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湖北赤壁:百年古鎮羊樓洞 萬里茶道新起點

曹勇週一剛剛從蒙古烏蘭巴托返回湖北省赤壁市羊樓洞。此次與蒙古、俄羅斯企業的溝通順利,他在羊樓洞生產的磚茶產品年內就可望通過網商批量銷往俄羅斯的多個城市。

湖北赤壁:百年古鎮羊樓洞 萬里茶道新起點

▲歐亞萬里茶道源頭:羊樓洞

“恢復歐亞萬里茶道,我們很有信心。”曹勇興奮地說。隨著人們對歷史文化的重新發掘,古老“萬里茶道”上的歷史名鎮羊樓洞,如同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重回世人視野,並且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煥發出聯通世界的勃勃生機。

羊樓洞是中國中部湖南、湖北交界處一個很小的集鎮,如今它連鄉鎮的建制都不是,但在歷史上卻曾因出產磚茶而名馳中外,尤其是在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地區以及蒙古、俄羅斯民眾中享有盛譽。100多年前,俄羅斯人繪製《大清皇輿圖》,在湖北版圖上,羊樓洞是唯一可與漢口相頡頏的地方。

今天的羊樓洞,還保留著明清時期一條古街,明清至民國各個時期的老建築保存完好,青磚灰瓦、赭紅門窗的深宅大院傍著溪流蜿蜒分佈,街市路面是青石板鋪就,有些已經殘破,但整體完好,顯示出古街幽深曲折的線條感和閱盡滄桑的歷史質感。青石板上還清晰可見一道道深深的凹槽。街上的老人介紹,這是當年進進出出運輸茶葉的獨輪車留下的條條車轍。

茶葉和絲綢、瓷器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出口商品。從17世紀末到20世紀初,茶葉從中國南方福建、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出發,經河南、山西、陝西、內蒙,由庫倫(今烏蘭巴托)至恰克圖進入俄羅斯,並傳入中亞和歐洲其他國家。這條茶葉之路綿延13000多公里,成為名符其實的“萬里茶道”。

湖北赤壁:百年古鎮羊樓洞 萬里茶道新起點

▲赤壁青磚茶生產線

羊樓洞是這條萬里茶道上一個重要節點。附近一帶的茶葉,都要到這裡集散、加工,經由長江水路到漢口,再轉入漢江至襄陽上岸,匯入陸上的茶葉之路,直通俄羅斯及其他歐洲國家。

史料記載,早在宋代這裡的茶葉就已銷往蒙古、新疆等地,到明朝時候,已是國內著名的茶葉產地和貿易中心,磚茶的製售更是獨樹一幟。

赤壁市博物館饒潔介紹說,為了便於長途運輸、長久保存以及交易便利,羊樓洞的茶商們採用蒸汽加熱和緊壓辦法,將發酵的茶葉壓制成堅硬結實的方塊,形如建房用的青磚,所以稱為“青磚茶”。

“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這是流傳在北方地區的一句民諺。北方高寒,多以肉食。“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因其獨特的功效,茶成為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羊樓洞青磚茶尤受青睞。

湖北赤壁:百年古鎮羊樓洞 萬里茶道新起點

▲外商品赤壁青磚茶

至晚清時期,外地商人乃至俄、英等國商人紛紛來到羊樓洞,爭先恐後辦工廠、制利市、設票號、開洋行,彈丸之地聚集的茶莊超過200家,鎮上人口超過4萬,一時間繁華似錦,人流如潮。

在一些學者眼裡,“萬里茶道”是一條可與“絲綢之路”相媲美的商貿通道,也是一座溝通歐亞大陸特別是中俄經濟文化的橋樑。茶葉貿易的國際化帶來了茶區的興盛,羊樓洞也因此聞名於國內外,積累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但是受20世紀初的戰亂等諸多因素影響,全球茶葉運輸線路改變,茶業產銷格局變遷,“萬里茶道”逐漸淡出歷史,羊樓洞也褪去了往日的繁華,古鎮幾近走向沒落。

今天的羊樓洞被併入湖北省赤壁市的趙李橋鎮。雖然繁華不再,但是茶道車痕猶在,古鎮茶韻仍香。羊樓洞磚茶的傳承卻從未中斷,直至如今。

赤壁市趙李橋茶廠副總經理甘多平是“趙李橋磚茶製作技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他說,羊樓洞一度數百家茶莊茶廠,到1949年5月僅剩五家。新中國成立後,接收五家後合併成立“中國茶業公司羊樓洞磚茶廠”,1952年遷址到距此4公里的趙李橋鎮,更名為“中國茶業公司趙李橋茶廠”。

湖北赤壁:百年古鎮羊樓洞 萬里茶道新起點

▲赤壁市萬畝茶園

雖然幾經更迭,趙李橋茶廠作為磚茶工藝的傳承者,青磚茶數十年來一直供應著北方民眾所需,被讚譽為“深入骨髓的品牌”。

而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得到積極廣泛的響應,“萬里茶道”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民眾所認識。中蒙俄“萬里茶道”沿線城市也在致力共同推動“萬里茶道”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在歷史遺蹟保護、歷史資料收集、知識產權保護以及經貿旅遊開發等方面共同努力、展開合作。

沉寂了一個多世紀後,羊樓洞古鎮上重新聚集起數十家茶葉生產和銷售企業。他們都和曹勇一樣,夢想著復興歷史上的繁盛之勢,將當地獨特的磚茶產品重新帶向世界,尤其是中亞、俄羅斯以及歐洲各國。

曹勇自稱晉商後裔,1786年他的祖先從山西到羊樓洞開設“乾泰恆”茶號。2013年,“萬里茶道”歷史文化挖掘引起世人矚目,曹勇放棄在武漢的生意,恢復註冊“亁泰恆”商標,到赤壁成立亁泰恆兄弟茶業有限公司,不僅生產傳統磚茶,還研發香柑茶、杯裡茶、砣茶以及茶香皂、茶多酚面膜等新產品。

“我們已經和俄羅斯網站達成協議,將通過參股的方式進入它的銷售渠道,讓我們的茶產品可以銷往俄羅斯的各大城市。”曹勇說。

“打造百億茶業,挖掘千年茶史,重振萬里茶道,造福億萬民眾。”這是近年來赤壁市提出的茶業振興戰略。茶產業在古鎮開始重新煥發勃勃生機。如今,赤壁市有茶葉生產企業30餘家,茶葉基地15.8萬畝,年總產量近4萬噸。

因茶而興的羊樓洞古鎮,一個茶葉經濟與文化旅遊“聯姻”的新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武漢卓爾文旅集團將投資28億元,聯手赤壁市共同復興“磚茶之鄉”羊樓洞昔日輝煌。

這項工程包括對羊樓洞明清古街進行保護性修復,再現商賈雲集盛況,古街之外新建萬國茶市,讓“世界茶業第一古鎮”重飄茶香。同時還將打造萬畝茶園,建設俄羅斯方塊小鎮,將俄羅斯小吃、超市、風情演藝等引入到茶道源頭。

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說:“‘萬里茶道’是一條經貿之道,它串起了沿線各省乃至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聯繫;也是一條友誼之道,加深了沿線各族人民的友誼;還是一條文化之道,促進了沿線各省乃至各國之間的文化傳播與交流。作為企業,我們將繼續努力,將赤壁羊樓洞古鎮打造成‘萬里茶道’上的一張靚麗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