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延禧攻略》跟其它宮鬥片相比,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潘雅靜


一時間,彷彿身邊的所有人都在看《延禧攻略》。

最神奇的是,這部劇出自大家之前最為不齒的於正之手。

於正,一個跟抄襲和爛劇掛鉤的名字,擔任編劇的作品,評分都是很低。

不管是原創還是IP改編,於正都能給搞得面目全非,親媽不認。

所以這次的《延禧攻略》,於正大概是學聰明瞭,整個主創裡都找不到他的名字。

他的頭銜是編審、藝術總監和總製片人,等於說是隻把控大方向,具體的劇情還是由編劇週末來寫。

果然,沒有了於媽“天馬行空”“驚天地泣鬼神”的編劇後,整部劇變得順眼多了。

當然槽點也不是沒有,但作為一部拿來消遣的電視劇,《延禧攻略》已經牢牢抓住了觀眾們的心。

乍一看,《延禧攻略》還是從前電視劇的套路:

主角是底層小人物,一路打怪升級最終逆襲,主角光環五尺厚;

有個跟華妃一樣飛揚跋扈的貴妃,仗著盛寵就作死,誰也不放在眼裡;

宮斗的套路也跟從前的清宮劇大差不差。

但它又給出了很多新鮮的東西。

女主角魏瓔珞不是那種天性善良因為迫害才黑化自保的小白兔,而是一開始就脾氣暴躁、睚眥必報的“炸毛怪”。

別人潑了她一壺水,她就要一桶水還回去;有人殺了她的朋友,她就要設計讓這人償命;每次有人要害她,她都能化險為夷,讓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兩三天就要送一波“盒飯”,被好多觀眾調侃為送餐員。

為了達到目的,自然是可以不擇手段,撩人的套路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大約是寬宏大量的“包子”女主看得太多,遇到魏瓔珞這樣的劍走偏鋒的女主會覺得格外有趣。

而聶遠飾演的乾隆,也很不一樣。

從前的皇上,要麼是深情無比獨寵一人的霸道總裁,要麼是薄情寡義的政治家,要麼是有時和藹有時可怕的皇阿瑪,但《延禧攻略》裡的皇上,竟然是個傲嬌毒舌的“吐槽達人”。

宮裡選秀女,他就毫不客氣地吐槽:

長得瘦的,他說風太大會不會站不穩;

長得胖的,又說別人一天吃五頓;

長得黑的,就說別人頂著醬油曬太陽。(這姑娘哪裡黑了??)

別說,歷史上的乾隆還真的是個“彈幕狂人”,每次收集到什麼古籍古畫,他都要在上面留下印章,硬生生地把一副珍寶變成自己的草稿紙。

於是編劇也很知道玩梗嘛,竟然讓乾隆自己吐槽自己。

我們印象中的皇后,都是心狠手辣又苦大仇深的反派,看到就要瑟瑟發抖的那種。

而秦嵐塑造的這位富察皇后,已經成了大家心中的白月光。

她溫婉動人、大方端莊,對人總是那麼軟軟糯糯的,好多人都說,想融化在皇后這溫柔的目光裡。

她不僅善良大度,還隨時謹記皇后的職責。

作為皇后,她並不把自己當做皇上的附屬品在活,而是把“皇后”這個“職業”當做一生的事業來看待,要管理好六宮,要規勸皇上,要做其他妃嬪的榜樣。

她也不想跟其他妃嬪“爭奪”皇上,因為對她來說,她先是一個皇后,才是一個女人。

如此一個完美的人啊,難怪會贏得大家的尊重和愛。

而這劇裡最厲害的,應該就是CP了,並且男女任意搭配,竟然都能被磕出糖來。

人氣最高的CP,目前是女主魏瓔珞和許凱飾演的富察傅恆組成的“傅瓔CP”。

傅恆作為皇后的弟弟,恪守禮儀,但在小妖精魏瓔珞的套路下,毫無招架之力。

比如大家都叫他“富察侍衛”,但瓔珞卻叫他“少爺”,瞬間就跟別人不一樣了。

頻繁密集地出現在他眼前,不是為了引起他的注意,而是真心實意的“關心”。

純情小奶狗哪裡懂這些套路?等到反應過來,傅恆已經落入瓔珞的“圈套”,無法自拔了。

而這位少爺也是“口嫌體直”的典範了,嘴上說著“不得體”,身體倒是很誠實嘛。

瓔珞生病,他偷偷照顧別人,還忍不住偷親;

只要瓔珞在場,眼神就無法從她身上移開。

發糖速度密集到令人窒息!

