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回到地面后,就再也不上天了,这是为什么?

PLAstyle


杨利伟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因为飞船的共振等原因,受到了一些伤,不再执行任务也是出于对杨利伟的保护,同时他的经验也十分宝贵。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完成了我国从“无”到“有”的转变,首次载人航天的经验又使其从“有”到“优”的转变。由于各国载人航天技术采用的设备等不尽相同,因此别国的载人航天经验未必适用于我国设备,杨利伟执行载人航天任务进入太空和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由于飞船的设计还不是很完善,杨利伟遭受了剧烈的撞击,从流传的图片上也可以看出,他的嘴角还挂着血迹。飞船在返回地球时也受到了一些损伤,杨利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返回地球的。

返回地球后,杨利伟按照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在后来的载人航天任务中,飞行器的设计都是根据神舟五号飞船内外遭受的损害和杨利伟的经验改造过的,使得宇航员在舱内更安全。参与过载人航天的宇航员,对整个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也因为杨利伟年龄逐渐增大,身体机能在下降,飞行任务中又受了一些伤,后续任务中杨利伟就不再以宇航员的身份参与。

随后我国载人航天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先是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进行了太空行走、自动交会对接、宇航员手控交会对接、然后又是空间站试验舱的短期驻留试验(20多天),未来的世界航天事业中必定有我国一个重要的位置。


来看世界呀


杨利伟在完成神舟五号的任务后不再重返太空的两点主要原因是:执行任务中受伤以及国家对他的保护。


之前网络媒体曾爆料杨利伟在执行完首次航天任务成功返回地球后,在出仓的瞬间满脸是血,一时间引起许多猜测。但在后来的采访中杨利伟说出了真相,原来是在着陆的时候飞船落地又弹了起来,二次落地时没有缓冲落地比较重,导致嘴角被直角形的麦克风撞破。当时在舱内又没有止血条件,为了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最后是医疗人员在对杨利伟的伤口进行清洗后才重新拍摄了出仓画面。



在此后的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返航时,控制中心都会再三提醒航天员落地前取下耳麦,并给麦克风套上了海绵,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杨利伟嘴角的伤实在是算不了什么,真正的挑战是在火箭上升后不久,火箭抛掉逃逸塔后,发动机与箭体产生共振,形成强烈的振动,这是训练时从未出现的情况。根据杨利伟后来的回忆,当时仿佛“四周都有大鼓在不停地敲”,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身体快顶不住了,在几十秒钟内“有死亡的感觉”。同时监控也发现了他表情不对,那时杨利伟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幸好没过多久,这种痛苦开始减缓。(注:时隔多年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仿佛还历历在目,为中国的航天英雄点赞!)


后来杨利伟回到地面以后,马上进行了紧急隔离治疗并详细描述了这个痛苦的过程,经过专家研究后认为,是火箭和飞船急剧地抖动产生了共振,而人体内脏对8~10赫兹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针对这个问题之后的“神六”和“神七”时做了技术改进。



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的杨利伟不再重返太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对他的保护,不让他再次冒险,包括任何危险的地面任务都不再让他参与。


在这件事情上曾经有过前车之鉴,全世界首位宇航员加加林在首次进入太空后也受到了严格的保护。虽然没有重返太空,但加加林依然没有放弃飞行,并在一次驾驶米格-15歼击机的飞行训练中坠机身亡,给前苏联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此后世界所有国家都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避免重要航天员多次执行太空任务,甚至要派专人对他们进行保护。而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他不仅要向新一代宇航员传递宝贵的经验,更是已经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代表了国家的荣誉。



高挺观点


这是个好问题,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中国几次升天的宇航员都有哪些?

2003年,神舟五号:杨利伟; 2005年,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 2008年,神舟七号: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012年,神舟九号: 景海鹏(二度登天)、刘旺、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 2013年,神舟十号 :聂海胜(二度登天)、张晓光、王亚平。

可以看出,中国上天的人中,景海鹏和聂海胜是曾二度登天的。

所以,问题来了,为什么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为什么只登天了一次?

问题的关键答案其实是国家对杨利伟的保护。

杨利伟登天和返航过程其实都很不顺利的,几度有生命的危险。

升天过程中,待逃逸仓和火箭体分离后,火箭就开始剧烈抖动,特殊的频率和人体内脏几乎一致,这个共振持续了半分钟左右,却让杨利伟生不如死,

在返航的时候,杨利伟后来曾在自己写的一本书中这样陈述道:

当时在返航的时候,速度极快,飞船与大气层摩擦力非常大,巨大的冲击力让飞船内部十分不稳定,我自己也来回晃动,结果麦克风的不规则棱角碰到了我的嘴角上,瞬间鲜血直流,如果当时麦克风在我的颈上或者眼睛旁边,估计我的大动脉和眼睛都会受到伤害,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上面这张图实际上是后来补拍的,并非杨利伟出仓时就拍的,真实的杨利伟出仓后满脸有很多血。


科学新视野


答:15年前(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乘神州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球。


杨利伟出生于1965年,在1998年与其他13位飞行员,一起被选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是我国的航天英雄。



题主也注意到了,杨利伟安全返回地球后,没有再次执行航天任务;而后续的航天员,比如景海鹏(出生于1966年),就分别乘坐神舟七号、九号和十一号,执行了三次航天任务。


至于其中原因,没有官方正式的解释,我们也只能进行一些揣测,笔者总结了一些原因,供大家参考!

