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十字軍東征是什麼原因?他們建立了哪些國家?

彪哥公益


十字軍東征是什麼原因?他們建立了哪些國家?說到十字軍東征的根本原因,當然還是古代世界歐洲中東地區各種衝突不變的主題,即宗教衝突。在十字軍東征中,其實基督教和伊斯蘭國家爭奪的焦點就是耶路撒冷的歸屬,而這裡面有著很深的宗教背景。


十字軍東征的公開原因

桃花石雜談在很多回答中都曾經強調過,在除了中國以外的古代世界,宗教勢力都是統治力量,因此也可以說是一切矛盾的焦點。而十字軍東征就更是這樣了。因此在說十字軍東征的直接原因之前,還是應該先說兩句造成衝突的兩個宗教的背景情況。

十字軍的直接起因是歐洲基督教勢力和西亞伊斯蘭教勢力爭奪耶路撒冷,而雙方爭奪耶路撒冷的原因是雙方都認為耶路撒冷在自己的宗教中具有神聖地位。而雙方都這樣認為,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本來就是同源宗教,也就是都有共同的起源,所以其很多教義相互聯結,也使雙方都把耶路撒冷視為了神聖的城市。

耶路撒冷被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視為聖城

具體來說,基督教認為耶路撒冷是其信仰的神,也就是耶穌被釘死,之後又復活並昇天的地方。而伊斯蘭教則認為耶路撒冷是其信仰的神賜予其先知易卜拉欣(也就是基督教中的亞伯拉罕)的土地,也是其信仰中最重要的先知穆罕默德昇天歸真的地方。

因為這些宗教教條,所以耶路撒冷在雙方的宗教信仰中都具有現實的意義。而在公元7世紀,穆斯林就佔領了耶路撒冷。但在佔領此地之後,當時的穆斯林統治者卻並沒有禁止基督教徒到當地朝聖,基督教徒還可以自由出入耶路撒冷,而且在繳納額外稅收之後,還可以自由地在耶路撒冷居住。所以歐洲基督教國家雖然不高興,但覺得還可以接受。

中東和北非地區在公元7世紀到8世紀先後被穆斯林所佔領

但在公元1095年,發源自中亞地區的塞爾柱突厥帝國攻佔了耶路撒冷。儘管他們也是穆斯林,但卻採取了和之前的穆斯林統治者不同的政策,即他們不再允許基督教徒去耶路撒冷朝聖,除非繳納幾乎無人能夠承受的超重稅收。而這種種舉動,幾乎斷絕了歐洲基督教徒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路徑,所以引發了當時統治歐洲的教會的極度不滿。

公元1095年,耶路撒冷被來自中亞的塞爾柱突厥帝國佔領,成為了誘發十字軍東征的導火索

所以當時的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開始在歐洲各國召集十字軍,為了鼓勵歐洲人加入十字軍,教會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如果加入十字軍就可以不再納稅,而且所欠債務可以得到免除。另外農奴如果加入十字軍可以解除農奴身份,如果在征戰中繳獲了任何財富,還可以將其合法地據為已有。所以在這些優惠政策的感召下,教會迅速召集了3萬人的大軍。

十字軍東征不能說的原因

但除了上面這些冠冕堂皇的原因之外,十字軍東征對於當時的歐洲社會來說,其實還有著很多潛藏的深層次原因,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沒有明說的原因才是教會發起十字軍東征真正的深層次或者說根本原因。