為了她,可以說是不顧一切了,竟然對皇上寵愛的親弟弟說出“我見你一次打你一次”這樣的話。

甚至也不顧兩個人的身份懸殊,要八抬大轎迎她進門。

Hello?你們是在演清宮偶像劇嗎?!

帝后CP也超甜啊。

兩個人站在一起,就是恩愛和睦又意氣風發的樣子,在爾虞我詐的帝王家,這種歲月靜好真是太難得。

後宮三千,皇上基本上是獨寵這位髮妻一人了,不管有什麼好處,都第一個想到皇后。

高貴妃放煙花鬨皇上開心,結果皇上一轉頭:“皇后,你同朕一起賞煙花”。

早上起床不想去上朝,就在皇后面前撒嬌來著,這一記捧臉殺可真是嚶嚶嚶嚶甜到心坎。

就算皇后犯錯了,那也是不忍心責罰啊,就點鼻頭以示警告吧。

帝后情深,這在歷史上可是有佐證的。

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陷入了巨大的悲傷之中,夜不能寐,食而無味。

此外,皇后X瓔珞的CP也是很多人磕。

皇后對瓔珞是無限寵愛,不管她做了多麼越界的事,都無限度包容,像一位姐姐一樣真心待她。

還教她讀書、寫字,完全是養成系嘛。

而瓔珞對皇后自然也是完全信任,整個皇宮裡甚至是全天下她最在乎的人就是皇后了。

皇上X瓔珞的“衛龍CP”還並未正式上線,但CP粉們已經學會了從花絮中找糖吃。

老實說,《延禧攻略》的確是爆了,不管是網播量還是討論度,都是大熱的程度。

除了同行襯托,《延禧攻略》的熱播還得益於觀眾們對於清宮戲的渴求。

《甄嬛傳》已經過去7年,《如懿傳》在一天天消耗掉大家的熱情,這時候一部有瑕疵但還可以忍受的《延禧攻略》出現,就真心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了。

觀眾們肯定了《延禧攻略》,於是於正認為自己超有才華,之前是大家不懂得欣賞他的作品,那我真是萬萬不能苟同。

之前那些爛,是真的爛啊。

不過這倒也證明了一件事,只要你認真做好內容,哪怕口碑爛如於正,觀眾也還是願意給機會的。

總的來說這部劇還是有看頭的。不想天天等更新,就直接買會員吧!但感覺買會員好像不划算,但不要擔心;作為精打細算的小姐姐,安利你下載看薦之後是可以參與抽獎活動,有機會抽到騰訊視頻會員哦!趕緊行動起來吧!http://suo.nz/4Vkg6p


馬尾控森森


今年暑期偶像劇夾擊的環境下,觀眾內心似乎渴望著一款宮鬥劇。然後《延禧攻略》就在暑期檔中脫穎而出。


第一個看點:

這部暑期檔宮鬥劇有實力派演員的加入,秦嵐、佘詩曼、聶遠、譚卓等實力派演員的加盟,絕對是一部對得起觀眾的良心作品。

於正這次確實也是摸準了觀眾口味。放棄了大紅大綠的配色,女主告別傻白甜,配角性格分明,加上這幾位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品質算是上乘了。

扮演魏瓔珞的是90後小花吳謹言,與這些戲咖對戲,依舊氣場滿滿。

我們先來看一下《延禧攻略》的故事簡介。

本劇講述了宮女瓔珞憑勇往直前的勇氣、機敏靈活的頭腦、寬廣博大的胸懷,化解宮廷上下的重重困難,最終成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貴妃的故事。

在搜索一下“魏瓔珞”,從宮女到孝儀純皇后,原來這部劇還是活脫脫的令妃進化史。


第二個看點:

