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不被人设羁绊,只取悦自己

说起王传君,你的第一印象估计还停留在电视剧《爱情公寓》里说话幽默、高大帅气的日本画家关谷神奇。但是如果你看了《我不是药神》,估计会大吃一惊。他在影片中饰演佝偻着腰、头发稀疏、战战兢兢、身体虚弱、畏手畏脚的吕受益,居然毫无违和感。一举一动都特别到位,尤其是饭局上由干笑到苦涩的表情,以及乞求徐峥的眼神,隔着屏幕都让人感到心酸。怪不得很多网友都评价王传君演技超神,达到新高度。

他的好朋友金世佳,也是《爱情公寓》的主演之一,通过微博力挺他:“2015年,我告诉他演员最重要的是要有"羞耻心",不能什么戏都拍,什么面都露,什么热度都蹭,我们“演戏”是为了能守护自己真正在乎的人和作为“人”的底线,2018年,他已经做得比我好了,今后,一定会更好。”

王传君没有被自己的人设束缚住。比起成名,他更重视自己的演艺生涯。他不会去蹭《爱情公寓》的热点,甚至拒演电影版《爱情公寓》,看到有粉丝在他的微博下面评论:“你欠我一场爱情公寓的回忆”,他干脆关掉评论功能。

他对自己追求的价值感越来越清晰,选择做自己真心认可的事情。他坦言不喜欢演喜剧,想演自己真正喜欢的角色,而不只是观众喜欢的角色。即使没有大红大紫,他也不后悔。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很有艺术追求的演员,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更为弥足珍贵。

跟他有同样价值观的还有在《军师联盟》中饰演曹操的于和伟。在广州日报的专访中,于和伟坦言,“曹操这个角色让很多人意外,获得很多观众认可,大家给了很多很高的评价。我自己对此是有担忧的,因为我怕失去自由。演员不应该被这些高评价束缚捆绑,我认真思考过,要把一切归零。我对待每一个人物都会认真,但是我不会期许着同样的成绩。”

人都会迷茫,当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更要沉心正念,叩击心门,问自己触底反弹的问题,这时就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未来的路。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动漫《火影忍者》有段很燃的台词:人的命运到底是沉浮在像云一样已经决定好的潮流之中,还是能够跟随着自己所选择的潮流走?不管选择哪条路,最后可能都会走到同样的终点。但是当选择了后者时,人们就可以努力地为活着的目的努力,而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一味向世俗妥协,会忘记来时的路

麦家曾经用10年时间写出谍战经典《解密》,并一举成名,当这个作品写完的时候,他觉得人生已经经历了无数次逆袭、无数次的攀登、无数次的照亮。他告诫自己:当世界天天新、日日变的时候,我要继续做一个不变的人,慢的人,旧的人;当时代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我要敢于做一个气定神闲的人;当大家都在一路狂奔,往前追逐利益和名利的时候,我要敢于独自后退,安于一个孤独的角落寂寞地写作。

但他还是低估了金钱的威力,当有人抱着钱找上门天天催稿时,他就迷失了,忘掉了曾经对自己的告诫,失去了坐船去伦敦的那种耐心,用三个月时间,写完了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刀尖》,成为内心永远的隐痛。

他表示:“在这个时代的巨大的欲望面前,我败下阵来,我当了这个时代的俘虏,我成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被打败。塑造自己非常难,毁掉自己非常容易。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当我们走得太远,会忘记当时为何出发。禅宗大师神秀大师说得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坚持有点难,对抗世俗的洪流总有种不自量力的味道,不过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机会坚守内心的净土。

自媒体作者维小维在文章《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那是你不知道后半句》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毕业那年,读工业设计的张彬和老李一起进了设计院,工资三千。张彬纯粹是来捞点经验,积累项目和人脉,两年后,果然在外面开了自己的公司,很快就拿到了百万级别的融资。

