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插秧女智對“對子王”(民間故事)

清朝道光年間,湖南常德府出了個機智人物叫陳二郎,家住城北柳葉湖大堤下的陳家村,在村裡以教書為生。因為他會作對子,又寫得一手好字,被人譽為“對子王”“書法家”,在方圓百里很有名氣。

這天,陳二郎聽說縣城以東的鄉下有個趙家村,村子裡很多人會對對子,被人叫作“對子村”。可陳二郎不相信,“對子村”的人能對出好對子麼?鄉巴佬的對子不講平仄、語言土氣的他見得多了,葷的素的胡謅幾句開開心可以,但要上臺面肯定不行,於是第二天陳二郎就騎頭叫驢上了路。走了十多里大路後便進入了鄉間小道。陳二郎一邊打聽“對子村”的具體位置所在,一邊欣賞美景,終於來到了趙家村的地界。

此時正值插秧季節,村裡人都忙著在自家田裡插秧。一塊秧田裡有兩三個人的、四五個人的……忽然,陳二郎看見一個十六七歲的漂亮姑娘獨自一人在田裡插秧,不禁好奇地下了驢朝她走去。來到姑娘面前,陳二郎問道:“請問姑娘,這兒是對子村嗎?”姑娘一見來人文質彬彬,三十出頭光景,便笑了笑說:“先生是不是來向我們族長學對對子的?”

陳二郎哈哈一笑:“聽你的口氣,你們族長是村裡最會對對子的人囉?”

插秧女智對“對子王”(民間故事)

“那當然。”姑娘說,“我們族長叫趙文藻,是村裡最有學問的人。族長說,莫看對子就上下兩聯,短的僅幾個字,長點的二三十個字,當然,最長的也有三五百字。可短聯對起來也不容易,對一副好對子不亞於寫一篇好文章,所以他教全村人作對子。久而久之,村裡人不但認識很多字,還都學會了對對子。逢年過節或是紅白喜事的日子裡,村裡的人都以對對子為樂。”說到這裡,姑娘很客氣地指了指遠處一間大屋說:“先生,那就是族長的家,我就不帶您去了,我還有幾捆秧沒插完呢。”

“哎?”陳二郎問道,“姑娘,怎麼就你一個人插秧,家裡人呢?”姑娘說她娘回家做中飯去了,爹挑秧去了,還沒回來。

陳二郎這才笑著告訴姑娘,他不是來學對子的,而是來找族長對對子的。

姑娘笑了笑說:“先生,想找族長對對子?來過的好多先生都敗在了他老人家的手下呢!這樣吧,先生若不介意,我出一聯,先生若是對上了再去找族長。您看如何?”

“好!”陳二郎覺得有趣,便要姑娘出聯。可姑娘卻要他出題,以示公平。陳二郎暗吃一驚,莫非“對子村”的人真能對對子?於是他就指著田裡的秧說:“就以插在田裡的秧為題吧!”

姑娘看了看眼前插的一大片秧,略一沉思便吟道:“秧插田裡,泥裡埋一截,水中淹一截,水上露一截。”

陳二郎暗暗讚歎,看來“對子村”名不虛傳呀,這姑娘以秧為題出的這上聯就很有水平了。這一聯怎麼對呢?陳二郎舉目一望,見湖堤上有兩株柳樹,不禁吟道:“柳長湖堤,堤邊立兩株,湖水映兩株……”

吟到這裡陳二郎故意打住了,裝著思索的樣子。這下姑娘可樂了:“還有兩株呢?對呀!嘻,對不出來了吧?”陳二郎見姑娘很天真,笑得很美,於是哈哈一笑,吟道:“心中棲兩株。”

“心中怎麼棲兩株呀?”姑娘問。陳二郎說:“姑娘出了這麼好的上聯,難道我心裡只棲三截秧,就不能棲兩株柳?”當姑娘明白過來陳二郎是在逗她時,又笑了,說:“先生還真行,那您也出一聯考考我吧。”

“好!”陳二郎看了一眼遠處的趙家村此時家家戶戶冒出的炊煙,吟道:“路遠炊煙渺。”

不料姑娘只看了一眼左邊的山林,略一思索道:“山深鳥語喧。”

陳二郎見沒難倒姑娘,就想再出一聯逗逗這個可人兒,於是誇獎道:“對得好啊!敢問姑娘尊姓大名?”姑娘說她叫趙荷花。

陳二郎心說好名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啊。他見姑娘在看塘裡的荷花,馬上吟道:“荷花看蓮花,直看到蓮花落。”

姑娘見陳二郎用她的名字入聯考她,就知道他很了得,隨口也吟道:“順口練口順,勤練成順口溜。”

原來,在民間,“蓮花落”是一種傳統的曲藝藝術,其中就有順口溜;姑娘用“順口溜”對他的“蓮花落”,雖然是寬對,但也可以,另一層意思就難得了,是順口溜藝術永遠流傳,蓮花落了有蓮子,蓮子又長荷葉、開荷花,也是生生息息永遠不滅。

這姑娘可真是個才女啊!陳二郎想再難一下她,便說:“姑娘,我再出一聯如何?”姑娘點了點頭,陳二郎瞥見左邊的山林下,有戶人家的茅舍的竹籬邊開滿了花,於是吟道:“春風拂面送清爽,籬下丁香初亮紫。”

哪承想,姑娘面對荷塘馬上吟道:“細雨敲荷聽雅韻,水中菡萏正含紅。”

還沒等陳二郎誇獎,姑娘說:“先生,見笑了。我一個鄉下女孩沒見識,這樣吧,我最後再出一聯給您對一對,我的秧還沒插完呢,您看如何?”陳二郎不好意思地說:“實在抱歉,耽誤了你插秧的工夫。姑娘請!”

說來也巧,恰在這時田埂上來了一個放牛娃,手裡提著鳥籠,籠子裡關了只鳥在撲騰著想衝出去。姑娘指著鳥籠對陳二郎說:“先生您看——”說罷吟道:“鳥在籠中,望孔明,想張飛,無奈關羽。”

啊!陳二郎大吃一驚!這一聯非同一般,姑娘巧妙地將籠中的鳥望著囚它的籠子“孔”張開翅膀想飛出去,可又奈何不了關住它羽翼的竹籠啊!此聯中含蓄地用了《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人物孔明、張飛、關羽。陳二郎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竟然博古通今,那她說的族長還了得?!

“先生,”一見陳二郎沉思的樣子,姑娘俏皮地說,“您慢慢想吧,我就不陪您了。”她提了捆秧轉身就要走,忽然,她聽到了身後的應對聲:“魚遊蓮下,張果老,饞湘子,可求仙姑。”

姑娘也吃了一驚!這位先生一定是觸景生情見了眼前的荷塘對出來的:魚兒遊在蓮蓬下,張望著老了的蓮子,饞得想吃可又吃不到,只能去求何仙姑了。他巧妙地將八仙中的張果老、韓湘子、何仙姑用上了。看來來趙家村對對子的人中,陳二郎可以說是她心目中最會對對子的人了……

當姑娘瞥見陳二郎騎上叫驢朝西邊走去時,不禁趕忙叫道:“先生,走錯了!您不是要找我們族長對對子嗎?趙家村在東邊!”可陳二郎似乎並沒聽見……

姑娘哪會了解陳二郎的心事?被人譽為“對子王”的他,竟難不倒一個鄉下小姑娘,其實是他輸了。他哪還敢去挑戰族長?此時,他想起已故的先生對他的諄諄教導: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高手在民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