劇中娘娘們的絳唇妝、一耳三鉗、“小兩把頭”髮型都有考究。

這裡的絳唇妝和如今的咬唇妝頗為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

“一耳三鉗”:滿族舊俗,女孩兒出生後,一耳穿三孔,戴三鉗。

“小兩把頭”:滿族婦女最具有代表性的髮式,就是把頭髮束在頭頂上,分成兩綹,結成橫長式的髮髻。


第三個看點:

當時後宮嬪妃們的死逼大戰了

說到劇情,女人多了真的是容易撕,宮斗大戲怎能少得了撕逼。

魏瓔珞為了給姐姐報仇進入皇宮。腹黑的性格,看起來簡直不要太爽。

沒有平鋪直敘的故事情節,第一集就直奔撕逼主題,就喜歡這種節奏!

誰惹我,我就開戰!!!


1V1 魏瓔珞VS烏雅青黛↓

魏瓔珞為了幫吉祥,將香囊中的粉末混合塗在烏雅青黛的鞋上,走起路來,便有蓮花的形狀印在地上,可“步步生蓮”在皇上看來是禍亂朝綱,烏雅青黛迅速被逐出宮。

成功拿下一血。


1V2 魏瓔珞VS方姑姑&錦繡↓

方姑姑和錦繡懷疑魏瓔珞與侍衛相好,魏瓔珞找工匠要來高嶺土,吃下之後假裝懷孕,略施小計輕鬆拿下兩人。

Double Kill~

女主天天發盒飯發到手痠,和女主對抗的基本都涼了。


小娛奉勸各位女配,撕逼一時爽,保命更重要。


第四個看點:

當屬《我不是藥神》裡的譚卓,在這部劇中變身高貴妃,真是可憐了她,認認真真宮鬥也是hin讓人心(過)疼(癮)了。

這件綠袍穿了好多集,

好不容易換了新款,卻被指出和豬八戒撞衫。

想要陷害魏瓔珞,卻被魏瓔珞、皇后、純妃、愉貴人反殺,遭到了聯合對抗。

姐姐妹妹站起來,一起合體打勝仗。衝鴨!!!

魏瓔珞每次都正面剛的性格簡直不要太厲害,不禁讓人期待之後更加壞壞的她!!

故事演到這裡,還是留下一個懸念,這劇剛8集就4殺,那麼問題來了,70集的電視劇,魏瓔珞最終能完成幾殺?


inMusic演唱會


1.每個妃子都有3個耳環

清代宮廷,在女孩出生時就會給耳朵穿三個孔,戴三鉗。尤其是有地位的婦女,都要做到一耳三鉗。 所以在前20集裡,主角纓絡的耳孔有三個,但只能戴一個耳墜。等到後面變成大Boss後,就會有三個耳墜了。


這在其他的清宮劇裡,我們也看到過同樣的畫面,但是我們很少注意到耳環。這一次於正的片子和以前畫風大不一樣。



2.皇上的爸爸叫什麼

我們在《康熙王朝》裡經常聽到一個稱呼,“皇爺爺”。這個叫法在《延禧攻略》中被更正為 “皇瑪法”。 這也是清宮劇裡為數不多的正確叫法。

3.每個妃子都有咬唇妝

今天我們叫“咬唇妝”,實際上是有過考究的。歷史上把這種唇法叫做“點絳唇”,其實和今天的咬唇妝還是有不一樣的,因為他並不塗上嘴唇。



但是為了熒幕好看,電視劇的妝容是在塗上淡色唇膏後,再強化了下嘴唇的妝。


媒玩


融入非遺元素,高配版服裝配飾


這部劇的美學設計獨具匠心,尤其是服化道考究有質感,融入刺繡、絨花、緙絲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劇中總共展現了,打樹花、緙絲、刺繡、雕刻、描金、薰香、崑曲、絨花、古建築園林等很多非遺元素。


所以說,這本劇還是一部清宮美學的養成劇。京繡是一門古老的中國傳統刺繡工藝,因以北京為中心發揚而得名。清朝是刺繡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滿族文化和漢族文化通過刺繡藝術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劇中的服飾很巧妙,不同的身份地位所搭配的服裝配飾都是完全不同的。仔細看還是挺有意思的。