封建時代的歐洲

首先是在當時的歐洲,不同的封建主幾乎在一刻不停地進行著彼此之間的攻伐,而教會非常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但卻無能為力。而這時在歐洲以外找一個共同的敵人,則可以把歐洲的封建主相對團結起來,大家聯合起來跟外面的敵人打總比完全的窩裡鬥要好一些。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在十字軍東征開始之前42年,天主教和東正教正式分裂,羅馬教廷失去了對東羅馬帝國境內所有教會的領導權。因此其實十字軍東征也包含著羅馬教廷希望通過團結歐洲各國力量,重新徵服東羅馬帝國,恢復自己對整個歐洲領導權的意圖。而且最後這個意圖也曾部分達成,在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就沒有去打穆斯林,而是直接去攻打了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建立了服從於羅馬教廷領導的拉丁帝國。只是後來東羅馬貴族通過幾十年的臥薪嚐膽,又重新通過尼西亞帝國復國成功,羅馬教廷完全控制東羅馬的企圖才沒有得逞。

(公元1054年,天主教與東正教分裂之後的歐洲宗教勢力範圍)

另外十字軍東征其實還有一個歐洲社會制度方面的原因。當時歐洲普遍實行長子繼承製,即長子繼承家族所有財產,這一制度雖然確保了歐洲貴族社會的穩定,但卻使大量不是長子的年輕貴族無法繼承任何財產,久而久之反而成了不穩定因素。而通過十字軍東征,可以將大量此類貴族送往中東打仗,也為他們提供了贏得功名和新封地的機會。因此也為緩解歐洲社會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字軍建立了哪些國家?

而十字軍東征確實在曾經在中東和東羅馬故地建立起一系列國家,主要是在第一次和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期間所建立。這裡桃花石雜談將主要國家的名稱和其存在時間列出。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建立的國家:

耶路撒冷王國,公元1099年建立,公元1291年被阿拉伯阿尤布王朝和埃及馬穆路克王朝滅亡;

埃德薩伯國,公元1098年建立,公元1144年被突厥贊吉王朝和東羅馬帝國瓜分;

安條克公國,公元1098年建立,公元1268年被埃及馬穆路克王朝滅亡;

的黎波里伯國,公元1104年建立,公元1289年被埃及馬穆路克王朝滅亡。

塞浦路斯王國,公元1191年建立,公元1489年被威尼斯共和國滅亡。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在中東建立的國家,以紅色十字標示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建立的國家(全是滅亡東羅馬帝國之後建立在東羅馬故地的國家):

拉丁帝國,1204年建立,公元1261年被複國的東羅馬帝國滅亡;

薩洛尼卡王國,公元1204年建立,公元1224年被東羅馬貴族建立的薩洛尼卡帝國滅亡;

雅典公國,公元1205年建立,公元1458年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愛琴群島公國,公元1207年建立,公元1579年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菲利波利斯公國,公元1204年建立,公元1230年被保加利亞帝國吞併。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滅亡東羅馬帝國之後建立的國家


桃花石雜談


十字軍東征的原因參見這個答案: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35482664257454338/

本答案主要講十字軍建立的國家。

十字軍新建的國家有四個,分別是埃德薩、安條克、的黎波里和耶路撒冷,前兩者都是耶路撒冷的封地,後者也屬於耶路撒冷王國的版圖,但耶路撒冷王國和敘利亞的這三個十字軍國家之間從未建立明確的從屬關係。

這四個國家是建立在穆斯林領土內絕無僅有的拉丁國家。他們的控制只限於敘利亞北部,只限於沿海又窄又小的基督教徒所居住的地區,在他們周圍的是伊斯蘭教的遼闊而且陰暗的背景。沒有一個城市與敵人相距一天以上途程。即使在他們的國家裡,拉丁人口也是稀疏地分佈在各城區裡面的。阿勒頗、哈馬、希姆斯、巴勒貝克、大馬士革等內地城市雖然時時進貢,但是從來沒有被征服過。

