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正三和絃,我們就可以嘗試給一首歌曲做一個簡單的伴奏了。上次發佈了《和絃在樂曲中的應用》一文後,許多朋友反饋說希望能有簡譜版的講解,那今天我們就用簡譜給大家分享吧。
先一起來看一下自然大調音階各音級的級數和名稱,基本和五線譜是一樣的。在每個音級上都可以構成一個和絃,仍然可以用音級來標記,比如主音上方構成的和絃記為I級和絃,中音上構成的和絃記為III級和絃。今天我們重點關注三個正三和絃,也就是I、IV、V級上構成的三和絃。
主和絃(I級)是調式和絃的中心,具有穩定的功能;下屬和絃(IV級)位於主和絃下方純五度,具有不穩定的功能;屬和絃(V級)位於主和絃上方純五度,具有更不穩定的功能。主和絃、下屬和絃、屬和絃集中反映了調式的音響特徵。傳統的音樂作品一般按照“穩定——不穩定——更不穩定——穩定”的邏輯進行,從而形成 I— IV— V — I的和聲進行的經典模式。
基於這個經典模式,我們可以在和聲編配時安排以下幾種進行方式:
I——IV——I
I——V——I
I——IV——V——I
我們一般不使用V——IV級的向下二度和聲進行,一是這種進行缺乏力度,二是這種和聲從聽覺上有一種下墜的感覺,所以要避免這種和聲的進行方式。
有了這些框架,我們可以準備為旋律編配和絃了,一個基本常識是看旋律與和絃中相同音級的數目多少來決定使用哪一級和絃。比如旋律中1、3、5居多,就選擇I級和絃;旋律中1、4、6居多就選擇IV和絃;旋律中2、4、5、7居多則選擇V級和絃。
V級和絃對應多一個音是因為我們經常會用到屬七和絃,就是在屬和絃5、7、2的基礎上再疊加一個三度音4,構成一個四個音的和絃,因為增加的這個音與根音是七度關係,所以叫做七和絃。(見本文前面和絃圖)
以上講的是大調式正三和絃的使用,小調式也是一樣的,小調式的三個正三和絃分別是I級主和絃6、1、3;IV級下屬和絃2、4、6;V級屬和絃3、5、7。當旋律中的音以6、1、3居多時用I級和絃,以2、4、6居多時用IV級和絃,以3、5、7、2居多時用V級和絃。
最後還要說一下調,如果你要彈的是C大調或者a小調,那自然很方便。如果是其它調,咱們還是一樣使用級數選擇和絃,因為這樣看起來方便,不用去想每個和絃是哪幾個音,對應簡譜就好了。配好後再把音名標記寫出來,像《我的中國心》是c小調,I級是Cm、四級是Fm、五級是Gm,這樣標出來以後在彈奏時就會方便許多,尤其是彈吉他和電子琴的朋友會毫無障礙。
今天主要講了正三和絃的編配方法,大致上是這樣一個方向,適合初學的朋友們先動手實踐起來,至於一些特殊情形需要特別處理的,以後我們一步步地深入探究。
閱讀更多 知臨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