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这次温州乐清滴滴顺风车杀人事件社会关注度这么高?

潘郑俊清


滴滴顺风车成了滴血快车,100天之内造成两名花季女孩惨遭杀害。实在震惊国人!实在令人悲催啊!当然,这次事件关注度就很高了。我们个人以为,滴滴顺风车己经到了非彻底整治的地步了!滴滴顺风车为何能快速壮大,且全国遍地都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我们认为滴滴公司在管理上的确出了问题:一是,滴滴公司对顺风车人员管理失察,造成渔龙混杂,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因滴滴公司是以网络平台开展的业务服务,在管理上较为松散,在用人上更是没什么章法。开始什么人都能干,只要有台车就行,挂到网上平台,就可以接单拉人。可谓是杂乱五章,五花八门。后来,交通部门进行了管控,对车辆有了要求。也要求司机考试。但仍是治标不治标。对滳滴司机的审核仍然是网上审核,难以掌握人员真实情况。给一些不良人员混进了队伍,从而造成了恶性事件不断的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滴滴顺风车公司在客户服务上更是自我主义,把人命关天的事当儿戏对待,酿发惨剧。温卅女孩被奸杀案,滴滴客服拖延时间,最终造成警方破案失去了最佳机会。让人们更不能接受的是,警方致电说明破案情况紧急,急需车号及滴滴快车司机情况。滴滴公司竞然要警方传介绍信及工作证。实在是岂有此理!

请问,滴滴公司有多大的派头呐?!根本就没把警方当回事。在自我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派头十足,最终酿成惨案。此案距上次空姐被杀人案不足百天。空姐被杀后,滴滴似乎进行了整改,结果呢!派头十足的滴滴顺风车依旧我行我素,最终结果可想而知了。

三是,滴滴顺风车的有关主管部门应该深刻反省一下吧?检讨下在普及顺风车的相关问题上是否有值得检讨的地方?因为,滴滴顺风车的快速普及是否缺少科学论证。对其可行性是否缺少足够的认识!对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性是否有些估计不足呢?滴滴顺风车至少要在某个地区先试运营一阶段,待经验丰富了,运营成熟了在向全国推广也不迟。但让人想不到是,滴滴顺风车一下子就全放开了,变成了全国遍地滴滴快车。加上后续管理跟不上,问题就出来了。我们认为,眼下,应该彻查滴滴问题。对国内滴滴市场加以彻底整治。绝不能让奸杀事件重演!射射!


2020我的故事


就是管理等于零,出事就撇开。

从郑州空姐事件到现在,请问滴滴顺风车有什么样的整改措施,又有什么样的管理制度的出台?

从整个事件过程来看,其实就是管理不到位加上对顺风车司机入门没有门槛,参差不齐的人加入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本身就是问题。

我就从遇到这样的窝心事,约好的顺风车,结果司机先给我打电话说时间有变动,我没有办法,说随他,结果又说他去不了,把我转给了别人,我也同意了,但是第二天早上预约的时间却没有人来接我,打电话过去,电话关机,你说这叫什么事?

我投诉之后,石沉大海。

所以关闭顺风车业务,我举双手赞同!


煮茶闻书香


热搜中有文称杀害滴滴顺风车20岁少女的凶手有四个:分别是丧心病狂的车主,麻木坐大的滴滴公司,清纯无邪的少女本人和贪恋小惠的大众。

这些我完全赞同,但我认为车主的淫和赌才是惨案的罪魁祸首!

车主最近一个女朋友是开顺风车认识的,才16岁。她说今年27岁的钟某,三年前开始谈恋爱,现在的女朋友是带回家的第4个。这个16岁女友为他流产多次!

我们再看一下滴滴顺风车车主们的交谈记录,这类人群,如果他们的车上只拉着一个清纯少女,且行驶在偏僻之处,那不出事才是怪事!

钟某的女友说车主的父母之前帮他开了家奶茶店,后因失恋加上沉迷赌博,生意失败。

钟某因赌博借贷,后期“借贷还贷”。“当时他也在玩什么红包,我不知道那是赌博。他说有点还不起了,就重新贷了一点,继续还进去。当时总共欠了40多万,他赌博输了20多万。”钟某女友说。

钟某在过去半年曾在57个现金贷平台有申请记录,成功了56次,其中最近一个月借款次数高达31次。

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状况,钟某已经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几近疯狂!

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车主要胁迫少女为其转帐9000元的原因了!

淫和赌,高额债务和见色起性成了压死钟某的最后稻草!