《延禧攻略》服裝部分刺繡展示


吉服

又叫龍褂,日常宮內慶典,節日,接待等場合穿戴,與現代晚禮服相似。

參考圖

繡坊為給富察皇后祝壽,依照舊例,縫製了一件鳳袍,這件鳳袍的樣式為鳳穿牡丹。


常服

劇中的女主是從秀坊上位,其中開始有很多的劇情就是在為嬪妃製作常服,我們來看餘詩曼的常服,色調紋樣據說也是參考彼時的畫。

服飾的圖案紋飾

龍紋不是皇帝專屬嗎?其實在清代,皇太后、皇后、貴妃的服飾都可以裝飾龍紋。

牡丹是皇后、貴妃服飾上常用的裝飾圖案,在劇中時不時就能看到。

除龍鳳紋之外,后妃們也喜歡裝飾蘭草、茱萸、卷草、蝴蝶等小清新元素,散落在襟前、挽袖,在夏裝中最為常見。

雲肩

作為一件配飾,壓在領口肩膀的位置。本劇以素雅為主的造型設計,在雲肩上倒是比較放肆。

領約

脖子上戴的這個叫領約,領約的形制為一個鏤金的圓環形狀,有開合式的活口。環上鑲嵌寶石,活口處垂下兩條絛象徵著不同的品階,皇后貴妃可以用明黃色。

壓襟

《延禧攻略》中展現了歷史上真正的壓襟,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端是單條帶鉤的銀鏈子,掛在右側胸前第二顆釦子上;中間是主件,稱為“事件壓口”,體型較大;下端則銀鏈綴著各種小件銀器、鈴鐺或流蘇。

就連沒有珠玉壓襟可以佩戴的宮女,也設計了宮牌的壓襟。

融花

融花通草和絨花是頭飾的一種,分別以通草和蠶絲為主要製作原料,如今都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禧攻略》中秦嵐頭戴的絨花,則來自南京絨花工藝大師趙樹憲之手


劇中皇妃們佩戴的絨花,是根據故宮博物院留存的實物純手工製作,配色明亮鮮豔,花瓣末端微妙的漸變。

手串

富察皇后的這條碧璽手串,復刻了故宮的館藏,怪不得每次都會給個特寫鏡頭。

採帨

還有一幕,每個嬪妃的褂子上都掛了一條長長的帕子,叫採帨。

耳飾

一耳三鉗,是滿族婦女身份的一種標誌。據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年有次選秀女,就曾說過:“旗婦一耳戴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飾。

在劇中第一次選秀中,特意說到了這個情節。

團扇

宋春麗飾演的太后手中所握扇子與清·沙面貼絹仙鶴桃樹圖團扇對比

譚卓飾演高貴妃手中所握扇子與清代紅色緙絲烏木雕花柄團扇對比

點翠

點翠(翠鳥本身是保護動物,出於環保《延禧攻略》劇組買了人工毛,一點點染色、一根根粘貼進行加工)。

妝容

據悉,古代的女子喜歡對嘴唇做出修飾,類似“咬唇妝”讓嘴唇看起來更小巧,整體看起來更柔弱好看,不過各個時代流行不同樣式的咬唇妝。

其實這麼看來,《延禧攻略》真的還是在尊重歷史,展現清宮美學上面花了很大的功夫。畫面的美感,人物個性的塑造,算是這本劇裡比較成功的地方。


你會喜歡端莊的皇后,也會喜歡嬉皮的皇帝,也會愛看女主過關斬將,把反派一個個懟死。


寫在結尾:

一本清宮戲,如果能一定程度喚醒人們對美的認知,能夠推動傳統文化,那麼也是值得鼓勵的。這些為細節付出一切的指導,手藝人,能把器物融入在劇中,而我們看到的至少是一本尊重歷史,足夠“美”的戲。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近來,古裝劇《延禧攻略》引發網友熱議,該劇以貼合曆史的改編、簡約細膩的美感,成為暑期檔“爆款”。除了考究用心的清宮佈景、古典素雅的“莫蘭迪”色調外,有細心的觀眾發現,劇中有不少非遺元素!崑曲、緙絲、絨花、打樹花……透過熒屏觀眾可以真切感受到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

