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別怕!複雜腦腫瘤並不等於不治之症

提起腫瘤,大多數人認為腫瘤就是不治之症,更別說是一些複雜腦腫瘤。的確,大多數腫瘤都沒那麼簡單,可是這複雜之中又潛藏著一線希望,你知道希望在哪裡嗎?想要進一步瞭解更多相關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

“海上名醫官方”,點擊底部“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問答。

別怕!複雜腦腫瘤並不等於不治之症

何為“複雜腦腫瘤”?

從病情方面來說,複雜的腦腫瘤就是危及腦重要結構的深部腫瘤,比如基底節,丘腦,腦幹這些部位的腫瘤,它們易對周圍神經血管造成壓迫;另外則是伴有一些嚴重腦水腫的大型腫瘤,這些腫瘤血供很豐富,特別是血管外皮瘤和血管母細胞瘤,手術時出血極多,易引起術後併發症。

從患者的角度來說,就會有比較多的影響因素。

首先是年齡差異,不同年齡段病人,腫瘤有許多差別。其次是對於病況比較複雜的病人(如伴有肝衰竭,老慢支,心功能不全,或服用抗凝藥物的病人),這些人在手術期間需要考慮的問題極多,所以常會面臨諸多矛盾的選擇,這些因素一併形成了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叫做“複雜腦腫瘤”。

這樣的複雜情況,如果在20多年前,在“生命禁區”的大手術是存在巨大挑戰的,但隨著醫學技術的更新,醫生們敢於在「複雜」的情況下做嘗試了。

認識“生命禁區”

醫生們常把大腦比作北京,把心臟比作上海。腦幹在腦子裡的地位就相當於中南海在北京的地位。二十多年前人們認為腦幹上的腫瘤不可以動刀,而最近20多年來腦幹的手術也變的愈加普及了。

真的有那麼兇險嗎?

是的,真的有!

因為腦幹作為大腦和脊髓間的連接部分,從上到下依次發出第III到XII對腦神經,其內發達的網狀結構決定了人的意識狀態。此外,腦幹內還有許多重要的神經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及視覺、聽覺和平衡覺等反射中樞。

但是腦幹的範圍非常小,手術當中可能存在的機械損傷及熱傳導損傷都不可避免的會對腦幹造成影響。所以當腦幹長了腫瘤,手術風險之大,難度之高不言而喻。但現在隨著神經外科技術的進步和重症監護的支持,醫學界對腦幹腫瘤有了更精確的判斷和更豐富的理解,因此有膽量去挑戰它,比如說對位腦幹上的膠質瘤和海綿狀血管瘤進行手術。

術前、術中、術後應謹慎

複雜腦腫瘤的治療過程中,無論是術前,術中還是術後,一刻都不容鬆懈,隨時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令人提心吊膽。

在對待病人時,應進行個體化治療,進行多模態的監測,而不僅是腦功能的監測。顱內壓,腦灌注壓,血壓,循環容量,血紅蛋白量,血糖的高低和血漿滲透壓這些指標的水平,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除了要對這些指標進行監測外,還要密切關注體溫,因為體溫升高會引起機體發熱,繼而引起腦代謝增強。而我們要最大程度避免的正是腦代謝的增強,否則病人的顱內壓會無法控制,誘發病人癲癇的發作。

案例分析

一位血管外皮瘤患者曾經歷了23小時的手術,那意味著一天一夜!

由於腦葉腫瘤周圍血供豐富,操作難度極大, 23個小時手術期間,患者共失血七千多毫升,而正常人血量大概是四五千毫升(女性為75ml/kg,男性為80ml/kg)

伴隨大量失血後再灌注會帶來創傷性凝血病及臟器功能不全的問題;如果是在尾狀核基底節處存在腫瘤,如膠質母細胞瘤,則要警惕腦出血,因為這裡也是腦高血壓病引起腦出血的最常見部位,腦出血病人輕者偏癱,重者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複雜腫瘤的治療不僅需要有非常好的顯微外科的技巧,而且也需要有神經重症監護的保障,才能讓這類病人得到很好的監測治療,使手術成功率大幅提高。

別怕!複雜腦腫瘤並不等於不治之症

高亮

現任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擅長:複雜顱腦外傷的手術、腦血管病的搶救、急性腦卒中的取栓治療、動脈瘤破裂的治療,複雜腦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等。

主編 / 崔 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海上名醫官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