回忆几个月前空姐遇害,车主情况如出一辙!











小咖王说事


8月24日,温州乐清少女顺风车遇害案发,迅速震惊全国。继5月5日郑州空乘遇害案后,时隔110天,滴滴顺风车再一次因恶性命案站上风口浪尖,受到风暴式的全民舆论声讨。随着案情不断深入披露,此事件在网络持续发酵,从司机资质审核缺失、投诉无反馈,到客服应急处理滞后,再到顺风车的“社交”产品属性,滴滴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厉拷问。

8月26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的联合约谈滴滴,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在舆论与行政的双重重压之下,滴滴毫不犹豫地选择“断尾求生”——“承诺将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较之于地区性的关停与内部整改,“全国下线顺风车业务”自然更能显示出滴滴悔改的诚意与决心。随即有分析人士撰稿称,滴滴这一决定乃是“明智的感性选择,糟糕的商业决策”,似乎暗指在舆情汹涌下,滴滴也只能做出全面关停顺风车这样不合乎商业逻辑的抉择。

事实上,对于一家六年融资200亿美金、市场占有率超90%的公司,讨论商业决策的“感性”与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顺风车业务之于滴滴,真的是说关停就会关停的么?

滴滴的并购与垄断

先来看一组相当惊人的数据,整个2017年,滴滴每日服务用户订单超过3000万笔,每日服务用户数超4000万人次,2017年用户出行总次数达70亿次。在网约车行业,滴滴的2017年市场份额占有率已高达92%,经过无数场疯狂烧钱的“网约车大战”,和一次又一次融资与并购,滴滴铸就了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其业务覆盖下的全国400余座城市中,滴滴已形成出行服务领域的事实垄断。

2012年,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于年底上线打车业务,滴滴出行正式成立;到2017年底,滴滴就已获得超过8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近200亿美元。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滴滴的投资方名单堪称豪华:中信、腾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苹果、软银、招商银行……

资本入局助推了滴滴的疯狂扩张,在连续两年以投资人身份接触滴滴之后,2014年7月,柳青选择加盟滴滴出行,出任首席运营官一职。2015年2月,柳青升任滴滴出行总裁。

她的加盟,为滴滴此后的迅速扩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15年2月中旬,滴滴宣布与快的合并,此时公司所涉及业务不过出租车与快车两个领域;而此后,滴滴便以每两月推出一项新业务的速度迅速扩大自己的出行版图。到了2015年9月,滴滴已拥有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五条成熟的产品线。

滴滴的互联网之梦与难以被放弃的顺风车

2016年8月,在经历了战况惨烈的烧钱大战之后,滴滴出行成功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至此一统江湖,奠定了中国网约车巨无霸的行业地位。在此后,滴滴又陆续接入人人二手车、共享单车、自驾租车等诸多业务范围。

而到了今天,其涵盖的服务业务已达11项,通过下图统览,可知滴滴在出行领域“全覆盖、全垄断”的野心。

据2017年披露的数据可知,滴滴顺风车的注册车主达3000万,顺风车业务日均200万单,尽管这样的日单量在平台总单量的所占比不过十分之一,但却是滴滴“出行生态闭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滴滴的创始人程维曾说过,滴滴所构建的是“移动出行生态系统”,要将滴滴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服务平台及全球智能交通技术引领者”。定位在“互联网”、“大数据”和“新经济”之上的滴滴想要通过交通大数据打通出行领域整条产业链,通过各项交通出行服务实现流量变现,从而实现最终盈利。

这样的新经济企业估值的基础不在于传统企业的“现金流驱动”,而在于“用户驱动”。正如一切互联网公司所追求的那样:用户数、用户数、还是用户数。

由此便可以理解,为什么滴滴会在顺风车业务宣传上大打“社交牌”。对于传统出行服务公司来说,追求社交是“荒谬而不可想象的,但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而言,+社交都是其挖掘增量用户,增强用户黏性最自然而然的想法。

为了滴滴的800亿市值之梦、为了继续讲述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故事,为了“想象力”与用户黏性,顺风车是滴滴不可能放弃的部分。在这次全国整改之后,顺风车又会以什么样的面貌重新上线,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财经早餐


有时,明星的一句话,和异性吃个饭都能上各种热搜榜,人命关天之事,引起社会关注那不是很正常吗?

顺风车是很多人的日常出行方式,但是短短百余天,顺风车司机就制造了两起命案,而且死者全都是妙龄女子,死前都遭遇侵害。与此同时一些滴滴车司机的群内言论遭曝光,更是让一些女性谈“滴”色变,慌不迭地卸载掉它的APP。

关乎安全的事情,谁也不敢打马虎眼,如果不关注,不让它变得更好,监管得更严,也许下一个受到伤害的就是你我身边的另一个人!



