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喜大普奔,司法手段进入房地产市场,这类炒房将是犯罪行为?

喜大普奔,司法手段进入房地产市场,这类炒房将是犯罪行为?

2018年6月,住建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委印发了一份《通知》,在这份通知里,住建部明确提出了,今年下半年会把整顿房地产乱象行为,作为主要的调控措施。并且,从7月份起,住建部将在30个城市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之前,国家的调控一般都是市国土房管局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协作,采取的也都是“行政手段”。这次,住建部联合公安部进行调控,就代表了“司法手段”开始进入房地产市场。

那么,究竟房地产市场有哪些乱象非得公安部介入?它的介入,会不会对房市的乱象起到真正的打击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房市,究竟有哪些乱象需要国家司法手段的介入?

第一,造谣生事,扰乱市场秩序。

比如,有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自媒体公众号等网络媒体传播、编造房价暴涨,一房难求、秒光盘、通宵排队抢房等不实言论,甚至制造谣言,营造恐慌气氛。

第二,违规收费、炒卖房号。

比如,开发商或中介,囤积房源,与投机炒房团伙串通,通过炒卖房号、违法收取购房人“指标费”“茶水费”等房价款以外其他费用,非法牟利。

第三,提供虚假证明,谋取非法利益。

一些中介机构和开发企业协助购房人伪造社保、纳税、收入、婚姻等证明,骗提骗贷公积金,规避限贷政策,偷逃税款等来谋取非法利益。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造谣扰乱房市秩序、违规卖号还是提供虚假证明,来谋取非法利益,如果只是常规的行政调控,都不能起到根本的打击作用,只是起到警示作用,警示作用对房市的乱象行为根本没用。

因此,如今司法手段的介入,对房市的乱象行为将有真正的打击作用?是的,在笔者看来,这是肯定的。司法手段的介入,可以看出,在惩治力度上,国家是真的动真格的,不再是“挠痒痒”的调控了!

并且,司法手段的真正介入,会让这次整治能有法可依,真正让这些房市的乱象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真实的惩罚就回让这些发布房市乱象的人产生恐惧,不敢再行动了。所以,在未来公安部把打击真正落到实处的整治下,房市的乱象行为必然会被彻底遏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