新。

3.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最好的美容是良好的睡眠,最有效的藥是營養均衡和勤於運動。

很多消費者寧可通過花高價、有風險、很痛苦的方式,對外表進行調整,卻不願嘗試最廉價且行之有效的自然方法來改變自己,這種本末倒置的觀念助推了市場的亂象。

近期熱門文章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