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 「红色家书读后感」学习红色家书 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家书读后感」学习红色家书 传承红色基因

学习红色家书 传承红色基因

县委副科级组织员 王 婧

在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无数先烈远离亲人,奔赴战场,他们将对父母、爱人、子女的思念付诸笔墨,那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事迹,像一股红色力量让我们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和党性教育,让人为之震撼,肃然起敬。如今,硝烟散去,但曾经的牺牲不应该被遗忘。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传承红色基因,担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传承红色基因,要将理想信念挺在前面。“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支撑着这些共产党人奋勇前进、视死如归的正是心中那份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犹如精神之“钙”,铸就了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在今天和平的年代,有些人在安逸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理想信念淡薄,上班混日子,得过且过,殊不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应以革命先辈为人生坐标,从革命先辈遗言中汲取精神的养分,强化自我反省提高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面对艰难险重的任务,做到吃苦在先、冲锋在先,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

传承红色基因,要将敬业奉献挺在前面。贺锦斋在给弟弟的信中写到“我决心向培养者教育者贡献全部力量,虽赴汤蹈火而不辞”;车耀先在入党后写到“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无数革命先辈将其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继、不怕牺牲,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他们用行动证明,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在短暂的生命中获得有意义的人生价值。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庆幸遇上了今天的好时代,但我们更应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发扬好“安专迷”精神、“钉钉子”精神,着眼新形势新需求,丰富工作手段,提升工作能力,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特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党和群众喜爱的“精品”。

传承红色基因,要将清正廉洁挺在前面。邓恩铭在担任山东省委、青岛市委书记时,曾掌管过许多党的经费,他自己却一直生活清寒,家中多次向他索款,他只是回信说自己“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只能谋个个人的温饱,无力顾家”。字里行间,都是革命先辈一生清廉,公而忘私的真实写照。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共产党员淡泊名利、坚守清廉的气节操守不能变。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做廉洁的表率,要常怀律己之心、绷紧纪律之弦,带头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守住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让忠诚、干净的优良形象伴随始终。

「红色家书读后感」学习红色家书 传承红色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