王國的守備軍隊是國家居民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聖殿騎士團和耶路撒冷的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幾年之後,條頓騎士團也建立起來,成為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神之花。騎士團從耶路撒冷國王手中得到大片土地,大多在最前沿地區。他們修建了駐有強大駐軍的堡壘,包括位於突厥王國和的黎波里之間著名的騎士城堡。此外意大利各城市的海上艦隊也是拉丁王國的重要助力,他們掌握著制海權,把穆斯林艦隊一直限制在海灣中。第一次東征的軍隊向耶路撒冷進軍途中所需的補給都來自一支意大利艦隊。沒有海上援助,鮑德溫一世也不可能征服沿海城鎮。十字軍國家是需要歐洲源源不斷援助的前沿陣地,而對其存續至關重要的交通則是由意大利城鎮來維護的。

基督教徒到聖地來的時候,其實對穆斯林毫不瞭解,他們甚至認為穆斯林是多神教徒。一旦接觸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王國一旦建立,兩個民族之間的和平時期比戰爭時期更長。在和平時期不得已的交際,造成了相互感情上根本的改變。親切的睦鄰關係建立起來了。法蘭克人僱用了許多忠實的本地工人和農民。雙方達成協議,保證狩獵隊不受攻擊,並且保證對方旅客和商販的安全,而且通常還相互尊重。

十字軍戰士

法蘭克人拋棄了他們的歐洲服裝,穿上了更舒適、更合適的本地服裝。在食品方面,他們養成了新的嗜好,開始使用大量的糖和香料製作食品。他們認為東方的住宅比西方的優越,不但有寬敞的院落,還把流水引到家裡來。有些人跟本地人通婚,由本地的媽媽生出來的歐亞混血兒。他們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同樣尊敬穆斯林和猶太教徒所尊敬的聖地。在他們內部斷斷續續的爭吵中,拉丁人往往歡迎來自“異教徒”的幫助,在漫長的東征浪潮中,新來的十字軍常常引起麻煩,並不都有助於政權的穩固。穆斯林們也常常與拉丁人訂立盟約,借他們的力量來對付自己的穆斯林弟兄,對他們來說,在巴勒斯坦長期居住的法蘭克十字軍更容易相處,他們已經能夠寬容穆斯林的宗教,並且懂得東方的方式。這樣的感情甚至為百餘年之後基督徒和穆斯林攜手應對蒙古騎兵打下了基礎。

耶路撒冷國的錢幣


pku小動物



第一個原因,是塞爾柱突厥人的崛起,取代了埃及原本對基督教徒溫和的法蒂瑪王朝,進而佔據了耶路撒冷,基督教徒不能繼續自由地朝拜聖墓教堂,1088年,傳說著名的隱修士彼得,冒著生命危險,歷盡千辛萬苦,受耶路撒冷主教西米恩的委託,抵達羅馬,向教皇烏爾班二世告知在東方基督教徒被迫害的情景,請求教皇向全歐洲的封建領主發出呼籲,拯救聖地。

第二個直接原因,是拜占庭帝國的衰落,土耳其人逐漸佔據了帝國的亞細亞行省,拜占庭皇帝也向教皇發出呼籲,如果土耳其人不再被阻止,那麼他們就會通過巴爾幹半島,直入歐洲。

第三個直接原因,是意大利各商業城邦,比如威尼斯,熱那亞,他們急需在地中海驅逐土耳其人的影響,將西地中海的貿易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作為貿易樞紐,意大利城邦希望在向西歐輸出來自近東的商品與物產的同時,轉而向地中海東部和近東輸出歐洲商品,同時從雙邊貿易中漁利。

第四個原因,則是歐洲封建領主普遍實行長子繼承製,除長子之外的男性後嗣,除了進入修道院進而獲得神職和成為侍從騎士在戰場上獲得軍功得到封地之外,也沒有其他的晉升之路,所以在歐洲之外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也是一條令人垂涎的發達之路。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羅馬教廷本身的野心,教廷不僅想讓近東地區的東正教會重新屈服與自己的統治之下,也想通過遠征耶路撒冷,以及反擊伊比利亞半島的摩爾人,建立一個以羅馬為中心,大一統的基督教神權體系。

