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菌肥到底能不能和杀菌剂混用?

前几天参加一个网红平台的养根微信会议,几百人参与的群,中间我问了一个菌肥(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菌肥)能不能混用的问题,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估计群里的授课老师估计也不太确定。根据本人从业的经历,我觉得“菌肥能不能和杀菌剂混用”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很有价值讨论清楚的问题,毕竟目前很多土壤的健康程度不太乐观,苗期根部病害高发,死苗严重,农户的损失也很惨重,个人觉得我们农资人不能一句简单的“菌肥不能和杀菌剂混用”让农民承担面临更大损失的风险。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拙见,请大家指导和斧正。

一、土壤里哪些微生物是有益的?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的总称。土壤中一般以细菌数量最多,占总数的70%-90%,有益的细菌有固氮菌、硝化细菌和腐生细菌,有害的则有反硝化细菌。放线菌也属于细菌(原核生物,但有与真菌类似的菌丝和孢子),土壤中的数量仅次于细菌,放线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由蛋白质分解氨,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增加,提高土壤肥力,但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拮抗),由放线菌产生的抗菌素很多制作成农业杀菌剂。真菌类微生物就比较多了,植物上的很多病害都属于土传病害(根腐病、猝倒病、立枯病、晚疫病、灰霉病等等),真菌喜酸性,分解能力强,能分解一般微生物分解不了的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目前微生物肥料中运用比较成熟的真菌菌株应该是菌根真菌,是一种与植物营养根共生的一种真菌,主要有外生菌根(菌套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生长在作物根系周围。藻类具有光合色素,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提高土壤有机质。

二、市场主流菌肥一般都含什么菌?

菌肥的市场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市场,推广菌肥的企业都说有其他企业没有的牛逼菌种,对于大多数零售商朋友来说分辨菌肥的能力绝对没有分辨农药的能力强(毕竟农药行业比较规范了)。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就那几种,所有菌肥也就细菌类(各种芽孢杆菌、光合菌)、真菌类(菌根真菌)和放线菌类(抗生素类),目前市场上规范化企业的流通产品基本上就这几种。

三、市场主流可以用来土壤杀菌的杀菌剂有哪些?

1、真菌杀菌剂

(1)、传统真菌杀菌剂:五氯硝基苯、敌磺钠、多菌灵、三乙磷酸铝、福美双、恶霉灵、甲霜灵、甲基硫菌灵等;

(2)、新兴真菌杀菌剂: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2、真细菌通杀型:硫酸铜钙、碱式硫酸铜(波尔多液)、乙酸铜、络氨铜、乙蒜素、王铜(氯氧化铜)、氢氧化铜、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琥珀肥胶铜(DT)、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等;

3、细菌杀菌剂:叶枯唑。

四、为什么要探讨菌肥能不能和杀菌剂混用?

1、什么情况下农户有菌肥和杀菌剂混用的需求?

目前土壤的问题比较多,特别是经济作物区,高水、高肥、高药管理,连作重茬,导致作物根部病害严重发生,特别是幼苗期,农户损失惨重,而农户一般在用底肥的时候菌肥的投资量达不到能够防治死苗的量(很多菌肥也没有这个功能),出现根部病害以后农户又担心使用杀菌剂会杀死菌肥里面的菌,使用耽误了治疗的时机,而且根部病害的关键在于预防,菌肥与杀菌剂的冲突在这里出现。

2、能不能先用杀菌剂,等过了杀菌剂10天的持效期后再用菌肥?

先用杀菌剂,然后用菌肥的建议是群里老师给我的建议,但我觉得现实中很难操作,原因有两个:

(1)、大部分的菌肥是作为底肥使用到土壤里的,用完之后才种作物,然后才出现防治根部病害的需求,从这个逻辑看杀菌剂必然会在菌肥之后使用或同时使用;

(2)、缓释型药肥杀菌剂的出现(比如去年在云南很火的陕西企业的某款药肥杀菌剂),改变了我们对杀菌剂持效期的认知。

3、探讨清楚菌肥和杀菌剂能不能混用的意义是什么?

假如我们能够确定细菌类菌肥可以和只杀真菌的杀菌剂混用,不能和杀细菌的杀菌剂混用,真菌类菌肥什么杀菌剂都不能用,我觉得可以帮助我们农资人给农户提供更好的根部问题解决方案。

(1)、特定的菌肥和杀菌剂组合,可以在不影响菌肥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农户防治根部病害的成功率,降低农户的损失;

(2)、特定的菌肥和杀菌剂组合,可以起到效果互补的作用。很多的菌肥都在宣传抗重茬防死苗效果好,但实践中很多时候根部病害还是发生严重,一个好的菌肥在农户心中形象坍塌(菌肥的调理土壤功能强一点,难搞的病害还得使用化学农药),特定菌肥和杀菌剂组合之后,即可调理土壤,又可以解决当季农户的根部病害问题,效果互补。

五、个人拙见

1、细菌性菌肥可以和真菌杀菌剂混用(自己推广了一年,农户还挺满意的),但不能和细菌杀菌剂混用;

2、建议:农药企业和菌肥企业的从业人员跨个界,相互到对方的领域去看一下,增进了解(因为不了解,所有出现了菌肥不能杀菌剂混用的部分正确的话),毕竟农药和肥料有一个共同的上帝——农户,带给他们更好的解决方案是共同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