《延禧攻略》非遺文化受到關注

隨著《延禧攻略》熱播,在劇情被觀眾津津樂道的同時,不少劇迷對該劇的服化道給予好評。而且劇中“植入”的崑曲、緙絲、絨花、打樹花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年輕觀眾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

崑曲

《延禧攻略》中,高貴妃唱著《長生殿》的《埋玉》,跟乾隆告別,此時畫外響起她最愛的《貴妃醉酒》,如她所說:“此生皆醉在戲中,從未醒來。”不管是《貴妃醉酒》還是西暖閣上的絕唱,人物的藝術和人生終結完美契合的同時,觀眾也可以領略到崑曲的華麗婉轉、嫋娜情深。

據史料記載,乾隆年間,崑劇摺子戲最盛。崑曲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的唱腔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對中國近代的所有戲劇劇種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崑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牡丹亭》《長生殿》《紫釵記》等都是保留劇目。

刺繡

女主角魏瓔珞初入宮,便在繡坊任宮女。劇集用大篇幅、多細節展示了刺繡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手推繡、打籽繡、盤金繡、盤繩繡、珠繡、圈金等多種刺繡工藝包含其中。

京繡又稱為宮繡,構圖、用料、針法都有固定程式和規範。繡的方法上講究慢工出細活,繡品需平、光、齊、韻、和、順、細、密;圖案精細秀麗、形象逼真,內容上要求“圖必有意,紋必吉祥”。

此外,錦州滿族民間刺繡在劇中也有體現。魏瓔珞用滿繡技法繡雲霞,“紅霞藍天,相映成趣”,折服了繡坊上下。據悉,滿繡是指整幅作品均以繡線鋪滿,不留空隙。一幅滿繡作品,從設計到一針一針完成,短則一月,長則需耗時數月。

緙絲

劇中的扇子和服飾都用到了緙絲工藝。作為從宋朝以來皇家的御用織物之一,緙絲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清宮織繡類團扇以緙絲最為精美,如太后所握團扇,仿製了清朝沙面貼絹仙鶴桃樹圖團扇;高貴妃所用之扇,仿製了清朝紅色緙絲烏木雕花柄團扇。清宮織繡類扇子以緙絲最為精美

2006年,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延禧攻略》請來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傳承人顧建東作為指導。顧建東透露,緙絲技術與大家熟悉的刺繡有本質的區別,它是通過通經斷緯,一絲一絲織就成的,在完成一個成品之前還要經過好幾道複雜的工序,而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任何一點差錯,整件產品就意味著作廢,所以每一件成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絨花

《延禧攻略》中,秦嵐扮演的富察皇后的打扮可以用樸素來形容,她頭上佩戴的絨花引來網友關注。根據史料記載,富察皇后“平居冠通草絨花,不御珠玉”。其實,絨花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在唐代甚至被列為皇室貢品,而且在康熙、乾隆年間達到了鼎盛,而且鑑於其與“榮華”諧音,所以有吉祥祝福之意,備受後宮佳麗喜愛。

2006年,南京絨花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的絨花非遺傳承人趙樹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劇組一共預訂了19款絨花髮飾,我和徒弟們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做好。”富察皇后那款“搖錢樹”造型是其中最複雜的,用了一個星期才完成。《延禧攻略》的大火,使得南京絨花一時聲名大噪,訂單暴增。富察皇后的絨花髮飾非常亮眼

打樹花

《延禧攻略》中還可以看到距今已有500餘年歷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打樹花”技藝,這也是首部將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老節日社火”帶到觀眾視野的影視作品。

李白曾有“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詩句讚美秋夜冶煉盛景,因此在《延禧攻略》中“打樹花”被稱作“萬紫千紅”,是高貴妃為了取悅太后而精心準備的節目。《延禧攻略》展現“打樹花”

