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處暑到了,預示著再也不用忍受夏天的酷熱,正式踏入涼爽的秋季。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也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多發的季節。

處暑過後,氣溫明顯下降,晝夜溫差大,人們對氣溫的冷熱變化往往來不及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那麼,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處暑,該怎麼養生呢?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一、處暑養生5大忌

1.忌吹空調

空調整夜繼續吹,傷害脾胃又傷肺。

炎炎夏日,離了空調簡直不能活。哪怕立秋過後,天氣依舊酷熱難耐,讓人離不開空調。但是處暑過後,早晚氣溫下降,應該適當減少開空調的時間和頻率,至少早晚可以把空調關掉了。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2.忌吃秋瓜

俗話說“秋瓜壞肚”。

這裡的秋瓜並不是指秋天應季的瓜果,而是指夏季的瓜類,比如人見人愛的西瓜。對於腸胃較弱的中老年人,處暑過後還大量吃瓜類,容易因為寒涼引起胃部不適。

那什麼適合秋季吃呢?從養生的角度,處暑節氣適合吃些清熱安神的食物,像梨子、蘋果、龍眼、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3.忌吃生薑

“冬吃蘿蔔夏吃薑”,很多人喜歡夏季吃薑來祛寒,但是秋季不宜食姜。

秋季氣候乾燥,如果再大量食用辛辣的生薑,容易損傷肺部,加劇人體的乾燥情況。有一種情況除外,秋天夜裡淋了雨,可以喝點薑湯,去除體內寒氣。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4.忌早起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季早晚涼快,人體出汗少,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人體機能開始進入另一個階段,會莫名其妙的感到疲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秋乏”。所以,處暑時節,要改變夏季早睡早起的習慣,比之前多“賴床”一小時,保證睡眠充足。

處在發育期的青少年、上班族要睡足8小時;

40歲-60歲的中年朋友,睡足7小時;

6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要睡足6-7小時。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5.忌亂添衣

早晚氣溫下降,很多人早早的就把外套準備好,生怕把自己凍到。

但是,“春捂秋凍”,適當的“凍”有利於幫助我們增強抵抗力,提高身體對外界環境、溫度的適應能力,減少生病。所以不要太早的就添衣。當早晚溫差大於8度的時候,就可以增加一件衣物了。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體質偏弱的老人和小孩子,不適合春捂秋凍。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二、處暑食療有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秋高氣爽,很多人都會有口鼻乾燥、咽喉腫痛、乾咳少痰等症狀,有的人甚至還會感到便秘、頭髮乾枯掉落……其實,這都是秋燥引起的。在五行養生中,秋季對應人體的肺臟,秋燥傷肺,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三樣非常適合秋季養生的食物。

1.銀耳

銀耳具有生津潤肺、滋陰養胃、補腦強心等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燥乾咳、便秘等,用銀耳來燉湯,滋潤不膩,加入蓮子、桂圓、枸杞等食材,效果更佳。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2.蘿蔔

蘿蔔是一種潤肺生津的食物,蘿蔔生吃,可以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如果把蘿蔔和梨、蓮藕一起榨汁飲用,則可以清熱化痰、益胃消食。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3.鴨肉

鴨肉滋陰潤肺,是秋季進補的佳品。對於氣血不足所致的身倦乏力、暑傷氣陰所致的食慾不振、水腫等都有很好的效果。鴨肉與山藥同食,可以降低膽固醇,滋補身體。

處暑養生5大忌,你都知道嗎?吃對食療三寶,養陰潤燥防冬病

處暑到,秋風送爽,草木凋零與碩果累累並存。

人的情緒也容易波動,中老年人要注意控制情緒,切忌大喜大悲。

同時也可以多吃一些養陰潤燥的食物,預防冬病。

處暑養生的5大禁忌,你都學會了嗎?

快分享給你關心的人,一起對抗秋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