為此,教皇烏爾班二世在1095年11月法國克勒芒的宗教會議上,正式呼籲歐洲封建領主和平民,組成十字軍,前往 東方解放聖地耶路撒冷,他保證“參加者罪得赦免,並能獲得天國不朽的榮耀”,教皇后續宣佈,志願參加十字軍者,如犯罪,其罪行將由宗教法庭,而非世俗法庭來審判,前往東征者的財產由當地主教負責保管,所有歐洲貴族領主,基督徒之間的戰爭,應即刻停止。


第一批正規十字軍,四支軍隊首領來自法國南部的封建貴族,圖盧茲的雷蒙.聖.吉爾伯爵,布永的戈德佛雷公爵,以及安提阿的博西穆德一世和侄子唐克列德,和法王腓力一世的兄弟,韋芒杜瓦的雨果。最終軍力達到三萬,包括騎士,十字弓手,正規重裝步兵和由農民組成的非正規輕步兵,1097年10月20日,十字軍兵臨安提阿城下,這裡是通向耶路撒冷的咽喉重鎮,攻克之後,又經過兩年,十字軍才得以兵臨耶路撒冷城下,人數銳減到1萬2千人,又因後勤補給短缺,狼狽不堪,幸虧一支由六艘熱那亞商船和2艘英國商船組成的補給船隊抵達雅法港,給十字軍送來了補給,工匠和木材,得以建造大型攻城器械。

有趣的是,此時的耶路撒冷,原本佔據這裡的塞爾柱突厥人已經被法蒂瑪王朝逐出,哈里發向十字軍提出議和,保證基督教徒前往耶路撒冷朝聖和參拜聖墓的權力,但戈德佛雷公爵等拒絕,要求對方無條件投降,十字軍攻城四十天,於7月8日為了振奮士氣,宣佈模仿《聖經》中約書亞攻佔耶利哥的往事,宣佈齋戒,全體赤足繞行城牆一週,兩天後,耶路撒冷被攻陷,狂熱的十字軍失去控制,在城內燒殺搶掠近兩天,剩餘的伊斯蘭教徒和猶太人大部被賣為奴隸


攻佔耶路撒冷後,十字軍貴族首領和教士一致決議,為了讓聖城永遠被基督徒控制,十字軍應該在當地駐留,並組成行政管理機關,戈德佛雷公爵被推舉為“聖墓的保護者”,統治耶路撒冷和附近地區,就是十字軍在近東建立的第一個公國,耶路撒冷公國,比薩主教丹姆貝爾擔任耶路撒冷主教。不過因為戈德佛雷公爵年事已高,過了一年,於1100年去世,臨終前任命他的兄弟伊德薩公爵鮑德溫繼承王位,史稱鮑德溫一世。

除了耶路撒冷公國,十字軍騎士在第一次東征之後於近東還建立了三個公國:以的撒,安提阿和的黎波利,包括了今天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部分黎巴嫩,敘利亞,雅法,阿克,貝魯特等十字軍佔領的港口,則由威尼斯,熱那亞等城邦享有貿易特權,作為它們長期支持東方拉丁王國十字軍的代價。從此,從西歐到近東就形成了一股緩慢而持續的人流,包括從歐洲前來的朝聖者,義務前往聖地服兵役的騎士和扈從,以及商人等等,他們大多選擇陸地行程至意大利城邦,再乘船讀過地中海,抵達敘利亞與巴勒斯坦沿岸。

同時,一些騎士和修道士組建了武裝騎士修會,擁有騎士城堡,作為對東方拉丁王國的支持,包括雷蒙.德.居伊建立的醫院騎士團,以及耶路撒冷城內的聖殿騎士團,1190年在阿克附近,又成立了條頓騎士團。人數雖少,但由於組成者都是職業騎士,所以戰鬥力非常強悍。

