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立秋後養胃正當時,這3個招,讓你跟老胃病說“拜拜”

經過悶熱酷暑天氣的折磨,人們的脾胃普遍處於虛弱狀態,一般來說,立秋後氣溫逐漸下降,這段時間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季節。那麼,立秋後要怎麼調理脾胃呢?

立秋後養胃正當時,這3個招,讓你跟老胃病說“拜拜”

立秋後,調理脾胃就用這幾招

1、白天多站,晚上多散步。

現代人工作時間基本是坐著,長時間坐著不利於食物消化,要適當站起來走走。晚上吃完飯半小時後,要出門散散步,幫助胃消化,有利於胃部健康。

立秋後養胃正當時,這3個招,讓你跟老胃病說“拜拜”

2、多吃粥,健脾和胃。

李時珍認為,粥與腸胃相得,因為粥能補益陰液,生髮胃浸,健脾胃,補虛損,所以立秋後養胃健胃要多吃粥。那麼,要吃哪幾類粥呢?

(1)紅豆芡實薏米粥。

把赤小豆和芡實,倒進大碗裡,加水浸泡約8小時左右;再把薏米炒熟;最後把浸泡過的赤小豆、芡實倒進鍋裡,加入炒好的薏米,煮大約兩小時,煮至熟爛即可。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適量的冰糖調味。主要用於健脾祛溼,有助於去除暑溼,促進身體健康。

(2)小米南瓜粥。

南瓜去皮切塊,小米洗淨,用清水浸泡20分鐘;然後煮30分鐘,加入南瓜繼續煮15分鐘左右。小米,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南瓜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之功效。可保護胃壁,使胃部免受刺激,可很好的滋養腸胃。

立秋後養胃正當時,這3個招,讓你跟老胃病說“拜拜”

(3)山藥粥。

山藥切片,粳米淘淨,兩者一同煮粥,以熟爛為宜,可以選擇加少量糖。

山藥是什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洩痢,化痰涎,潤皮毛。”它是我國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中藥之一,據傳可以追溯到神農時期,可見其使用歷史悠久。

立秋後養胃正當時,這3個招,讓你跟老胃病說“拜拜”

在山藥諸多品類中,最優質的當屬產於中國物質文化遺產地古懷慶府,中醫四大懷藥之一的懷山藥,也是我們常說的鐵棍山藥,是健脾益胃,潤腸通便,滋腎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抗肝昏迷,延年益壽的上品,古代一直作為貢品,進貢給帝王,供宮廷養生補益強身使用。也是首批列入“藥食同源”名列。

山藥食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能調理全身,健脾和胃,從根本上調理脾胃虛弱引起的胃腸道問題。

3、多按健胃養胃穴。

足三里: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可以緩解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不良、胃脹胃痛等。

立秋後養胃正當時,這3個招,讓你跟老胃病說“拜拜”

中脘穴:肚臍向上4寸。具有養胃、消食滯、健脾和胃等功效。

章門穴: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肘尖正對的地方。具有緩解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的功效。

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立秋到秋分前是養胃的最佳時間,錯過要再等一年,上面3個養胃妙招,要堅持用哦!但是如果您的病情比較嚴重,建議您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您的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