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味精=害人精?到底還能不能吃?看完後真相大白!


常常聽小夥伴們會聊起

減鹽 減油 減糖

其實咱們餐桌上還有一味調料

總揹負著“害人精”的名號

那就是——味精

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又該怎麼吃呢?

味精=害人精?到底還能不能吃?看完後真相大白!

1

味精的前世今生

其實在清朝及以前,我們的祖先是不知“味精”為何物的,那時的他們用各種濃湯作為調味品來增加食物的鮮味,比如雞湯、骨頭湯、海帶湯等。

直到1908年,日本人從海帶中提取出穀氨酸鈉,發現其鮮美無比,開始批量生產並取名--味の素,隨後很快傳入中國並改名--味精。

不久,味精風靡全球,成為飯桌上不可或缺的調味品,目前全球總產量已達200萬噸,其中一半來自中國。

味精=害人精?到底還能不能吃?看完後真相大白!

2

味精是什麼

味精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提純而來,過程跟酒、醋、醬油的生產類似。我國國家標準要求味精中谷氨酸鈉含量至少在80%以上,高純度味精99%以上。

穀氨酸鈉是穀氨酸的鈉鹽。穀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主要以絡合狀態存在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如蘑菇、海帶、堅果、豆類、肉類以及大多數奶製品,此類穀氨酸不能直接提供鮮味,經過烹飪後產生遊離穀氨酸(帶負電荷的穀氨酸)可以產生鮮味。

部分食物中谷氨酸以遊離形態存在,如西紅柿、酵母提取物、某些奶酪以及發酵或水解蛋白質產品(如醬油或豆醬),可直接提供鮮味。

味精=害人精?到底還能不能吃?看完後真相大白!

3

味精的衍生物

隨著味精的廣泛應用,商家在此基礎上經過改良,相繼推出了“雞精”、“蘑菇精”等調味料,由於其名字更形象生動,激發了人們的購買慾,但即便如此,兩者的主要成分還是穀氨酸鈉,只是味精成分單一,僅含有穀氨酸鈉。

而雞精、蘑菇精是複合調味料,成分複雜,穀氨酸鈉含量在40%左右,還含有澱粉(用來形成顆粒狀)、5'-呈味核苷酸二鈉(本身也能產生鮮味,與味精混合後產生協同作用,大大超過二者單獨產生的鮮味之和)、糖以及其它香料等,更加鮮香濃郁。

此外,雞精還含有一些來自於雞的成分比如雞肉粉、雞油等,來產生雞的味道,蘑菇精還會加入蘑菇烘乾磨成的蘑菇粉,以及酵母精、香菇香精等。

味精=害人精?到底還能不能吃?看完後真相大白!

4

味精的作用

味精二字十分精闢地概括其本質:味--鮮味,精--精華(食鹽、蔗糖稀釋400 倍後已感覺不出鹹、甜味,但味精稀釋3000倍仍能感覺到鮮味)。

穀氨酸鈉進入體內很快分解出穀氨酸,參與人體正常代謝。穀氨酸參與腦內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代謝,是腦組織代謝較活躍的成分,也是腦細胞能利用的氨基酸,其作為主要的中樞興奮性氨基酸遞質介導一系列高級神經活動;穀氨酸是谷胱甘肽合成的重要底物,對於抗氧化有重要意義

穀氨酸和氨在谷氨醯胺合成酶催化下生成谷氨醯胺,機體需要時,谷氨醯胺也可分解為穀氨酸和氨,用於合成新的非必需氨基酸和合成核苷酸的嘧啶、嘌呤,臨床上穀氨酸可用作清除血氨的保肝藥物;此外,穀氨酸對於皮膚、頭髮還具有一定營養功效

