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個人思考:站在通脹的起點上守護資產!

今天,2018年7月27日晚,美元兌在岸人民幣一年掉期點轉為貼水,為2014年3月以來首次。

個人思考:站在通脹的起點上守護資產!

懶得看全文,可直接看文末加粗部分。


前幾天碼了篇文章《未來應買入資產,適度增加負債》:https://www.toutiao.com/i6581642444603916804/ 文中大致意思是,我判斷大概率未來印鈔會水漫金山,市場上貨幣放量增加,那麼相對應的錢就不值錢。

舉個例子:在一個孤島上,所有人只有100元,孤島有田產糧,有山種樹,這些都是需要錢去買入的,但是錢不會增加,種糧都技術和種樹技術都增長,工人也慢慢從新手到熟練工,產量瘋狂增加,但是島上只有100元可以交易,所以呢?你握有1塊錢,你就永遠擁有這島上百分之1是資產,這時候的人不願意消費了,因為錢是恆定的,反之亦然。所以一個合理都政策就是產出增加都同時,貨幣適度發行,達到某種平衡。

目前的情況是新聞報道:去槓桿、打破剛性兌付、p2p爆了等等,都是貨幣緊縮的現象,但是這個現象在本次的國委開完會後逆轉了,強哥表示適度積極,上一次表示適度積極都時候是2014年,那年股市牛市,2年不到都牛市爆炸後,馬上房市牛市,最近又被壓住了,為什麼?就是錢太多了,我們的生產力還沒有跟上,資金只好買入資產避險。

這次情況應該比上次更為嚴重。

1、上次的資金還未消化,甚至於08年的4萬億都沒消化,大量的資金被凍結在房市,現在壓住房市又開始放水,結果就是股市暴漲,房市不會跌,甚至在沒限購的城市繼續暴漲,但願不會出現民生商品暴漲,這是真正影響生活的惡性通脹。

2、強哥放話後,央行用mlf進行了最大量的淨投放,政策面已經開始寬鬆了。

3、毛衣戰,美方大量提高關稅都需要我方用匯率貶值來對沖,雖然會導致信用崩塌,但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來。

4、地方政府債務過多,很多地方政府甚至不能支付利息了,更別提本金,除了貨幣濫發繼續稀釋債務,別無出路。

本文最重要都一點就是文中第一條提到的,我們“2018年7月27日晚,美元兌在岸人民幣一年掉期點轉為貼水”,貼水多少呢?33個點,簡單解釋下貼水,就是遠期匯率高於既期匯率。說的直白點就是目前央行大量拋售人民幣壓低匯率,收購美元抬高了匯率。其實外資也很清楚“強哥說的人民幣無貶值基礎是對的”,後來還成了段子叫“人無貶礎”,不信的只有我們大部分國人。全世界看來,基本面像我們這樣強大的,除了美國就沒有了,一個強大基本面的國家,確實不存在貶值基礎,所以外資看準了,堅持認為貶值是暫時的,升值是大概率的,最後導致出現匯率貼水33點的情況。

33點貼水的意義就是美國人用美元作為基礎貨幣,負債買入人民幣資產,一年之後他的僅僅在匯率上就可以抵消負債利息支出,所以,大概率外資要進場了,這他媽幾乎是無風險的套利,央行越壓匯率,外資越爽。那現在央行拋的錢哪來的?印的唄,而且比預期印的更兇,大量投放,外資進場,週五當日中國平安外資淨流入5個多億,這情況已經持續很久了,週五大淨買入量更明晰。

所以給個結論:股市暴漲,幾乎不存在第二條路,如果強哥發話後那次,我發文只是認為有了方向,現在就是外資打開手電筒照亮了前路。

有人說是好事,對國家來說其實並不好,我們會流失我們的核心資產,並且給未來的經濟發展埋下禍根,但是目前確實進退兩難,我們幾乎無法接受強勢去槓桿下的社會動亂,我們的社會制度決定了,生活必須一路向好,無法承受美國那般慘無人道的經濟崩盤,一切推倒重來,我們跟西方制度畢竟有別,但經濟運行規律是否有別,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能不能強勢扭轉,我不確定,作為普通人只能儘可能的保證自己不被沖刷下去。假設你手握1百萬現金,一套房子,穩定收入1萬,在一般的城市,這算是中產階級,但是如果這個情況如預期般演繹,而你又沒有買入資產,那你就會往下掉一個階層。

所以,還是那句話“買入有效資產,適度增加負債”,在通脹條件下,資產是升值的,負債是會被稀釋的,用適度負債買入資產。以下對上班族對建議:一是沒用公積金貸款的趕緊用掉,市中心地段找個小套的房子付掉首付後,用純公積金貸款買入;二是申請低利率的消費貸,最好選擇等額本息還款,還款金額=(家庭工資收入-日常支出)50%,我自己就是這麼做的。

股票買入硬資產的,公司有大量固定資產,有合理的現金流,最好有合理範圍內的負債,比如我5支股票的其中一支就是中國建材,極高的負債,是央企不會斷貸,手裡大量的股權和礦山,這些資產合理估值至少3000到4000億,公司每年付完貸款利息還能賺上百億,適當配置這類股權,屬於槓桿+槓桿+槓桿的模式。

文章思路略混亂,臨睡前看到財經新聞後匆匆而就,意思表達清楚了,文章將就著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