打樹花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說當年張家口蔚縣暖泉鎮有好多鐵匠作坊,每逢年節,鐵匠們同樣渴望熱鬧喜慶,他們從打鐵時四濺的火花中得到靈感,把熔化的鐵水潑灑到古堡城門上方的磚牆上,好似朵朵煙花盛開。這種特別的“煙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其熱鬧喜慶的氛圍不輸給煙花。

表演時匠人身著厚重羊皮襖,用新出爐1600多攝氏度的鐵水潑灑到古城牆上,迸濺形成萬朵火花,因形狀猶如枝繁葉茂的樹冠而被稱為“樹花”,場面十分壯觀。負責這場戲“打樹花”表演的匠人們不辭辛苦參與拍攝,只為能夠把文化傳承下來,一位老匠人說:“希望通過電視劇,讓大家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有多美。”

總製片人於正: 戲在文化裡,文化在戲裡

近年來,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等文化類節目的熱播,中華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明了自身的價值,也得到了年輕觀眾的喜愛。當《延禧攻略》通過各種層面,把非遺文化融入電視劇中,受到年輕網友追捧自然是順理成章。

《延禧攻略》總製片人於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整部戲,戲在文化裡,文化在戲裡。讓觀眾可以看到更多,這是我想傳達給觀眾的”。

於正透露,自己參考了大量的史實資料,小到一耳三鉗、“小兩把頭”髮型、絳唇妝,大到服裝設計、場景道具的陳設等,都力求貼近史實。對於崑曲、刺繡、打鐵花、緙絲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劇中的展現,於正表示:“匠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都會有自己的一些期許,保護和傳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應盡的義務。通過影視劇這個形式,能讓更多的人瞭解和關注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覺得最應該、最值得做的一件事。”

回顧近幾年於正的作品,無論《鳳囚凰》還是《朝歌》,都有東方神韻傳統文化的體現,此次的《延禧攻略》也秉承這種風格,繼續將“中國元素”進行到底。對此,於正表示:“我對傳播中國文化有一種執念,在這部劇中我希望做到最大地‘還原’,但全部還原還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無限地、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接近它。”

策劃/周嫻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 王維宣(除劇照外)


大洋網


一個字“爽”

服裝造型什麼的方面還ok啦,主要吸引人的是劇情和人設吧。

先說女主魏瓔珞,很好一開始找姐姐的,???宮心計2,白蓮花?結果不是,被錦繡潑水了,直接就潑回去了。原來是復仇心機女+黑蓮花啊。身邊人領盒飯或者涼涼那叫一個快,幾乎趕上一集一個了。從錦繡和方姑姑(假懷孕挖坑),到繡皇帝衣服的玲瓏。再到怡親王,沒有她懟不過的。就連皇帝也被她利用了。嘴皮子真溜,看的真心舒服。

而且皇帝的人設也好玩,後宮之事他也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他會讓後宮抄宮訓,因為覺得她們太閒。純妃故意不想和他做那檔子事,他也知道。面對後花園唱歌勾引他的妃子,他的反應是“你是蠢啊還是瞎啊”,然後讓人家一唱到天亮,愛踹人,愛撓頭,頭上的小帽子真的好可愛。

再講嫻妃,從三觀超正到黑化,嚇死人了,直接搞定嘉嬪。(不過我覺得她就換了身衣服,黑化的感覺就出來了)

吸引人的大概還有一個小帥哥,我朋友很喜歡傅恆,傅恆親魏瓔珞時,她就掐我的手,還咿呀咿呀的叫喚。傅恆與魏瓔珞的cp也是很甜的。

個人覺得好貴妃也挺可愛的,雖然妝容顯老,演的有點過了,被罰抄的那一幕真的是委屈死了,說自己手都要斷了。

其他方面也挺好,調色中午不是《古劍奇譚》那樣的花花綠綠了,配樂好聽,非常能渲染氣氛了。(不過有時感覺配樂是不是太多了?)










