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父親準備去兒子家過端午節,晚上兒媳打來一個電話,老人含淚放棄

李老漢知道兒子忙,所以平時儘可能的不給他打電話,怕給他添麻煩。即使兒子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他也不責怪。

沒事在村裡閒聊時,他也對那些鄰居們說,兒子是公司的領導,事情多,不能經常回來看他,也是情有可原的。鄰居們也都點頭附和,說他養了這麼一個有出息的兒子,讓人羨慕,真是有福分。每當聽到這,李老漢心裡都會樂開了花,由衷的高興。

但從村裡進城到兒子家也就只有三十多里路,如今交通很方便,公交車都開到了村子口。李老漢經常閒坐的地方就在村口的那棵老榆樹下,每天看著車來車往,上上下下的人呆呆發愣。

父親準備去兒子家過端午節,晚上兒媳打來一個電話,老人含淚放棄

說實話李老漢是很想兒子的,自從兒子結婚在城裡安了家,都已經有七年了,但兒子回家來看他的次數卻屈指可數。即使過年時,他們全家也只來過兩次,其它的春節都是在兒媳家過的。

每次兒子回來,李老漢都高興地像過節一樣,趕快出去買酒買肉,他真想讓兒子留下來陪他吃一頓飯,聊一會兒天。但大多數,兒子都只是站一站,說不了幾句話,留下一些錢就走了。看著兒子放在桌上的錢,李老漢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回想當年,老伴是在兒子讀高中時去世的,家裡一下子塌了半邊天。在外打工的李老漢只好回家,邊侍弄那幾畝地邊照顧起兒子的生活。

為了能多掙錢,他又在鎮上打了一份工。當爹又當孃的日子不好過,但李老漢還是挺了下來。好在,學習一直不錯的兒子讀大學、找工作都很順利。幾年後,還找了一個城裡的姑娘結了婚。

兒子結婚前,李老漢拿出全部積蓄又借了錢才給兒子付了樓房的首付。兒子說,剩下的房款就不用他管了,媳婦家有錢,她家出。不久,兒媳家又幫兒子調動了工作,去了一家很好的公司,還慢慢的當上了領導。

所以,李老漢還是感激兒媳一家的,她確實幫了不少忙。只是,兒媳這個人卻不太好相處,不多的幾次見面中,面對李老漢都是顯得冷漠,沒有個笑模樣,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

對此,李老漢心中也明白,但他又會安慰自己:兒媳本身就是那個性格,只是自己多想了。

父親準備去兒子家過端午節,晚上兒媳打來一個電話,老人含淚放棄

端午節快要到了,算一算,又多半年沒見到兒子了。

李老漢突然想,既然兒子他們那麼忙,沒時間回來,自己何不去他那裡過端午節,吃一頓團圓飯,順便再逛一逛已經十多年沒去過的城市?

李老漢越想越覺得這個想法不錯,於是他馬上給兒子打了電話,說出自己的想法。兒子在電話那頭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下來,並說那天還要去接他。

放下電話,李老漢高興壞了,趕忙去鎮上採購各種物品:有給兒媳的糕點,有給孫子的玩具,還有給兒子的茶葉。

最關鍵的是粽子,兒子小時候最愛吃了。李老漢買來好多食材,準備做好幾樣的粽子。總之,李老漢忙活開了,身上也有勁了,彷彿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李老漢把各種物品全都收拾好,一大盆還冒著熱氣的粽子要等涼了之後才能打包,望著眼前的一切,李老漢高興地笑了。

正在這時,屋內的電話響了,李老漢連忙拿起,裡面傳來兒媳的聲音:“爸,聽說你明天要進城來家裡。真不巧,明天我們家有事,沒有人。你要是想來,那就改天吧。”

李老漢一聽就愣了:“閨女,我是早就和兒子商量好的,他說有時間啊?”

兒媳顯得不耐煩:“你兒子知道什麼啊?家裡的事還不是我來安排?他根本就不知道,你要是想他了,改天就讓他回去看你吧!我還有事,先掛了啊!”

不等李老漢再說話,兒媳就掛斷了。

父親準備去兒子家過端午節,晚上兒媳打來一個電話,老人含淚放棄

手裡拿著話筒,李老漢呆呆的發愣。半天時間,他才想起要再給兒子打一個電話,但想了想,又放下了······

他想起了兒媳的話,兒子在那個家中確實說了不算啊!

看著桌上擺放的大包小包,還有冒著熱氣的粽子,李老漢不禁眼圈一紅,淚流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