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那些年,我曾經碎片化的思考(1)

那些年,我曾經碎片化的思考(1)

有粉絲夥伴整理了近些年我對投資理念的探索,將碎片化的思考整理成文,分享給大家。

平庸的業績,只能走出平庸的個股。即便是短期因為資金驅動有行情,資金退潮後還會回到原點。只有不斷超預期的業績,才能支撐股價不斷上漲。

業績出現環比大漲,往往是股價脫離平庸的開始。雖然一隻個股的上漲需要很多因素共振,比如大勢,比如板塊效應,但是這些都比不上業績出現環比大漲能對股價貢獻更大。因此,選股的時候,業績環比加速增長,是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選不到業績環比加速的個股,對於業績平庸增長(增速穩定)的個股,一定要注意低估,也就是投資的邏輯不僅僅是增長,而是具備一定的估值向上修復的邏輯。

要努力尋找有偉大基因的公司。偉大基因公司需要具備幾個條件:一是找到一條長長的雪道,二是商業模式可擴充,三是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四是具備不可比擬和輕易模仿的核心競爭力,五是專注,業務相對不復雜,六是有一個優秀的企業領袖。

區分一個投資者能力大小最重要素質,就是看是站在當下思考,還是站在未來思考。

投資其實是投資預期,但是很少有人理解這句話。只要預期在,就是比較好的階段,如果預期不斷被證實,或者不斷超預期,就容易出現牛股。當然中間也有可能不及預期,或者有些預期被證偽了,第一時間時間跑就是。有些人追求確定性,喜歡看著被證實的過去的業績投資,那是價值投資,而看未來的預期做投資,才是成長股投資。這是傳統價投與成長股投資的根本區別吧。

漲幅過大的股,分析基本面有時候會失效,這是基本面投資者經常陷入的誤區,原因是積累了太多的獲利盤,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獲利回吐和兌現。當然,如果基本面非常好,長期可能無憂,這樣,需要付出的就是較多的時間成本。

在我理解,投資中,預期管理的重要性是大於基本面。有很多個股,基本面非常好,但是走勢,就不好。當然基本面也是不可缺失的,基本面只是讓我們,篩選出來具備條件的個股。

但是在投資的這個過程當中,其實預期的管理更重要,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利用市場預期,如何尋找到預期差的品種。爆發力很強的個股,一定是不斷超預期的個股。因此我們要拒絕一些業績比較平庸的個股,或者說是當前看來業績非常不錯,但是後期很難大幅增長的個股。很多人在看到財報增長不錯欣喜若狂,但是財報只代表過去而已,目光需要穿透財報,看到未來的業績情況,這才是財報真正的意義所在。

要用大格局看問題,要跳出K線,不然,永遠被K線牽著鼻子。有人利用K線,有人被K線利用。

一隻個股的上漲路徑,首先是價值驅動,在低估的時候買入,等待價值發現,向上迴歸。這個時候起決定性的是兩個維度,一是選股的眼光,二是耐心。當這兩項能做好的時候,結局往往是不錯的。但是估值迴歸的過程,牽扯很多變量影響,比如業績是不是總是超預期增長等,這些變量的跟蹤,是等待過程中必須面對和決策的。等到估值迴歸到合理的時候,邏輯就開始變化,不再是估值因素驅動股價,而是情緒溢價、板塊合力、資金偏好、事件驅動等等。這個時候我通常會選擇左側了結部分籌碼,留下部分等右側出局。前面的估值迴歸的錢才是能力範圍內該賺的,後面的部分,就很難用基本面解釋,這個時候股價往往失去了價值的錨,會有更多的運氣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