QIAO糯米糰子


首先是視覺效果,包括服裝和道具。

於正雖然長得油膩,但是審美還是在線的。整體畫面是十分清新、淡雅的工筆畫風,還記得前不久TVB《深宮計》裡的飽和色大遊行嗎?這裡可以看到,內地古裝劇製作已經非常良心了,而且還在不斷突破。

該片的美術指導是欒賀鑫,他的主創作品包括《我不是潘金蓮》《道士下山》,非常善於挖掘場景設計中的細節之美,整部劇中室內場景的傢俱、擺設絕不馬虎,非常的雅緻精美。造型設計也是業內大咖宋曉濤,劇中從宮女到皇后,著裝都非常別緻,面料除了絲綢外,還用了很多棉麻質感的服裝,服飾在符合時代原型的基礎又增添了一些雅趣,這部劇還專門設置了梳妝指導,我們終於不用看簡單粗暴的大扇子加大花了。

在電視劇中可以看到嘉嬪的一件衣服與道光帝皇后孝全成皇后便服畫像中的衣服領子是一樣的,非常漂亮。

皇后寢宮內的傢俱、擺設、食具、花束、燈具一應俱全且非常精緻


其次是人物設置不走尋常路

女主魏瓔珞非但擺脫了傻白甜人設,還異常彪悍,連看上去跟容嬤嬤一樣狠辣的方姑姑都敢打,而且下手穩準狠,這一段看的很過癮啊,其他劇的女主一般都是被打得滿地找牙或者等著男主來救,這部劇讓我們看到原來電視劇女主也可以無緣無故打別人的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524c46a11ca1f0f611f6e15cd004a88\

馬達加斯馬


這出電視是從女主魏瓔珞入宮當宮女開始的。從下層人的角度展開宮鬥!

魏瓔珞入宮的動機是其姐魏瓔寧在宮裡冤死,魏瓔珞是來找仇人報仇的。

魏瓔珞是繡工絕倫的女生。看到其繡藝出眾,同伴玲瓏等人也嫉妒!智鬥見長的魏瓔珞順勢借皇上的手除掉玲瓏。在與皇后的相處中,情如姐妹,皇后非常賞識魏瓔珞,又幫皇后對付高貴妃(:奸角)。情節中,魏瓔珞與乾隆皇帝的交集都是以激怒皇上的戲份。但又聰明地逃過。

後來,魏瓔珞查清弘晝與太妃是殺姐兇手,借天雷報仇。

第二波情節是,皇后被害死,魏瓔珞回來攀上皇帝,為皇后報仇。

這出宮鬥比較出色的是宮女下層人巧妙利用各種關係,交織出多種互相牽制的場面。有點像是“巧合中之巧合”。




閒適人家


《延禧攻略》的熱播也引起了很多人對宮鬥劇的興趣。《延禧攻略》雖然出自於正之手,但給大家改變了對於正的看法。首先《延禧攻略》的色調採用的非常高級,不再是以往的西紅柿炒雞蛋的風格。

而女主魏瓔珞一改宮鬥戲裡女主傻白甜的形象,一進宮就大殺四方,無論身份高低,都死在了魏瓔珞的計謀之下。網友看完也大呼精彩。

處處是宮鬥,全程無尿點的戲碼讓網友給出了高評價。更有人說是被皇上和皇后的感情所吸引。皇上太愛皇后了,以至於對其他妃嬪都不感興趣。喜歡《延禧攻略》的小夥伴可以在智能電視上打開當貝影視快搜搜索觀看。

每一個人物都有不一樣的性格,秦嵐,吳謹言,佘詩曼都展現了非常完美的演技。而聶遠飾演的腹黑乾隆也給大家不一樣的感覺。很多網友也都表示不夠看,二刷三刷的比比皆是。


當貝影視


1.很大一點就是爽文套路啊!

現在觀眾普遍不喜歡傻白甜女主,

這種觀眾想要誰死,女主就弄死誰的電視現在看來還是很少的。

所以延禧攻略一下就吸引了大眾的視線。

2. 延禧攻略還有點像美劇港劇,劇情不拖沓。

前幾集節奏飛快,人物性格鮮明,劇情緊湊,轉折超級多,一場大戲鋪墊完全即將拉開序幕...大家也就很願意看下去。

3.於正的劇。大家對於正還是有所期待,所以願意去看。

4.選角方面,因為現在的古裝大劇基本都是被楊冪,楊穎,趙麗穎,等等一些花旦承包了,所以偶爾換換新鮮面孔也是挺讓人覺得新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