這些東方拉丁王國的統治模式,基本沿襲了西歐封建領地,行政訴訟事務由高等貴族和修士組成的“最高法庭”來裁決,國王有最終的決定權,公國被分成許多塊小型領地,分封給騎士和貴族,每個小領主在自己的領地上都有司法,徵稅的權利和動員騎士,士兵參戰的義務。而鄉村中的伊斯蘭農民,亞美尼亞人,則必須向領主交納賦稅和年貢。








用戶69792950182


十字軍東征的起因和今天仍是國際熱點地區的耶路撒冷有密切的關係:耶路撒冷地處中東地緣勢力和歐洲地緣勢力的交界地帶,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共同的聖地,特殊的地緣區位和複雜的宗教文明使這裡自古以來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從公元636年開始控制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帝國對基督教執行了比較寬容的政策——基督徒仍被阿拉伯帝國允許前往耶路撒冷朝聖,在此後的370年時間裡穆斯林和基督徒在耶路撒冷相安無事。直到1010年埃及的法蒂瑪王朝佔領耶路撒冷後摧毀了所有的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斷絕了基督徒的朝聖之路。

1095年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基督徒彼得回到歐洲後四處宣揚”基督徒在耶路撒冷備受穆斯林迫害“的言論,無論他在宣揚過程中是否有添油加醋,不過從結果來看:他成功掀起了收復聖地的宗教狂熱情緒。與此同時正面對塞爾柱突厥人咄咄逼人的攻勢的拜占庭帝國請求羅馬教皇派軍隊輔助拜佔廷趕走塞爾柱土耳其人。在此之前位於東南歐的拜占庭帝國和西歐各國儘管均屬於基督教文明圈,但分別信仰東正教派和天主教派,當拜占庭的求援信送達羅馬時教皇烏爾班二世卻想趁機一石二鳥——既打擊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勢力以收復聖城,又迫拜占庭東正教會臣服於己。

1095年11月19日烏爾班二世在法國的克萊蒙召開宗教會議,邀請歐洲各地的主教和世俗領主參加,最終參會的神職人員、地方領主和騎士多達數萬人。大會一開始和此前的歷屆宗教會議並沒什麼不同,談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雞毛蒜皮之事,直到27日身為教皇的烏爾班二世向全體參會領主發出了奪回聖地的呼籲。烏爾班二世的這一呼籲很快在歐洲各國引起了普遍的響應,在教廷、歐洲各國君主以及渴望出人頭地者的共同推動下十字軍東征就此拉開歷史序幕,不同各路勢力支持東征的動機可並不一樣:

中世紀的歐洲神權和君權一直處於一種競爭關係——當時的歐洲實行封建采邑制度,農民絕大多數都目不識丁,教士幾乎是當時歐洲唯一識字的人,教會統治著當時全歐洲所有人的精神生活領域併成為維繫歐洲各國交往的紐帶。教皇的權力比之世俗君主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自從伊斯蘭教興起以來基督教會在和伊斯蘭的競爭中就一直處於被動局面:穆斯林佔據了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佔領了基督教的聖地耶路撒冷,這一切都令教會顏面大損。與此同時穆斯林還在圍攻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儘管拜占庭帝國的東正教派和西歐的天主教派同屬基督教體系,但和西歐的羅馬教會並無干係,然而羅馬教會一直未曾放棄將東正教納入自己的體系,實現基督教會的統一。在這樣的局面下教會希望發動歐洲各國東征以強化教廷的權威。

此時歐洲各國的君主正在上演著合縱連橫的大戲:他們彼此之間征戰不休,都渴望積攢財富、擴充軍隊,以實現自己稱霸歐洲的夙願。然而儘管在當時的封建采邑制各國君主幾乎將本國農民最後一滴油水都榨乾了,依然不能滿足他們無窮無盡的貪慾,於是他們轉而將目光鎖定在對外擴張上。而征伐異教徒在當時的歐洲話語邏輯中無疑是具有絕對的正當性的——可謂是真真正正的師出有名。同時征伐異教徒也有助於促進本國同教廷的關係,以便當本國和別國發生衝突時能使教廷站在自己一方。