1、杨利伟作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本身就具有代表性意义,首次进入太空需要需要莫大的勇气,任务成功之后不再执行航天任务,也算是国家对英雄的一种特殊保护措施。

2、我国首批航天员一共14名,杨利伟成功执行任务之后,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有实际经验的人,每次执行航天任务的人数是很有限的,所以也算是给其他人机会吧!



3、杨利伟在2005年,出任我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和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担任起我国航天事业的新任务,新任务不再需要他执行升空任务,而是协助其他航天员,一起为我国航天事业做贡献。


杨利伟真的是一位伟大的英雄,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从地面首次进入太空,需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杨利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

(1)升空阶段,有几十秒的时间,杨利伟所在舱室发生剧烈震动,据杨利伟回忆,那段时间内他觉得自身都快撑不住了;该情况经杨利伟反应后,后续的飞船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改进。

要知道就在当年(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造成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返回阶段,飞船落地时二次落地过于剧烈,造成杨利伟被麦克风划伤,这些都是技术原因造成,在后续的飞船中都对其进行了改进。

杨利伟执行任务期间,肯定遇到过很多问题,毕竟首次进入太空,不确定因素太多,这些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这里,喜欢我们答案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的国家。而杨利伟,作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英雄,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不过,杨利伟成功返航后,却没有再上天,这是为什么?如今的他过得怎么样?

神五之后,杨利伟为什么不再上天

还记得当年神舟五号飞船的降落直播中,杨利伟的出舱时,嘴角有血迹,大家为此担心不已。原来在太空返回舱降落时,巨大的冲击力使舷窗烧裂,而他也被麦克风刮伤。

实际上,除了嘴角的伤疤,杨利伟在那次任务中,身体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再次登空,那就是冒险。为了保护这位民族英雄,国家拒绝了杨利伟再上天的请求。

杨利伟现在怎样了

圆满完成神五载人航天任务后,杨利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他成了一名航天幕后工作人员。

如今53岁的他,依然在从事航天员培训工作,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其他航天员。此外,他还举办了不少演讲,鼓励年轻人加入中国航天事业中去。虽然没有再执行登空任务,但他依然坚守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科研前线。

不得不说,能够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都是飞行员的佼佼者。不仅身体素质要高,还要能经受住各种严苛的训练及危险。他们虽然顶着荣耀的光环,但也在用生命为航天事业做贡献。向这些航天英雄致敬!


找靓机科普君


杨利伟在进入太空和返回地球时受了一点伤,但这并不是他不能再次上天的主要原因。

图:正在进行天地对话的杨利伟

我们先看一下杨利伟的简历:生于1965年6月,1983考入空军第八飞行学院,1987年毕业,199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宇航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2008年,晋升少将军衔。



笔者认为,杨利伟不能再次进入太空的原因有四:

第一、从简历上来看,杨利伟搭乘飞船上天时为38岁,在第二次载人航天发射时,他已经40岁了,身体条件已不如当初。

第二、我国航天员培养得比较多,没有必要总是让同一个人执行航天任务。同样优秀的航天员也需要这样的升空机会。



第三、杨利伟已经成为了中国航天象征性人物,没有必要让这样一个英雄再去冒险。

第四、杨利伟在2005年出任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新的职务意味着性质不同的工作,但同样是在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他的贡献。


讲科学堂


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时刻,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地面,当杨利伟打开舱门向众人招手的时候,人群在欢呼声中沸腾,热情的人们迎接民族英雄的归来。


时隔十五载,许多人都在发问为何杨利伟不再遨游太空了?下面有书君就带领大家一探究竟。


1. 航天员飞行过后有一系列的后遗症


遨游太空看似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但是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还是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身体健康上的后遗症,比如血压长时间难以恢复到正常值,肌肉组织的耐受力明显降低,还有响应骨骼健康的骨质疏松等。


杨利伟出生于1965年,在他成功完成我国首次人类太空之行的任务时,已经是38岁,若出现诸如上述的身体不适症状,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快速恢复健康的。