而且让大众愤怒的是,在郑州空姐遇害案发生后,滴滴承诺的改进措施,比如乘客信息及头像仅可自见,又比如说对其为世人所诟病的投诉平台进行优化改善,但是此次凶案的发生,让大家看到,这个滴滴还是以前的滴滴,漏洞依然,生命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作为一个用户,你是什么感受?

就如章子怡所说,那是滴血的“滴”,希望有关部门能切身帮助滴滴进行整改,堵塞安全漏洞,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


打虎拍蝇


在回答问题之前,本人对遇害女孩表示扼腕痛惜和沉痛哀悼。

这次温州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件,社会关注度为什么这么高?是因为时隔百余天,滴滴顺风车再度因命案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对滴滴平台是否有存在必要的大讨论。



滴滴平台是共享经济新模式之一,曾经被寄予厚望。不过在其运行过程中发现,一系列看上去始料未及的问题不断出现,如审核不严,风控缺失,监管缺位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五月份发生命案,舆论哗然,但仍未见其改善态势;又接连发生恶性事件招致众怒。 此次温州女孩和三个月之前空姐因搭乘滴滴车被害,只是滴滴顺风车问题暴露于公众的个案。根据海因里希法则,一个企业发生一起为社会大众所知的重大事故时,其背后往往有近30起程度较轻的事故、300起隐患或违规。也就是说,当大众因这两起恶性重大案件痛斥滴滴时,背后数百起隐患或一般事故却鲜为人知,出现恶性案件并非偶然。 有不少人认为,飞机也出事故,为何不关闭航空公司,出租车行业也曾发生过乘客遇害的案件,为何不取缔出租车行业。这是不懂常识、不懂法律法规的体现。滴滴顺风车与航空公司、出租车行业不可同日而语。航空业、出租车行业因为拥有非常严密的风控体系和长效的防范机制,从事出租车司机需要驾龄、犯罪记录、家庭背景等方面的要求。相比之下,滴滴平台对顺风车司机的管控就显得松了很多,此次温州女孩遇害的肇事顺风车司机,事后就被曝出驾龄不满一年、欠数十笔现金贷以及假牌照等隐患。 滴滴平台前一天还接到过对该司机的举报信息,但滴滴平台因为没有长效的防范机制,加上疏于管理,导制滴滴平台接连发生命案,也让大众开始重新思考和怀疑其存在的意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滴滴平台对社会的贡献只是给民众带来了些许便利,但这背后是以存在一系列高风险因素为代价的。 换句话说,滴滴平台的问题是将风险外部化,平台本身轻资产运行,省去了传统行业大量以风险控制为前提设置的必要成本,却将因此可能产生的风险交给社会来承担。单就滴滴顺风车平台来说,平均一天近100万单业务,体量惊人,滴滴平台本身的设置难以应对这样庞大的业务进行有效监管,但滴滴又不愿舍弃顺风车业务,其原因是因为顺风车业务是其多条业务线中极少数性价比高、能够持续产生正向现金流的高利润业务。但从频频出现的乘客遇害案件中可以看出,滴滴顺风车的正向现金流及其高额利润,是以接近零风控成本来实现的。

滴滴平台更侧重于“利”,而忘了“义”,为了其发展注重于招募更多的司机为其服务,为其创造更多利润,而不是严加审核;有些制度因执行成本高而被束之高阁。 然而,一系列问题乃至恶性案件的发生,说明这种将风险外部化的业态,将对乘客的出行安全产生巨大的隐患,任性妄为,藐视生命,更是犯罪。如果不能建立防范风险外部化的长效机制,不如暂停滴滴平台运营,甚至可以直接关闭。


宝庆资讯


一键代偿观点:这主要是因为上次的郑州空姐案还余波未平,而乐清案则是一波又起。

这次乐清滴滴顺风车事件可以说是将“滴滴顺风车”推向了舆论的最高点,而这次乐清案之所以会引起这么高的关注度,主要是以下几点:

1、 案发时间在白天

2、 百日之内第二次同样的事件

3、 案件社会性质恶劣

可能很多人知道滴滴出现这样的事是在上一次郑州空姐案,其实,那已经是滴滴第六次出现类似的事情了,只是之前的没有被爆出来而已。

从上边的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自2016年6月以来,在滴滴出行发生的强奸案已经有6起了,如果加上这次乐清案就是7起,但是,大部分人知道的只有这两起。然后,我们再来看说这次乐清案。

