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非美國家要硬起來了嗎

昨日歐元區公佈5月CPI初值數據顯示大幅高於預期,能源價格上升是主要因素。同時美國4月PCE數據公佈顯示符合預期;同時;意大利總統術授權法學教授孔特擔任總理,政治經濟學家特里亞將出任財長,新財長也曾批評過歐元制度,或為意大利政局埋下隱憂。

①昨日歐盟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歐元區5月調和CPI同比增長1.9%,高於預期1.6%,大幅高於前值1.2%,創下自去年四月來最高通脹水平。剔除波動性較大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歐元區5月核心調和CPI同比初值1.1%,同樣高於預期1.0%,也大幅高於前值0.7%。

昨日美國商務部亦公佈美國4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1.80%,預期1.80%,前值由1.90%修正為1.80%;4月個人消費支出環比超預期。

②當地週四晚間,意大利總統授權法學教授孔特擔任總理,標誌著五星運動和北方聯盟黨二次組閣成功。政治經濟學家特里亞將出任財長,也批評過歐元制度,此前被提名財長的“疑歐派”薩沃納或任歐盟事務部長,或為意大利政局埋下隱憂。

非美國家要硬起來了嗎

【解讀】

今天給各位讀者簡單概括一下這周小編認為市場給出的很重要的信息。

第一個,就是昨天晚上歐元區公佈的5月份CPI數據,終於出現了小編等待已久的再度上行跡象。為什麼要說等待已久,就是因為能源價格對通脹的上行推動力,之前很早就有說過相關的問題,就是在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下,導致能源價格的提高最終是否能反應到各國的通脹水平上。經過一季度的疲軟數據表現後,二季度4月份依然沒能體現出來,終於在5月份的數據上體現了出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陸續一些重點非美國家的通脹表現都會回暖,從而進一步影響到貨幣政策的利率路徑。

第二,就是加拿大央行在貿易風險依然較高的情況下,對貨幣政策利率路徑進行了今年7月份將可能加息的暗示。

第三,就是日本央行宣佈削減5年期至10年期的購債規模。

這幾個消息的特點就是存在央行貨幣政策有轉向鷹派立場的可能性,簡單來說,非美國家貨幣政策在年中6月份時間段有了再次轉向鷹派立場的跡象,當非美國家與美國的貨幣政策再次出現同向的情況下,這就有了再次利空美元指數的理由出現。而相對的直盤貨幣兌就有了反轉的可能性出現,特別是歐元。

非美國家要硬起來了嗎

以上是基於貨幣政策角度作出的考慮,那麼我們也還需要考慮一下政治風險因素的影響。如歐元區的意大利、西班牙的政局風險,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我們拿意大利作為例子,此前的文章已經說過相關觀點,意大利局勢雖然已經有所暫緩,給予了歐元短線上行的動力,但疑歐派執政已是大勢,包括西班牙局勢在內,都會在未來對歐洲政局埋下禍根。

加上美國對歐加墨等盟友的關稅矛盾問題依然存在,比如美歐關係的惡化,依然將會影響歐元區的投資和出口,從而對其經濟造成影響,這個利空因素依然存在。

因此小編認為,如果1.15關口上方開始考慮歐元的抄底操作,同時也可以相應的增加避險貨幣持倉會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