或许有亲要问:那为什么不派遣年轻的宇航员去呢?这样就算有上述的状况出现,返回地球后也比较容易恢复,可是你却忘了经验的重要性。


不要被影视剧里无所不能的小鲜肉迷惑了,没有时间的沉淀和常年的严格模拟训练,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耐力应对具有一定风险,且枯燥孤寂的太空之旅。


从这个角度出发,后续载人航天飞船没有再让他参加,是出于对他本人身体健康的考虑。


2. 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在整个航程中发生了些许意外,对航天员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在这之前我国对于发射卫星和航天飞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显著的成绩,但是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还是第一次,虽然经历过无数次模拟实验和技术上的完善,但是实战过程中还是遇到了突发情况的发生。


在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有26秒的强烈振动,这样的震动本来就是人体难以承受的,据杨利伟事后回忆说,当时飞船的剧烈震动与人体的心脏达到了共振,以至于他本人都以为这一次在劫难逃,幸运的是震动只是短暂的。


杨利伟说在太空中的时候他有听到飞船外的敲击声,后来经过分析应该是船身材料在失重的情况下变形度不同引起的,但是任谁在浩渺的太空中,听到这样的声音都会极其的紧张和恐怖,这对于航天员的忍耐度和应变能力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飞船在返航的过程中,船身上的防燃烧涂层有剥落,可视窗玻璃也出现了裂纹,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意料之外的。


之后飞船着陆引起剧烈撞击,导致杨利伟所带的麦撞击到了他的嘴唇,据说当时满脸都是血,当然这样可怕的画面我们大家都没有亲眼看到。


这些意外的经历对他的身体和心理上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国家出于对他的保护也不忍心再让他上天一次,毕竟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汉人物只存在于小说和影视剧里,我们普通人对于特殊环境的经历还是需要慢慢的适应和调理。


3. 首次成功返航使得杨利伟拥有宝贵的经验


都说实践出真知,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航行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同时对于我国航天事业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接下来的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经验来作为支柱。


有了这样一次意义非凡的航行经验,杨利伟对于我国的航天事业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人才。



飞船出了故障,技术人员可以克服困难逐一予以解决,而在航天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再多的模拟训练都比不上实战人员的言传身教。


同时飞船也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功能改进,这些也不是想当然就能进行的,需要有经验的人士予以悉心指导,而杨利伟是不二人选。


4. 国家培养特殊人才不易,机会也需给后来者


特种人才的培养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需要做好长时间备战的准备,那种速成的英雄依然是只存在于荧屏中的神话,航天员的培养也是如此。


有书君的朋友在航天系统工作,因工作原因他有幸近距离看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们的活动范围都有一定的规定,如要外出需要经过审核,并由相关人员陪同。


在外人看来,他们的生活枯燥而乏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进行学习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投入和个人的付出都显而易见。


因此宇航员是名副其实的如珍宝般珍贵,那么具有首次成功航行经验的杨利伟,国家自然不会让他冒险再一次上天航行。


任何一项事业的延续,都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持续注入,同样我国的航天事业想要发扬光大,也是离不开更多具有航行经验的航天员的加入。


所以截止2016年10月17号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航行,杨利伟都没有参与到航行任务中,而是做着大量的幕后工作。


5. 在六次航天飞行中,我国目前有两位航天员多次航行


当然事无绝对,在我国六次的航天飞行当中,景海鹏和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就不止一次遨游太空。


其中景海鹏参与了神州七号、九号和十一号,总共三次的飞行任务,聂海胜则参与了神州六号和十号的飞行任务,并且是神州七号的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



他们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呢?相信一定是过硬的身体素质,这才决定了他们有多次太空航行的机遇。


人类乘载人航天飞船在太空中漫游,这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试验行为,尤其是首次航行的神州五号,更是要面对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杨利伟是和平年代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航天事业于他而言不仅仅是神舟五号的成功航行,在那之后的工作中,他对后来的航天飞行都给予了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量级科技人才,我们的国家自然会从各方面综合考虑,给予他与之匹配的荣誉,而没有再安排他继续航行太空。


幸生


应该和身体受伤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一些新闻报道来看,据说当时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由于火箭和载人飞船发生了剧烈的震动,导致了他的身体受了巨大的负荷,但好在杨利伟最终挺了下来,所以当他成功返回时候,为了保护他,所以不再让他执行新的航天任务了。

首先关于杨利伟的故事,我想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成功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也正是这开天辟地的第一次,给予了后来人宝贵而又重要的航天经验。

我们根据杨利伟本人的回忆来看,在火箭抛掉逃逸塔之后,由于火箭发动机和火箭本身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这致命的共振在一瞬间当中,让杨利伟感觉到了死亡的味道,但共振只持续了26秒之后,就慢慢减弱了,杨利伟也成功的挺住了。

