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

2018-05-29 19:4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評論員 劉雪松


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西安一房難求、難求到需要搖號來體現公正公平之際,一份流傳到網上的搖號購房者關係戶名單到底是真是假?央視今日最新報道,從西安市長安區紀委瞭解到,“的確有公職人員向開發商打了招呼,介紹關係戶”。西安這份內部關係戶資料名單,5月24日晚上流到網上,次日一早,涉事的“南長安街壹號”樓盤透過官方公眾微信號聲稱,這份搖號購房者信息登記表“與事實嚴重不符,惡意詆譭公司形象”,對於相關責任人,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紀委調查了這麼多天,公司的形象是誰詆譭的,料想已瞭如指掌了。但今天紀委的回應還拖了個“尾巴”——具體涉及了多少人,他們通過什麼形式完成了交易,打招呼的過程中又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行為,這一切還有待進一步調查。其實這張涉及13個單位、45名個人的“關係戶表”,24日晚上人們基本的判斷是,真實性程度八九不離十。既然樓盤方跳出來不承認,那就讓開發商回馬一槍的子彈再飛一會兒,給當地紀委一個體現戰鬥力的機會。但紀委的調查,很有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淡定姿勢,不知是真複雜還是假簡單,總之不在旁觀者料想的節奏中。畢竟這份關係戶表中,區領導就佔了2席,區級主管部門的局長、副局長就有4人。這些有頭有臉的官員,區一級的紀委讓他們以怎麼的姿勢走出來亮相,不僅考驗紀委的智商,而且考驗紀委的執紀水平。倒是西安市房管部門的反應有些強烈。發佈公告稱,將在全市範圍開展商品房交易秩序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地產開發企業虛假搖號、內定房源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一旦發現將依法予以頂格處理。但是細細琢磨房管部門的硬性發話,不由得讓人感覺有些荒腔走板。理論上,搖號購房,制度是自己設計的。甫一出臺便漏洞百出、便被開發商玩得賊溜,首先需要打板子的就是職能部門自己。更何況所屬主管部門的官員在這份名單中就佔了4席。這是典型的自己訂規矩、自己壞規則。可想而知,這個搖號購房的新政出臺,已經不只是技術性的漏洞成堆了,此中是否具有主觀故意的“留一手”、抑或純粹做表面公正公平的假文章,房管部門自己,也是有待嚴厲問責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房管部門這一槍,靶子也是完全打偏了。當然房管部門朝自己開一槍,百姓也沒指望。沒有漏洞,便沒有作假。沒有官員視一房難求時的公平如形式、視百姓的訴求如草芥,這45名官員的手就不敢伸這麼長。在反腐制度籠子越扎越緊的今天,西安一個樓盤的搖號購房,還能出現如此多的官場黑手,也是朗朗法治社會之下的“別有洞天”。這是圍觀者極其好奇之所在。

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

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 西安這份流傳中的關係戶名單,不是購房搖號程序設計的漏洞出現,而是一座城市購房搖號新政假到不能再假的黑幕呈現。其性質之惡劣,絕非打招呼的一套房子“通過什麼形式完成了交易、打招呼的過程中又是否存在利益輸送行為”,所能衡量得了的。如果僅僅按照這個標準去查處,則是大事如何化小了,當然查處起來難度很大。因為至少,很難向黨委、政府交代,也很難向百姓社會交代。

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

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
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 購房搖號做假,是在百姓頭上動刀,更是在公正公平的制度規則上動土。西安房管部門的這句“一旦發現將依法予以頂格處理”,如果用在涉事的所有官員身上,那是瞄對了靶子開對了槍。否則單拎這家明知作假還為了保護打招呼的官員而大顏不慚、要拿法律追究別人的房地產開發商來處理,那是無法挽得回政府在這場醜陋洋相中的基本形象的,也是對社會大眾之於黨紀國法理解和了解能力的汙辱。

買房搖號作假,最該頂格出發是誰(轉自浙江新聞)​ 購房搖號,弄虛作假欺騙一房難求的剛需百姓的“南長安街壹號”樓盤方,當處重罰。但是,在公正公平的制度規則上公然玩弄的涉事官員,更須黨紀國法的嚴重懲戒。這些關鍵靶子,西安當地紀委必須瞄準了,出槍打狠了。一套房事小,傷的是剛需百姓之心。官員腐敗沒規矩,傷的是黨紀國法。對他們頂格處理,毫不為過。運營人員: 楊亞茹 MX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