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第三届“最美廊坊人”候选人事迹:韩颖

第三届“最美廊坊人”候选人事迹:韩颖

韩颖,女,28岁,中共预备党员,永清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副中队长,她在2017年5月被人社部和公安部联合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在2016年8月被河北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二等功”;在2016年8月当选“河北公安青春代言人”;在2017年被廊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廊坊文明家庭”、“廊坊市第六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韩颖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牢记宗旨、一身正气、执法为民、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她的事迹平凡生动,真实感人,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职业道德,展现了新时期廊坊公安青年民警的精神风貌。

一、坚定信念,矢志不移,执着于对法医事业的坚守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韩颖同志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医院高额工资待遇,毅然走上了法医岗位。她的工作,终日与恐怖、血腥的犯罪现场,与腐烂、脏臭的尸体打交道,还原现场、锁定疑凶、固定证据。她耐得住艰辛,守得住清苦,凭着对法医工作的一份热爱、一份责任、一份执着,坚韧地走在“为死者言,为生者权”的路上。面对一具具无论是命案、还是非正常死亡、交通事故的尸体,克服恐惧、心悸甚至恶心、反胃的种种反应,努力寻找尸体的每一处细小伤痕、每一滴残留的血迹、每一点遗留在胃里的食物,甚至每一簇蛆虫,细心、冷静地解开隐藏在尸体身上的谜团,寻找蛛丝马迹,通过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让尸体“开口说话”,精准确定关键性的线索和证据。

2015年8月15日,永清县龙虎庄乡龙泉社区一居民死于家中,死因不明。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当韩颖与其他技术人员到现场楼下时,一下车就能闻道刺鼻的臭味儿。强忍着呕吐进入现场后,一具高度腐败的尸体斜躺于卧室床上,周围都是腐败后流出的臭水,身上爬满了蛆虫,刚才还强忍着的呕吐物一下子冲上了嗓子眼,她强咽下去,坚持着将尸体检验完毕。

这是韩颖第一次接触这个高度腐败的尸体,通过这次考验,韩颖做好一名法医的自信更强了。担任法医后,由于随时会到野外勘查现场,基本与裙子、高跟鞋绝缘。

二、朴实坚韧,无私奉献,求索于对案件真相的追寻

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作为一名女警,韩颖克服一线战场的种种不便,时刻牢记入警誓言,把满腔热情和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她所热爱的公安事业上,埋头法医检验鉴定工作,把每一件事做好、做精、做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对公安事业的无比热爱。2014年初至2015年底,韩颖同志怀孕哺乳,她积极做好家人思想工作,谢绝领导的关心照顾,随队先后参与解剖检验尸体68具次,认真的工作态度让许多老同志自愧不如。

2014年6月1日,永清县某建筑工地楼前发现一具尸体,当时她已怀孕八个多月,身体不便,领导和同事都劝她不要去了。但是她二话不说,立即随队赶赴现场验尸。现场弥散的血腥味一再让她反胃作呕,但她仍顶着剧烈的妊娠反应,坚持挺着临盆的大肚子,笨拙地半蹲在地上,寻找着蛛丝马迹,在现场一干就是数个小时。

2015年7月10日,永清县龙虎庄乡杨迁务村发生入室抢劫杀人案,一死一伤。韩颖同志当时还在哺乳期,为了学习更多现场知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她坚持去了现场。在犯罪现场勘验过程中,与其他技术人员一道对犯罪现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查,从现场提取了大量的痕迹物证,为了能尽快查明死因,查找更多的线索,需要连夜进行尸体解剖,解剖工作结束后已是深夜。为了追踪犯罪嫌疑人的现场足迹,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来去路线,她主动与队友们一起搜索,在案发现场的周边开展大量的勘查和调查走访工作。这起案子历时100多天,那时候韩颖的孩子还不满一周岁,她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就出门,晚上九点多才能回家,中间根本没有时间给孩子喂奶,她只能强忍着胀痛,实在受不了了就找个没人的地方把奶挤出去。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每次想起这些,韩颖都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太多。

三、秉持正义,廉洁自律,恪守职业操守

热爱是一种力量,履职是一种自觉。在韩颖的日历中,没有休息日节假日的概念,“开棺验尸”、检验蛆虫遍布、高度腐败的尸体,这些读起来都让人感觉惊恐的场面,是韩颖常常面对的工作场景,作为一名女法医,韩颖没有选择退缩和逃避。工作中,韩颖同志严于律己。一次,她的一个发小儿因单方事故死亡。当时,家属和同学来找她说情,说死者还有妻子和孩子,希望不做酒检检测,这样保险就能报,能给家人留一些生活费。但韩颖当时就非常坚决地回绝了:“不行!这是骗保,是犯罪!”。参加工作至今,韩颖同志时刻提醒自己要清正廉洁,踏实做事,严于律己,不枉不纵。

从事法医工作以来,韩颖同志以扎实过硬的技术,公正无私的品质,赢得群众的信赖;以果断干练的作风,用犀利的目光和智慧的头脑,将与亡灵对话的艺术做到极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