教廷和君主都強烈渴望發動針對穆斯林的東征,那麼此時各國平民百姓又對此是何態度呢?客觀而言:絕大多數歐洲百姓是支持十字軍東征的——畢竟他們的宗教信仰使他們將東征視為正義之舉,然而真要他們放下自己的生計去加入這樣一場和他們的生活關聯並不緊密的戰爭其實是不樂意的。當然也有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是相當一部分)渴望出人頭地的老百姓踴躍加入到了這場東征中,當然懷有這種思想的也不完全是平民百姓,各國的大商人、破落貴族以及像唐吉可德這樣的底層騎士也都懷有這樣的念頭:中世紀的歐洲沒有像中國科舉制這種可以供底層人士晉升的途徑,當時的歐洲實行的是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底層人士晉升的唯一通道就是當騎士去打仗,然後靠軍功晉升。對那些懷有強烈的出人頭地的念頭的人都將這場東征看成是自己發洋財立軍功,然後走上人生巔峰路的機會。

嚴格意義上廣義的十字軍運動不只是由歐洲各國領主組織的東征耶路撒冷的軍隊,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和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發起的北方十字軍運動也在廣義上被視為十字軍運動的一部分:711年阿拉伯人侵入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原住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人逃到半島的北部。公元9世紀時在信奉基督教的西哥特人反抗阿拉伯人的過程中誕生了阿斯都里亞王國,此後阿斯都里亞王國合併加利西亞形成雷翁王國。11世紀初在雷翁東部形成了卡斯提王國,1230年卡斯提與雷翁合併後仍稱卡斯提王國。9~11世紀在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出現了那瓦爾王國、阿拉岡王國和巴塞羅那王國,半島西部的杜羅河下游則出現了葡萄牙王國。1128年後伊比利亞半島逐漸形成了卡斯提、阿拉岡、那瓦爾和葡萄牙四雄並立的格局,與此同時已被基督教王國擠壓到半島南端的阿拉伯人仍維持著自己最後的據點格拉納達。1469年卡斯提公主伊莎貝拉和阿拉岡王子斐迪南結婚,兩人又分別於1474年和1479年繼承王位,兩國隨即於1479年正式合併成為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征服格拉納達,1512年又合併那瓦爾,至此西班牙統一了除葡萄牙之外的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古代普魯士人是波羅的海語族的一支,信奉原始的多神教,在血緣上其實和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更為接近,這時的普魯士其實和德意志民族壓根沒半毛錢關係。從12世紀開始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發起打擊異教徒的北方十字軍運動:1170年波美拉尼亞的索比斯勞公爵在普魯士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這就是位於如今的但澤附近的奧利瓦修道院,但在1224年該修道院被古普魯士人焚燬。此後條頓騎士團對普魯士地區發起了長達近200年的東征運動,在這一過程中先後建立託倫、馬林堡、庫爾姆、埃爾平等要塞。到16世紀時大量德意志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和歐洲其他民族紛紛湧入普魯士,條頓騎士團迫使當地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語。此後古普魯士人被同化於德意志人,古普魯士語也逐漸消失。定居於此的德意志人沿用了普魯士之名,形成了德意志民族的普魯士國家。

那麼嚴格意義上真正東征耶路撒冷的十字軍又建立過哪些國家呢?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期歐洲封建主在亞洲建立了第一個十字軍國家——安條克公國,其領土包括今天的土耳其及敘利亞的各一部分,都城在西亞古城安條克。1098年3月來自諾曼底的布倫伯爵鮑爾溫一世建立埃德薩伯國。1099年十字軍在黎凡特建立耶路撒冷王國,1291年在阿卡城淪陷於馬木留克人後遭到毀滅。1109年至1289年間在今天的黎巴嫩北部地區存在著十字軍建立的的黎波里伯國。除此之外在公元1204年的第四次東征中十字軍沒去進攻佔據聖城耶路撒冷的穆斯林,而是攻打了寫信求援的拜占庭帝國,攻陷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後建立了羅馬尼亞帝國(拜占庭方面稱之為拉丁帝國),1261年拉丁帝國被拜占庭後裔建立的尼西亞帝國所滅。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對於窮人和普通士兵來說,十字軍東征是為了贖罪以及拯救被撒拉遜人玷汙的基督聖城,完成所謂聖戰的神聖使命。

