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楊麗萍舞劇《春之祭》新聞發佈會在昆舉行

8月21日,不久前在排練中受傷的楊麗萍坐著輪椅,出現在新作《春之祭》的新聞發佈會上,向大家介紹了該劇創作情況。楊麗萍表示,要用東方文化詮釋出與眾不同的《春之祭》。該劇將於今年10月12日-14日在昆明首演,之後開啟全球巡演,再攀舞蹈藝術巔峰,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之美。

楊麗萍舞劇《春之祭》新聞發佈會在昆舉行

發佈會現場,坐著輪椅亮相的楊麗萍收穫了全場嘉賓與觀眾的掌聲。介紹新作時,楊麗萍談及受傷一事,以及大家對她的支持時,一度感動得哽咽落淚。《春之祭》的舞蹈演員等主創,以及楊麗萍的外甥女小彩旗等嘉賓也在發佈會上亮相。

當代舞劇《春之祭》是楊麗萍受上海國際藝術節和英國倫敦Sadler's Wells劇院委約的創作。該劇由楊麗萍任總編導,匯聚了星光璀璨的國際化主創團隊:舞美設計由與楊麗萍多次合作的奧斯卡獎得主葉錦添擔綱,劇本創作是國內著名的編劇梁戈邏,燈光設計是來自意大利的燈光設計師法比婭娜,舞臺技術由荷蘭專家山德·龍把控,此外還有大朱、陳子夜、董繼蘭、高琪、韓玉琦、李一朦、呂程亮、明珂如、倪菁霞、歐陽靖、王宇婷、吳嘉玲、水月、嶽悅、趙穎、張春雨、朱鳳偉等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舞者。

楊麗萍舞劇《春之祭》新聞發佈會在昆舉行

《春之祭》是偉大的音樂家斯特拉文斯基在100多年前的先鋒之作,百年以來,無數的藝術家對其進行演繹。此次,楊麗萍將用東方的元素——東方文化、東方智慧、東方審美重新闡釋西方經典,穿越古今,穿越文化差異,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之美。

屆時,《春之祭》的舞臺將成為一個抽象的宇宙,時間、空間、生命共存其中,萬物輪迴,週而復始。楊麗萍將在作品中融匯她對藏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中自然與生命理唸的深刻領悟,同時注入她獨有的孔雀舞蹈語言,其中的“被獻祭者”將是神聖的孔雀,《春之祭》中的獅子暗喻權力、舊有的世界、不可侵犯的規則;女人是受難者、覺醒者與重生者;祭師則象徵著無情、冷漠的東西,壓迫者;孔雀代表著重生、未來的希望。

楊麗萍舞劇《春之祭》新聞發佈會在昆舉行

《春之祭》貫穿了楊麗萍一如既往的形式感與楊氏舞臺美學,舞臺上將有999個神秘的符號,如《十面埋伏》舞臺上的剪刀一般令人震撼。屆時舞者在舞臺上忘我起舞,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被放置在一個更加宏大的更加具有暗喻性質的時空之中,產生出亦真亦幻,亦虛亦實的多維空間。

《春之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百年前西方有一個習俗,女孩子要把自己的初夜獻給祭師,以此來獲得來年的風調雨順。楊麗萍表示,該作品開啟了對於原著解讀的另外一個思路:不再只是被動的獻祭,而是主動的犧牲。劇中將呈現“輪迴”這個概念,不再只是向死而生,而是從生、到死、再到涅槃重生的輪迴。要想獲得美好豐盛的“春天”,必然要有靈魂的覺悟,必然要經歷痛苦,而後,才能脫胎換骨,涅槃重生。這和楊麗萍的藝術人生極為相似。

楊麗萍舞劇《春之祭》新聞發佈會在昆舉行

兩年來,楊麗萍帶領著整個團隊精心打造舞劇,沉浸在這場瑰麗的冒險之中。從劇本到視覺,從舞蹈到細節,所有的創作者都在經歷著這場獻祭,他們渴望將自己對於藝術最大的虔誠和真心雙手奉上,以此來收穫“春天”。

《春之祭》將於今年10月12日-14日在雲南藝術學院實驗劇場首演,10月下旬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亮相,之後將展開在英國倫敦、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地進行百場國際巡演,邀觀眾領略一個與眾不同的美麗“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