5

味精的安全性

雖然上個世紀的中餐館事件已被證實與味精無關,但針對味精安全性的研究卻不曾停止,目前並沒有臨床試驗證實其危害。事實上,根據毒性試驗,味精的急性毒性比食鹽要小得多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組(JECFA)以及歐盟委員會食品科學委員會(EFSA)都認為味精沒有安全性方面的擔心,不限制其在食品中的使用。

美國FDA的一份報告認可“有未知比例的人群可能對味精有反應”,但是整體上,他們贊同JECFA的結論。在我國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標準GB2760-2014中,味精被歸類為可以按照生產需要數量來自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關於味精的爭議吧……

味精會增肥?味精吃多了會不孕不育?孕婦、兒童不能吃味精?
NO!人類有血腦屏障;提鮮雖可暫時提高食慾,但同時也會提升飽腹感使攝食減少;穀氨酸一定程度上還可治療兒童智力問題。味精吃多了會掉頭髮?NO!正常人每天掉50~100根頭髮,若突然增多需考慮是否存在熬夜、壓力大等問題。相反,目前生物工程技術製取的穀氨酸已廣泛用以合成護髮生髮、護膚類化妝品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劑。可樂+味精=春藥?啤酒+味精=春藥?糖水+味精=春藥?NO!無論哪款飲料搭配味精飲用,流言本意旨在提醒大家不要隨便喝陌生人的飲料,防止不法之徒在飲料中添加鎮靜安眠類藥物,使人短時間內陷入意識模糊狀態,從而實施犯罪。而所謂類似春藥的燥熱、興奮感覺,可能是來源於中餐館事件中外國食客進食後表現的描述。稍微思考一下,我們很多人都曾經同食過味精和飲料,如此豈不人人自危?

總之,與其過分關注味精的各種未知謠言,不如重視其已知的風險--鈉。已知高血壓病的發病率與鈉鹽攝入量顯著正相關,且血壓增高的程度與鈉鹽攝入量成正比。鈉鹽攝入過多還會增加腎臟負擔,影響骨骼健康甚至引起骨質疏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6g(相當於2359mg鈉),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各種鈉鹽的總和--氯化鈉(食鹽)、穀氨酸鈉(味精)、碳酸氫鈉(小蘇打)、糖精鈉。關於各種調味料中的含鈉量:1勺鹽=2勺雞精=3勺味精

味精的使用方法

  • 高湯本身已具有鮮、香、清等特點,口味優於只有一種鮮味的味精,若再使用味精的話會將本味掩蓋,導致菜餚口味不倫不類。

  • 味精在酸性物質中不易溶解,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因此對酸性菜餚(糖醋、醋熘、醋椒菜類等),不建議使用味精。

  • 味精使用時應掌握好用量,以稀釋1500倍左右為宜,如投放量過多,會使菜中產生似澀非澀的怪味,適得其反。

  • 味精在常溫下不易溶解,建議做涼拌菜時,先用少量熱水化開,再澆到涼菜上;味精在70~90℃時溶解度最高,鮮味最足,超過125℃生成焦穀氨酸鈉,失去鮮味,但對人體無害。因此不建議味精與食物一起長時間烹調,也不建議在煎、炸和烘烤食品中使用,正確的味精使用方式應該是在出鍋前加入。

  • 味精在鹼性環境中,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穀氨酸二鈉,要適當地使用和存放

  • 如果烹飪時不想使用味精,可取用含穀氨酸較多的食材提鮮,比如香菇、海帶、番茄、肉類、蛋白質發酵食品等;此外各種氨基酸蛋白質、嘌呤、鮮味核苷酸也是重要的呈味物質。注意,這些物質可在體內代謝為尿酸,痛風患者尤其是在急性發作期應慎用。

  • 過多的辣椒和鹽會影響食材本身的鮮味。

正是諸多朋友們對於酸甜苦辣鹹鮮的極致追求,造就瞭如今各大菜系百花齊放的盛景。走過了一個世紀的味精,面對諸多質疑,如何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的味蕾,還在於各位食客對它的正確認識和使用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