對於十字軍中的騎士領主們來說,東征是為了發洩他們無所事事的精力(騎士的存在就是為了戰鬥),掠奪更多的財富,征服新的領土。

對於教皇和天主教來說,是為了對東正教會的征服,為了擴大天主教的傳教領土,彰顯自己的正統和主導地位。



對於像威尼斯這樣的意大利商業城邦而言,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貿易特權,從而佔據商業霸主的地位。


對於拜占庭帝國而言,他的初衷是想讓西方君主派遣僱傭軍,在拜占庭帝國將領的指揮下,協助拜占庭軍隊趕走外敵保衛帝國領土,可惜上演的卻是引狼入室。

十字軍主要建立了4個國家。

第一個是博希蒙德建立的安條克公國,而1098年安條克的淪陷也是十字軍首次實質性的勝利。那個著名的教士發現聖矛鼓舞士氣的故事就發生在對安條克的圍攻中。

埃德薩伯國則是來自諾曼底的布倫公爵鮑德溫離開了南方攻打安條克的十字軍大部隊,向東北進軍後打下的領土。同樣於1098年建立。這位鮑德溫同時還是那位著名的聖墓守護者戈弗雷的兄弟。

1099年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是十字軍國家中最強大也是最出名的。在攻下耶路撒冷城不久後,十字軍就面臨著受埃及軍隊進攻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要迅速選出一位領袖,野心蓬勃的大貴族雷蒙德在部分人的推選下假意拒絕,熟料別人還就真另外選出了受人尊敬的戈弗雷。不堪一無所有的雷蒙德乾脆攻佔黎巴嫩海岸,最終建立了的黎波里伯國。雷蒙德的部隊在雷蒙德死亡後繼續圍攻的黎波里,到1109年才真正征服了這片土地,這也是最後一個建立的十字軍國家。



普魯士之魂


《天朝王國》裡一位十字將軍說出了他們東征的原因:起先,我以為我們為上帝而戰;接著我意識到我們是在為財富和土地而戰。我很慚愧!這位將軍之所以感覺慚愧,是因為他明白了十字軍東征只是打著上帝的名義在進行侵略戰爭,目的只是為了掠奪中東地區的財富與土地。我十分認同這位十字軍將軍對十字軍東征目的的概括。

1095年~1291年的兩百多年間,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號召下,西歐各個封建領主、騎士紛紛出兵地中海東部地區,以收復被穆斯林佔領的土地為目的,共計發起了九次東征。十字軍東征的主要對象是耶路撒冷城,因為在天主教看來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城,是耶穌出生與埋葬之地,也是是天主教大祭司麥基洗德的住處。十字軍在西歐各國的支持下,先後在中東地區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伯國、埃德薩伯國、拉丁帝國、雅典公國、亞該亞公國等國家,其中耶路撒冷王國是最大的一個國家,最終被穆斯林的傳奇人物薩拉丁攻滅!

