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君山银针——茶叶中的“金镶玉”

君山银针被誉为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属于黄茶,历史悠久,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君山银针由来的传说,以及为何会被称为“金镶玉”。

君山银针——茶叶中的“金镶玉”

君山岛景色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原名叫“白鹤茶”,相传曾有一位名为“白鹤镇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仙山归来,随身携带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们种在君山岛上。他修建起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白鹤仙人取出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有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起,此茶由此得名为“白鹤茶”。又由于此茶颜色金黄,形如黄雀的翎毛,也得别名“黄翎毛”。

君山银针——茶叶中的“金镶玉”

茶山

后唐时期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在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伺臣帮他沏茶,沏的正是白鹤茶,白雾腾空而起出现一只白鹤冲明宗点了三下头便向蓝天飞去,明宗再低头看杯中茶叶齐崭崭的悬空立起来,好似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儿又慢慢下沉,好似雪花坠落一般。明宗顿时奇心大起,问伺臣,伺臣答说“这便是君山的白鹤泉,泡了黄翎毛的缘故。”明宗心里非常高兴,立即下旨把此茶定为“贡茶”。刘禹锡还曾写下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来表达对此的赞美。

君山银针——茶叶中的“金镶玉”

泡好的银针茶叶

有一年进贡的时候,船经过长江时,因为风浪颠簸把随船带来的白鹤井水都给泼掉了。押船的州官被吓得面如土色啊,急中生智的他,只能取江水鱼目混珠了。运到长安之后,皇帝在泡茶的时候,只见茶叶上下浮沉也不见白鹤冲天,心中非常纳闷,随口说道了:"白鹤居然死了"!岂料金口这么一开,即成了玉言,从此之后白鹤井的井水就枯竭了,白鹤真人也是不知所踪了。但是白鹤茶仍然流传了下来,就成为了今天的君山银针茶。

君山银针——茶叶中的“金镶玉”

银针茶水

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这八道工序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跟大家介绍了,制作过程相当严谨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制作完需78个小时。 冲泡君山银针,用水以清澈的山泉为佳,茶具宜用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高度10~15厘米,杯口直径4~6厘米。每杯用茶量为3克,太多太少都不利于欣赏茶的姿形景观,可想而知当年给明宗沏茶的伺臣也是花了不少功夫啊!

君山银针——茶叶中的“金镶玉”

采摘茶叶

到了现代,君山银针仍然是我们喜爱品尝的名茶,据老一辈人说君山银针可以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增长,抗氧化抵抗衰老的作用。夏天饮君山银针还能清热明目降火、提神醒脑,让人消除疲劳,提高下午工作效率。而一些医学专家也说了君山银针茶可以减少肠胃对脂肪的吸收帮助肠胃消化,所以常饮君山银针茶能够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起到作用。

君山银针——茶叶中的“金镶玉”

采摘不久的茶尖

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去品尝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