而老李却一直做设计,15年过去了,工资只有8千,不少人都劝他改行,自己干前途更大,说不定就像张彬一样,公司估值过亿。

这时老李却以云淡风轻的态度生活着,坚持做最认真最极致的设计。在毕业15周年之际,一向默默无闻的老李发了个炸弹式的朋友圈:一个项目上了国家奖项,拿了一个合作企业上千万的奖金。原来,老李一直很清楚自己是个100分专业能力+30分业务能力+0分管理能力的人,

他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静静等待花期绽放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不要被世俗的眼光影响了判断。

正如美剧《马男波杰克》所说:你需要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现在还不晚,永远都不会晚。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有终局思维,才能走得更远

畅销书《乖,摸摸头》中讲过一个深圳建筑师的故事。作为中隐于市的修身者,有一天,建筑师苦于书稿写不出来,突然灵机一动,抛弃高薪工作,干脆带着书稿去长途旅行,体验知行合一的乐趣。于是从阿里到新疆,从北京到南京,从遵义到赤水,从台儿庄古城到婺源春光.....他用了三年时间,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边走边看边思考,把旅途中吸收的宗教观念和自身掌握的自然科学相结合,做了厚厚一沓的笔记,字里行间映射着民生、民俗和对历史的反思。

旅途回来,他又用了两年的时间闭关,除了吃喝拉撒外,其他时间全部用来整理书稿,出版成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虽在建筑圈消失了五年,重返业界后,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用两本书震惊众人。三年的游历,两年的思辨,赋予他一套独特的审美体系以及神秘而强大的气场,折射在图纸上,体现在工作里,所有人都惊叹于他思维的睿智、行事的缜密成熟,他褪去当初的青涩,迎来了事业的盛夏。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建筑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建筑技能的精进所带来的满足感,脑海中对这个终局特别清晰,所以敢于做出别人无法做出的选择,用3年时间的游历,用2年时间思考,每一步都走得很笃定。

当下的每个选择都会产生蝴蝶效应,今天一个微小的选择,有可能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你现在做的事情能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量?你现在做的事情放眼未来5年后,10年后是什么样子?然后以这个愿景为导向反推现在应该做什么,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称之为终局思维。我们心中一定要有那个“终”,才知道应该怎么“始”。终局思维不仅是格局上的远大,还能让我们把握未来方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终点为开始,不迷茫,朝着目标努力。

《颠覆性医疗革命》的作者赫塔拉·麦斯可是美国的一位医生、研究员,也是一位极客。他还是一位医学院学生的时候,就运营了一个医疗博客,当时已经成为这个领域阅读量最高的博客。他不想只是成为普通医生,而着眼于人类幸福的福祉,将“互联网+”的潮流引到医疗变革上,告诉大家诸如基因革命、远程医疗、身体之外的传感器、生物技术的DIY、人体冷冻法等等前沿动态。用他的同行恩格乐教授的话说:“他是那种为数不多的、深具洞察力、感觉、专业知识、话语权以及引领医疗时代变革所需的极少数人中的一位。”

有了大格局,他的事业创造出不可小觑的势能。这本书英文版出版后,大量的患者、医生、研究人员、开发人员,甚至一些医疗行业的决策者都找到作者,给他提了许多富有远见的想法、建议,通过社交媒体,他们开始着手合作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本书正在变成一种运动,假以时日,将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王传君凭《我不是药神》逆风翻盘:迷茫时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董卿在《朗读者》说过:“

等待是我们和时间的一场博弈。我们凭借着智慧和耐力,和未来做一场交换。

终局思维,就是让我们的选择与未来定下契约。

最后我想说,人生的选择有无数种,有一种选择永远也不会错,那就是选择正向积极。人生的道路也有无数条,有一条永远是康庄大道,那就是脚下的路。别轻易给自己贴标签,别因为眼前的道路泥泞而向现实妥协,登高望远,持续修炼内功,幸福就在转角处。

-END-

作者:羽扇清风,樊登读书会签约作者,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90后文艺青年,公众号:羽扇清风(ID:yushanqingfeng20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