十字軍東征其實就是九場侵略戰爭,他們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名聲並不好。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十字軍攻破了被穆斯林佔領的耶路撒冷城,他們進城後殺光了城裡的所有穆斯林約七千多人,之後按歐洲國家的標準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十字軍攻擊了同為基督教信仰的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信基督東正教),血腥屠殺了不少拜占庭帝國居民,最終以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國及其附屬的兩個雅典公國、亞該亞公國!可見十字軍所謂的“為上帝而戰”是虛假的。

十字軍東征在天主教的傳誦下,成了高大上的聖戰,但其本質還是因為歐洲過於貧窮,他們不得不外出掠奪別人的財富。中東七世紀在阿拉伯的統治之下,西方來的朝聖者可以來耶路撒冷城朝聖,不收取任何費用;11紀紀時塞爾柱突厥人統治期間,西方來的朝聖者只要繳納為數不多的稅後仍可去耶路撒冷。然而教皇和教廷卻編造出穆斯林侮辱西方朝聖者的消息,煽動宗教對立情緒!另外在東方的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日漸衰落,面對穆斯林的進攻顯得無能為力,拜占庭的皇帝向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求救,這也是十字軍東征的一個原因。


大秦鐵鷹劍士



在歷史上,十字軍東征(1096年 - 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主和騎士對地中海東岸的國家發動的戰爭。

它的起因則是根據基督教傳說,巴勒斯坦是耶穌誕生與昇天的地方,他的墳墓就在被視為聖地的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古代曾是猶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是希伯來王國的都城,自然也被猶太教徒視為聖地。按照伊斯蘭教的說法,真主使者穆罕默德曾於622年7月17日在耶路撒冷乘天馬昇天,於是那一天被伊斯蘭教歷定為登霄節,耶路撒冷也成了穆斯林的聖城。


近東地區雖在7世紀併入阿拉伯帝國版圖內,但阿拉伯人對異教徒則比較寬容,拜佔廷和西歐的朝聖者照樣可以自由地進入聖地。

11世紀中葉,信奉伊斯蘭教的塞爾柱突厥人興起及其西征使近東局勢複雜化。他們控制著幾乎整個小亞地區,但是並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而是分成若干獨立的總督區,如羅姆、摩蘇爾、大馬士革、阿勒頗、安條克、特里波里等。

11世紀90年代,塞爾柱突厥人發生內訌,一些伊斯蘭清真寺被破壞,但從海路來的朝聖者只要繳納為數不多的稅後仍可去耶路撒冷。然而教皇和教廷卻編造出穆斯林侮辱西方朝聖者的消息,煽動宗教對立情緒。同時,龐大的拜佔廷帝國日益衰落。1091年,一支突厥人準備進攻拜佔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國危在旦夕。走投無路的皇帝阿歷克塞一世(1081—1118年)不得不向羅馬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求援。拜佔廷帝國的困境,終於成為西歐封建主發動侵略戰爭的藉口。



實質是基督教徒擴大影響力的戰爭!


十字遠征軍在1099年,十字軍佔領耶路撒冷並建立了十字軍國耶路撒冷王國和三個附屬小國:伊德薩伯國、的黎波里伯國、安條克公國及一些附屬國。 1204年第四次東侵的十字軍攻陷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後建立的國家,其拉丁語正式名稱是羅馬尼亞或羅馬尼亞帝國。由鮑德溫一世出任首任君主“羅馬尼亞皇帝”。十字軍企圖在拜占庭帝國領土上建立一個羅馬天主教國家,藉此取代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小學生wo


我來回答:

表面上:是天主教以宗教之名收復被伊斯蘭教侵佔土地。

實際上:是當時羅馬所處時期,經濟發展所需的條件得不到滿足而進行的對外擴張。

事實上:十字軍東征不僅攻打伊斯蘭教、打壓猶太教、甚至連同門分支東正教都不放過。可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相關書可以看看《耶路撒冷三千年》

相關電影《天朝王國》

回答完畢。


星空期貨股票實戰


玩下中世紀2全面戰爭就行,裡面有資料片天國王朝


用戶4217622970


這就說明了宗教的黑心,我們只要仔細想想,為什麼西方的耶穌教國家都只有那麼小,人口那麼少,而我們的佛教大中華,有那麼大,人口有那麼多,這都是事實,好與壞的評論,我們一想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