经过此次的经历之后,杨利伟也给后来人带来了宝贵的经验,设计人员在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随后在后来的神舟7号,神舟10号,以及神舟11号上,都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了。

另外根据杨利伟本人的回忆来看,在飞船返回的过程中,由于飞船与大气产生的摩擦,返回舱产生了剧烈的高温,舱外被烧的一片通红,飞船外的隔热层也开始一片一片的脱落,然后带走一部分的热量。

虽然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但人多多少少是会产生一些紧张,毕竟在人类的航天历史上,有关于航天事故的事件,是有前车之签的,无数血淋漓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类的航天史是具有极高风险的。

最后返回舱成功落地了,杨利伟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的载人航天任务,但由于飞船在落地的过程中,由于二次落地没有缓冲,杨利伟的嘴角也被麦克风划破,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杨利伟出舱的时候,嘴角带血的原因了。

最后由于身体受伤的缘故,以及一些国际上的惯例,例如说一个航天员,最好不要多次执行太空任务,所以出于保护的目的,国家不让杨利伟再执行新的航天任务了......


科学薛定谔的猫


提起杨利伟人们都知道是中国航天第一人,我们只知道他的成功却不知道在上天的时候和返回的时候他遭遇了怎样的危险时刻


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上太空之前,我国已经通过之前的神州系列飞船对载人航天做了各种测试,在确认无误之后开始了神舟五号任务,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把人送上太空,以往再怎么模拟也只是模拟而已,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风险威胁宇航员的生命,所以杨利伟上天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飞船在起飞阶段初期一切感觉良好,尽管加速度在慢慢提升但是杨利伟之前受过训练身体可以承受的住,没想到在飞行途中飞船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杨利伟的五脏六腑遭到强烈共振,险些丧命。在飞船返回的途中被麦克风的棱角划破了脸部,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划伤动脉。


后来拍摄的杨利伟出舱照片里杨利伟的嘴角有血迹而且脸色比较苍白,这还是擦除了脸上的血迹之后的样子,可以说杨利伟用生命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到地面之后国家出于保护杨利伟的目的,不再让杨利伟上天,他已经成了中国航天的一个象征,之后的神州飞船通过吸收杨利伟的经验而安全性大大提高。

杨利伟就是中国航天的旗帜,不容有失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回到地面后,就再也不上天了,这是为什么?

可能有很多朋友认为杨利伟在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中受伤是导致其无法再次上天的重要原因,不过可以确信的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我们不妨来简单分析下,看看到底如何?

神舟五号是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发射,尽管前面已经有多次的无人飞船,但再精细的模拟都是无法替代人在这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第一次发射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很多障碍,比如发射后不久逃逸塔分离后的箭体共振,应该是火箭的结构固有频率与发动机工作共振了,这个早期的中巴车上大家应该是体会到过的,在某个油门间隔,全车都发抖!而此次共振连经过严格飞行员和航天员训练的杨利伟都有点难以支撑,可见共振的剧烈!

第二次遇险是返回过程中飞船接地的反冲火箭应该是开机时间或者推力掌握上的问题,冲击过于猛烈,导致嘴角流下伤痕,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当时身体肯定也受到了一些冲击!但看上去似乎并不是十分严重!

我们来分析下降落过程中的损伤可能体现在哪些地方,从重返大气层开始,如果在耐热大底位置调整好后进入稳定的弹道下降状态后,飞船内的条件除了一些可以接受的振动外,其他不会有严重情况,并且神舟五号也无此描述!接下来的开伞是一个难点,但神舟五号一样非常顺利,最后在距离地面10KM左右高度时,会打开1200平方米的减速伞,最终将降落速度控制在8M/S左右,在距离地面1.2M时缓冲发动机开机,将速度降为零!

根据描述应该是缓冲发动机开机时间或者反冲力控制问题,航天员在舱内的姿势是比较耐冲击的,而且座椅等都有加强,应该是角度不对翻到导致头部甩到旁边碰到麦克风,这个过程中从出舱的姿势看颈椎似乎没有受伤,脊椎看起来也问题并不大,在后续的公开露面过程中杨利伟的并没有明显的损伤!

因此如果是因伤导致后续无法再执行任务这种情况可能性确实存在,但是这个可能性极小,更多的是杨利伟已经成为中国航天的一面旗帜,而中国传统意义上认为,这面旗帜不容有失(其实在前苏联或者美国都有类似的安排)!所以在后续任务分配上,对于高风险的航天可能会不再执行,甚至战斗机的飞行任务时间都有可能下降或者取消!因为对于杨利伟来和中国航天来说,他有更重要的任务在等着他,冲锋陷阵的活自然有年轻人去做!后续的航天员训练中心副主任任命这个也证明了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