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从博士到渣男只有一步之遥,“霸座男”孙赫是怎么做到的?

从博士到渣男只有一步之遥,“霸座男”孙赫是怎么做到的?

刘冷丝

栏目丝说教育改革

孙赫、“霸座男”这两个词儿一下子就上了热搜,恐怕也霸屏了社交媒体。

人们很不理解,一个渣男才会做出来的事情,这怎么就全部发生在了一位堂堂的硕士博士身上了?他的年纪也不小了,早过了而立之年,这是为何?

从博士到渣男只有一步之遥,“霸座男”孙赫是怎么做到的?

孙赫这幅照片如今广为流传

确实很难以让人想象。孙赫当时上了高铁,放眼看去整列车厢没什么人,于是随便一屁股就坐在了某个车厢的前排。问题是,后面来了一位女士,她彬彬有礼地和孙赫交涉,这是我的位置,请您到您的座位上去,孙赫不让也可以,他的理由是“谁说高铁要对号入座”,这就有点耍赖皮了。其实,耍点赖皮的事,很多人干过,问题又是,女士请来了服务员、列车长解决这么简单的一个事,孙赫依然不让座,还在那里迷迷糊糊地装睡。

这个问题就有点严重了,一个大老爷们居然耍无赖。

耍无赖其实也是不要紧的,可是问题又来了,孙赫要将无赖耍到底。他一方面自制道歉视频,一方面接受媒体电话采访这么为自己开脱:上来以后我已经睡了一会儿了,迷迷糊糊的跟她说我和你换座吧,然后她就没同意。后来她就去找了列车长,列车长一过来之后就完全向着她,我就有点不理解,所以就态度不太好。然后又叫来了乘警,经过商量,乘警说让我坐在那个(女士的)位置上。

从博士到渣男只有一步之遥,“霸座男”孙赫是怎么做到的?

孙博士道歉的视频

这个问题就不是一般的严重了,实在让所有的“看客”忍无可忍了!人们只好将孙赫挂到了网上去——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中科院躺着中枪了,因为别人怪这它教育培养学生无方,怎么就培养出来了一位渣男!中科院官方微博回应挺幽默的,就一句话:这里是“中国科学院”。

孙赫其实是社科院硕士毕业的。中国社科院随后做了官方回应:经过查证,网上所列孙某姓名和原籍所在地无误。孙某确为社科院2013级法学系的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已于2016年毕业,但在社科院没有任何博士学籍信息,而工作人员中无论是正式职工还是外聘职工均无此人;查询此前孙某在社科院所留就业信息,显示为“回省待业”。

社科院的回应是事实求是的,人们依旧在网上继续搜索,最后才发现,孙赫简直就是最为典型的“博士到渣男”范本。

从博士到渣男只有一步之遥,“霸座男”孙赫是怎么做到的?

发生霸座事件的高铁

孙赫山东大学本科毕业后创办天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做教育培训,赚钱后在济南买了两套房子。2013,孙赫考上社科院法学系法学理论专业研究生,于2016年毕业。期间硕转博考试作弊被读博资格,后成为韩国圆光大学在读博士。单身,热衷相亲交友,勾搭妹子……

博士同校同学也站出来指出孙赫的问题,他在校散发带有诱惑性质的流氓传单和相亲广告……

热心网友后来又发现,孙赫2017年的论文跟另两位学者2014年发表的论文“长得挺像”的……

我这里不是为孙赫辩护,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孙赫们”挺多的,这就不得不追问到一个中国式的问题——从博士到渣男,怎么就只有一步之遥呢?

从博士到渣男只有一步之遥,“霸座男”孙赫是怎么做到的?

风光不错的韩国圆光大学

许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在追求升学率的沸水中煎熬,学校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渐渐地就淡化了。这使得学校自身潜含的推动道德进步和变革的力量难以释放。

可以想象,当学校把升学作为学校最主要甚至唯一目标时,对升学的追求必然会弥散到学校的每一处空间,从而使难以支撑升学目标迅速达成的道德教育难以立足。目前,许多学校已经放弃引领和实践新道德的责任,而把帮助学生健康实现道德社会化的责任流放给家庭、学生同伴群体和社会上的其他群体。在这种背景下,要想打破道德困境,使新生代走出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结构冲突的困扰,必定会变得十分困难。

从博士到渣男只有一步之遥,“霸座男”孙赫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

公德教育缺失,个人教养缺乏,孙赫就是这样被社会“炼成”一名无赖式的小人。

孙赫有无数个,我们现在曝光的却只有这么一个。

从博士到渣男只有一步之遥,“霸座男”孙赫是怎么做到的?

敬告本文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跟帖中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