白天案发更难防范

因为上次郑州空姐案是在晚上发生的,客观来说,晚上确实环境比较复杂,也更容易发生恶性事件,这你说晚上要注意个人出现安全什么的还说得过去。

但是,这次乐清案是发生在白天啊,并且还是正当午,这你再说什么注意出行安全就说不过去了吧,毕竟,我们不可能白天不出门吧,这根本就没法防范。

说难听一点,就是滴滴把受害人和凶手撮合到一起了。

百日之内警钟再次敲响

如果说上次郑州空姐案是突发意外,是个例,那么这次就没法找借口了吧。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郑州空姐案现在还是历历在目,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而现在又突然冒出来一个同样的事故,对于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滴滴顺风车平台的类似案发生频率很高,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推己及人。毕竟,我们平常也会用滴滴打车,如果再加上有一些不好的体验,那就更容易感同身受了。

而这个案件性质恶劣程度可以说是大家都能感觉到的,并且从大家的关注度来说,这件事的严重程度不言而喻,这里就不再赘述。

因此,总的来说,这次滴滴顺风车事件绝度不是舆论故意施压,而是滴滴本身确实存在问题。


一键代偿


滴滴女孩遇害案的几个思考:

一、我认为不应问责张洲等几个网民,理由:1、他只是对新闻事件的分析评论,是一种分析和观点,2、他依据的是现有的证据,而不是凭空捏造,包括最大一个罪状:没有车牌号不立案,也不是他杜撰,而是报警人微信截图所说,这是证据方面。3、另一个方面,有些喊着拘留的人在制造舆论,并不是都为了法律,有些人而是等着看警察的笑话,而不是真的呼吁去拘留。4、如果要想抓张洲,那么就得先抓那个报警人,因为无论什么理由,是她在网上放出了与滴滴客服的截图,这才为其他人评论提供了靶子,所以,她才是始作俑者,是造谣,而其他人,传谣而已。

二、从更高层面,尤其是警察内部角度来分析这个案子,永嘉是有问题的,乐清做的教科书式的标准,完美。

三、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角度,推进两件事,第一个报警与接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比如受案与立案,第二,对于涉及到公共安全的滴滴司机大数据,要做好平台接入准备,这些数据不属于商业秘密,因为有公共利益,趁着这个事件可以推进,这将是一次管理革命。


韩东言


其实,滴滴顺风车今年出了两次“大事”。早在今年五月份,因为郑州空姐李某被顺风车司机刘某残忍强奸杀害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人们纷纷指责滴滴平台监控不严,审查不力,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滴滴随后对顺丰车平台进行整改,加入接单前人脸识别等环节,但好景不长,惨案再次发生!

这次事件则更加严重!在受害人赵某发出求救信息后,因滴滴平台繁琐的“官僚作风”拖延了时间,而延误了最佳救人时机,其实,在案发前一天,犯罪嫌疑人钟某也试图对另外一位女子图谋不轨,该女子侥幸逃脱后投诉到滴滴平台,但并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两位花季少女顷刻间阴阳两隔,人们在痛心之余,纷纷谴责滴滴,迫于社会舆论压力,滴滴最终下架了全国顺风车业务,并开除了顺风车平台的两位高管。





悦游四方


乐清女孩滴滴遇害之所以关注度这么高,主要是因为滴滴在三个月前刚刚出了一件空姐被杀的案件,平台的内部整改根本没有到位,引发了民众的担忧与愤怒。这次事件之所以民众反应强烈,其实最为关键的还是滴滴平台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很显然,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看出,平台缺乏处理安全事件的能力,程序不清晰,应急机制不完善。

这个司机已经有过一次侵害搭车女孩遭遇投诉的先例,可是相关人员没有针对投诉进行任何的处理,从而为这次恶性事件埋下了隐患。假如这个20岁的乐清女孩没有被害,那么被害可能是别的女孩,因为这个司机已经有了害人之心,可是并没有被制止。假如上一个女孩幸运逃脱之后,滴滴平台能够及时将该司机列入黑名单,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作为一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司,滴滴应该负有为乘客安全负责的责任,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个平台,仅仅从中抽成。对于新生事物,我们应该持开放的态度,但是绝对应该严格要求,绝对不能让其带病发展。这次滴滴顺风车事件引发民众关注,主要是大家对于平台在安全问题上的漏洞实在太大了。如果有相应的应急举措,那么这个女孩就不会出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