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MESI·觀點|孫德剛研究員就美土關係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採訪

2018年8月16日,上外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孫德剛研究員就美土關係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採訪(見《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8月16日第6版),全文如下:

美土還能“鬥而不破”嗎?

MESI·观点|孙德刚研究员就美土关系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

據路透社15日報道,土耳其在官方公報上宣佈,將自美國進口的乘用車關稅提高120%,酒精飲料關稅提高140%,菸草提高60%。對化妝品、大米和煤炭等商品的關稅也有所提高。此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剛剛宣佈抵制美國電子產品。

傳統同盟動搖

10日,美國宣佈對土調整關稅,並直言:“美土關係一點都不好。”英國《衛報》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土耳其鋼鐵和鋁產品進口關稅提高一倍。當日,土耳其里拉對美元匯率跌幅達17%。

自2016年居倫事件之後,美土關係持續惡化。8月以來,雙邊關係更是急轉直下。

2016年10月,美籍牧師安德魯·布倫森在土耳其被關押,被控組織參加了反對總統埃爾多安的“未遂”政變。美國多次敦促土耳其釋放該牧師。今年7月26日,美國表示,如果土耳其不釋放該牧師,將對土進行制裁。土耳其隨後回應“不會容忍威脅”。

口水仗愈演愈烈,美國在10日正式宣佈制裁,美土傳統同盟關係迎來巨大挑戰。

戰略分歧凸顯

“特朗普政府制裁土耳其,對內是著眼中期選舉,對外則是表達自2016年以來,美國對埃爾多安政府與西方政治制度和價值觀漸行漸遠、與北約離心離德的不滿。”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孫德剛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

二戰結束之後,伴隨著“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的相繼出臺,美國於1947年開始向土耳其提供大規模軍事和經濟援助。1952年2月,土耳其加入北約,美土同盟關係正式建立。

自“9·11事件”之後,受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影響,美土關係進入轉型期。自正義與發展黨正式上臺執政之後,埃爾多安政府提出“戰略深度主義”外交政策以及2023年“百年願景”目標,外交政策不斷走向自主化與多元化。

“美土矛盾的根本原因在於,埃爾多安政府不願做美國和西方的棋子,也不願淪為北約中的‘二流國家’,而是尋求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樑,並探索符合本國的發展道路,成為受人尊重的國家。”孫德剛分析。扣押布倫森成為美土關係惡化的導火索,“這表明埃爾多安不能容忍美國一方面利用土耳其實現美國的中東利益,另一方面利用居倫運動和所謂宗教人士圖謀,推動對盟國的‘顏色革命’和政權更迭。”

美土在中東戰略利益上正逐漸呈現出一種結構性矛盾:土耳其與美國競爭對手——俄羅斯和伊朗在解決敘利亞問題上密切合作;土耳其反對美國以單邊制裁的方式阻止土與伊朗開展經貿往來;在巴以問題上,土耳其支持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擴張政策;土出兵佔領敘利亞北部,打壓美國在敘庫爾德盟友——人民保衛軍等。

避免矛盾升級

受美國宣佈制裁影響,土耳其里拉兌美元匯率於8月10日出現崩盤,成為2001年土耳其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年內跌幅超40%。里拉貶值,資金外逃,民生問題進一步凸顯,社會矛盾加劇,給埃爾多安長期執政帶來巨大挑戰。

11日,埃爾多安在美國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警告稱,如果土美關係持續緊張,可能把雙方夥伴關係“置於危險境地”,土耳其屆時將另謀“盟友”。但他同時強調,土耳其是美國的“北約戰略伙伴”。

要從根本上走出經濟困境,土耳其需要同西方特別是美國改善關係。而特朗普政府也會避免將土耳其推向俄羅斯懷抱。

“當前,美土都在試探對方的底線,逼迫對方作出讓步,但‘鬥而不破’,都避免矛盾升級。”孫德剛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